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4461发布日期:2018-07-27 19:55阅读:16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桶。



背景技术:

目前油桶在倒出油时,经常会自倒出油的出口流出残留的油至油桶外壁上,使得在油桶使用时,将残留的油污沾到使用人身上或者手上;同时,在油桶装的油量很多时,且使用人需要直接从油桶中将油倒出适量时,无法掌握好具体的用量;如此,均会给用户来来不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残留油污脏污、油量无法掌控等带来的不良体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桶,包括桶体、设置于所述桶体侧壁上的油嘴、与所述油嘴可拆卸连接的桶盖;

所述桶盖包括密封盖、与所述密封盖的底端外沿连接的第一围壁、与所述密封盖的底端连接的第二围壁;所述密封盖上连接所述第一围壁与所述第二围壁的位置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油嘴包括外圈、内圈以及连接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底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围壁对应于所述连接部设置,且在所述桶盖与所述油嘴适配连接后,所述第二围壁插入所述外圈、所述内圈以及所述连接部之间围成的容纳空间,且所述外圈顶部与所述密封圈抵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油嘴的内圈或/和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回油口。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回油口为圆形、腰形或多边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圈、所述外圈、所述第二围壁、所述第一围壁均为圆柱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圈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围壁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油嘴与所述桶盖之间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围壁的材质为透明或半透明塑料,且所述第二围壁上设有刻度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桶体的一侧还设有把手,所述回油口设置在所述油嘴的同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圈上还设有第一导流嘴,所述第一导流嘴设置在所述把手的相对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围壁的远离所述密封盖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流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桶体为圆台、圆柱体或四方体。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可以自油嘴中很方便地倒出油,不会残留油污在油桶外壁上;且自油桶中倒出的油,可以通过第二围壁与密封盖之间围成的容置空间来量取用油量的多少,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油桶的结构示意图。

元器件标号说明:

100 桶体

200 油嘴

201 内圈

202 外圈

203 连接部

204 回油口

205 第一导流嘴

300 桶盖

301 第一围壁

302 第二围壁

303 密封盖

304 第二导流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参见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油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桶,包括桶体100、设置于所述桶体100侧壁上的油嘴200、与所述油嘴200可拆卸连接的桶盖300;所述桶盖300包括密封盖303、与所述密封盖303的底端外沿连接的第一围壁301、与所述密封盖303的底端连接的第二围壁302;所述密封盖303上连接所述第一围壁301与所述第二围壁302的位置之间设有密封圈(图未示);所述油嘴200包括外圈202、内圈201以及连接所述外圈202与所述内圈201底部的连接部203;所述第二围壁302对应于所述连接部203设置,且在所述桶盖300与所述油嘴200适配连接后,所述第二围壁302插入所述外圈202、所述内圈201以及所述连接部203之间围成的容纳空间,且所述外圈202顶部与所述密封圈抵接。

也即,在以上实施例中,可以自油嘴的内圈201中很方便地倒出油,不会残留油污在油桶外壁上;且自油桶中倒出的油,可以通过第二围壁302与密封盖303之间围成的容置空间来量取用油量的多少,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油嘴200的内圈201或/和所述连接部203的一侧设有回油口204。也即,在该实施例中,若量取一定油之后,在所述第二围壁302与密封盖303之间围成的容置空间中若还存在残留的油,可以在将所述桶盖300盖在所述油嘴200上之后,将残留的油通过所述回油口204流回所述桶体100内,既不浪费也不会使得残油流到桶壁外形成脏污。且所述回油口204必须设置在一侧,使得在倾倒桶内的油时,油仅从所述内圈201中倒出,而不会自所述回油口204中倒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回油口204为圆形、腰形或多边形。可理解的,所述回油口204的形状还可以设置为其他根据需求设置的形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圈201、所述外圈202、所述第二围壁302、所述第一围壁301均为圆柱形。可理解的,在保证所述外圈202与所述密封盖303之间的密封的情况下,所述内圈201、所述外圈202、所述第二围壁302、所述第一围壁301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而设置为圆柱形,可以更方便于所述油嘴200与所述桶盖300之间进行可拆卸的螺纹连接。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圈20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围壁301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油嘴200与所述桶盖300之间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围壁302的材质为透明或半透明塑料,且所述第二围壁302上设有刻度线。也即,可以进一步地通过所述刻度线来对所述第二围壁302与密封盖303之间围成的容置空间中倒取的油进行用量的衡量,适用于烘焙等过程中需要精确量取用油量的使用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桶体100的一侧还设有把手(图未示),所述回油口204设置在所述油嘴200的同侧。将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油嘴200的同侧,可以保证在抓起所述把手倾倒桶内的油时,油仅从所述内圈201中倒出,而不会自所述回油口204中倒出。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圈201上还设有第一导流嘴205,所述第一导流嘴205设置在所述把手的相对侧。所述第一导流嘴205设置在所述把手的相对侧,可以使得在在抓起所述把手倾倒桶内的油时,油自所述第一导流嘴205中流出。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围壁302的远离所述密封盖303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流嘴304。所述第二导流嘴304用于在将所述第二围壁302中的油通过所述第二导流嘴304倒出时,令倒入小口的容器中的位置更为精准。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桶体100为圆台、圆柱体或四方体。如图1所示,所述桶体100为圆台形,可理解的,所述桶体100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形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油桶可以自油嘴200中很方便地倒出油,不会残留油污在油桶外壁上;且自油桶中倒出的油,可以通过第二围壁302与密封盖303之间围成的容置空间来准确量取用油量的多少,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