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止回棘齿的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5438发布日期:2018-07-11 00:3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装酒水、饮料等的瓶盖,具体的是一种能够辨识是否被开启过防伪瓶盖。



背景技术:

现行的,瓶装的酒、饮料等,瓶口都需要设置瓶盖。对于一些高价值商品,例如名贵的优质酒,需要采用专门的防伪瓶盖,以防止瓶盖被开启后又向瓶中灌装劣质产品。

现行的防伪瓶盖,除了普遍采用的有一次性扭断环结构外,还有双层式瓶盖等形式。例如公开号为CN203111700U的专利申请,其瓶盖包括内筒、内盖和外盖,内筒用于连接在容器上充当瓶口,内盖与内筒螺纹连接,并封堵内筒的瓶口。外盖设置在内盖外部,通过螺旋形的滑槽结构,当外盖旋松时,可以轴向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而外盖内部又设置了棘爪棘轮结构,可以防止外盖反方向旋转回到初始位置。消费者通过观察外盖是否发生过轴向移动,来判断瓶盖是否被开启过,由此实现防伪目的。

而上述方案的瓶盖,需要分别设置滑槽滑块结构和棘爪棘轮结构,这导致瓶盖结构形状复杂,会增加制造和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止回棘齿的防伪瓶盖,能实现防伪功能,且结构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双向止回棘齿的防伪瓶盖,包括内套,所述内套用于设置在容器上作为瓶口,还包括内盖,所述内盖与内套螺纹连接,且用于封堵住内套的瓶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盖,所述外盖设置在内盖外部,外盖与内盖在相互靠近的周面位置,设置有配合使用的滑块滑槽结构,且滑块滑槽结构的滑槽沿,绕内盖轴线的螺旋方向延伸,所述滑块滑槽结构的滑块包括至少两个棘爪片,且所述两个棘爪片的止回方向相反,每个所述棘爪片分别位于独立的滑槽中,且所有滑槽延伸方向相互适配;

所述滑槽远离内套的一端设置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槽沿瓶盖的径向凹陷,当棘爪片沿滑槽滑移,且使外盖轴向移动预设距离时,所述两个棘爪片分别卡入相应的锁止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外盖包括外盖环和盖壳,所述外盖环为断裂的圆环带形,外盖环安装在盖壳内壁,所述棘爪片设置在外盖环内壁,所述滑槽设置在内盖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与内套之间设置有扭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防伪瓶盖,其滑块滑槽结构的滑槽设置有径向凹陷的锁止槽,滑块包括两个棘爪片,棘爪片分别设置在独立的滑槽中,上述两个棘爪片的止回方向相反,当棘爪片滑动至锁止槽时,会自动卡入相应的锁止槽中,使内盖和外盖形成一个整体,可阻挡外盖回到初始位置,实现防伪目的,且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止回棘齿的防伪瓶盖的主视示意图,为瓶盖完全开启时的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伪瓶盖的内盖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外盖环俯视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内套1、扭断结构12、内盖2、螺纹21、滑槽23、锁止槽232、外盖3、盖壳30、外盖环31、断裂缝310、棘爪片3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双向止回棘齿的防伪瓶盖,包括内套1,所述内套1用于设置在容器上作为瓶口,还包括内盖2,所述内盖2与内套1螺纹连接,且用于封堵住内套1的瓶口;

还包括外盖3,所述外盖3设置在内盖2外部,外盖3与内盖2在相互靠近的周面位置,设置有配合使用的滑块滑槽结构,且滑块滑槽结构的滑槽23沿,绕内盖2轴线的螺旋方向延伸,所述滑块滑槽结构的滑块包括至少两个棘爪片311,且所述两个棘爪片311的止回方向相反,每个所述棘爪片311分别位于独立的滑槽23中,且所有滑槽23延伸方向相互适配;

所述滑槽23远离内套1的一端设置有锁止槽232,所述锁止槽232沿瓶盖的径向凹陷,当棘爪片311沿滑槽23滑移,且使外盖3轴向移动预设距离时,所述两个棘爪片311分别卡入相应的锁止槽232中。

