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口罩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4143发布日期:2018-07-13 18:5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口罩包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包装膜(如塑料膜或铝塑复合膜)制成包装袋并将口罩包装在其中,对口罩加以保护,使口罩保持卫生,且便于储存和携带。

现有的一种口罩包装机,包括机架、口罩输送机构、袋成型装置和封合装置,口罩输送机构、袋成型装置和封合装置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工作时,先由袋成型装置将包装膜弯折成u形(包装膜的横断面呈u形),然后由口罩输送机构将口罩送入弯折成u形的包装膜中,最后由封合装置对弯折成u形的包装膜进行封合,制成包装袋并将口罩包装在其中。口罩包装机在包装口罩的过程中,封合是关键的步骤,封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上述封合装置包括牵引机构、纵封机构和横封切机构,牵引机构、纵封机构和横封切机构自前至后依次排列。工作时,弯折成u形并已放入口罩的包装膜,其两个侧边重叠后进入牵引机构中,并在牵引机构的带动下自前至后移动;先由纵封机构将包装膜重叠的两个侧边封合在一起,完成纵封,再由横封切机构在其横封部位进行横封及分切,制成包装袋并将口罩包装在其中。但是,经纵封机构完成纵封的包装膜中往往存有一定量的气体,这会导致横封切机构难以在横封部位的准确位置上进行横封及分切,容易产生次品和废品,而且制成的包装袋会占据较大空间,不便于储存和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口罩包装机,这种自动口罩包装机中的封合装置能够将完成纵封的包装膜中的气体排出,以确保横封切机构能够在横封部位的准确位置上进行横封及分切,有利于提高封合质量。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口罩包装机,包括机架、口罩输送机构、袋成型装置和封合装置,口罩输送机构、袋成型装置和封合装置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封合装置包括牵引机构、纵封机构和横封切机构,牵引机构、纵封机构和横封切机构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封机构包括纵向加热机构和纵向压封机构,纵向压封机构设于纵向加热机构后方;纵向加热机构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纵向加热条,两个纵向加热条之间的间隙构成加热通道;牵引机构和纵向压封机构均包括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相互压合且相对转动;所述横封切机构包括上下并排且相对转动的第一横封轴和第二横封轴,第一横封轴和第二横封轴均为左右走向,第一横封轴上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第一横向热封条,两个第一横向热封条之间设有横切刀,第二横封轴上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第二横向热封条,两个第二横向热封条之间具有缝隙,两个第一横向热封条与两个第二横向热封条一一对应,横切刀与两个第二横向热封条之间的缝隙对应;所述封合装置还包括输送带和排气机构,输送带和排气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输送带具有自前至后移动的前行段,所述牵引机构和纵封机构均处在输送带前行段的正上方;排气机构处在纵封机构与横封切机构之间,排气机构包括一左右走向的排气压辊,排气压辊设于输送带前行段的正上方并且与输送带前行段相互压合。

上述封合装置工作时,弯折成u形并已放入口罩的包装膜,其两个侧边重叠后在输送带和牵引机构的带动下在输送带前行段上自前至后移动,依次经过牵引机构、纵向加热机构、纵向压封机构、排气机构和横封切机构。当经过牵引机构时,包装膜重叠的两个侧边进入到牵引机构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并在牵引机构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带动下进入纵向加热机构。当经过纵向加热机构时,包装膜的两个侧边进入加热通道中,由两个纵向加热条对包装膜重叠的两个侧边进行加热;当经过纵向压封机构时,经过加热的包装膜重叠的两个侧边进入到纵向压封机构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并在纵向压封机构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压力作用下封合在一起,完成纵封。当经过排气机构时,排气压辊在输送带前行段的带动下转动,此时排气压辊与输送带前行段共同对经过它们之间的纵封好的包装膜进行挤压,将包装膜中的气体排出。当经过横封切机构时,第一横封轴和第二横封轴按一定转速相对转动,两第一横向热封条与两第二横向热封条一一对应地配合,两个第二横向热封条之间的缝隙供横切刀插入,横封切机构可同时完成相邻两包装袋邻接处的横封及分切,其中一第一横向热封条与一第二横向热封条压合而完成前一包装袋后侧边沿的横封,另一第一横向热封条与另一第二横向热封条压合而完成后一包装袋前侧边沿的横封,横切刀插入两个第二横向热封条之间的缝隙时进行横切,将前一包装袋后侧边沿与后一包装袋前侧边沿切开。上述封合装置通过设置排气压辊,能够将完成纵封的包装膜中的气体排出,以确保横封切机构能够在横封部位的准确位置上进行横封及分切,有利于提高封合质量;而且可减少制成的包装袋的占据空间,便于储存和携带。

