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搬运储物箱的立体仓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8298发布日期:2018-07-20 19:37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搬运储物箱的立体仓库。



背景技术:

车间无聊的储存和配送实现自动化是智能制造2025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的物料在车间内的周转通常采用储物箱进行转运和储存,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方便操作工人进行转运,减少叉车在车间内的搬运,提高了车间的空间利用率。但是现有的储物箱的储存管理基本都是依靠地堆存放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导致物料取用和储存很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搬运储物箱的立体仓库,包括库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库体内的提升机构、提升平台、储物支架、横移机构、竖移机构、储物箱和搬运机构;所述提升平台设置在所述提升机构上,所述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储物支架上方,所述竖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机构下端,所述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竖移机构下端,所述竖移机构可带动所述搬运机构上下移动;所述搬运机构包括基板和电磁铁,所述基板的两端设置有所述电磁铁;所述储物箱的外侧壁设置有金属卡接块,所述电磁铁通电后可与所述金属卡接块吸附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油缸和提升活塞杆,所述提升活塞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提升油缸内,所述提升油缸可带动所述提升活塞杆上下移动,所述提升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提升平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平台包括传送电机和传送带,所述传送电机可带动所述传送带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表面设置有格纹。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机构包括齿条导轨、横移齿轮和支轴;所述横移齿轮与所述齿条导轨啮合,所述支轴插入至所述横移齿轮内,所述支轴与所述竖移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移机构包括竖移气缸和竖移活塞杆,所述竖移气缸与所述横移机构连接,所述竖移活塞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竖移气缸内,所述竖移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搬运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移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搬运机构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支架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搬运储物箱的立体仓库利用搬运机构可以快速对储物箱进行储存和取出,极大地提升了物料的管理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车间的空间利用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搬运储物箱的立体仓库,包括库体10以及设置在所述库体10内的提升机构、提升平台、储物支架40、横移机构、竖移机构、储物箱70和搬运机构;所述提升平台设置在所述提升机构上,所述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储物支架40上方,所述竖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机构下端,所述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竖移机构下端,所述竖移机构可带动所述搬运机构上下移动;所述搬运机构包括基板81和电磁铁82,所述基板81的两端设置有所述电磁铁82;所述储物箱的外侧壁设置有金属卡接块71,所述电磁铁82通电后可与所述金属卡接块71吸附贴合。

所述搬运机构利用竖移机构带动自身上下运动,通过电磁铁82通电获得磁性后,电磁铁82与储物箱的金属卡接块71吸附,从而让搬运机构可以带动所述储物箱上移。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油缸21和提升活塞杆22,所述提升活塞杆2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提升油缸21内,所述提升油缸21可带动所述提升活塞杆22上下移动,所述提升活塞杆22的上端与所述提升平台连接。所述提升平台包括传送电机31和传送带32,所述传送电机可带动所述传送带32转动。所述传送带32表面设置有格纹。所述横移机构包括齿条导轨51、横移齿轮52和支轴53;所述横移齿轮52与所述齿条导轨51啮合,所述支轴53插入至所述横移齿轮52内,所述支轴53与所述竖移机构连接。所述竖移机构包括竖移气缸61和竖移活塞杆62,所述竖移气缸61与所述横移机构连接,所述竖移活塞杆6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竖移气缸61内,所述竖移活塞杆62的下端与所述搬运机构连接。所述竖移活塞杆62的下端与所述搬运机构螺纹连接。所述储物支架40相互平行设置。

将物品储存在所述储物箱70后,然后将所述储物箱70放置在所述提升平台上,然后所述提升油缸21驱动所述提升活塞杆22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提升平台上升至与目标储物支架40的平行位置,然后启动所述提升平台的传送带32,所述传送带32将所述储物箱70移动至所述储物支架40上。所述横移机构带动所述搬运机构移动至所述储物箱70的上方,然后所述注意机构驱动所述竖移活塞杆62向下移动,带动所述搬运机构向下移动,然后所述搬运机构与所述储物箱70相对固定,所述竖移机构再带动所述搬运机构升起,所述横移机构再将搬运机构和储物箱70移动至目标位置再放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搬运储物箱的立体仓库利用搬运机构可以快速对储物箱进行储存和取出,极大地提升了物料的管理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车间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