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套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7702发布日期:2018-06-22 22:5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雨伞套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雨伞套袋设备,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包括一束紧装置,其中当雨伞被放入所述雨伞套袋设备中时,所述雨伞同时能够被所述束紧装置束紧,并且预设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中的套袋也能够被所述束紧装置撑开,以便于将所述雨伞被所述套袋包裹。



背景技术:

雨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之一,由于雨伞在下雨天被用户使用后其表面会沾染诸多雨水,而用户在短时间内无法将沾染在雨伞上的雨水去除,但如果用户将沾染有雨水的雨伞携带进入商场、写字楼或者是家中而不对其进行处理,则沾染在雨伞上的雨滴会掉落在商场、写字楼或者是家中的底板上,这会使商场、写字楼或者是家中底板湿滑,一不小心行人非常容易滑倒,尤其是对于年老的行人来说,一旦滑到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此外,如果商场、写字楼或者是家中的地板上沾染有雨水,行人的踩踏将会使得商场、写字楼或者是家中的底板的其他位置变得十分肮脏,此时将会增加保洁人员的工作,给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领域的实用新型人实用新型了一雨伞套袋机,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包括一雨伞套袋机,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形成一容纳腔,其中所述容纳腔中预设有一定数目的套袋,在下雨天,所述雨伞套袋机被放置于商场、写字楼、地铁站或者是居民住所,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具有一入口和一横向出口,其中所述入口和所述横向出口被设置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其中当用于携带的雨伞上沾染有雨滴时,用户可以将使用的雨伞从所述入口放入所述容纳腔中,进而使所述雨伞被预先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的套袋包裹,进一步地,用户可以从所述横向出口取出被套袋包裹的雨伞。

然而现有的雨伞套袋机在使用过程中十分不便,其原因包括但不限以下举例,其一,所述雨伞套袋机的入口往往被设置为一圆形入口,而被用户使用后的雨伞往往处于蓬松的状态,此时处于蓬松状态的雨伞的横截面直径可能大于所述圆形入口的直径,此时,雨伞将无法从所述入口插入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套袋中,换句话说,此时用户需要预先将所述雨伞束紧至所述雨伞的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入口的直径时才能后将所述雨伞包裹,这便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尤其是当雨伞无法被束紧时,用户就无法使用所述雨伞套袋机中的套袋将雨伞包裹。

另一方面,现有的套袋往往是被层叠于所述容纳腔中,其中首个所述套袋需要工作人员预先将套袋的开口打开以对准所述入口,其中当一套袋被用以包裹用户的雨伞,并且用户将所述雨伞从所述横向出口取出时,与所述套袋相邻的第二个套袋将从被牵引至与所述入口对应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二个套袋的开口能够对准所述入口,而现有的雨伞套袋机在使用时不仅无法将第二个套袋的开口对准所述入口,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个套袋根本无法被打开,因此现实生活中往往可以看到,每个所述雨伞套袋机需要配备至少一个工作人员,所述工作人员专门将所述第二个套袋的开口对准所述入口和在一套袋被用户使用后,将与其相邻的套袋打开以便于下一个用户将雨伞放入相应的套袋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雨伞套袋设备,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能够在预设于所述雨伞套袋机中的套袋中产生一负压,其中被预先设置于所述套袋设备中的套袋藉由所述负压能够被撑开,进而方便用户将需要被包裹的雨伞放入所述套袋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雨伞套袋设备,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能够在用户将雨伞放入所述雨伞套袋设备之前,能够被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一束紧装置束紧,进而便于用户将所述雨伞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入口插入所述套袋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雨伞套袋设备,其中用户在将雨伞经由所述束紧装置被插入所述雨伞套袋设备时,同时所述雨伞挤压所述束紧装置,其中所述雨伞不仅能够被所述束紧装置束紧,而且被所述雨伞挤压后的所述束紧装置能够在预先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中的套袋中产生一负压,进而使得所述套袋能够被同时撑开,进而便于用户将雨伞插入所述套袋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雨伞套袋设备,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中预先设置有一第一套袋和一第二套袋,其中所述第一套袋被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套袋,其中当所述第一套袋被用以包裹用户使用的雨伞并且所述套袋被用户连同所述雨伞一起从所述雨伞套袋机中被取出时,所述第二套袋将被所述第一套袋牵引至所述雨伞套袋机的所述入口,以进一步方便用户使用所述雨伞套袋设备将另一雨伞进行包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雨伞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的所述束紧装置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所述入口,也就是说所述束紧装置能够配合现有的雨伞套袋机被使用,从而避免了现有的雨伞套袋机因产品的更新而被报废,进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雨伞套袋设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所述束紧装置造价低廉、结构简单。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雨伞套袋设备,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包括:

