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酒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2421阅读:1765来源:国知局
简易酒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酒盒。



背景技术:

酒类包装一般采用玻璃瓶为内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应加以纸盒外包装作为缓冲保护,以免玻璃受冲击而破裂。

一般折叠纸盒是以底纸为中心,盒内放置用于将酒瓶隔开的隔板,这类纸盒盒底承受主要内装物的重量。目前很多酒瓶都是竖直摆放,但是对于红酒而言,竖直摆放存在多种问题,比如酒瓶和软木塞不能接触,致使木塞不能保持湿润,密封效果不好。

目前的包装盒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盒内的隔板结构复杂,需要较多的原材料,因此,经过大批量制造后,其生产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厂家控制成本。此外,大多数隔板并不是一纸成型,下脚料多,而大量的下脚料无法继续制作隔板,从而导致原材料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保护。不是一纸成型的隔板也不利于运输,因其不能展开平摊成一张便于重叠、大量运输的纸,占用较多的空间,运输不便,同时也提高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酒盒,以降低隔板的结构复杂程度,降低生产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一纸成型技术,减小了对原材料的消耗,并且有利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酒盒,包括自锁式盒体和隔板;所述自锁式盒体包括盒身和盒盖,盒身的后侧壁的上边与盒盖的连接边连接,进而形成盒盖沿连接边翻折并覆盖在盒身顶端的结构;

所述隔板的后部设有多个间距相等的第一通孔,沿着每个第一通孔的左右两边往前裁剪至隔板中部的第一谷线,沿着每个第一通孔的后边翻折进而在隔板的后部形成多个与第一谷线一一相对的第二谷线;每个所述第一谷线和第二谷线之间均设有第二通孔,并且第一谷线和第二谷线之间的中心线为第一峰线,沿着所有第一谷线、第二谷线和第一峰线翻折,进而使所述隔板的后部形成多个用于放置酒瓶瓶颈的颈托和用于放置酒瓶瓶身的空位;

所述隔板的前部设有多个间距相等的第三通孔,沿着每个第三通孔的左右两边往后裁剪至隔板中部的第三谷线,沿着每个第三通孔的前边翻折进而在隔板的前部形成多个与第三谷线一一相对的第四谷线;每个所述第三谷线和第四谷线之间均设有第四通孔,并且第三谷线和第四谷线之间的中心线为第二峰线,沿着所有第三谷线、第四谷线和第二峰线翻折,进而使所述隔板的前部形成多个用于放置酒瓶瓶颈的颈托和用于放置酒瓶瓶身的空位,并且隔板前部的颈托与隔板后部的空位一一相对,以及隔板前部的空位与隔板后部的颈托一一相对;

所述隔板放置于所述自锁式盒体的底壁上,通过所述隔板进而在所述盒身内形成容纳多个酒瓶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均为矩形。矩形的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便于沿着其边裁剪,同时也有利于隔板的翻折和平铺展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设有三个。三个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使隔板上形成六个颈托和六个与颈托行对的空位,从而可以放置六个酒瓶在隔板上,容纳酒瓶的数量多。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均为椭圆形。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经过翻折后形成用于放置酒瓶瓶颈的凹槽,并且椭圆形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使该凹槽与酒瓶瓶颈相适配,从使酒瓶放置在颈托上更加稳固。