另外,上述纵向压封机构的第一转轮、第二转轮还起到牵引作用,与上述牵引机构的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共同带动包装膜移动,将完成纵封的包装膜及其中的口罩送至横封切机构;有利于包装膜两个侧边对正重叠、保持紧贴,确保纵封位置准确。

优选方案中,上述排气机构还包括两个排气压辊座、两个升降滑块和两个第一调节螺栓,两个排气压辊座分别设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每个排气压辊座上分别设有一上下走向的升降滑轨;两个升降滑块与两个升降滑轨一一对应,升降滑块设于升降滑轨中并且与升降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排气压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滑块可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调节螺栓与两个排气压辊座一一对应,第一调节螺栓可转动安装在排气压辊座上,升降滑块上设有与第一调节螺栓的螺杆相啮合的第一调节螺孔;第一调节螺栓上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排气压辊座接触、另一端与对应的升降滑块接触。这样可对排气压辊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时,可通过拧动两个第一调节螺栓,使两升降滑块分别沿对应的升降滑轨上升或者下降,带动排气压辊上升或者下降。其中,两压缩弹簧可对两升降滑块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排气压辊对其下方的装有口罩的包装膜施加一定的作用力,确保排气的正常进行,并可避免两升降滑块因装置运行而发生振动的情况发生,从而确保排气压辊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精度。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排气压辊座上还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通孔,第一条形通孔中设有一第一固定螺栓,所述机架上相应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固定螺栓的第一锁紧螺孔,第一固定螺栓的头部与机架共同将排气压辊座夹紧。这样可对排气压辊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时,先拧松各第一固定螺栓,再通过使各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杆在对应的第一条形通孔中相对移动,调节两排气压辊座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以此来对排气压辊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确定好排气压辊的位置后,拧紧各第一固定螺栓,将两排气压辊座锁紧在机架上。

上述牵引机构或纵向压封机构中,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通常左右并排。

优选方案中,上述纵向压封机构中,第一转轮或第二转轮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凸起,各环形凸起沿第一转轮或第二转轮的周向设置。这样,进行纵封时,能够形成多个纵向的密封压痕,增强密封效果。

优选方案中,上述牵引机构和纵向压封机构均还包括支撑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二调节螺栓和拉伸弹簧,支撑座设于所述机架上,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可转动安装在支撑座上并且为上下走向,所述第一转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轮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相重合,机架或支撑座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转轮可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第二转轮的轴线偏离第二转轴的轴线;第二转轴上设有操作杆和定位螺栓,定位螺栓为前后走向,支撑座上设有左右走向的第二调节螺孔,第二调节螺栓的螺杆与第二调节螺孔相啮合,第二调节螺栓的螺杆末端与定位螺栓的前端紧密接触;拉伸弹簧的一端与定位螺栓的后端连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座连接。这样,可根据包装膜的实际厚度对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行调节,以确保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能够将包装膜重叠的两个侧边压紧。当需要将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的间隙调大时,可通过拉动操作杆,使第二转轴和定位螺栓一起转动(此时定位螺栓前端与第二调节螺栓脱离接触),由于第二转轮与第二转轴的轴线不重合,第二转轮在第二转轴的带动下背向第一转轮移动,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确定好第二转轮的位置后,拧动第二调节螺栓使其朝向定位螺栓前端移动,直至第二调节螺栓的螺杆末端与定位螺栓的前端发生接触,随后放开操作杆即可(此时拉伸弹簧可使定位螺栓前端与第二调节螺栓保持紧密接触)。当需要将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的间隙调小时,拧动第二调节螺栓使其背向定位螺栓前端移动,此时定位螺栓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随着第二调节螺栓一起移动,带动第二转轴和操作杆一起反向转动,由于第二转轮与第二转轴的轴线不重合,第二转轮在第二转轴的带动下朝向第一转轮移动,使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确定好第二转轮的位置后,停止拧动第二调节螺栓即可。其中,第二调节螺栓、定位螺栓和拉伸弹簧可共同对第二转轴起到定位的作用,以此来对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的间隙进行准确控制,拉伸弹簧产生的作用力可确保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保持压合。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或者支撑座上,主动齿轮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从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沿水平方向设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为锥形齿轮。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驱动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齿轮和第一转轴转动,使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相对转动。