一雨伞套袋机,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具有至少一入口和形成至少一容纳腔,其中所述入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其中一雨伞从所述入口插入后能够进入所述容纳腔;和

至少一束紧装置,其中所述束紧装置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本体,其中所述束紧装置具有一第一束紧口、一第二束紧口以及一周延壁,其中所述第二束紧口被连通于所述入口,其中所述周延壁自所述第一束紧口延伸至所述第二束紧口以形成一中空通道,其中所述第二束紧口被连通于所述入口,其中所述第二束紧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入口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束紧装置被实施为由硬质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束紧装置被实施为由弹性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负压发生装置,其中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并且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周延壁包括一内壁和一外壁,其中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形成一气体腔,其中所述内壁上设置一出风口,其中所述出风口被设置朝向预设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套袋,其中所述外壁上设置一进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束紧装置包括一第一单向阀和一第二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被设置于所述气体腔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其中所述第二单向阀被设置于所述气体腔并位于所述出风口,其中当所述气体腔体积减小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而所述第二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其中当所述气体腔中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所述第二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具有至少一通孔,其中所述出风口被设置与所述通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具有一固定部,其中所述束紧装置具有一安装部,其中所述安装部一体形成于靠近所述第二束紧口的所述周延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周延壁一体延伸并通过所述通孔以于所述容纳腔中形成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束紧装置进一步形成一缺口,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形成一出口,其中所述缺口被连通于所述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进一步包括一套袋固定器,其中所述雨套袋固定器被安装于所述雨伞套袋机并位于所述雨伞套袋机的所述容纳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进一步包括一套袋固定器,其中所述套袋固定器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并位于所述雨伞套袋机的所述容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套袋固定器被实施为两滑杆,其中两滑杆所在平面与所述入扣所在平面平行,其中每个所述滑杆具有一滑动部和一撑开部,其中所述撑开部被与所述滑动部一体设置,其中多个所述套袋被安装于所述滑动部,其中当所述套袋滑动至所述撑开部时,所述套袋的开口被所述撑开部部分撑开。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雨伞套袋机设备,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包括:

一雨伞套袋机,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具有至少一入口和形成至少一容纳腔,其中所述入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其中一雨伞从所述入口插入后能够进入所述容纳腔;和

一负压发生装置,其中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其中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被驱动时,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于预设于所述容纳腔的一套袋中产生负压,藉由产生的负压,其中所述套袋被撑开。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雨伞套袋设备的使用方法,所述雨伞套袋设备使用方法包括:

(1)驱动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一负压发生装置以使所述束紧装置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一容纳腔中的套袋中形成负压;和

(2)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一雨伞套袋机入口插入所述雨伞以使所述雨伞被所述套袋包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在所述步骤(1)之前,所述雨伞套袋设备使用方法进一步包括:

(H1)将雨伞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入口并沿着所述套袋的开口插入所述套袋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2)之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包括:

(3)从所述雨伞套袋机的所述出口取出被所述套袋包裹的所述雨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步骤(3)同时发生的步骤:

(H3)在被从所述雨伞套袋机的所述出口被取出时,被设置与所述套袋相邻的套袋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一套袋固定器被牵引至所述容纳腔,并且所述套袋开口与所述雨伞套袋机的所述入口对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步骤(1)被实施为:

(1.1)用所述雨伞挤压一束紧装置以使所述束紧装置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所述容纳腔中产生所述负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雨伞套袋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雨伞套袋设备拆卸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雨伞套袋设备的一套袋固定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雨伞套袋设备的正面示意图。

图5A、5B、5C、5D以及5E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雨伞套袋机设备在不同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雨伞套袋设备使用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描述被揭露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制造和使用本实用新型。下述描述中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仅作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示例和修改,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下述描述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用新型范围地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可选替代、修改、等同实施和应用。

参考图1至图5E,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雨伞套袋设备100,其具体结构和实施方式将在以下内容中被详细描述,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100被广泛地设置于各种场所,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商场、商店、写字楼以及地铁,以能够被用户用以将其雨伞包裹,从而避免用户雨伞上沾染的雨滴直接滴落在商场、商店、写字楼以及地铁的地板上,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100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专门的工作人员看护。