优选地,所述盒身的前侧壁设有手拎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包括自锁式盒体和隔板,所述隔板放置于所述自锁式盒体的底壁上,在所述盒身内形成容纳多个酒瓶的结构。其中自锁式盒体和隔板均由一张坑纸制成,并且下脚料少,有利于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减小了浪费,提高了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有利于大量生产制作,更有利于厂家控制生产制作成本。对于红酒而言,酒瓶放置于盒身内是处于横放的状态,使酒瓶和软木塞保持接触,木塞保持湿润,密封效果好,符合红酒保存的存放标准。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简单,沿着第一谷线、第二谷线、第三谷线、第四谷线、第一峰线和第二峰线翻折后便可以快速成型,然后放置于盒身内完成安装。隔板结构十分简单,降低了生产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大量生产。同时自锁式盒体和隔板均采用一纸成型技术,两者展开后平摊成两张坑纸,可以实现大量的重叠运输,减小了对运输空间的占用,降低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仰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经过翻折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自锁式盒体,2-凹槽,3-盒盖,4-盒身,5-连接边,6-隔板,7-阳部锁扣,8-右折板,9-左折板,10-前折板,11-插板,12-第五通孔,13-插孔,14-手拎绳,15-第一通孔,16-第一谷线,17-第二谷线,18-第二通孔,19-第一峰线,20-空位,21-颈托,22-第三通孔,23-第三谷线,24-第四谷线,25-第四通孔,26-第二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A所指的方向为左方,B所指的方向为右方,C所指的方向为后方,D所指的方向为前方。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易酒盒,包括自锁式盒体1和隔板6。自锁式盒体1包括盒身4和盒盖3,盒身4的后侧壁的上边与盒盖3的连接边5连接,进而形成盒盖3沿连接边5翻折并覆盖在盒身4顶端的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盒身4为自锁式结构,并且在盒身4左侧壁和右侧壁均的前端均设有阴部锁扣。盒盖3的左右两边均设有扣于盒身4相应的左壁内侧和右侧壁内侧的左折板9和右折板8。盒盖3上与其连接边5相对的一侧边设有与盒身4前侧壁相配合的前折板10,前折板10与盒身4前侧壁的外侧面相贴合,并且前折板10的左右两端部设有与阴部锁扣对应的阳部锁扣7。盒盖3沿连接边5翻折并覆盖在盒身4顶端,右折板8扣于盒身4右侧壁的内侧面,左折板9扣于盒身4的左侧壁的内侧面,前折板10与盒身4前侧壁的外侧面相贴合并且前折板10的两个阳部锁扣7分别插入对应的盒身4的两个阴部锁扣里,进而完成自锁式盒体1的封闭过程。盒身4的前侧壁设有手拎绳14,方便携带。盒盖3的前折板10设有插板11以及便于手拎绳14穿过的第五通孔12,盒身4的前侧壁设有与插板11相适配的插孔13。当盒盖3覆盖在盒身4上后,将插板11插入插孔13中,进一步的锁紧盒盖3与盒身4,有效的防止在运输或者手提过程中盒盖3因松动而打开。此外,盒身4的底壁设有与插孔13相连通的易扣孔,通过易扣孔方便手指插入插孔13中扣出插板11,便于打开盒盖3。

如图4和图5所示,隔板6的后部设有三个间距相等的第一通孔15,沿着每个第一通孔15的左右两边往前裁剪至隔板6中部的第一谷线16,沿着每个第一通孔15的后边翻折进而在隔板6的后部形成三个与第一谷线16一一相对的第二谷线17。每个第一谷线16和第二谷线17之间均设有第二通孔18,并且第一谷线16和第二谷线17之间的中心线为第一峰线19,沿着所有第一谷线16、第二谷线17和第一峰线19翻折,进而使隔板6的后部形成三个用于放置酒瓶瓶颈的颈托21和用于放置酒瓶瓶身的空位20。其中,第一通孔15为矩形,第二通孔18为椭圆形。

如图4和图5所示,隔板6的前部设有三个间距相等的第三通孔22,沿着每个第三通孔22的左右两边往后裁剪至隔板6中部的第三谷线23,沿着每个第三通孔22的前边翻折进而在隔板6的前部形成三个与第三谷线23一一相对的第四谷线24。每个第三谷线23和第四谷线24之间均设有第四通孔25,并且第三谷线23和第四谷线24之间的中心线为第二峰线26,沿着所有第三谷线23、第四谷线24和第二峰线26翻折,进而使隔板6的前部形成三个用于放置酒瓶瓶颈的颈托21和用于放置酒瓶瓶身的空位20,并且隔板6前部的颈托21与隔板6后部的空位20一一相对,以及隔板6前部的空位20与隔板6后部的颈托21一一相对。其中第三通孔22均为矩形,第四通孔25均为椭圆形。第二通孔18和第四通孔25经过翻折后形成用于放置酒瓶瓶颈的凹槽2,并且椭圆形第二通孔18和第四通孔25使该凹槽2与酒瓶瓶颈相适配,从使酒瓶放置在颈托21上更加稳固。隔板6结构简单,沿着第一谷线16、第二谷线17、第三谷线23、第四谷线24、第一峰线19和第二峰线26翻折后便可以快速成型,然后放置于盒身4内完成安装。隔板6结构十分简单,降低了生产制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大量生产。

本实施例中的盒体和隔板6均采用一纸成型技术,两者展开后平摊成两张坑纸,可以实现大量的重叠运输,减小了对运输空间的占用,降低了运输成本。并且下脚料少,有利于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减小了浪费,提高了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有利于大量生产制作,更有利于厂家控制生产制作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峰线,峰线也叫山线,是指以这条线为界,将这条线两侧的纸翻折,折成的状态为折线在顶部,两侧在下方,形似山峰;谷线,是指以这条线为界,将这条线两侧的纸翻折,折成的状态为折线在底部,两侧在上部,形似山谷。本实施例中所有的峰线和谷线均以图4所示位置为基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