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育苗盘出料口智能调节装置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2824发布日期:2019-01-18 23:0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育苗盘出料口智能调节装置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一种秸秆育苗盘出料口智能调节装置与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对农作物秸秆的循环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其中作物环保育苗盘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是比较有效和成效明显的农作物秸秆处理举措和方式。具有良好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避免了传统营养土和塑料育苗盘,破坏土壤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社会难题,秸秆的环保处理方法。然而,在实际的育苗盘智能化生产设备上,成型装置作为育苗盘核心的成型环节,而出料口又是成型装置中重要的浆料控制部件,传统的调节方式为根据育苗盘的尺寸要求,重新设计出料口尺寸并安装替换原出料口,操作繁琐。本发明通过对出料口的可靠调节能够有助于满足不同育苗盘尺寸的生产要求,无需重新设计替换,从而提高育苗盘成型装置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秸秆育苗盘出料口智能调节装置与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秸秆育苗盘出料口智能调节装置与方法,包括浆料池,连接管,卸料底板,卸料轨道,凸型成型压板,光杆,支架,压缩弹簧,滚轮,控制系统,光轴导轨和滚珠丝杠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机,传感器和单板机;所述单板机与所述电机电气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单板机电气连接;所述滚珠丝杠副安装在所述光轴导轨上;所述浆料池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卸料底板安装于所述卸料轨道上;所述卸料轨道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凸型成型压板固定于所述卸料底板上;所述卸料底板上有开口可调的出料口;所述光轴导轨安装于所述卸料轨道上;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卸料底板上;所述电机与所述滚珠丝杠副机械连接。

一种秸秆育苗盘出料口智能调节装置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浆料池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出料口开口宽度通过所述电机运动对所述压缩弹簧的挤压调节;所述卸料底板为两块一样的卸料底板构成;所述卸料底板两端各机械连接所述滚珠丝杠副;所述压缩弹簧通过所述光杆安装于所述出料口交接处,连接所述两块卸料底板;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卸料轨道;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卸料底板内部为轨道空腔;所述光杆安装于所述卸料底板的轨道空腔内;所述卸料底板安装于所述卸料轨道内,所述卸料底板不会在垂直方向运动,只在水平方向跟随所述电机运动;所述光杆两端为限位块;所述轨道空腔由小尺寸的轨道空腔和大尺寸的轨道空腔构成。

一种秸秆育苗盘出料口智能调节装置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如下方法工作:

步骤1:装置上电初始化,根据需要生产的育苗盘的厚度尺寸,通过所述单板机控制双电机的速度不同,所述滚珠丝杠副带动所述两块卸料底板以不同的速度直线运动,从而调整好所述出料口的口径尺寸;

步骤2:调整完成后,双电机速度设一致,所述浆料池通过所述出料口出料;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卸料底板匀速运动;所述卸料底板带动所述连接管运动,所述浆料池不动;所述卸料底板运动到所述传感器时,与传感器接触的一侧卸料底板连接的电机停止工作,与另一侧卸料底板连接的电机继续带动所连接卸料底板运动,挤压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光杆逐渐进入所述轨道空腔内;所述出料口开始慢慢闭合,直到所述出料口完全闭合,浆料池不再出料,所述单板机根据所述传感器信号停止所述电机运动,完成出料口调节和出料工作;