优选方案中,上述封合装置还包括成品送出机构,成品送出机构设于所述横封切机构的正后方,成品送出机构包括上下并排且相对转动的两个毛刷辊,两个毛刷辊均为左右走向,毛刷辊包括辊体,辊体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刷毛。

优选方案中,上述袋成型装置包括包装膜放卷装置和成型器,包装膜放卷装置和成型器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包装膜放卷装置和成型器沿包装膜输送方向自前至后依次排列,成型器处在所述口罩输送机构和牵引机构之间;成型器包括支撑架、成型底板、两个平移座、两个成型侧板和两个成型顶板;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支撑架上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导向杆;两个平移座左右并排,平移座上设有两个导向套,两个导向套与两个导向杆一一对应,导向套套接在导向杆上并且与导向杆滑动配合;成型底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口罩输送机构的后端与成型底板的前端相接续;两个成型侧板分别处在成型底板的两侧,两个成型侧板与两个平移座一一对应,成型侧板设于平移座上,成型侧板自前至后逐渐向外倾斜,成型侧板的顶部自前至后逐渐升高;两个成型顶板与两个成型侧板一一对应,成型顶板的内边缘与成型侧板的上边缘一体连接,成型顶板的前边缘自内至外逐渐向后倾斜;支撑架上可转动安装有一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导向杆相互平行,调节螺杆由一体连接的左螺杆段和右螺杆段组成,左螺杆段与右螺杆段的螺纹旋向相反,处在左侧的平移座上设有与左螺杆段相啮合的左螺母,处在右侧的平移座上设有与右螺杆段相啮合的右螺母;调节螺杆一端设有调节手柄。

上述内、外分别为:靠近成型底板的一侧为内,远离成型底板的一侧为外。

上述成型器中,可根据所需包装口罩的实际宽度,对两个成型侧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成型器能够将包装膜弯折成具有相应形状及大小的u形包装膜。调节时,可通过正向转动调节手柄来驱动调节螺杆正向转动,使左螺母沿左螺杆段向左移动、右螺母沿右螺杆段向右移动,带动两平移座背向移动,便可将两个成型侧板之间的间距调大;也可通过反向转动调节手柄来驱动调节螺杆反向转动,使左螺母沿左螺杆段向右移动、右螺母沿右螺杆段向左移动,带动两平移座相向移动,便可将两个成型侧板之间的间距调小。

上述袋成型装置工作时,包装膜放卷装置用于存放卷筒包装膜并释放包装膜;包装膜在牵引机构的带动下自前至后移动,依次经过成型器和牵引机构。当包装膜经过成型器时,包装膜在成型底板的前边缘和两个成型顶板的前边缘处转折并被充分张紧,包装膜的中间部位自前至后移动并紧贴成型底板,而包装膜的两侧部位则被两个成型顶板逐渐抬高并向内翻,当包装膜越过成型器时即被弯折成u形(包装膜的横断面呈u形);随后口罩输送机构将口罩送入弯折成u形的包装膜中;包装膜的两个侧边重叠后进入到牵引机构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由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共同将包装膜连同其中的口罩一起送入封合装置中。上述袋成型装置中成型器的结构能够方便地进行调节,可根据所需包装口罩的实际宽度将包装膜弯折成具有相应形状及大小的u形包装膜,封合后形成相应大小的包装袋,适用于不同宽度口罩的包装;由于无需停机更换成型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通常,上述包装膜放卷装置与成型器之间设有若干个导向辊,用于引导包装膜的走向。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通孔,每个第二条形通孔中分别设有一第二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处于第二条形通孔中),所述机架上相应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固定螺栓的第二锁紧螺孔,第二固定螺栓的头部与机架共同将支撑架夹紧。这样可对成型器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时,先拧松各第二固定螺栓,再通过使各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在对应的第二条形通孔中相对移动,使支撑架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以此来对成型器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确定好成型器的位置后,拧紧各第二固定螺栓,将支撑架锁紧在机架上。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机架上还设有两个左右并排的上限位板,两个上限位板处在所述成型底板的正上方;左侧的上限位板的左边缘与左侧的成型侧板之间具有供包装膜通过的间隙,右侧的上限位板的右边缘与右侧的成型侧板之间具有供包装膜通过的间隙。u形包装膜的底部及其上面的口罩从上限位板与成型底板之间的间隙通过,u形包装膜左侧向上弯折的部位从左侧的上限位板的左边缘与左侧的成型侧板之间的间隙通过,u形包装膜右侧向上弯折的部位从右侧的上限位板的右边缘与右侧的成型侧板之间的间隙通过。上限位板可用于对处在成型底板上的包装膜进行限位,确保弯折成的u形包装膜的底部具有所需的宽度。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袋成型装置还包括打码机构;沿包装膜输送方向,打码机构设于所述包装膜放卷装置与成型器之间;打码机构包括上压辊、储墨槽、供墨辊、压印辊、刮刀和两个张紧辊,上压辊和两个张紧辊均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两个张紧辊前后并排,上压辊处在两个张紧辊的下方,且上压辊与两个张紧辊间的间隙相对应;储墨槽安装在机架上,储墨槽中充填有油墨,供墨辊和压印辊可转动安装在储墨槽中,供墨辊处在上压辊的正下方,供墨辊的下部浸在储墨槽的油墨中,储墨槽上设有能够驱动供墨辊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刮刀设于储墨槽中,刮刀与供墨辊的外表面接触;压印辊处在供墨辊与上压辊之间,且压印辊分别与供墨辊、上压辊相互压合且相对转动;压印辊的外表面设有印版。通常,印版上刻有口罩的生产信息(比如口罩的生产批号和生产日期等)。工作时,从包装膜放卷装置放出的包装膜从上压辊和两个张紧辊之间绕过,并在上压辊和两个张紧辊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张紧状态;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供墨辊转动,将储墨槽中的油墨带起(此时刮刀将供墨辊上多余的油墨刮除,在供墨辊上形成厚度均匀的一层油墨),供墨辊再将油墨转移至压印辊的印版上,再由压印辊通过将印版上的油墨印制到上压辊上对应位置的包装膜上。