具体地,所述雨伞套袋设备100包括一雨伞套袋机10和至少一束紧装置20,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10具有至少一入口11和至少一容纳腔12,其中所述入口 11被连通于所述容纳腔12,其中所述束紧装置20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 并被连通于所述入口11,以能够将用户使用的处于蓬松状态的雨伞束紧,从而便于将所述雨伞从所述入口11插入预设于所述容纳腔12的套袋80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容纳腔 12中预设有一定数量的套袋80,其中一个所述套袋80的开口被设置以连通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入口11,以当用户将使用的雨伞从所述入口11被放入所述容纳腔12时,所述雨伞经过所述入口11后能够从所述套袋80的开口进入所述套袋80中。

具体地,所述束紧装置20具有一第一束紧口21和一第二束紧口22以及一周延壁23,其中所述周延壁23自所述第一束紧口21延伸至所述第二束紧口22,其中所述周延壁23形成一中空通道24,优选地,其中所述中空通道24被设置以自所述第一束紧口21延伸至所述第二束紧口22,其中所述中空通道24的横截面直径自所述第一束紧口21至所述第二束紧口22逐渐减小,相应地使得所述束紧装置20呈现喇叭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束紧装置20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外部,并且所述束紧装置20的所述第二束紧口22被与所述雨伞套袋机10与所述入口11连通,以使用户使用的雨伞需要被包裹时,所述雨伞能够从所述束紧装置20的所述第一束紧口21经由所述第二束紧口22进入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入口11,其中所述第二束紧口22的尺寸被设置适于用户的雨伞通过并且略小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入口11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束紧装置20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 的所述容纳腔12中,并且所述束紧装置20的所述第一束紧口21被连通于所述入口11,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将使用的雨伞需要被包裹时,用户可以将所述雨伞从所述入口11插入所述雨伞套袋机10,其中所述雨伞通过所述入口11并进一步从所述束紧装置20的所述第一束紧口21先后通过所述中空通道24和所述第二束紧口22后进入预设于所述容纳腔12的所述套袋中,从而使所述雨伞能够被所述套袋包裹。

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束紧装置20可以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及本体10的外部,也可以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容纳腔中,而无论所述束紧装置20是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外部或者是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套袋机本体10的所述容纳腔中,其中所述束紧装置10的所述中空通道 24被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容纳腔12连通,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中,仅以所述束紧装置20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外部为例进行阐述,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此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入口11附近处的所述雨伞套袋机10具有一固定部13,其中所述束紧装置20具有一安装部25,其中所述安装部25一体形成于靠近所述第二束紧口22的所述周延壁23,其中所述束紧装置20的所述安装部25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固定部13,也就是说只需要在传统的雨伞套袋机的入口11位置设置能够与所述束紧装置20配合使用的所述固定部13,从而能够使传统的雨伞套袋机在与所述束紧装置20结合后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相同的技术效果,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雨伞套袋机被完全报废而造成的浪费。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3可以被实施为一安装槽,其中所述安装槽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并位于所述入口11周围,其中所述束紧装置20的所述安装部25可以被设置为自所述束紧装置20的所述周延壁23 一体延伸而形成的插入壁,其中所述插入壁能够被插入所述安装槽中,以使所述束紧装置20被固定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束紧装置20也可以通过其他粘性物质被固定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固定部13,本实用新型不受此方面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束紧装置10的所述周延壁23被实施为由弹性材料例如但不限于橡胶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周延壁23包括一内壁231和一外壁232,其中所述内壁231和所述外壁232之间形成一气体腔233,其中所述周延壁23进一步形成至少一进风口234和至少一出风口235,其中所述进风口234被设置于所述外壁232,其中所述出风口235被设置于所述内壁231,并且当所述束紧装置20 被挤压时,所述出风口235被连通于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上的至少一通孔 15,其中当处于蓬松状态的所述雨伞被从所述第一束紧口21插入所述中空通道 24时,所述雨伞被所述周延壁23的所述内壁231限制于所述中空通道24,从而使所述雨伞被束紧,与此同时,所述雨伞会挤压其中所述周延壁23的所述内壁 231与所述外壁232被之间的所述气体腔230的体积将会体积变小,从而使得所述气体腔230中的空气被从所述出风口230经由所述通孔15流入预设于所述容纳腔12的所述套袋80中,从而能够于所述套袋80中形成负压,其中被预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2中套袋80藉由该负压而被撑开,进而使用户使用的雨伞能够被插入所述套袋中。

