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筷子外包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8112发布日期:2018-06-12 21:4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改良筷子外包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筷子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筷子外包包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筷子外包包装机(将筷子包装机包装好的筷子,按一定数量,比如50双,80双等输送装入包装膜内,然后包装好的机器)的送料为输送带装置,输送带直接把筷子包装机(为将一双筷子装入包装膜内,然后封口包装好的机器)包装好的筷子送至筷子外包包装机的包装膜内;上述输送带结构由于直接把筷子包装机包装好的筷子送至筷子外包包装机的包装膜内,输送过程中不能有整平机构,当筷子包装机出现卡顿导致出料混乱的情况下,会使筷子外包包装机不能运行,并且在输送带送料过程中没有任何停顿,筷子包装机包装的筷子有次品时,不能够挑出,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筷子外包包装机,可以解决现有改良筷子外包包装机包装过程中,由于前面筷子包装机出现卡顿而不能运行,以及改良筷子外包包装机包装过程中,产品出现次品而不能被挑出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筷子外包包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分堆送料装置、包装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分堆送料装置的送料端与包装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分堆送料装置以及包装装置电连接,并用于控制分堆送料装置以及包装装置工作,所述分堆送料装置包括分堆送料台、截断机构、隔断机构以及送料机构,所述截断机构设置在分堆送料台的进料端并用于控制筷子包装机的下料量,所述隔断机构可升降的设置在分堆送料台上并用于分离出不同的筷子堆;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分堆送料台上并用于将筷子堆运送至包装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堆送料台、截断机构、隔断机构以及送料机构,通过将筷子包装机包装好的筷子运送至分堆送料台上,截断机构可以控制筷子包装机的下料量,即控制筷子的数量,在筷子堆积到一定数量形成筷子堆时,截断机构关闭,隔断机构分隔出多个含有相同数量筷子的筷子堆,然后截断机构开启,送料机构开始运动,将筷子堆运送至包装机构处,再由包装机构进行包装。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传送辊以及多条传送条,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分堆送料台的下端,所述传送辊为两个,其中一个传送辊设置在分堆送料台的进料端,另外一个传输辊设置在分堆送料台的出料端,多条所述传送条间隔设置在两传送辊上且通过步进电机驱动,传送条的传动方向由分堆送料台的进料端向分堆送料台的送料端。

送料机构开始运作时,步进电机启动,带动传送条由分堆送料台的进料端向分堆送料台的送料端转动,一定时间后,步进电机停止,传送带停止传动,筷子堆在传送带停留,这里每两条相邻的传送条之间形成一间隙。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分堆送料台上设有两个位于所述传送条下方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间隔设置。

设置的支撑板可以用于防止筷子从传送条上掉落,同时,两个支撑板之间形成另一间隙。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滑动块、滑动杆、连接丝杆安装板、连接丝杆以及隔断板,所述滑动杆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分堆送料台的左下端与右下端,所述滑动块为两个且可滑动的对应设置在两个滑动杆上,所述连接丝杆安装板为两个且对应设置在两个连接丝杆安装板上,所述连接丝杆包括第一连接丝杆以及第二连接丝杆,所述第一连接丝杆设置在两个连接丝杆安装板之间并用于连接两个连接丝杆安装板,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并通过升降气缸进行升降,所述隔断板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断板与传送条的传动方向的相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分堆送料台的下方,隔断板呈“凵”形,隔断板的上端可以从两相邻的传送条之间的间隙处伸出,所述第二连接丝杆设置在两个连接丝杆安装板之间并用于穿设固定多个隔断板。

隔断机构开始工作时,升降气缸带动第一连接丝杆向上运动时,第一连接丝杆带动滑动块、滑动杆以及连接丝杆安装板向上运动,最终带动隔断板上升,由于隔断板呈“凵”形,隔断板的上端可以从两相邻的传送条之间形成的间隙处以及两支撑板之间的间隙中伸出,传送机构停止时,隔断板用于挡住继续运动的筷子堆,当升降气缸带动第一连接丝杆向下运动时,第一连接丝杆带动滑动块、滑动杆以及连接丝杆安装板向下运动,最终带动隔断板下降,由于隔断板呈“凵”形,隔断板的上端可以从两相邻的传送条之间形成的间隙处以及两支撑板之间的间隙中缩回,传送机继续运送筷子堆。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截断机构包括立挡板、第一截断板以及第二截断板,所述立挡板与传送条的传动方向相平行且竖直设置在分堆送料台的进料端,所述第一截断板和第二截断板均垂直设置在立挡板上,第一截断板和第二截断板均位于送料台的进料端的正上方,其中第一截断板可相对第一截断板与立挡板的连接点进行转动。