优选方案中,上述口罩输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输送槽、主动链轮、从动链轮、环状链条和多个推杆,第三驱动电机和输送槽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主动链轮与第三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共同将环状链条张紧;环状链条具有自前至后移动的前行段以及自后至前移动的回行段,环状链条的回行段处在其前行段的下方,各推杆设于环状链条上并且沿环状链条的运行方向均布;输送槽处在环状链条前行段的正上方,且输送槽为前后走向;输送槽包括输送底板和两个限位侧板,输送底板上设有可供推杆自前至后通过的输送通道,两个限位侧板分别设于输送底板的两侧。通常,两个限位侧板之间的间距与所需输送口罩的宽度大小相当。工作时,第三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链轮转动,通过环状链条带动各推杆沿环状链条的运行方向移动;处在环状链条前行段上的推杆沿输送通道自前至后移动,并推动处在输送槽中的口罩自前至后移动(两个限位侧板可对输送底板上的口罩进行限位,确保对口罩的有序输送),将口罩逐个送入被弯折成u形的包装膜中。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口罩输送机构还包括输送槽宽度调节机构,输送槽宽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螺杆、两个第二平移座和两个第二导向杆;两个第二导向杆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为左右走向;两个第二平移座左右并排,第二平移座上设有两个第二导向套,两个第二导向套与两个第二导向杆一一对应,第二导向套套接在第二导向杆上并且与第二导向杆滑动配合;所述两个限位侧板与两个第二平移座一一对应,限位侧板设于第二平移座上;第二调节螺杆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第二调节螺杆与第二导向杆相互平行,第二调节螺杆由一体连接的第二左螺杆段和第二右螺杆段组成,第二左螺杆段与第二右螺杆段的螺纹旋向相反,处在左侧的第二平移座上设有与第二左螺杆段相啮合的第二左螺母,处在右侧的第二平移座上设有与第二右螺杆段相啮合的第二右螺母;第二调节螺杆一端设有第二调节手柄。这样,可根据口罩输送机构所需输送口罩的实际宽度,对两个限位侧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两个限位侧板之间的间距与口罩的宽度大小相当,从而确保对口罩的有序输送。调节时,可通过正向转动第二调节手柄来驱动第二调节螺杆正向转动,使第二左螺母沿第二左螺杆段向左移动、第二右螺母沿第二右螺杆段向右移动,带动两第二平移座背向移动,便可将两个限位侧板之间的间距调大;也可通过反向转动第二调节手柄来驱动第二调节螺杆反向转动,使第二左螺母沿第二左螺杆段向右移动、第二右螺母沿第二右螺杆段向左移动,带动两第二平移座相向移动,便可将两个限位侧板之间的间距调小。

