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线材卷盘及其应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037发布日期:2018-06-30 03:4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线材卷盘及其应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盘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分体式线材卷盘及其应用结构。



背景技术:

线材、3D打印耗材等在运输和销售时需要缠绕在绕线盘上,传统的绕线盘通常包括中轴和设置在中轴两端的档线盘,档线盘是为了防止线材、3D打印耗材在放线打印过程中耗材从中轴上散开。现在市面上使用的线材打印机、3D打印机耗材绕线盘中轴和档线盘大都是一体式结构,这种传统的一体式结构的绕线盘体积大,占用空间大,且线材和绕线盘缠在一起,加大了整体的重量,导致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都很高。此外,客户用完绕线盘上的线材后,大多直接将绕线盘整体直接丢掉,无法重复使用,回收利用的比例很小,造成浪费,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现有技术中也有些分体式设置的绕线盘,但其大多存在线材扎带不便,无法对线材的使用量进行大致的估计,导致使用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线材卷盘及其应用结构,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降低了线材的生产成本、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也避免大量绕线盘成为废品而带来的废品处理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线材卷盘,包括分体式设置的第一档线盘、第二档线盘;该第一档线盘包括第一挡板部;该第一挡板部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轴部;该第二档线盘包括第二挡板部;该第二挡板部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轴部;该第一连接轴部与第二连接轴部通过螺丝可拆装式锁固在一起,以形成位于第一挡板部、第二挡板部之间的安装轴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挡板部的另一侧或/和第二挡板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显示线材长度的刻度标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轴部的端面朝向第二连接轴部凸设有用于定位连接的定位柱,相应地,第二连接轴部的端面开设有定位孔,该定位柱适配于定位孔内;

该第一连接轴部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的第一安装孔,相应地,于第二连接轴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的第二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通过螺丝可拆装式锁固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轴部的外侧壁凹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复数个用于扎带的第一凹位,所述第二连接轴部的外侧壁凹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复数个用于扎带的第二凹位,所述第二凹位与第一凹位一一正对贯通;相应地,于第一挡板部、第二挡板部上开设有镂空部,第一凹位、第二凹位经相应镂空部贯通至相应第一挡板部、第二挡板部的外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轴部、第二连接轴部的内部均设置有通孔,该通孔贯通相应第一档线盘、第二档线盘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接轴部、第二连接轴部均呈环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轴部、第二连接轴部的环形壁均呈镂空状设置。

一种分体式线材卷盘的应用结构,包括有所述分体式线材卷盘及可拆装式套设于分体式线材卷盘上的线芯筒,所述第一连接轴部、第二连接轴部分别自线芯筒的两对侧装入线芯筒内部,该第一连接轴部与第二连接轴部通过螺丝可拆装式锁固在一起,线芯筒套于安装轴部外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卷盘分体设计,在线材生产端及线材使用端都可利用该分体式线材卷盘作为可重复使用载具,这样,可以取消传统技术中的线材产品配置的绕线盘,降低了线材的生产成本、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也避免大量绕线盘成为废品而带来的废品处理问题;该分体式线材卷盘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以及,通过刻度标识的设置,可估计线材的使用量和剩余量,方便了线材的使用,还有,扎带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分体式线材卷盘的实用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应用线芯筒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档线盘 11、第一挡板部

12、第一连接轴部 121、定位柱

122、第一安装孔 123、第一凹位

20、第二档线盘 21、第二挡板部

22、第二连接轴部 221、定位孔

222、第二安装孔 223、第二凹位

101、第一镂空部 102、第二镂空部

103、第一通孔 104、第二通孔

30、刻度标识 40、线芯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所述分体式线材卷盘包括分体式设置的第一档线盘10、第二档线盘20。

其中,该第一档线盘10包括第一挡板部11;该第一挡板部1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轴部12;该第二档线盘20包括第二挡板部21;该第二挡板部2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轴部22;该第一连接轴部12与第二连接轴部22通过螺丝可拆装式锁固在一起,以形成位于第一挡板部11、第二挡板部21之间的安装轴部。

所述第一连接轴部12的端面朝向第二连接轴部22凸设有用于定位连接的定位柱121,相应地,第二连接轴部22的端面开设有定位孔221,该定位柱121适配于定位孔221内; 该第一连接轴部12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22,相应地,于第二连接轴部2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的第二安装孔222,该第一安装孔122与第二安装孔222通过螺丝可拆装式锁固在一起。

所述第一连接轴部12的外侧壁凹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复数个用于扎带的第一凹位123,所述第二连接轴部22的外侧壁凹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复数个用于扎带的第二凹位223,所述第二凹位223与第一凹位123一一正对贯通;相应地,于第一挡板部11、第二挡板部21上开设有镂空部,第一凹位123、第二凹位223经相应镂空部贯通至相应第一挡板部11、第二挡板部21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连接轴部12、第二连接轴部22的内部均设置有通孔,该通孔贯通相应第一档线盘10、第二档线盘20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接轴部12、第二连接轴部22均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轴部12、第二连接轴部22的环形壁均呈镂空状设置。

所述分体式线材卷盘的应用结构,包括有所述分体式线材卷盘及可拆装式套设于分体式线材卷盘上的线芯筒40,所述第一连接轴部12、第二连接轴部22分别自线芯筒40的两对侧装入线芯筒40内部,该第一连接轴部12与第二连接轴部22通过螺丝可拆装式锁固在一起,线芯筒40套于安装轴部外周。

所述第一挡板部11的另一侧或/和第二挡板部21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显示线材长度的刻度标识30,所述刻度标识30均布置于相应镂空部外围;所述刻度标识30包括有长刻度线、短刻度线,该长刻度线与短刻度线依次间隔均匀布置;于本实施例中,该长刻度线与相邻短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50米长度的小格,相邻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100米长度的大格,该卷盘所制成的线卷一卷大概约400米左右,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设置为其他距离长度。以此,便于日常使用时,及时可观地了解线材的使用量和剩余量,方便线材的使用和预购。

其使用时的组装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将线芯筒40罩设于第二档线盘20的第二连接轴部22外围,然后将第一档线盘10的第一连接轴部12插入线芯筒40的通孔内,并使第一档线盘10的定位柱121定位安装于第二档线盘20的定位孔221内,然后再将螺丝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122、第二安装孔222并锁固,从而完成整体的组装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卷盘分体设计,在线材生产端及线材使用端都可利用该分体式线材卷盘作为可重复使用载具,这样,可以取消传统技术中的线材产品配置的绕线盘,降低了线材的生产成本、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也避免大量绕线盘成为废品而带来的废品处理问题;该分体式线材卷盘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以及,通过刻度标识的设置,可估计线材的使用量和剩余量,方便了线材的使用,还有,扎带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分体式线材卷盘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