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出料的茶叶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0054发布日期:2018-07-07 16:5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出料的茶叶包装盒。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二十个产茶省,八千万茶农,是名副

其实的产茶大国。茶叶从中国走向世界,早己成为世界饮料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品

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业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进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受良好社会环境的带动,中国茶业又一次站上新的历史高点一一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010年,中国茶树种植面积为195万公顷,茶叶总产量为145万吨,茶叶年总产值为900亿元人民币。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32.26万吨,同比上升6.66%,金额9.65美元,同比上升23.08%,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双再创历史新高。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智研咨询从国内来看,喝茶己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己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

然而传统的茶叶包装盒结构呆板,功能单一,尤其是出料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出料的茶叶包装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出料的茶叶包装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壳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脚,壳体的底板中部位置设置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前后侧对称设置有矩形挡板,矩形开口中部套装有出料辊,所述出料辊套装在壳体内设置的出料轴上,出料轴套装在壳体两侧侧壁对应位置设置的轴承上,所述出料辊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页板,所述矩形开口下侧端口左右对称设置有包裹页板的托板,所述托板为弧形板且紧贴页板外侧端部,且托板位于两矩形挡板之间;所述出料辊和出料辊上的页板封堵矩形开口,所述壳体外侧的出料轴外侧端部连接有摇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盖与进料口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辊上均匀设置有6个页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板顶端铰接在矩形开口端部,所述托板下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顶端固定在壳体底部,支撑板与托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底部矩形开口两侧设置有导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出料的茶叶包装盒,结构新颖,本实用新型巧妙设置出料机构,通过手动转动摇柄即可出料,摇柄停止时停止出料并密封,方便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方便出料的茶叶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方便出料的茶叶包装盒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方便出料的茶叶包装盒,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上设置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与进料口2螺纹连接,所述壳体1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脚10,壳体1的底板中部位置设置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前后侧对称设置有矩形挡板8,矩形开口中部套装有出料辊4,所述出料辊4套装在壳体内设置的出料轴11上,出料轴11套装在壳体1两侧侧壁对应位置设置的轴承上,所述出料辊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页板12,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辊4上均匀设置有6个页板12,所述矩形开口下侧端口左右对称设置有包裹页板的托板9,所述托板9为弧形板且紧贴页板12外侧端部,且托板9位于两矩形挡板8之间;所述出料辊4和出料辊4上的页板12封堵矩形开口,托板9顶端铰接在矩形开口端部,所述托板9下侧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顶端固定在壳体1底部,支撑板6与托板9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7,所述壳体1外侧的出料轴11外侧端部连接有摇柄13,所述壳体1内底部矩形开口两侧设置有导流板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出料的茶叶包装盒,结构新颖,茶叶存储在壳体1内,壳体1内茶叶填充在出料辊4上侧页板12之间,托板9在压缩弹簧7的弹力下紧贴出料辊4下侧页板12外侧端部,出料辊4静止时,壳体1底部的矩形开口被出料辊4和出料辊4上的页板12封堵密封,当手动转动摇柄13带动出料辊4转动,出料辊4上侧页板12之间的茶叶随出料辊4转动向下从两托板之间落下,而因出料辊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页板,茶叶落下的同时出料辊4上侧的页板12重新封堵矩形开口。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