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货运用上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9209发布日期:2018-09-21 23:4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道路货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货运用上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道路货运过程中,货车是最为常用的货运工具。使用货车运送货物时,需要将货物搬运至货车上,即实现上货。传统的上货方式多采用人工直接将货物搬运至货车上,此种上货方式不仅浪费大量人力,且上货效率不高。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类上货装置,此类上货装置采用传送带将货物从地面运输至货车中,此种上货装置虽然解决了传统上货方式上货效率不高的问题,但是还存在如下缺陷:1、缺乏固定机构,上货的过程中,传送带上的货物极易受重力作用下滑,导致货物无法顺利传送至货车中;2、无法实现对散装货物如泥沙、碎石的上货;3、货物从传送带上掉落至货车内时极易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影响上货环境,且货物掉落时极易导致货物磨损,影响货物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道路货运用上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货物下滑导致无法顺利进行上货的技术问题,同时实现散装货物的上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道路货运用上货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传送带,主动轮一侧上方设置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均设置有若干卡槽,传送带张紧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l形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交点铰接在传送带上,支撑板的竖板位于传送带外侧,竖板两端与传送带之间均连接有弹性布,支撑板的横板位于传送带的内侧,且横板的长度小于竖板的长度,横板可卡入卡槽内,传送带内侧设置有凸轮,凸轮与主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件,凸轮靠近主动轮设置,凸轮间歇的与横板相抵。

本方案的原理为:

传送带用于承载货物,主动轮和从动轮用于带动传送带运动,从而将传送带上的货物传送至货车上,以实现上货。l形的支撑板用于阻挡传送带上的货物向下滑动,以确保货物的有效上货,弹性布用于连接竖板与传送带,使得传送带、竖板和弹性布之间形成用于盛装散装货物的空间,以实现散装货物的上货。实际运用时,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传送带运动,传送带运动时能够带动支撑板移动。初始时,支撑板的竖板受重力作用贴合在传送带上,支撑板的横板则垂直传送带。主动轮转动时能够通过传动件带动凸轮转动,当支撑板移动至凸轮处时,凸轮能够与横板相抵并推动横板,使得支撑板转动至其竖板与传送带垂直,此时弹性布拉平,弹性布、竖板与传送带之间形成盛装货物的空间,此时将货物放置在该空间内。当盛装有货物的支撑板移动至从动轮处时,该支撑板的横板能够卡入从动轮的卡槽内并随着从动轮转动,该支撑板转动时能够逐渐贴合传送带,以实现货物的下货。当该支撑板与从动轮脱离接触后,支撑板受重力转动至横板与传送带贴合,当该支撑板移动至主动轮处时,其横板能够卡入主动轮上的卡槽内,从而使得支撑板随着主动轮转动,使得支撑板变换回初始状态。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在传送带上设置l形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交点铰接在传送带上,利用凸轮与支撑板的横板相抵以推动支撑板,使得支撑板转动至其竖板垂直传送带,利用竖板与货物相抵,以实现货物的固定,防止货物下滑,保证了货物的有效上货。

2、在竖板两端和传送带之间均连接弹性布,支撑板转动至其竖板与传送带垂直时,支撑板的竖板、弹性布和传送带之间可形成用于盛装散装货物的空间,由此实现散装货物的自动上货。

3、利用凸轮与支撑板的横板相抵来推动支撑板转动,使得支撑板的竖板垂直传送带,由此形成放置货物的空间,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4、利用传动件连接凸轮和主动轮,主动轮转动时即可带动凸轮转动,无需额外使用动力驱动凸轮转动,节约了动力资源。

进一步,从动轮一侧倾斜设置有下料板,下料板的高端靠近从动轮,下料板上设置有气囊,气囊与凸轮之间连接有充气机构。下料板用于引导货物下落至货车上,凸轮转动时能够间歇的驱动充气机构给气囊充气,充气后的气囊能够在下料板上形成防护层,防止货物损坏。

进一步,充气机构包括与气囊连通的充气管,充气管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连接有t形杆,t形杆的横直部位于充气管外,t形杆的横直部设置有条形孔,凸轮上偏心设置有滑杆,滑杆滑动连接在条形孔内。凸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滑杆在条形孔内转动,从而拉动t形杆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活塞在充气管内滑动,活塞滑动时能够将充气管内的气体挤压至气囊内,由此实现了气囊的充气。

进一步,下料板两侧均竖直设置有空心的挡板,挡板的空腔内设置有抽气泵,挡板上设置有若干吸尘孔,挡板的空腔内设置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可与气囊相抵。密封机构用于密封挡板上的吸尘孔,气囊体积变大后能够驱动密封机构打开挡板上的吸尘孔,抽气泵用于将货物下落时产生的粉尘吸附至挡板的空腔内,由此实现粉尘的清除。

