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及其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0963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水瓶及其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瓶及其瓶盖。



背景技术:

水瓶、水杯及水壶等是常用的盛水器具,为了起到防尘等效果,一般会在瓶口处配上一个瓶盖。使用凉水瓶倒水时,需要先打开盖子瓶盖,而且倾倒时,水瓶的水流开关不易及时控制,不能及时控制出水量,倒水过程复杂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倒水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水瓶及其瓶盖,实现出水量可控和方便倒水的效果。

一种瓶盖,包括用于与瓶体的瓶口壁周向密封相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中部为出水部,所述出水部上开有出水孔,所述出水部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的顶部设有向外鼓起的弹性按压顶,所述按压顶的外缘可分离地搭接在所述固定部上。

上述瓶盖的按压顶具有弹性,静置状态下,按压顶为鼓起、闭合形态,起封闭防尘的作用;需要倒水时,倾斜瓶体,用手按压按压顶的中部鼓起部分,鼓起部分向中空柱中间凹进,按压顶呈内凹状态,按压顶的外缘上翘而与固定部分离,产生缝隙,水便会从缝隙处倒出,同时可通过控制按压力度及时控制出水量;倒水完毕后,松开手,按压顶恢复鼓起、闭合的形态。因此,上述瓶盖能够有效控制出水量,且不需要从瓶口取下,方便倒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孔包括主出水孔和多个副出水孔,所述主出水孔开设于所述出水部的中部,所述副出水孔沿所述主出水孔周向分布。如此,通过主出水孔与副出水孔的合理布置,既能使水顺畅流出,保证出水量和出水效率,又能便于中空柱与出水部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空柱的底部与所述主出水孔的外周连接,所述中空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二次出水孔。也就是主出水孔位于中空柱的内侧,这样就能形成足够的按压空间,有利于控制按压顶的外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过滤网的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上端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沿所述固定部的外周设置。水流从缝隙处流出后,通过导流部的引导流入其他容器,以防泼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外侧设有螺纹结构或若干个环形凸起结构。螺纹结构或环形凸起结构用于与瓶口壁接触密封,使瓶盖能紧紧盖在瓶体的瓶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瓶盖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瓶盖为硅胶瓶盖或橡胶瓶盖。

一种水瓶,包括瓶体以及上述内容所述的瓶盖。

使用上述水瓶倒水时,无需将瓶盖从瓶体上取下,只需按压按压顶,就能轻松实现倒水,并能及时控制出水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瓶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侧边设有卡扣,所述固定部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扣卡接的卡槽。过滤网可以阻挡茶叶等物体,卡扣和卡槽的设置可便于过滤网的安装与取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瓶在静置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瓶在倒水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瓶盖的仰视图;

100、瓶盖,110、按压顶,120、主出水孔,130、中空柱,140、导流部,150、固定部,160、出水部,170、环形凸起结构,180、卡槽,190、副出水孔,200、过滤网,210、卡扣,300、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瓶盖100,包括用于与瓶体300的瓶口壁周向密封相接的固定部150。固定部150的中部为出水部160,出水部160上开有出水孔。出水部160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中空柱130。中空柱130为中部开有通孔的柱体,中空柱130的顶部设有向外鼓起的弹性按压顶110。按压顶110的外缘可分离地搭接在固定部150上。

上述瓶盖的按压顶110具有弹性,静置状态下,按压顶110为鼓起、闭合形态,起封闭防尘的作用;需要倒水时,倾斜瓶体300,用手按压按压顶110的中部鼓起部分,鼓起部分向中空柱130中间凹进,按压顶110呈内凹状态,按压顶110的外缘上翘而与固定部150分离产生缝隙,水便会从缝隙处倒出,同时可通过控制按压力度及时控制出水量;倒水完毕后,松开手,按压顶110恢复鼓起、闭合的形态。因此,上述瓶盖100能够有效控制出水量,且不需要从瓶口取下,方便倒水。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出水孔包括主出水孔120和多个副出水孔190,主出水孔120开设于出水部160的中部,副出水孔190沿主出水孔120周向分布。优选地,主出水孔120为一大圆孔,副出水孔190为沿着主出水孔120周向分布的长孔。各副出水孔190均布在同一圆周上。如此,主出水孔120与副出水孔190合理布置,既能避免形成阻水死角,使水顺畅流出,保证出水量和出水效率,又能便于中空柱130与出水部160的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中空柱130的底部与主出水孔120的外周连接,中空柱130的侧壁上开设有二次出水孔。也就是主出水孔120位于中空柱130的内侧,中空柱130的底部连接在主出水孔120与副出水孔190的相连处,这样就能形成足够的按压空间,有利于控制按压顶110的外缘。主出水孔120流出的水经过二次出水孔从按压顶110的外缘与固定部150之间的缝隙流出。而如果只开设一主出水孔120,使中空柱130的底部连接在主出水孔120的外周:主出水孔120太小,不利于按压控制,按压顶110的外缘不敏感,且出水速率低;主出水孔120太大,将会使按压顶110的外缘过于敏感,略微的力度变化都会引起按压顶110外缘的翘起或关闭,使得出水量不容易控制。而本实施例通过主出水孔120与副出水孔190的合理设置,既能保证水流的顺畅性,保证出水速率,又能易于使用者的操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部150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过滤网200的卡槽180。如若需要使用过滤网200,仅需将过滤网200卡入卡槽180,使其安装在瓶盖100的下方,随瓶盖100安装至瓶体300中或随瓶盖100从瓶体300上取下,使用方便,且不需要在瓶体300上另设过滤网安装部。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固定部150的上端设有导流部140,导流部140沿固定部150的外周设置。连接有沿其外周设置的导流部140。水流从缝隙处流出后,通过导流部140的引导流入其他容器,以防泼洒。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固定部150的外侧设有螺纹结构或若干个环形凸起结构170。螺纹结构或环形凸起结构170用于与瓶口壁接触密封,使瓶盖100能紧紧盖在瓶体300的瓶口。

具体地,瓶盖100一体成型。从而有效提高瓶盖100的生产效率,且制造成本低。瓶盖100的材质优选为硅胶,当然也可以是橡胶等弹性软质材料,当将瓶盖100塞进瓶体300后就可以利用硅胶的弹性密封安装在瓶体300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为了固定瓶盖100需要使用塑料、金属、橡胶等多种材料结合而导致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如图1至3所示,一种水瓶,包括瓶体300以及上述内容所述的瓶盖100。

使用上述水瓶倒水时,无需将瓶盖100从瓶体300上取下,只需按压按压顶110,就能轻松实现倒水,并能及时控制出水量。

进一步地,如图1至3所示,水瓶还包括过滤网200。过滤网200的侧边设有卡扣210。固定部150的下端设有用于与卡扣210卡接的卡槽180。过滤网200可以阻挡茶叶等物体,卡扣210一般设置两个,当然也可以是更多数量,卡扣210和卡槽180的设置可便于过滤网200的安装与取下。

具体地,瓶体300可以使玻璃、瓷、塑料或金属等材质的瓶体3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