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PCBA搬运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9112发布日期:2018-11-07 08:13阅读:10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加工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用型pcba搬运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pcba已经成为服务器架构中的硬件重要载体,在服务器的快速研发过程中,对pcba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厂pcba生产制造过程中,其厂内搬运是正式生产制程smt,wave及测试过程fp之外的必需动作,广泛存在于wip中。在目前及可预见的未来,工厂自动化程度还无法实现wip的完全自动搬运,那么搬运方式对pcba的品质影响不可忽视。搬运中所用的直接与pcba接触的两种常见搬运工具篮筐和托盘,都各有自身特点。其中篮筐要求板卡侧立,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和搬运效率,且板卡相对位置固定,但由于对板卡有应力风险,所以只适用于较简单的板卡;另外篮筐仅适用于矩形,l形等较规则且单层的pcba形状,对于组装过的多层pcba则无法使用。为了提高pcba厂内搬运的效率并同时降低品质风险,对篮筐的内部pcba固定能力和通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pcba搬运装置及使用方法,主要解决目前pcba搬运过程中无法固定,容易损坏元器件的问题。该搬运装置能搬运矩形或l形等多种形式的pcba,同时大幅提高pcba的相对固定程度,降低品质风险。该搬运方法有效节省了多个板卡生产搬运时,更换篮筐及搬运作业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通用型pcba搬运装置,其结构包括竖板和底板,所述竖板的底端与底板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底板连接竖板的一端铰接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呈u形,固定部件开口两端分别与底板两侧铰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记忆棉和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与通孔活动插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件是由横杆、竖杆和滑动夹紧部件构成,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根竖杆,所述滑动夹紧部件的两端与伸缩弹簧连接且沿竖杆侧壁上下滑动。

进一步,所述滑动夹紧部件是由金属杆、橡胶层和海绵层构成,所述金属杆呈倒u形,金属杆的两端分别置于固定部件的竖杆内腔,所述金属杆的外部包裹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外部包裹海绵层。

进一步,所述伸缩弹簧一端与竖杆内腔底部的底座固连,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金属杆端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的通孔内壁纵向均匀设有至少一个弧形突起,所述弹性柱的外壁纵向设有至少一个弧形插槽,弹性柱上的插槽与通孔内壁的突起活动插接,所述弹性柱的下端插入通孔后与记忆棉紧密接触,弹性柱的上端设于底板顶壁的外部。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的通孔内壁纵向均匀设有四个弧形突起,所述弹性柱的外壁纵向设有四个弧形插槽,弹性柱上的四个插槽与通孔内壁的四个突起配合活动插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件的竖杆自由端设有铰轴,固定部件通过铰轴与底板侧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件的竖杆自由端内侧分别设有与底板侧部上通孔转动卡接的卡扣,所述卡扣为圆柱形。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相邻通孔的圆心距为10mm-15mm。

通用型pcba搬运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l型pcba或矩形pcba的长边贴于底板上,短边紧贴竖板侧壁放置,pcba放置好后,轻压pcba板使pcba板在自身的重力下通过底板上的弹性柱调节平衡且定位;

(2)、将固定部件的横杆与滑动夹紧部件一同抓握,此时滑动夹紧部件被提拉,竖杆内腔的伸缩弹簧处于伸张状态,然后转动固定部件至l形pcba的拐角处,完成定位动作;

(3)、固定部件找准位置后,缓慢松开滑动夹紧部件,使滑动夹紧部件在弹簧的回缩力下压紧pcba,使pcba与搬运装置接触部分不会产生相对滑动,pcba与搬运装置非接触部分也不会相对晃动,完成固定动作,最后进行搬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搬运装置设有固定部件和弹性柱,l形或矩形pcba放置到底板上后,通过底板上的弹性柱调节平衡定位,最后通过固定部件将pcba夹紧,可以避免由于多种不同类型板卡的生产更换搬运工具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内部固定能力较强,可以防止晃动,提高pcba的wip搬运稳定性,避免降低品质。

2、由于底板通孔内设有记忆棉,弹性柱在受到压力时,可以通过记忆棉调整高度,保证pcba在底板上既稳定又不会压损pcba上的元器件,防止pcba晃动。

3、固定部件是由金属杆、橡胶层和海绵层构成,金属杆起连接支撑的作用,固定部件的最外层为海绵层,当固定部件与pcba夹紧接触时,能防止固定部件对pcba的损伤,保护pcba不被外力破坏。

4、采用记忆棉控制弹性柱的高度,记忆棉被压后带动弹性柱慢回弹,能防止弹性柱回弹后对pcba造成损伤,调节均衡,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部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弹性柱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连接方便的固定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滑动夹紧部件的主视图;

