一种用于存放织轴和卷布轴的可实现定位传输的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1790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存放织轴和卷布轴的可实现定位传输的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存放织轴和卷布轴的可实现定位传输的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织布企业都是借助人工进行织轴、卷布辊的运输更换,物料的准备、运输、装卸都是人工操作,此过程人工成本高、响应时间长、效率低,尤其是在大规模织造工厂尤为明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有的企业正在用智能运输车搬运代替传统的人工搬运,以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大规模生产的工艺要求。但是传统的织轴和卷布轴都是定点存放,即将织轴或是卷布轴放置在一个固定的架体上,当智能运输车取走一个织轴或是卷布轴之后,后面的织轴或是卷布轴无法及时补充到该空位上。而智能运输车在搬运织轴或卷布轴时,只能够运行到固定的位置进行搬运,传统织轴和卷布轴的存放方式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存放织轴和卷布轴的可实现定位传输的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能够实现定位传输,以保证储存装置的最前端始终有织轴或是卷布轴,从而与智能运输车配合,实现智能机械化搬运,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存放织轴和卷布轴的可实现定位传输的储存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的支撑架体,所述的支撑架体上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支撑架体的上侧面设置有与织轴和卷布轴两端的轴承相配合的导轨;

所述的支撑架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

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设置于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的输送带,所述的主动带轮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支撑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带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齿。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承托所述输送带的托带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体上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输送带的托板,且所述托板的两端均呈向下弯曲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体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的从动带轮穿过所述的通孔后与从动带轮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的从动带轮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的支撑架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的从动带轮安装板上的用于容纳所述固定螺栓的孔为长圆孔,所述的支撑架体上位于所述从动带轮安装板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顶紧座,所述的顶紧座上设置有顶紧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孔为一方孔,且所述通孔的高度与所述从动带轮安装板的高度相同,所述从动带轮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的用于容纳固定螺栓的长圆孔设置于所述的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体上设置有警示灯,且当储存装置缺料时,所述的警示灯发出警示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智能运输车取走一个织轴或是卷布轴之后,可以通过接近开关反馈的信号进行自动检测,从而进行及时的补充,以保证储存装置的最前端始终有织轴或是卷布轴,从而与智能运输车配合,实现智能机械化搬运,提高工作效率。

2、能够适应不同织轴的宽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通过在输送带的内部设置托带轮,可以使输送带上的弧形齿与织轴或是卷布轴紧密贴合,避免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滑脱的现象。

4、通过设置顶紧螺栓和可沿支撑架体左右滑动的从动带轮安装座,从而可以方便的调整输送带的张紧度,一方面方便了安装,另一方面也保证输送带上的弧形齿与织轴或是卷布轴紧密贴合,避免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滑脱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放置织轴后储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未放置织轴时储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从动带轮、从动带轮安装板、支撑架体、顶紧座以及顶紧螺栓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体,11-导轨,12-通孔,2-输送机构,21-电机,22-主动带轮,23-从动带轮,24-输送带,25-弧形齿,261-托带轮,262-托板,27-从动带轮安装板,271-凸台,28-顶紧座,29-顶紧螺栓,3-第一接近开关,4-第二接近开关,5-警示灯,6-织轴,6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储存装置,既可以储存织轴6也可以储存卷布轴,由于所述的织轴6和卷布轴相似,且在储存织轴6时织轴6与储存装置之间的配合关系与在储存卷布轴时卷布轴与储存装置之间的配合关系相同,为此,在这里仅以织轴6为例,对储存装置的结构以及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存放织轴和卷布轴的可实现定位传输的储存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的支撑架体1。两个所述支撑架体1分别通过膨胀螺栓与地基固定连接。在对支撑架体1进行固定之前,首先根据织轴6的宽度确定两个所述支撑架体1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对支撑架体1进行固定即可。

如图1所示,每个所述的支撑架体1上分别设置有输送机构2,且两个所述的输送机构2结构相同,对称布置。如图4和图7所示,每个所述支撑架体1的上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织轴6两端的轴承61相配合的导轨11,所述织轴6两端的轴承61可沿所述的导轨11前后滚动。

在这里所述织轴6和卷布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61,且该轴承61为织轴6和卷布轴原有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并非为了与本储存装置配合而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体1的前端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3和第二接近开关4。

如图4所示,所述的输送机构2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体1内侧的主动带轮22和从动带轮23(以两支撑架体1相对的一侧为内侧),且所述的主动带轮22和从动带轮23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体1的前、后两端。其中所述的主动带轮22与电机21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的电机21固定设置于所述的支撑架体1上。所述的主动带轮22和从动带轮23之间设置有输送带24,如图5所示,所述输送带24的外侧面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与织轴6相配合的弧形齿25(以沿径向远离主动带轮22或从动带轮23的一侧为外侧)。

工作时,通过导轨11承受织轴6的重力,通过弧形齿25使织轴6前后移动,且织轴6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织轴6上的轴承61沿所述的导轨11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为了所述主动带轮22和从带轮之间的跨距较长,输送带24无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下垂,为了避免弧形齿25无法与织轴6紧密贴合而在输送的过程中造成滑脱,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架体1的内侧位于所述输送带24的内部沿前后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托带轮261,所述的托带轮261通过轴承61组件与所述的支撑架体1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对输送带24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的支撑架体1上设置有一通孔12,所述的从动带轮23穿过所述的通孔12后通过轴承61组件与从动带轮安装板27转动连接。所述的从动带轮安装板27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的支撑架体1固定连接,且所述的从动带轮安装板27上的用于容纳所述固定螺栓的孔为沿前后方向的长圆孔。所述的支撑架体1上位于所述从动带轮安装板27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顶紧座28(以靠近主动带轮22的一侧为内侧),所述的顶紧座28上设置有顶紧螺栓29,所述顶紧螺栓29的端部抵靠在所述的从动带轮安装板27上。

当需要对输送带24的张紧度进行调节时,只需要拧松固定螺栓,然后旋动顶紧螺栓29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减小所述从动带轮23的中心轴受到的弯矩,如图8所示,所述的通孔12为一方孔,且所述通孔12的高度与所述从动带轮安装板27的高度相同,所述通孔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从动带轮安装板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所述的从动带轮安装板27可在所述的通孔12内前后滑动。所述从动带轮安装板2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271,所述的用于容纳固定螺栓的长圆孔设置于所述的凸台271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体1上设置有警示灯5,当储存装置缺料时,发出警示信号。

具体工作流程:

织机织轴6纱线用完时报警→智能运输车到储存装置上抓取位于最前端的织轴6并离开→第一接近开关3发出缺料信号→控制系统接收信号,并下达指令→电机21带动主动带轮22转动,输送带24带动后续织轴6向前移动→第一接近开关3感应到物料,并发出信号→电机21停止工作并自锁→重复上述工作过程→第一接近开关3感应到物料,发出有料信号,且第二接近开关4未感应到物料,发出缺料信号→警示灯5亮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物料补充。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所述支撑架体1的内侧面上位于所述输送带24的内部设置有托板262,且所述托板262的前、后两端均呈向下弯曲的弧形,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