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条机及其辊筒固定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7278发布日期:2018-07-31 20:1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条机及其辊筒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分条机是一种将片材纵切成若干所需规格带条的设备,在砂纸、皮革、薄膜等产品的制造行业被广泛应用。

一般的分条机都会设置一固定座,并在固定座上开设凹槽以供卷有卷材的卷轴放置并转动,但由于卷轴与固定座会长时间发生刚性接触,使得固定座及卷轴会被磨损从而导致损坏,使得分条机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条机及其辊筒固定夹具,具有夹具使用寿命较长,从而使得分条机的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条机中的辊筒固定夹具,卷有卷材的辊筒的辊轴上开设有键槽,所述辊筒固定夹具包括:安装在机座上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活动式装配的、与所述键槽相匹配的、用于支撑所述辊轴并随所述辊轴一起运动的至少两个第一滚动件。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辊轴上开设有键槽,在固定座上设置第一滚动件,第一滚动件与键槽相配合,当辊轴转动时,第一滚动件随辊轴转动而发生反向转动,相较于现有技术,将辊轴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转化成了滚动摩擦力,减弱了辊轴的磨损,从而延长了分条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第一滚动件与辊轴的配合,使得辊轴的转动更顺畅,更有利于分条机的分条作业的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通过第一锁定件可拆卸式装配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辊轴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滚动件通过与所述第一转轴可拆卸式装配从而与固定座可拆卸式装配且所述第一滚动件可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动件与第一转轴可拆卸式装配,第一转轴通过第一锁定件与固定座可拆卸式装配,从而使得第一滚动件与固定座可拆卸式装配,方便了在第一滚动件磨损严重时对第一滚动件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锁定件为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一螺栓,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合以抵紧所述第一转轴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固定座锁定,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转轴分离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解锁定。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第一滚动件进行更换时,首先将第一螺栓与第一螺纹孔分离,使得第一转轴被拆卸,从而将第一滚动件进行拆卸,然后将新的第一滚动件与固定座同时通过第一转轴进行装配,再将第一螺栓与第一螺纹孔拧紧以抵紧第一转轴时,第一转轴与固定座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动件为滚轮或滚珠。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动件的实现方式可以是滚轮或滚珠,使得第一滚动件具有多样性,从而使得分条机更具有多样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还铰接有与所述第一滚动件配合以从所述辊轴的与所述第一滚动件相对的一侧对所述辊轴进行限位的盖体,所述固定座的非盖体铰接侧的一侧还铰接有用于将所述盖体与所述固定座锁定或解锁定的锁定装置。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盖体通过锁定装置与第一滚动件锁定,从而与第一滚动件形成配合,从辊轴的不同方向上对辊轴进行限位,从而使得辊轴的滚动更稳定,使得分条机的分条作业进行地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的非铰接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与所述固定座铰接的、且可绕铰接轴转动以容置于所述凹槽中的螺纹柱,以及与所述螺纹柱螺合的螺杆,当所述螺杆与容置在所述凹槽内的螺纹柱螺合且抵紧所述盖体时,所述盖体与所述固定座锁定,当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柱分离以使所述螺纹柱从所述凹槽中脱出时,所述盖体与所述固定座解锁定。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柱容置在凹槽内,使得盖体与固定座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当螺杆与容置在凹槽内的螺纹柱螺合并抵紧盖体时,盖体与固定座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也被固定,从而使得盖体与固定座被锁定,当螺杆与盖体分离从而使得螺纹柱从凹槽中脱离时,盖体与固定座解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还装配有与所述键槽相匹配的、可随所述辊轴一起运动的第二滚动件。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盖体上设置第二滚动件,第二滚动件与键槽相匹配,且第二滚动件也可随辊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辊轴的位置能够进一步地被稳定在预定位置上,使得分条机的分条作业能够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一种分条机,包括如上述所有方案中任一种方案所述的辊筒固定夹具。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分条机上应用辊筒固定夹具,使得分条机的辊轴与固定座的磨损速度均降低,从而延长了分条机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随辊轴转动而一起运动的第一滚动件,使得辊轴受到的摩擦力由现有技术的滑动摩擦力转化成了滚动摩擦力,辊轴受到的磨损更小,从而延长分条机的使用寿命;