图9为滑动夹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竖板、2底板、21通孔、22突起、3固定部件、31横杆、32滑动夹紧部件、321金属杆、322橡胶层、323海绵层、33伸缩弹簧、34竖杆、35铰轴、36滑道、37卡扣、4弹性柱、41插槽、5l形pcba、6记忆棉、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通用型pcba搬运装置及使用方法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通用型pcba搬运装置,其结构包括竖板1和底板2,所述竖板1的底端与底板2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底板2连接竖板1的一端铰接固定部件3,所述固定部件3呈u形,固定部件3开口两端分别与底板2两侧铰接;所述底板2上设有多个通孔21,所述通孔21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记忆棉6和弹性柱4,所述弹性柱4与通孔21活动插接。采用记忆棉6控制弹性柱4的高度,记忆棉6被压后带动弹性柱慢回弹,能防止弹性柱回弹后对pcba造成损伤,调节均衡,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部件3是由横杆31、竖杆34和滑动夹紧部件32构成,所述横杆31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根竖杆34,所述滑动夹紧部件32的两端与伸缩弹簧33连接且沿竖杆34侧壁的滑道36上下滑动,伸缩弹簧的回弹力带动滑动夹紧部件夹紧,实现对pcba固定的作用。

如图8、图9所示,所述滑动夹紧部件32是由金属杆321、橡胶层322和海绵层323构成,所述金属杆321呈倒u形,金属杆的两端分别置于固定部件的竖杆内腔,所述金属杆的外部包裹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外部包裹海绵层。固定部件的最外层为海绵层,当固定部件与pcba夹紧接触时,能防止固定部件对pcba的损伤,保护pcba不被外力破坏。

所述伸缩弹簧33一端与竖杆34内腔底部的底座固连,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金属杆321端部连接。上下滑动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在弹簧的回缩力下实现压紧功能。

所述底板2上的通孔21内壁纵向均匀设有至少一个弧形突起22,所述弹性柱4的外壁纵向设有至少一个弧形插槽41,弹性柱上的插槽41与通孔内壁的突起22活动插接,所述弹性柱的下端插入通孔后与记忆棉紧密接触,弹性柱的上端设于底板顶壁的外部。弹簧柱插入底板上的通孔后上部裸露在底板外,pcba板放置在底板上时,如果pcba板为普通的光滑板时,pcba板将底板上的弹性柱压入通孔内使弹性柱顶端与底板顶壁在同一水平面。当pcba板上设有凹凸不平的若干个电路元器件时,若干个固定柱与pcba板凹凸不平的底面接触,由于通孔内设有记忆棉,弹性柱可下压记忆棉调整高度,此时弹性柱根据凹凸的元器件自寻找平衡点,若干个弹性柱裸露在外部的一端会高低不同,使pcba板与底板能平行放置,提高稳定性。

如图5、图6为例,所述底板上的通孔内壁纵向均匀设有四个弧形突起,所述弹性柱的外壁纵向设有四个弧形插槽,弹性柱上的四个插槽与通孔内壁的四个突起配合活动插接。

固定部件与底板的铰接方式为:如图2所示,在固定部件的竖杆自由端设有铰轴,固定部件通过铰轴35与底板侧部转动连接。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固定部件的竖杆自由端内侧分别设有与底板侧部上通孔转动卡接的卡扣37,所述卡扣为圆柱形。两种方式都可以,只需保证固定部件实现转动角度的功能。

所述底板上相邻通孔的圆心距为10mm-15mm,优选为14mm。

通用型pcba搬运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l型pcba5或矩形pcba的长边贴于底板上,短边紧贴竖板侧壁放置,pcba放置好后,轻压pcba板使pcba板在自身的重力下通过底板上的弹性柱调节平衡且定位;

(2)、将固定部件的横杆与滑动夹紧部件一同抓握,此时滑动夹紧部件被提拉,竖杆内腔的伸缩弹簧处于伸张状态,然后转动固定部件至l形pcba的拐角处,完成定位动作;

(3)、固定部件找准位置后,缓慢松开滑动夹紧部件,使滑动夹紧部件在弹簧的回缩力下压紧pcba,使pcba与搬运装置接触部分不会产生相对滑动,pcba与搬运装置非接触部分也不会相对晃动,完成固定动作,最后进行搬运。

本发明的搬运装置设有固定部件和弹性柱,l形或矩形pcba放置到底板上后,通过底板上的弹性柱调节平衡定位,最后通过固定部件将pcba夹紧,可以避免由于多种不同类型板卡的生产更换搬运工具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内部固定能力较强,可以防止晃动,提高pcba的wip搬运稳定性,避免降低品质。由于底板通孔内设有记忆棉,弹性柱在受到压力时,可以通过记忆棉调整高度,保证pcba在底板上既稳定又不会压损pcba上的元器件,防止pcba晃动。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