本发明的自动口罩包装机中的封合装置通过设置排气压辊能够将完成纵封的包装膜中的气体排出,以确保横封切机构能够在横封部位的准确位置上进行横封及分切,有利于提高封合质量;而且可减少制成的包装袋占据的空间,便于储存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自动口罩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自动口罩包装机中封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封合装置中排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封合装置中牵引机构或纵向压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封合装置中横封切机构和成品送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自动口罩包装机中袋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袋成型装置中成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是图1所示自动口罩包装机中口罩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未画出输送槽宽度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自动口罩包装机包括机架(图中未画出)、口罩输送机构1、袋成型装置2和封合装置3,口罩输送机构1、袋成型装置2和封合装置3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

参考图2,封合装置3包括牵引机构31、纵封机构32和横封切机构35,牵引机构31、纵封机构32和横封切机构35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纵封机构32包括纵向加热机构33和纵向压封机构34,纵向压封机构34设于纵向加热机构33后方;纵向加热机构33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纵向加热条331,两个纵向加热条331之间的间隙构成加热通道332;封合装置3还包括输送带36和排气机构37,输送带36和排气机构37均安装在机架上,输送带36具有自前至后移动的前行段361,牵引机构31和纵封机构32均处在输送带前行段361的正上方;排气机构37处在纵封机构32与横封切机构35之间,排气机构37包括一左右走向的排气压辊371,排气压辊371设于输送带前行段361的正上方并且与输送带前行段361相互压合。

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排气机构37还包括两个排气压辊座372、两个升降滑块373和两个第一调节螺栓374,两个排气压辊座372分别设于输送带36的两侧,每个排气压辊座372上分别设有一上下走向的升降滑轨3721;两个升降滑块373与两个升降滑轨3721一一对应,升降滑块373设于升降滑轨3721中并且与升降滑轨3721滑动配合,排气压辊37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滑块373可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调节螺栓374与两个排气压辊座372一一对应,第一调节螺栓374可转动安装在排气压辊座372上,升降滑块37363上设有与第一调节螺栓374的螺杆相啮合的第一调节螺孔;第一调节螺栓374上套接有压缩弹簧375,压缩弹簧375的一端与排气压辊座372接触、另一端与对应的升降滑块373接触;排气压辊座372上还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通孔3722,第一条形通孔3722中设有一第一固定螺栓376,机架上相应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固定螺栓376的第一锁紧螺孔,第一固定螺栓376的头部与机架共同将排气压辊座372夹紧。

参考图4,牵引机构31和纵向压封机构34均包括第一转轮311、第二转轮312、支撑座313、第一转轴314、第二转轴315、第二调节螺栓316和拉伸弹簧317;第一转轮311与第二转轮312相互压合且相对转动,第一转轮311与第二转轮312左右并排;支撑座313设于机架上,第一转轴314、第二转轴315均可转动安装在支撑座313上并且为上下走向,第一转轮311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314上,第一转轮311的轴线与第一转轴314的轴线相重合,支撑座313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一转轴314转动的驱动装置318;第二转轮312可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轴315上,第二转轮312的轴线偏离第二转轴315的轴线;第二转轴315上设有操作杆319和定位螺栓3110,定位螺栓3110为前后走向,支撑座313上设有左右走向的第二调节螺孔,第二调节螺栓316的螺杆与第二调节螺孔相啮合,第二调节螺栓316的螺杆末端与定位螺栓3110的前端紧密接触;拉伸弹簧317的一端与定位螺栓3110的后端连接,拉伸弹簧317的另一端与支撑座31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18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181、主动齿轮3182和从动齿轮3183,第一驱动电机3181安装在支撑座313上,第一驱动电机3181的动力输出轴沿水平方向设置,主动齿轮3182和从动齿轮3183均为锥形齿轮,主动齿轮3182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3181的动力输出轴上,从动齿轮3183安装在第一转轴314上,主动齿轮3182与从动齿轮3183相互啮合。

本实施例中,纵向压封机构34中,第一转轮311或第二转轮312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凸起(图中未画出),各环形凸起沿第一转轮311或第二转轮312的周向设置。

参考图2、图5,横封切机构35包括上下并排且相对转动的第一横封轴351和第二横封轴352,第一横封轴351和第二横封轴352均为左右走向,第一横封轴351上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第一横向热封条353,两个第一横向热封条353之间设有横切刀354,第二横封轴352上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第二横向热封条355,两个第二横向热封条355之间具有缝隙356,两个第一横向热封条353与两个第二横向热封条355一一对应,横切刀354与两个第二横向热封条355之间的缝隙356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封合装置3还包括成品送出机构38,成品送出机构38设于横封切机构35的正后方,成品送出机构38包括上下并排且相对转动的两个毛刷辊381,两个毛刷辊381均为左右走向,毛刷辊381包括辊体3811,辊体3811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刷毛3812。

