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2924发布日期:2020-04-17 22:3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撬棒工具,尤指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i340685号的「可调整开口大小的撬拔工具」专利案,其揭示有一种撬拔工具,包含有一握柄、两撬拔件与两定位装置,该握柄包括一头部与一柄部,该撬拔件第一端套接于该头部且能够在该头部移动,该撬拔件第二端提供撬拔功效,该定位装置设于该头部与该撬拔件之间,该定位装置能够于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该定位装置位于锁定位置时,限制该撬拔件与该握柄产生相对定位,该定位装置位于释放位置时,该撬拔件与该握柄能够相对移动。

然而,采用上述结构的撬拔工具是通过撬拔件套接于头部并能够相对握柄移动的设计达到调整开口大小的功能,两撬拔件越靠近彼此则开口越小,两撬拔件越远离彼此则开口越大,开口在最小状态时,会因为两撬拔件无法紧密的并排而使开口仍具有一定的宽度,开口的最大宽度则取决于头部的长度,若要使开口的最大宽度增加,则必须加大头部的宽度,将使撬拔工具不容易深入狭缝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包括有一个本体及一个撬拔件组的撬棒工具,该本体沿一个虚拟贯轴的轴向延伸,该本体沿该虚拟贯轴的径向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及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该虚拟贯轴相异的两侧,该撬拔件组能够以第一连接状态或第二连接状态连接于该本体,该撬拔件组包括有一个第一撬拔件及一个第二撬拔件,该撬拔件组在第一连接状态时,该第一撬拔件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撬拔件连接于该第二连接部,该撬拔件组在第二连接状态时,该第一撬拔件连接于该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撬拔件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该撬棒工具通过上述结构使工具前端的开口宽度或形状在变形上能够有更多的变化。

该第一撬拔件相异于该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撬拔部,该第一撬拔部沿一个第一虚拟延伸线的轴向延伸,该第一虚拟延伸线平行该虚拟贯轴,该第一虚拟延伸线不通过该第一撬拔件邻近该本体的一端,该第二撬拔件相异于该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撬拔部,该第二撬拔部沿一个第二虚拟延伸线的轴向延伸,该第二虚拟延伸线平行该第一虚拟延伸线,该第二虚拟延伸线不通过该第二撬拔件邻近该本体的一端。

该第一撬拔件邻近该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插孔,该撬拔件组在第一连接状态时,该第一连接部插设于该第一插孔内,该撬拔件组在第二连接状态时,该第二连接部插设于该第一插孔内,该第二撬拔件邻近该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插孔,该撬拔件组在第一连接状态时,该第二连接部插设于该第二插孔内,该撬拔件组在第二连接状态时,该第一连接部插设于该第二插孔内。

该第一连接部相异于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凹设有一个第一滑槽,该第一连接部沿径向的外周缘凹设有一个第一容孔,该第一容孔与该第一滑槽相连通,该第一滑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一滑移件及一个第一弹性件,该第一滑移件设置有一个第一顶推部,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靠于该第一滑槽的底面且相异的另一端抵靠于该第一滑移件,该第一容孔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掣件,该第一卡掣件抵靠于该第一顶推部,该第一滑移件能够在该第一滑槽内移动并顶推该第一卡掣件凸出或不凸出该第一容孔外,该第二连接部相异于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凹设有一个第二滑槽,该第二连接部沿径向的外周缘凹设有一个第二容孔,该第二容孔与该第二滑槽相连通,该第二滑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二滑移件及一个第二弹性件,该第二滑移件设置有一个第二顶推部,该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靠于该第二滑槽的底面且相异的另一端抵靠于该第二滑移件,该第二容孔内设置有一个第二卡掣件,该第二卡掣件抵靠于该第二顶推部,该第二滑移件能够在该第二滑槽内移动并顶推该第二卡掣件凸出或不凸出该第二容孔外,该第一插孔的内周缘沿径向凹设有一个第一卡孔,该撬拔件组在第一连接状态时,该第一卡掣件卡设于该第一卡孔内,该撬拔件组在第二连接状态时,该第二卡掣件卡设于该第一卡孔,该第二插孔的内周缘沿径向凹设有一个第二卡孔,该撬拔件组在第一连接状态时,该第二卡掣件卡设于该第二卡孔内,该撬拔件组在第二连接状态时,该第一卡掣件卡设于该第二卡孔。

该撬拔件组能够以第三连接状态连接于该本体,该撬拔件组在第三连接状态时,该第一连接部插设于该第一插孔内,该第一卡掣件抵靠于该第一撬拔件相异于该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该第二连接部插设于该第二插孔内,该第二卡掣件抵靠于该第二撬拔件相异于该第一连接部的一侧。