截断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筷子从筷子包装机处运送出,筷子在运动过程中被立挡板挡住,同时掉落在第一截断板和第二截断板形成“V”字形结构之中,传送机构此时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一截断板转动并与第二截断板分离,此时筷子掉落在传送带堆积成筷子堆,此时传送带开始运转,将上一次累积的筷子堆运送到包装装置处,然后,隔断机构开始运转,挡住上述筷子堆,从新进入下一个循环。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整平机构,所述整平机构设置在分堆送料台的出料端并用于将筷子堆的两端对齐。

设置的整平机构用于对筷子堆进行对齐处理。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整平机构包括整平挡块、整平板、开合板、整平气缸以及开合气缸,所述整平挡块上垂直于传送条的传动方向的两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整平板设置在整平挡块的其中一开口处且远离包装装置,所述整平气缸设置在整平板上并用于控制第一整平板往复运动,所述开合板设置在整平挡块的另一开口处且靠近包装装置,所述开合气缸设置在开合板上并用于控制开合板上下运动。

整平机构开始工作时,此时筷子堆从分堆送料台掉入至整平挡块内,开合板封住整平档板的另一开口,整平气缸带动整平板朝靠近包装装置的方向运动,筷子堆在整平板与开合板之间受挤压被整平,然后,整平气缸带动整平板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开合气缸带动开合门向上运动,包装装置在对整平后的筷子堆进行包装。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分堆送料台由出料端朝进料端向下倾斜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下端设有数个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分堆送料装置、包装装置以及控制装置,通过将将包装好的多双筷子进行分堆处理,同时在运送到包装装置处将成堆的筷子进行外包包装,本实用新型在运行过程中会适当停顿,方便现场人员将次品筷子挑选出来,并且,本实用新型是与筷子包装机分开运作,不会因为受到筷子包装机停顿的干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现有的改良筷子外包包装机的流畅程度,同时保证了筷子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堆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截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隔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整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机架;10表示滚轮;2表示分堆送料装置;20表示分堆送料台;200表示支撑板;21表示截断机构;210表示立挡板;211表示第一截断板;212表示第二截断板;22表示隔断机构;220表示升降气缸;221表示滑动块;222表示滑动杆;223表示连接丝杆安装板;224表示第一连接丝杆;225表示第二连接丝杆;226表示隔断板;23表示送料机构;230表示步进电机;231表示传送辊;232表示传送条;24表示整平机构;240表示整平挡块;241表示整平板;242表示开合板;243表示整平气缸;244表示开合气缸;3表示包装装置;4表示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中A所在的方向表示上方向,B所在的方向表示下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筷子外包包装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分堆送料装置2、包装装置3以及控制装置4,所述分堆送料装置2的送料端与包装装置3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分别与分堆送料装置2以及包装装置3电连接,并用于控制分堆送料装置2以及包装装置3工作,所述分堆送料装置2包括分堆送料台20、截断机构21、隔断机构22以及送料机构23,所述截断机构21设置在分堆送料台20的进料端并用于控制筷子包装机的下料量,所述隔断机构22可升降的设置在分堆送料台20上并用于分离出不同的筷子堆;所述送料机构23设置在分堆送料台20上并用于将筷子堆运送至包装装置3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堆送料台20、截断机构21、隔断机构22以及送料机构23,通过将筷子包装机包装好的筷子运送至分堆送料台20上,截断机构21可以控制筷子包装机的下料量,即控制筷子的数量,在筷子堆积到一定数量形成筷子堆时,截断机构21关闭,隔断机构22分隔出多个含有相同数量筷子的筷子堆,然后截断机构21开启,送料机构23开始运动,将筷子堆运送至包装机构处,再由包装机构进行包装。

如图5所示,所述送料机构23包括步进电机230、传送辊231以及多条传送条232,所述步进电机230设置在分堆送料台20的下端,所述传送辊231为两个,其中一个传送辊231设置在分堆送料台20的进料端,另外一个传输辊设置在分堆送料台20的出料端,多条所述传送条232间隔设置在两传送辊231上且通过步进电机230驱动,传送条232的传动方向由分堆送料台20的进料端向分堆送料台20的送料端。