参考图6、图7,袋成型装置2包括包装膜放卷装置21和成型器22,包装膜放卷装置21和成型器22均安装在机架上,包装膜放卷装置21和成型器22沿包装膜4的输送方向自前至后依次排列;成型器22处在口罩输送机构1和牵引机构31之间,成型器22包括支撑架221、成型底板222、两个平移座223、两个成型侧板224和两个成型顶板225;支撑架221安装在机架上,支撑架221上设有两个左右走向的导向杆226;两个平移座223左右并排,平移座23上设有两个导向套227,两个导向套227与两个导向杆226一一对应,导向套227套接在导向杆226上并且与导向杆226滑动配合;成型底板22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21上,口罩输送机构1的后端与成型底板222的前端相接续;两个成型侧板224分别处在成型底板222的两侧,两个成型侧板224与两个平移座223一一对应,成型侧板224设于平移座223上,成型侧板224自前至后逐渐向外倾斜,成型侧板224的顶部自前至后逐渐升高;两个成型顶板225与两个成型侧板224一一对应,成型顶板225的内边缘与成型侧板224的上边缘一体连接,成型顶板225的前边缘自内至外逐渐向后倾斜;支撑架221上可转动安装有一调节螺杆228,调节螺杆228与导向杆226相互平行,调节螺杆228由一体连接的左螺杆段2281和右螺杆段2282组成,左螺杆段2281与右螺杆段2282的螺纹旋向相反,处在左侧的平移座223上设有与左螺杆段2281相啮合的左螺母2231,处在右侧的平移座223上设有与右螺杆段2282相啮合的右螺母2232;调节螺杆228一端设有调节手柄229。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21上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通孔2211,每个第二条形通孔2211中分别设有一第二固定螺栓2210(第二固定螺栓2210的螺杆处于第二条形通孔2211中),机架上相应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固定螺栓2210的第二锁紧螺孔,第二固定螺栓2210的头部与机架共同将支撑架221夹紧。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上还设有两个左右并排的上限位板2212,两个上限位板2212处在成型底板222的正上方;左侧的上限位板2212的左边缘与左侧的成型侧板224之间具有供包装膜4通过的间隙,右侧的上限位板2212的右边缘与右侧的成型侧板224之间具有供包装膜4通过的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袋成型装置2还包括打码机构25;沿包装膜4的输送方向,打码机构25设于包装膜放卷装置21与成型器22之间;打码机构25包括上压辊251、储墨槽252、供墨辊253、压印辊254、刮刀255和两个张紧辊256,上压辊251和两个张紧辊256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两个张紧辊256前后并排,上压辊251处在两个张紧辊256的下方,且上压辊251与两个张紧辊256之间的间隙相对应;储墨槽252安装在机架上,储墨槽252中充填有油墨2521,供墨辊253和压印辊254可转动安装在储墨槽252中,供墨辊253处在上压辊251的正下方,供墨辊253的下部浸在储墨槽252的油墨2521中,储墨槽252上设有能够驱动供墨辊253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257;刮刀255设于储墨槽252中,刮刀255与供墨辊253的外表面接触;压印辊254处在供墨辊253与上压辊251之间,且压印辊254分别与供墨辊253、上压辊251相互压合且相对转动;压印辊254的外表面设有印版(图中未画出),印版上刻有口罩的生产信息(如口罩的生产批号和生产日期等)。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膜放卷装置21与成型器22之间设有若干个导向辊26。

参考图1、图8,口罩输送机构1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图中未画出)、输送槽12、主动链轮13、从动链轮14、环状链条15和多个推杆16,第三驱动电机和输送槽12均安装在机架上,主动链轮13与第三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主动链轮13和从动链轮14共同将环状链条15张紧;环状链条15具有自前至后移动的前行段以及自后至前移动的回行段,环状链条15的回行段处在其前行段的下方,各推杆16设于环状链条15上并且沿环状链条15的运行方向均布;输送槽12处在环状链条15前行段的正上方,且输送槽12为前后走向;输送槽12包括输送底板121和两个限位侧板122,输送底板121上设有可供推杆16自前至后通过的输送通道1211,两个限位侧板122分别设于输送底板121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口罩输送机构1还包括输送槽宽度调节机构11,输送槽宽度调节机构11包括第二调节螺杆17、两个第二导向杆18和两个第二平移座19;两个第二导向杆18均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为左右走向;两个第二平移座19左右并排,第二平移座19上设有两个第二导向套191,两个第二导向套191与两个第二导向杆18一一对应,第二导向套191套接在第二导向杆18上并且与第二导向杆18滑动配合;两个限位侧板122与两个第二平移座19一一对应,限位侧板122设于第二平移座19上;第二调节螺杆17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第二调节螺杆17与第二导向杆18相互平行,第二调节螺杆17由一体连接的第二左螺杆段171和第二右螺杆段172组成,第二左螺杆段171与第二右螺杆段172的螺纹旋向相反,处在左侧的第二平移座19上设有与第二左螺杆段171相啮合的第二左螺母192,处在右侧的第二平移座19上设有与第二右螺杆段172相啮合的第二右螺母193;第二调节螺杆17一端设有第二调节手柄110。