值得一提的时,在所述雨伞被逐渐插入所述套袋80的同时,由于所述周延壁23的所述内壁231一直被所述雨伞挤压,从而使所述束紧装置20同时持续地形成相应的气流,从而使所述套袋持续地保持被打开状态,从而使用户使用的雨伞能够便捷地被插入所述套袋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述束紧装置20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单向阀和一第二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被设置于所述气体腔并位于所述进风口234,其中所述第二单向阀被设置于所述气体腔并位于所述出风口 235,其中当所述气体腔233体积减小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而所述第二单向阀205处于打开状态,此时位于所述气体腔233内的气流可以从所述出风口235流向预设于所述容纳腔12的所述套袋中,进而使所述套袋被藉由所述束紧装置20产生的负压而被撑开;当所述雨伞被所述套袋包裹后,所述束紧装置20将不受到雨伞的压力,由于所述束紧装置20的周延壁23逐渐的恢复原形,此时所述气体腔中的气压将小于外界气压,此时所述第二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所述束紧装置20能够回复原状以供下一次使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藉由所述束紧装置 20形成的气流,被预先设置于容纳腔12中的套袋能够保持被打开的状态,此时,被插入所述套袋中的雨伞与所述套袋之间能够形成较小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在用户将雨伞插入所述套袋的过程中,所述套袋因与雨伞之间的摩擦而直接掉落。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235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周延壁23的所述内壁231,从而使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2中的套袋受到均匀的气流压力,进而使得预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2中的套袋能够被稳定地打开。

具体地,所述周延壁23一体延伸通过所述通孔15,所述出风口235可以被实施为自所述周延壁23一体延伸形成的一延长管的开口,并且所述延长管可以被实施为所述束紧装置20的所述安装部25,其中所述延长管25被设置以通过所述通孔15,进而使所述束紧装置20被固定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也就是说,此时所述通孔15被实施为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固定部13,其中当用户将雨伞从所述束紧装置20的所述第一束紧口21插入所述入口11时,所述雨伞同时挤压所述束紧装置20的所述周延壁23的内壁231,进而使所述周延壁23的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232之间的气流迅速地从所述出风口230流向所述容纳腔 12,此时被预设于所述容纳腔12的套袋被所述相应的气流打开,并且藉由喇叭状的所述束紧装置20与雨伞之间的压力,从而使得蓬松的雨伞能够被所述束紧装置20束紧,从而使用户在使用所述雨伞束紧设备之前无需预先将雨伞束紧,进而给用户带来了便利。

所述雨伞套袋机10进一步形成一出口14,其中所述出口14被连通于所述容纳腔12,其中当用户使用的雨伞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2的套袋包裹时,所述雨伞连同所述套袋能够被用户从所述出口14取出。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束紧装置20具有一缺口26,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缺口26形成于所述周延壁23并从所述第一束紧口21延伸至所述第二束紧口22,其中所述开口25被连通于所述出口14并与所述出口14具有朝向同一方向,其中当用户使用的雨伞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2中的套袋包裹后,用户可以朝所述出口14和所述缺口26的方向移动所述雨伞,从而使所述雨伞能够从所述容纳腔12中取出。