该本体包括有一个握把及一个撬拔座,该撬拔座连接于该握把的一端,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以一体成型结构设置于该撬拔座,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邻近该撬拔座远离该握把的一端,该撬拔座沿平行该虚拟贯轴轴向的方向延伸,该撬拔座凸设有一个拔钉器,该拔钉器设置于该撬拔座相异于该握把的一端,且该拔钉器沿平行该虚拟贯轴轴向的方向往远离该握把的方向延伸。

该本体包括有一个握把及一个撬拔座,该撬拔座连接于该握把的一端,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以一体成型结构设置于该撬拔座,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邻近该撬拔座远离该握把的一端,该撬拔座沿平行该虚拟贯轴径向的方向延伸,该撬拔座凸设有一个拔钉器,该拔钉器设置于该撬拔座相异于该握把的一侧并邻近该撬拔座远离该握把的一端,且该拔钉器沿平行该虚拟贯轴轴向的方向往远离该握把的方向延伸。

该撬拔座以能够相对枢转并定位于预设角度的方式连接于该握把。

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沿其自身径向的外周缘轮廓呈非圆形,该第一插孔沿径向的内周缘轮廓呈非圆形,该第二插孔沿径向的内周缘轮廓呈非圆形。

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的外周缘轮廓呈六角柱状,该第一插孔呈六角孔状,该第二插孔呈六角孔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撬棒工具通过上述结构使工具前端的开口宽度或形状在变形上能够有更多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一个实施例换位的动作图。

图5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一个实施例第三连接状态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一个实施例第三连接状态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一个实施例第二连接状态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一个实施例第二连接状态的使用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0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二个实施例的平面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撬棒工具;20本体;21第一连接部;211第一滑槽;212第一容孔;213第一滑移件;214第一弹性件;215第一顶推部;216第一卡掣件;22第二连接部;221第二滑槽;222第二容孔;223第二滑移件;224第二弹性件;225第二顶推部;226第二卡掣件;23握把;24撬拔座;241拔钉器;25驱动杆;30撬拔件组;31第一撬拔件;311第一插孔;312第一卡孔;313第一撬拔部;32第二撬拔件;321第二插孔;322第二卡孔;323第二撬拔部;20a本体;21a第一连接部;22a第二连接部;23a握把;24a撬拔座;241a拔钉器;25a驱动杆;l虚拟贯轴;c1第一虚拟延伸线;c2第二虚拟延伸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剖面结构图。本发明撬棒工具10包括有一个本体20及一个撬拔件组30;其中:

该本体20沿一个虚拟贯轴l的轴向延伸,该本体20沿该虚拟贯轴l的径向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21及一个第二连接部22,该第一连接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分别设置于该虚拟贯轴l相异的两侧,该第一连接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沿其自身径向的外周缘轮廓呈非圆形,该第一连接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主要呈多角柱状,该第一连接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的外周缘轮廓在本实施例中呈六角柱状。

该第一连接部21相异于该第二连接部22的一端凹设有一个第一滑槽211,该第一连接部21沿径向的外周缘凹设有一个第一容孔212,该第一容孔212与该第一滑槽211相连通,该第一滑槽211内设置有一个第一滑移件213及一个第一弹性件214,该第一滑移件213设置有一个第一顶推部215,该第一弹性件214的一端抵靠于该第一滑槽211的底面且相异的另一端抵靠于该第一滑移件213,该第一容孔212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掣件216,该第一卡掣件216抵靠于该第一顶推部215,该第一滑移件213能够在该第一滑槽211内移动并顶推该第一卡掣件216凸出或不凸出该第一容孔212外。

该第二连接部22相异于该第一连接部21的一端凹设有一个第二滑槽221,该第二连接部22沿径向的外周缘凹设有一个第二容孔222,该第二容孔222与该第二滑槽221相连通,该第二滑槽221内设置有一个第二滑移件223及一个第二弹性件224,该第二滑移件223设置有一个第二顶推部225,该第二弹性件224的一端抵靠于该第二滑槽221的底面且相异的另一端抵靠于该第二滑移件223,该第二容孔222内设置有一个第二卡掣件226,该第二卡掣件226抵靠于该第二顶推部225,该第二滑移件223能够在该第二滑槽221内移动并顶推该第二卡掣件226凸出或不凸出该第二容孔222外。

该本体20包括有一个握把23、一个撬拔座24及一个驱动杆25,该撬拔座24连接于该握把23的一端,该撬拔座24在本实施例中以能够相对枢转并定位于预设角度的方式连接于该握把23,该第一连接部21及该第二连接部22分别设置于该驱动杆25相异的两端,该驱动杆25的两端之间固定连接于该撬拔座24,该驱动杆25邻近该撬拔座24远离该握把23的一端,该撬拔座24沿平行该虚拟贯轴l轴向的方向延伸,该撬拔座24凸设有一个拔钉器241,该拔钉器241设置于该撬拔座24相异于该握把23的一端,且该拔钉器241沿平行该虚拟贯轴l轴向的方向往远离该握把23的方向延伸。