下面简述一下本自动口罩包装机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牵引机构31和纵向压封机构34的第一驱动电机3181运行,第一驱动电机3181的动力输出轴驱动主动齿轮3182转动,带动从动齿轮3183和第一转轴314转动,使第一转轮311和第二转轮312相对转动;包装膜放卷装置21送出的包装膜4在牵引机构31的带动下自前至后移动,依次经过打码机构25、各导向辊26、成型器22和牵引机构31。当包装膜4经过打码机构25时,包装膜4从上压辊251和两个张紧辊256之间绕过,并在上压辊251和两个张紧辊256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张紧状态;第二驱动电机257驱动供墨辊253转动,将储墨槽252中的油墨2521带起(此时刮刀255将供墨辊253上多余的油墨2521刮除,在供墨辊253上形成厚度均匀的一层油墨2521),供墨辊253再将油墨521转移至压印辊254的印版上,再由压印辊254通过将印版上的油墨2521印制到上压辊251上对应位置的包装膜4上。当包装膜4经过成型器22时,包装膜4在成型底板222的前边缘和两个成型顶板225的前边缘处转折并被充分张紧,包装膜4的中间部位自前至后移动并紧贴成型底板222,而包装膜4的两侧部位则被两个成型顶板225逐渐抬高并向内翻,当包装膜4越过成型器22时即被弯折成u形(包装膜4的横断面呈u形);u形包装膜4的底部及其上面的口罩5从上限位板2212与成型底板222之间的间隙通过,u形包装膜4左侧向上弯折的部位从左侧的上限位板2212的左边缘与左侧的成型侧板224之间的间隙通过,u形包装膜4右侧向上弯折的部位从右侧的上限位板2212的右边缘与右侧的成型侧板224之间的间隙通过(上限位板2212对处在成型底板222上的包装膜4进行限位,确保弯折成的u形包装膜4的底部具有所需的宽度);随后第三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链轮13转动,通过环状链条15带动各推杆16沿环状链条15的运行方向移动;处在环状链条15前行段上的推杆16沿输送通道1211自前至后移动,并推动处在输送槽12中的口罩5自前至后移动,将口罩5逐个送入被弯折成u形的包装膜4中;弯折成u形并已放入口罩5的包装膜4,其两个侧边重叠后在输送带36和牵引机构31的带动下在输送带前行段361上自前至后移动,依次经过牵引机构31、纵向加热机构33、纵向压封机构34、排气机构37和横封切机构35。当经过牵引机构31时,包装膜4重叠的两个侧边进入到牵引机构31的第一转轮311和第二转轮312之间,并在牵引机构31的第一转轮311和第二转轮312的带动下进入纵向加热机构33。当经过纵向加热机构33时,包装膜4的两个侧边进入加热通道332中,由两个纵向加热条331对包装膜4重叠的两个侧边进行加热;当经过纵向压封机构34时,经过加热的包装膜4重叠的两个侧边进入到纵向压封机构34的第一转轮311和第二转轮312之间,并在纵向压封机构34的第一转轮311和第二转轮312的压力作用下封合在一起(进行纵封时,各环形凸起能够形成多个纵向的密封压痕,增强密封效果),完成纵封。当经过排气机构37时,排气压辊371在输送带前行段361的带动下转动,此时排气压辊371与输送带前行段361共同对经过它们之间的纵封好的包装膜4进行挤压,将包装膜4中的气体排出。当经过横封切机构35时,第一横封轴351和第二横封轴352按一定转速相对转动,两第一横向热封条353与两第二横向热封条355一一对应地配合,两个第二横向热封条355之间的缝隙356供横切刀354插入,横封切机构35可同时完成相邻两包装袋邻接处的横封及分切,其中一第一横向热封条353与一第二横向热封条355压合而完成前一包装袋后侧边沿的横封,另一第一横向热封条353与另一第二横向热封条355压合而完成后一包装袋前侧边沿的横封,横切刀354插入两个第二横向热封条355之间的缝隙356时进行横切,将前一包装袋后侧边沿与后一包装袋前侧边沿切开;制成的包袋袋最后由成品送出机构38的两个毛刷辊381送出。