参考图3,所述雨伞套袋设备100进一步包括一套袋固定器30,其中所述套袋固定器30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并位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容纳腔12中,其中所述套袋固定器30上预先设置有多个层叠的套袋,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以所述套袋固定器30上安装三个套袋为例,其中三个套袋分别为第一套袋81、第二套袋82以及第三套袋83,其中所述第一套袋81、所述第二套袋82以及所述第三套袋83中任意相邻的两套袋之间被相互粘附,其中当用户需要使用所述雨伞套袋设备100时,所述第一套袋81 的开口被设置对准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入口11,当用户使用的雨伞从所述入口11插入所述第一套袋81并被所述第一套袋81包裹时,用户可以将所述雨伞沿着所述出口14和所述缺口26移动,从而使所述雨伞从所述容纳腔12中移出。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套袋81被从所述出口14移出的同时,所述第二套袋82被所述第一套袋81牵引以进一步使所述第二套袋82的开口被对准所述入口11,从而方便后续的用户将雨伞插入所述第二套袋82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套袋固定器30被实施为两滑杆,其中两滑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入口11所在的平面平行,其中每个所述滑杆具有一滑动部31 和一撑开部32,其中所述撑开部32被与所述滑动部31一体设置,其中多个套袋被安装于所述滑动部21,其中当套袋滑动至所述撑开部32时,所述套袋的开口被所述撑开部32部分撑开,也就是说,所述撑开部32能够将所述套袋的开口初步撑开,以便所述束紧装置产生的气流能够将所述套袋被充分地撑开。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第一套袋81从所述出口14被与用户的雨伞一起被移出时,所述第一套袋81与所述第二套袋82之间分离,而且所述第二套袋82被所述第一套袋牵引至所述撑开部32以使所述第二套袋32的开口对准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入口11,同样地,当所述第二套袋82被用于使用并被用户连同雨伞一起被从所述出口14和所述缺口26移出时,所述第二代套袋82和所述第三套袋之间分离,并且所述第二套袋83被所述第二套袋牵引至所述撑开部32进而使所述第三套袋83的开口对准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入口11。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撑开部32形成一撑开面320,其中所述撑开面320被设置与所述入口11所在平面平行,并且所述撑开面320 的尺寸大于所述入口11的尺寸,从而使用户的雨伞被从所述入口11插入所述容纳腔12时,所述雨伞能够直接从所述撑开口320插入位于所述撑开部32的所述套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套袋能够自动地被对准所述入口11,并且套袋的开口能够被所述束紧装置20打开,因此,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雨伞套袋设备时,无需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从而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入口11、所述第一束紧口21、所述第二束紧口22以及所述撑开口320优选地被实施为一圆形。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藉由所述束紧装置20,用户在将雨伞放入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容纳腔12中的同时,所述束紧装置不仅能够将所述雨伞从蓬松状态束紧,而且能够同时于所述容纳腔 12中形成能够撑开包裹所述雨伞的套袋的负压,进而便于用户利用所述雨伞套袋设备将雨伞包裹。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使用所述雨伞套袋设备100将所述雨伞包裹时,所述雨伞被用户从所述束紧装置20的所述第一束紧口21逐渐进入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入口11,与此同时,所述雨伞被所述束紧装置20束紧以便于所述雨伞进入所述入口11之前的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入口11的直径,进而能够使所述雨伞能够从所述入口11进入预设于所述容纳腔12的第一套袋 81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雨伞被所述束紧装置20束紧的同时,所述束紧装置20被所述雨伞压缩,进而使得所述束紧装置20同时能够产生一气流进而于所述第一套袋81中形成负压,从而使所述雨伞在被插入所述第一套地81中之前,所述第一套袋81藉由所述负压而被撑开,因此所述雨伞被所述第一套袋包裹。

进一步地,用户可以进一步横向被所述第一套袋81包裹的雨伞,进而使所述雨伞和所述第一套袋81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出口14中被取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所述第二套袋82被与所述第一套袋81连接,从而当所述雨伞被取出时,一并被取出的所述第一套袋81将牵引所述第二套袋82沿着所述套袋固定器30滑动,其中当所述第二套袋82被牵引至所述套袋固定器30的所述撑开部32时,所述第二套袋82与所述第一套袋81之间断开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套袋82代替所述第一套袋81移动至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容纳腔12处,进而供另一用户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束紧装置20不仅能够将处于蓬松状态的雨伞束紧,并且所述束紧装置20同时相当于一负压发生装置,其中在所述雨伞被束紧的同时,所述束紧装置20同时能够于预设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套袋中形成负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需工作人员实时看护所述雨伞套袋机,也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包裹用户的雨伞。

参考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雨伞套袋被100包括一雨伞套袋机10和一束紧装置20,其中所述束紧装置20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10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雨伞套袋机100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

具体地,所述雨伞套袋设备100包括一雨伞套袋机10和一束紧装置20,其中所述雨伞套袋机10具有一入口11和一容纳腔12,其中所述入口11被连通于所述容纳腔12,其中所述束紧装置20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并被连通于所述入口11,以能够将用户使用的处于蓬松状态的雨伞束紧,从而便于将所述雨伞从所述入口11插入位于所述容纳腔12的套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容纳腔12中预设有一定数量的套袋,其中一个所述套袋的开口被设置以连通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入口11,以当用户将使用的雨伞从所述入口11被放入所述容纳腔12时,所述雨伞能够从所述套袋的开口进入所述套袋中。