请继续参照图4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一个实施例换位的动作图及使用状态图。该撬拔件组30能够以第一连接状态或第二连接状态连接于该本体20,该撬拔件组30包括有一个第一撬拔件31及一个第二撬拔件32,该撬拔件组30在第一连接状态时,该第一撬拔件31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21,该第二撬拔件32连接于该第二连接部22,该撬拔件组30在第二连接状态时,该第一撬拔件31连接于该第二连接部22,该第二撬拔件32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21。

该第一撬拔件31邻近该本体2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插孔311,该第一插孔311沿径向的内周缘轮廓呈非圆形,该第一插孔311主要呈多角孔状,该第一插孔311在本实施例中呈六角孔状,该撬拔件组30在第一连接状态时,该第一连接部21插设于该第一插孔311内,该撬拔件组30在第二连接状态时,该第二连接部22插设于该第一插孔311内,该第一插孔311的内周缘沿径向凹设有一个第一卡孔312,该撬拔件组30在第一连接状态时,该第一卡掣件216卡设于该第一卡孔312内,该撬拔件组30在第二连接状态时,该第二卡掣件226卡设于该第一卡孔312。

该第二撬拔件32邻近该本体2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插孔321,该第二插孔321沿径向的内周缘轮廓呈非圆形,该第二插孔321主要呈多角孔状,该第二插孔321在本实施例中呈六角孔状,该撬拔件组30在第一连接状态时,该第二连接部22插设于该第二插孔321内,该撬拔件组30在第二连接状态时,该第一连接部21插设于该第二插孔321内,该第二插孔321的内周缘沿径向凹设有一个第二卡孔322,该撬拔件组30在第一连接状态时,该第二卡掣件226卡设于该第二卡孔322内,该撬拔件组30在第二连接状态时,该第一卡掣件216卡设于该第二卡孔322。

该撬拔件组30能够以第三连接状态连接于该本体20,该撬拔件组30在第三连接状态时,该第一连接部21插设于该第一插孔311内,该第一卡掣件216抵靠于该第一撬拔件31相异于该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该第二连接部22插设于该第二插孔321内,该第二卡掣件226抵靠于该第二撬拔件32相异于该第一连接部21的一侧。

该第一撬拔件31相异于该本体2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撬拔部313,该第一撬拔部313沿一个第一虚拟延伸线c1的轴向延伸,该第一虚拟延伸线c1平行该虚拟贯轴l,该第一虚拟延伸线c1不通过该第一撬拔件31邻近该本体20的一端,该第二撬拔件32相异于该本体2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撬拔部323,该第二撬拔部323沿一个第二虚拟延伸线c2的轴向延伸,该第二虚拟延伸线c2平行该第一虚拟延伸线c1,该第二虚拟延伸线c2不通过该第二撬拔件32邻近该本体20的一端。

该撬棒工具10通过上述结构使工具前端的开口宽度或形状在变形上能够有更多的变化,且该撬棒工具10的最大开口宽度能够大于该驱动杆25的长度。该驱动杆25的长度可依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更换,该第一撬拔件31及该第二撬拔件32上卡孔的位置与数量也可依使用需求变更设置。

参照图9及图10所示,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及平面外观图。本案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该本体20a包括有一个握把23a、一个撬拔座24a及一个驱动杆25a,该撬拔座24a连接于该握把23a的一端,该第一连接部21a及该第二连接部22a分别设置于该驱动杆25a相异的两端,该驱动杆25a的两端之间固定连接于该撬拔座24a,该驱动杆25a邻近该撬拔座24a远离该握把23a的一端,该撬拔座24a沿平行该虚拟贯轴l径向的方向延伸,该撬拔座24a凸设有一个拔钉器241a,该拔钉器241a设置于该撬拔座24a相异于该握把23a的一侧并邻近该撬拔座24a远离该握把23a的一端,且该拔钉器241a沿平行该虚拟贯轴l轴向的方向往远离该握把23a的方向延伸。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为本发明可移爪换位的撬棒工具,其中撬棒工具包括有一个本体及一个撬拔件组,该本体沿一个虚拟贯轴的轴向延伸,该本体沿该虚拟贯轴的径向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及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该虚拟贯轴相异的两侧,该撬拔件组能够以第一连接状态或第二连接状态连接于该本体,该撬拔件组包括有一个第一撬拔件及一个第二撬拔件,该撬拔件组在第一连接状态时,该第一撬拔件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撬拔件连接于该第二连接部,该撬拔件组在第二连接状态时,该第一撬拔件连接于该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撬拔件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该撬棒工具通过上述结构使工具前端的开口宽度或形状在变形上能够有更多的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