送料机构23开始运作时,步进电机230启动,带动传送条232由分堆送料台20的进料端向分堆送料台20的送料端转动,一定时间后,步进电机230停止,传送带停止传动,筷子堆在传送带停留,这里每两条相邻的传送条232之间形成一间隙。

如图1所示,所述分堆送料台20上设有两个位于所述传送条232下方的支撑板200,两个所述支撑板200间隔设置。

设置的支撑板200可以用于防止筷子从传送条232上掉落,同时,两个支撑板200之间形成另一间隙。

如图4所示,所述隔断机构22包括升降气缸220、滑动块221、滑动杆222、连接丝杆安装板223、连接丝杆以及隔断板226,所述滑动杆222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分堆送料台20的左下端与右下端,所述滑动块221为两个且可滑动的对应设置在两个滑动杆222上,所述连接丝杆安装板223为两个且对应设置在两个连接丝杆安装板223上,所述连接丝杆包括第一连接丝杆224以及第二连接丝杆225,所述第一连接丝杆224设置在两个连接丝杆安装板223之间并用于连接两个连接丝杆安装板223,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与所述升降气缸220连接并通过升降气缸220进行升降,所述隔断板226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断板226与传送条232的传动方向的相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分堆送料台20的下方,隔断板226呈“凵”形,隔断板226的上端可以从两相邻的传送条232之间的间隙处伸出,所述第二连接丝杆225设置在两个连接丝杆安装板223之间并用于穿设固定多个隔断板226。

隔断机构22开始工作时,升降气缸220带动第一连接丝杆224向上运动时,第一连接丝杆224带动滑动块221、滑动杆222以及连接丝杆安装板223向上运动,最终带动隔断板226上升,由于隔断板226呈“凵”形,隔断板226的上端可以从两相邻的传送条232之间形成的间隙处以及两支撑板200之间的间隙中伸出,传送机构停止时,隔断板226用于挡住继续运动的筷子堆,当升降气缸220带动第一连接丝杆224向下运动时,第一连接丝杆224带动滑动块221、滑动杆222以及连接丝杆安装板223向下运动,最终带动隔断板226下降,由于隔断板226呈“凵”形,隔断板226的上端可以从两相邻的传送条232之间形成的间隙处以及两支撑板200之间的间隙中缩回,传送机继续运送筷子堆。

如图3所示,所述截断机构21包括立挡板210、第一截断板211以及第二截断板212,所述立挡板210与传送条232的传动方向相平行且竖直设置在分堆送料台20的进料端,所述第一截断板211和第二截断板212均垂直设置在立挡板210上,第一截断板211和第二截断板212均位于送料台的进料端的正上方,其中第一截断板211可相对第一截断板211与立挡板210的连接点进行转动。

截断机构21的工作过程如下,筷子从筷子包装机处运送出,筷子在运动过程中被立挡板210挡住,同时掉落在第一截断板211和第二截断板212形成“V”字形结构之中,传送机构此时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一截断板211转动并与第二截断板212分离,此时筷子掉落在传送带堆积成筷子堆,此时传送带开始运转,将上一次累积的筷子堆运送到包装装置3处,然后,隔断机构22开始运转,挡住上述筷子堆,从新进入下一个循环。

如图6所示,还包括整平机构24,所述整平机构24设置在分堆送料台20的出料端并用于将筷子堆的两端对齐。

设置的整平机构24用于对筷子堆进行对齐处理。

如图6所示,所述整平机构24包括整平挡块240、整平板241、开合板242、整平气缸243以及开合气缸244,所述整平挡块240上垂直于传送条232的传动方向的两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整平板241设置在整平挡块240的其中一开口处且远离包装装置3,所述整平气缸243设置在整平板241上并用于控制第一整平板241往复运动,所述开合板242设置在整平挡块240的另一开口处且靠近包装装置3,所述开合气缸244设置在开合板242上并用于控制开合板242上下运动。

整平机构24开始工作时,此时筷子堆从分堆送料台20掉入至整平挡块240内,开合板242封住整平档板的另一开口,整平气缸243带动整平板241朝靠近包装装置3的方向运动,筷子堆在整平板241与开合板242之间受挤压被整平,然后,整平气缸243带动整平板241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开合气缸244带动开合门向上运动,包装装置3在对整平后的筷子堆进行包装。

如图2所示,所述分堆送料台20由出料端朝进料端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机架1的下端设有数个滚轮10。

本实用新型中的包装装置3与控制装置4都为市场上现有产品,在此不做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