本防伪瓶盖,包括内套1、内盖2和外盖3,内套1用于连接容器,充当瓶口的功能,例如内套1与酒瓶连接,酒水可以从内套1的开口倒出。内套1设置有螺纹,用于与内盖2的螺纹21连接,旋紧内盖2即可关闭瓶口。外盖3用于与内盖2形成滑块滑槽配合,外盖3滑动发生轴向移动一定距离后,棘爪片311会卡入锁止槽232,防止外盖3反方向回到原始位置,起到瓶盖开启后的标识作用。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滑块滑槽结构是设置外盖3和内盖2相互靠近的周面位置,可以是外盖3内壁设置滑块,内盖2外壁设置滑槽;也可以是外盖3内壁设置滑槽,内盖2外壁设置滑块。

滑槽23延伸方向是绕内盖2轴线的螺旋方向延伸,可以左螺旋也可以是右螺旋,棘爪片311位于滑槽23中,充当滑块的功能。

当棘爪片311沿滑槽23滑动,会导致外盖3沿轴向发生相对移动,当外盖3滑动至预设距离时,棘爪片311会正好卡入锁止槽232中,由于两个棘爪片311的止回方向相反,外盖3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都被锁止,使外盖3和内盖2形成一个不易分开的整体,防止外盖3反方向回到原始位置,此时可以正常的旋松或旋紧内盖2,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外盖3是否发生过轴向移动,来确定瓶盖是否开启过。

为实现上述功能,要求棘爪片311与滑槽23之间要有一定的径向挤压力,典型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棘爪片311在径向上伸出一定距离。当外盖3套设在内盖2外部,则棘爪片311在径向上处于被挤压的状态。当棘爪片311沿滑槽23滑至锁止槽232时,棘爪片311会自动卡入锁止槽232中,实现棘爪的止回功能。

此外,如果滑槽23位于内盖2外壁,则棘爪片311可以是设置在外盖3内壁并且径向伸出;同理,也可以是滑槽位于外盖内壁,则棘爪片可以是设置在内盖外壁并且径向伸出。

所谓的所有滑槽23延伸方向相互适配,是指滑槽23延伸方向不发生冲突,例如滑槽23都是左螺旋,或者滑槽23都是右螺旋等。

具体的瓶盖使用方法,会根据滑槽旋向不同,而有所不同。典型的,例如滑槽方向,是与内套1螺纹相反的方向延伸,则可以是先沿内盖2旋紧的方向,旋转外盖3,则外盖3沿滑槽滑动,移动预设距离后,棘爪片311卡入锁止槽232,随后可以正常旋紧或旋松瓶盖。

又例如,滑块滑槽结构的滑槽方向,是与内套1螺纹相同的方向延伸,则需要控制好外盖3旋松的阻力小于内盖2旋松的阻力。例如可以是增大内盖2与内套1螺纹配合的衔接力度。将外盖3旋松时,外盖3首先与内盖2发生相对旋转,外盖3沿滑槽滑动,移动预设距离后,棘爪片311卡入锁止槽232,随后可以正常旋紧或旋松瓶盖。

为增大内盖2与内套1的衔接力度,避免提前旋松内盖2的螺纹连接,优选的可以是设置为,外盖3与内套1之间设置有扭断结构12。

即是外盖3与内套1之间通过细小的连接条连接,在棘爪片311到达止回位置之前,上述连接条的强度能确保外盖3与内套1为连接状态,当棘爪片311卡入锁止槽232后,继续扭转外盖3,则外盖3带动内盖2旋松,并撕断上述连接条。该扭断结构12也可以作为瓶盖被开启过的标识。

优选的,可以是所述外盖3包括外盖环31和盖壳30,所述外盖环31为断裂的圆环带形,外盖环31安装在盖壳30内壁,所述棘爪片311设置在外盖环31内壁,所述滑槽23设置在内盖2外壁。

如图3所示,外盖环31为断裂的圆环带形,其具有断裂缝310,外盖环31外部包裹有盖壳30,上述断裂缝310使得瓶盖制造和装配更易于实现,降低成本。典型的外盖环31可以是采用塑料材质,盖壳30可以是采用铝材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