具体地,所述束紧装置20具有一第一束紧口21和一第二束紧口22以及一周延壁23,其中所述周延壁23形成一中空通道24,其中所述中空通道24被设置以自所述第一束紧口21延伸至所述第二束紧口22,其中所述中空通道24的横截面直径自所述第一束紧口21至所述第二束紧口22逐渐减小,从而形成喇叭状的所述束紧装置20,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喇叭状的所述束紧装置20从而能够使用户在将雨伞从所述第一束紧口21插入所述第二束紧口22过程中,处于蓬松状态的所述雨伞能够被所述喇叭状的所述束紧装置20束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束紧装置20可以被实施为一由一硬质材料制成,例如但不限于塑料、金属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束紧装置20也可以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雨伞套袋机20,而且所述束紧装置20可以被安装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容容纳腔12,也可以被安装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外部,本实用新型也不受此方面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藉由所述喇叭状的所述束紧装置20,用户在将雨伞插入所述入口11前将被所述束紧装置20束紧,从而便于用户将所述雨伞插入预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2并且与所述入口11对准的套袋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雨伞套袋机10进一步形成一出口14,其中所述出口14被连通于所述容纳腔12,其中当用户使用的雨伞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12的套袋包裹时,所述雨伞连同所述套袋能够被用户从所述出口14取出。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束紧装置20具有一缺口26,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缺口26形成于所述周延壁23并从所述第一束紧口21延伸至所述第二束紧口22,其中所述开口25被连通于所述出口14并与所述出口14具有朝向同一方向,其中当用户使用的雨伞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2中的套袋包裹后,用户可以朝所述出口14和所述缺口26的方向移动所述雨伞,从而使所述雨伞能够从所述容纳腔12中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100同样也包括所述套袋固定器 30,其中所述套袋固定器30与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100进一步包括一负压发生装置 40,其中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0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并位于所述入口11处,其中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0工作时,能够在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容纳腔12中形成一负压,其中当用户需要使用所述雨伞套袋机时,用户可以操作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0,从而藉由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0于所述容纳腔12中形成的负压使得预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的套袋能够被打开,并且所述套袋能够保持打开状态,进而用户可以直接将雨伞放入所述袋体中,进而使所述雨伞被所述袋体包裹。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0被设置于所述束紧装置 20,其中在用户将雨伞从所述入口11放入预先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2并且套袋开口与所述入口11对准的套袋前,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0可被用户预先启动,以使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0于所述容纳腔12中形成负压,从而使所述套袋能够保持打开状态,进而便于用户将雨伞放入所述袋体中被包裹。

通过以上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借由所述束紧装置20和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0,从而能够使用户将雨伞被一设置于所述雨伞套袋机10中的套袋包裹。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100的所述雨伞套袋机10可以形成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入口11、所述容纳腔12、所述固定部13、所述出口14以及所述束紧装置20,其中每个所述束紧装置20被设置于所述雨伞套机本体10的所述入口11以为用户提供多个部位,从而能够使两个以上的用户能够藉由一个所述雨伞套袋设备将其雨伞包裹。

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0可以被通电连接于外界电源,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发生装置40可以被实施为一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雨伞套袋设备使用方法 200,其中所述雨伞套袋设备使用方法200包括:

步骤2001,(1)驱动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一负压发生装置以使所述束紧装置20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一容纳腔12中的套袋中形成负压;和

步骤2002,(2)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一雨伞套袋机入口插入所述雨伞以使所述雨伞被所述套袋包裹。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之前,所述雨伞套袋设备使用方法200进一步包括:

(H1)将雨伞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入口11并沿着所述套袋的开口插入所述套袋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之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使用方法200进一步包括:

步骤2003,(3)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出口14取出被所述套袋包裹的所述雨伞。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使用方法200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步骤(3) 同时发生的步骤:

(H3)在被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出口14被取出时,被设置与所述套袋相邻的套袋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一套袋固定器30被牵引至所述容纳腔12,并且其开口与所述雨伞套袋机10的所述入口11对准。

值得一提的是,优选地,所述步骤2001,(1)被实施为:

(1.1)用所述雨伞挤压一束紧装置以使所述束紧装置于所述雨伞套袋设备的所述容纳腔中产生所述负压。

由此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目的可被充分有效完成。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功能和结构原理的所述实施例已被充分说明和描述,且本实用新型不受基于这些实施例原理基础上的改变的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涵盖在附属权利要求书要求范围和精神之内的所有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