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式电梯防滑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4148发布日期:2018-06-05 21:4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式电梯防滑护板,属于电梯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现有电梯护板在安装时不方便调节,且在使用时不能实现防护,且浪费时间,效率低,操作复杂,同时不能实现防滑与定位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式电梯防滑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节式电梯防滑护板,它包含直角护板体、弧形直角护边、减震垫、定位柱、防滑垫、连接倒扣、调节螺栓、防滑条;直角护板体的前端设置有弧形直角护边,直角护板体的上端设置有数个安装槽,数个安装槽内安装有防滑垫,直角护板体的内底部安装有减震垫,减震垫的底部安装有数个定位柱,所述直角护板体的左内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直角护板体上,且调节螺栓设置在直角护板体的沉孔内,所述直角护板体的右下端安装有连接倒扣,所述直角护板体的左下端设置有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垫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防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垫为T形,且减震垫的上表面设置有数个减压槽。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直角护边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实现定位式安装与调节,且能实现防滑与防护,其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角护板体;2-弧形直角护边;3-减震垫;4-定位柱;5-防滑垫;6-连接倒扣;7-调节螺栓;8-防滑条;9-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直角护板体1、弧形直角护边2、减震垫3、定位柱4、防滑垫5、连接倒扣6、调节螺栓7、防滑条8;直角护板体1的前端设置有弧形直角护边2,直角护板体1的上端设置有数个安装槽,数个安装槽内安装有防滑垫5,直角护板体1的内底部安装有减震垫3,减震垫3的底部安装有数个定位柱4,所述直角护板体1的左内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垫5,所述防滑垫5通过调节螺栓7固定在直角护板体1上,且调节螺栓7设置在直角护板体1的沉孔内,所述直角护板体1的右下端安装有连接倒扣6,所述直角护板体1的左下端设置有固定孔9。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垫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防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垫3为T形,且减震垫3的上表面设置有数个减压槽。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直角护边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4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定位柱4实现定位,且定位后,通过减震垫3实现减震,同时上部通过防滑垫5实现防滑,同时通过固定孔9实现快速固定,且通过调节螺栓7实现防滑垫5的防滑,其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效率高,能节省时间,弧形直角护边2能实现防护,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