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包装膜4的实际厚度对牵引机构31或纵向压封机构34的第一转轮311与第二转轮312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行调节,以确保第一转轮311与第二转轮312能够将包装膜4重叠的两个侧边压紧。当需要将第一转轮311与第二转轮312之间的间隙调大时,通过拉动操作杆319,使第二转轴315和定位螺栓3110一起转动(此时定位螺栓3110前端与第二调节螺栓316脱离接触),由于第二转轮312与第二转轴315的轴线不重合,第二转轮312在第二转轴315的带动下背向第一转轮311移动,第一转轮311与第二转轮312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确定好第二转轮312的位置后,拧动第二调节螺栓316使其朝向定位螺栓3110前端移动,直至第二调节螺栓316的螺杆末端与定位螺栓3110的前端发生接触,随后放开操作杆319即可(此时拉伸弹簧317可使定位螺栓3110前端与第二调节螺栓316保持紧密接触)。当需要将第一转轮311与第二转轮312之间的间隙调小时,拧动第二调节螺栓316使其背向定位螺栓3110前端移动,此时定位螺栓3110在拉伸弹簧317的作用下随着第二调节螺栓316一起移动,带动第二转轴315和操作杆319一起反向转动,由于第二转轮312与第二转轴315的轴线不重合,第二转轮312在第二转轴315的带动下朝向第一转轮311移动,使第一转轮311与第二转轮312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确定好第二转轮312的位置后,停止拧动第二调节螺栓316即可。其中,第二调节螺栓316、定位螺栓3110和拉伸弹簧317可共同对第二转轴315起到定位的作用,以此来对第一转轮311与第二转轮312之间的间隙进行准确控制,拉伸弹簧317产生的作用力可确保第一转轮311和第二转轮312保持压合。

在生产过程中,当需要对排气压辊371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可通过拧动两个第一调节螺栓374,使两升降滑块373分别沿对应的升降滑轨3721上升或者下降,带动排气压辊371上升或者下降。其中,两压缩弹簧375可对两升降滑块373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排气压辊371对其下方的装有口罩5的包装膜4施加一定的作用力,确保排气的正常进行,并可避免两升降滑块373因装置运行而发生振动的情况发生,从而确保排气压辊371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精度。当需要对排气压辊37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先拧松各第一固定螺栓376,再通过使各第一固定螺栓376的螺杆在对应的第一条形通孔3722中相对移动,调节两排气压辊座372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以此来对排气压辊37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确定好排气压辊371的位置后,拧紧各第一固定螺栓376,将两排气压辊座372锁紧在机架上。

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所需包装口罩5的实际宽度,对两个成型侧板224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成型器22能够将包装膜4弯折成具有相应形状及大小的u形包装膜4。调节时,可通过正向转动调节手柄229来驱动调节螺杆228正向转动,使左螺母2231沿左螺杆段2281向左移动、右螺母2232沿右螺杆段2282向右移动,带动两平移座223背向移动,便可将两个成型侧板224之间的间距调大;也可通过反向转动调节手柄229来驱动调节螺杆228反向转动,使左螺母2231沿左螺杆段2281向右移动、右螺母2232沿右螺杆段2282向左移动,带动两平移座223相向移动,便可将两个成型侧板224之间的间距调小。当需要对成型器22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先拧松各第二固定螺栓2210,再通过使各第二固定螺栓2210的螺杆在对应的第二条形通孔2211中相对移动,使支撑架221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以此来对成型器22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确定好成型器22的位置后,拧紧各第二固定螺栓2210,将支撑架2221锁紧在机架上。可根据所需包装口罩5的实际宽度,对两个限位侧板12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两个限位侧板122能够对输送底板121上的口罩5进行限位,从而确保对口罩5的有序输送。调节时,可通过正向转动第二调节手柄110来驱动第二调节螺杆17正向转动,使第二左螺母192沿第二左螺杆段171向左移动、第二左螺母193沿第二右螺杆段172向右移动,带动两第二平移座19背向移动,便可将两个限位侧板122之间的间距调大;也可通过反向转动第二调节手柄110来驱动第二调节螺杆17反向转动,使第二左螺母192沿第二左螺杆段171向右移动、第二左螺母193沿第二右螺杆段172向左移动,带动两第二平移座19相向移动,便可将两个限位侧板122之间的间距调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