进一步,密封机构包括滑动设置的滑板,滑板上设置有若干可与吸尘孔连通的通孔,滑板一端位于挡板外,气囊可与滑板位于挡板外的一端相抵。气囊充气体积变大后能够推动滑板滑动,滑板滑动至其上的通孔与吸尘孔连通后,抽气泵即可完成粉尘的吸附。

进一步,横板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相匹配。如此使得横板能够更加顺利的卡入卡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动轮1、支撑板11、卡槽12、凸轮13、滑杆14、t形杆15、横板16、竖板17、活塞18、充气管19、传送带20、弹性布21、从动轮22、下料板23、气囊24、挡板25、吸尘孔26、滑板2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本发明道路货运用上货装置,包括主动轮1和传送带20,主动轮1右侧上方安装有从动轮22,主动轮1和从动轮2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卡槽12。传送带20张紧在主动轮1和从动轮22上,传送带20上安装有若干l形的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交点铰接在传送带20上。支撑板11的竖板17位于传送带20外侧,竖板17两端与传送带20之间均连接有弹性布21,支撑板11的横板16位于传送带20的内侧,且横板16的长度小于竖板17的长度,横板16可卡入卡槽12内,横板16的形状与卡槽12的形状相匹配。

传送带20内侧安装有凸轮13,凸轮13与主动轮1之间连接有传动件,传动件采用皮带,凸轮13靠近主动轮1设置,凸轮13间歇的与横板16相抵。从动轮22外侧倾斜安装有下料板23,下料板23的高端靠近从动轮22,下料板23顶面胶接有气囊24,气囊24与凸轮13之间连接有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与气囊24连通的充气管19,充气管19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8,活塞18连接有t形杆15,t形杆15的横直部位于充气管19外,t形杆15的横直部上开设有条形孔,凸轮13上偏心焊接有滑杆14,滑杆14滑动连接在条形孔内。下料板23两侧均竖直焊接有空心的挡板25,两个挡板25的空腔内均安装有抽气泵,两个挡板25靠近下料板23的侧壁上均均匀开设有若干吸尘孔26,两个挡板25的空腔内均安装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可与气囊24相抵。密封机构包括滑动安装的滑板27,滑板27上开设有若干可与吸尘孔26连通的通孔,滑板27右端位于挡板25外,气囊24可与滑板27的右端相抵。

实际运用时,分别在地面和货车车厢内安装支撑柱,将主动轮1安装在地面的支撑柱上,从动轮22安装在货车车厢内的支撑柱上,以留出支撑板11转动的空间,然后将下料板23放置在货车车厢内。

上货时,利用电机驱动主动轮1顺时针转动,同时启动抽气泵。主动轮1带动传送带20和从动轮22转动,传送带20转动时能够带动其上的支撑板11移动。初始时,位于主动轮1处的支撑板11的横板16卡合在主动轮1的卡槽12内,该支撑板11与主动轮1脱离接触时,该支撑板11受重力作用转动,该支撑板11的竖板17贴合在传送带20上、其横板16垂直传送带20。主动轮1转动时能够通过皮带带动凸轮13转动,当该支撑板11移动至凸轮13处时,凸轮13正好转动至与其横板16相抵,凸轮13推动该支撑板11逆时针转动,该支撑板11转动至其竖板17垂直传送带20、其横板16贴合在传送带20的内侧面上。此时弹性布21被拉平,弹性布21、竖板17以及传送带20之间形成用于盛装货物的空间,此时即可将货物放置在传送带20上,货物受到竖板17的支撑作用,因此不会在传送带20上下滑,由此实现货物的有效上货。

当盛装有货物的支撑板11移动至从动轮22处时,该支撑板11的横板16能够卡入从动轮22上的卡槽12内,从动轮22带动该支撑板11一起转动,同时该支撑板11围绕其铰接点转动。放置在传送带20上的货物在该支撑板11的推动下掉落至气囊24上。凸轮13转动时能够带动滑杆14转动,滑杆14在t形杆15上的条形孔内往复滑动,由此拉动t形杆15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活塞18在充气管19内滑动。活塞18滑动时能够将充气管19内的气体挤压至气囊24中,实现气囊24的充气。当货物掉落至气囊24上时,充满气体的气囊24能够给货物提供一个缓冲作用,防止货物损坏。气囊24充气体积增大后能够推动滑板27在挡板25的空腔内向上滑动,当滑板27滑动至其上的通孔与挡板25上的吸尘孔26连通时,抽气泵即可通过抽气将货物掉落时产生的粉尘吸附至挡板25的空腔内,由此实现了粉尘的清理。

当该支撑板11与从动轮22脱离后,该支撑板11受重力作用转动至其竖板17垂直传送带20、横板16贴合传送带20,当该支撑板11再次移动至主动轮1处时,该支撑板11的横板16能够卡入主动轮1的卡槽12内,由此使得支撑板11恢复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