步骤3:所述单板机控制所述电机反向工作,装置重复步骤2,开始下一轮工作,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卸料底板往复匀速运动,进行均匀卸料;所述装置采用的双电机-双卸料底板-压缩弹簧结构大大提高了育苗盘出料口口径调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可以是软管或者防水的尼龙袋材制作,并连接所述光杆,提高浆料密封性。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大大提高育苗盘出料口的调节效率。采用的双卸料底板设计,一方面出料口的口径大小可以调节,便于对育苗盘下料速度、成型厚度进行控制,双电机结构控制卸料底板往复运动,通过双电机速度的不同调节出料口不同口径,工作时双电机速度一致,遇到传感器的一侧卸料底板连接的电机先停止运动,另一侧电机继续运动,开始压缩所述压缩弹簧从而慢慢关闭出料口;另一方面采用的凸型成型压板不仅可以起到压缩、压实育苗盘提高负压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卸料底板往复运动过程中,还可以在下料的同时对后续育苗盘进行均匀处理,抹平由于下料速度、口径不同导致的下料不均匀,进而解决成型的育苗盘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成型中,出料口需要根据所生产育苗盘的尺寸进行重新设计和替换的不便问题,实现可以针对不同尺寸的育苗盘,进行出料口的智能调节,无需重新设计和更换出料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秸秆育苗盘出料口智能调节装置与方法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秸秆育苗盘出料口智能调节装置与方法浆料池支架示意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秸秆育苗盘出料口智能调节装置与方法卸料底板与控制系统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1,2,3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和3所示,本发明可实现育苗盘出料口的智能调节,包括浆料池15,连接管2,卸料底板3,卸料轨道16,凸型成型压板5,光杆1,支架7,压缩弹簧6,滚轮4,控制系统,光轴导轨12和滚珠丝杠副13;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机11,传感器8和单板机10;所述单板机与所述电机电气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单板机电气连接;所述滚珠丝杠副安装在所述光轴导轨上;所述浆料池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卸料底板安装于所述卸料轨道上;所述卸料轨道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凸型成型压板固定于所述卸料底板上;所述卸料底板上有开口可调的出料口9;所述光轴导轨安装于所述卸料轨道上;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卸料底板上。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浆料池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出料口开口宽度通过所述电机运动对所述压缩弹簧的挤压调节;所述卸料底板为两块一样的卸料底板构成;所述卸料底板两端各机械连接所述滚珠丝杠副;所述压缩弹簧通过所述光杆安装于所述出料口交接处,连接所述两块卸料底板;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卸料轨道;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卸料底板内部为轨道空腔17;所述光杆安装于所述卸料底板的轨道空腔内;所述卸料底板安装于所述卸料轨道内,所述卸料底板不会在垂直方向运动,只在水平方向跟随所述电机运动。所述光杆两端为限位块18;所述轨道空腔由小尺寸的轨道空腔和大尺寸的轨道空腔构成。

工作过程:

步骤1:装置上电初始化,根据需要生产的育苗盘的厚度尺寸,通过所述单板机控制双电机的速度不同,所述滚珠丝杠副带动所述两块卸料底板以不同的速度直线运动,从而调整好所述出料口的口径尺寸;

步骤2:调整完成后,双电机速度设一致,所述浆料池通过所述出料口出料;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卸料底板匀速运动;所述卸料底板带动所述连接管运动,所述浆料池不动;所述卸料底板运动到所述传感器时,与传感器接触的一侧卸料底板连接的电机停止工作,与另一侧卸料底板连接的电机继续带动所连接卸料底板运动,挤压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光杆逐渐进入所述轨道空腔内;所述出料口开始慢慢闭合,直到所述出料口完全闭合,浆料池不再出料,所述单板机根据所述传感器信号停止所述电机运动,完成出料口调节和出料工作;

步骤3:所述单板机控制所述电机反向工作,装置重复步骤2,开始下一轮工作,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卸料底板往复匀速运动,进行均匀卸料;所述装置采用的双电机-双卸料底板-压缩弹簧结构大大提高了育苗盘出料口口径调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本发明为双电机-双卸料底板-压缩弹簧结构,采用的卸料底板设计,一方面出料口的口径大小可以通过双电机控制双卸料底板的运动配合压缩弹簧调节,便于对育苗盘下料速度控制,所述卸料轨道为内部空腔型结构轨道,所述滚轮刚好位于卸料轨道内,使得卸料底板在垂直方向不会发生相对运动,只有水平方向运动,所述光杆配合滚轮同时具有对齐和支撑卸料底板功能;另一方面采用的凸型成型压板不仅可以起到压缩、压实育苗盘提高负压的作用。本发明可以实现传统出料口难以解决的问题,抹平由于下料速度、口径不同导致的下料不均匀,进而解决成型的育苗盘厚度不均匀的问题。通过双电机-双卸料底板-压缩弹簧的调节,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不仅可以根据要生产的育苗盘尺寸,对出料口进行调整,调整完成之后,出料口的口径将保持不变,结合卸料底板的运行速度相互配合,可以得到满足不同尺寸(主要是厚度)要求的育苗盘生产要求,这种方式为出料口随卸料底板匀速运动方式实现,将浆料加载到育苗盘设备上(如真空吸盘),该模式具有下料均匀,浆料易于控制;也可以根据生产要求,调整出料口为宽口径,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出料口随卸料底板匀速运动,直接下料到育苗盘设备上,这种方式下料速度快,但后期需要配合凸型成型压板对浆料进行抹平操作。另外所述卸料底板中的轨道空腔采用大尺寸轨道空腔与小尺寸轨道空腔结构,配合所述光杆两端为限位块结构,这样可以确保两块卸料底板不会由于出料口过大而导致分离,当出料口增大时,即两块卸料底板慢慢拉开间距,同时光杆在所述轨道空腔中运动,当运动调整到出料口最大口径时,所述光杆两端的限位块刚好位于所述轨道空腔的大尺寸与小尺寸相交处,保证光杆不会脱落,确保两块卸料底板不会分离。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