2.通过在固定座上铰接盖体,以及用于将盖体与固定座锁定或解锁定的锁定装置,使得辊轴在从不同的方向上被限定在一预定的位置内,从而使得辊轴的位置更稳定,使得分条机的分条作业更够更稳定地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辊筒固定夹具的盖体与固定座处于解锁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辊筒固定夹具的盖体与固定座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辊筒;21、辊轴;211、键槽;3、辊筒固定夹具;31、固定座;32、第一滚动件;33、第一转轴;34、第一锁定件;35、盖体;351、凹槽;36、锁定装置;361、螺纹柱;362、螺杆;37、第二滚动件;38、第二转轴;39、第二锁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分条机及其辊筒固定夹具,分条机包括机架1以及辊筒固定夹具3,辊筒固定夹具3安装在机架1上,辊筒固定夹具3用于将卷有待条片材的辊筒2进行固定,从而进行分条作业。

结合图2与图3,本实施例中,辊筒2的辊轴21上开设有键槽211。辊筒固定夹具3包括:固定座31、第一滚动件32、盖体35、第二滚动件37以及锁定装置36。

固定座31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滚动件32安装在固定座31上,第一滚动件32与固定座31活动式装配、第一滚动件32与键槽211相配合,第一滚动件32对辊轴21起支撑作用,同时,第一滚动件32可随辊轴21的转动一起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动件32为滚轮,且第一滚动件32有两个,分别分布在辊轴21的径向方向上的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滚动件32也可以是滚珠,第一滚动件32的个数可以是三个、四个或五个以上。

具体的,固定座31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滚动件32部分容置于第一容置槽中,固定座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内容置有第一转轴33,第一滚动件32套设在第一转轴33上,且第一滚动件32可绕第一转轴33转动,第一转轴33与固定座31通过第一锁定件34可拆卸式装配,固定座3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锁定件34为第一螺栓,当第一螺栓与第一螺纹孔螺合以抵紧第一转轴33时,第一转轴33与固定座31锁定,当第一螺栓与第一转轴33分离时,第一转轴33与固定座31解锁定。

为将辊轴21限定在预定位置上,使得辊轴21的位置更稳定,在固定座31上还铰接有盖体35以及锁定装置36。盖体35与第一滚动件32配合从而从辊轴21的不同位置对辊轴21进行限位,锁定装置36用于将盖体35以及固定座31进行锁定或解锁定,盖体35与锁定装置36分别铰接在固定座31的相对的两侧上。盖体35上的非铰接侧开设有凹槽351,锁定装置36包括螺纹柱361以及螺杆362,螺纹柱361与固定座31铰接,且螺纹柱361可绕铰接轴转动而容置于凹槽351中,螺杆362与螺纹柱361相匹配,当螺杆362与容置在凹槽351内的螺纹柱361螺合且抵紧盖体35时,盖体35与固定座31锁定(见图3),当螺杆362与螺纹柱361分离以使螺纹柱361从凹槽351中脱出时,盖体35与固定座31解锁定(见图2)。

为进一步稳定辊轴21,在盖体35上还设置有第二滚动件37,第二滚动件37与盖体35可拆卸式装配。盖体35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滚动件37部分容置于第二容置槽中,盖体3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容置有第二转轴38,第二滚动件37套设在第二转轴38上,且第二滚动件37可绕第二转轴38转动,第二转轴38与盖体35通过第二锁定件39可拆卸式装配,盖体35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锁定件39为第二螺栓,当第二螺栓与第二螺纹孔螺合以抵紧第二转轴38时,第二转轴38与盖体35锁定,当第二螺栓与第二转轴38分离时,第二转轴38与盖体35解锁定。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大致如下述:

在辊轴21上开设有键槽211,在固定座31上设置第一滚动件32,第一滚动件32与键槽211相配合,当辊轴21转动时,第一滚动件32随辊轴21转动而发生反向转动,相较于现有技术,将辊轴21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转化成了滚动摩擦力,减弱了辊轴21的磨损,从而延长了分条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第一滚动件32与辊轴21的配合,使得辊轴21的转动更顺畅,更有利于分条机的分条作业的进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