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分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2037发布日期:2019-02-19 18:0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胶分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硅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胶分装装置。



背景技术:

硅胶又名硅酸凝胶,具有吸附性好、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硅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凝固,硅胶在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分装,然后密封保存,目前常用的是带盖子的桶状容器进行保存,先将硅胶加入容器中,然后通过盖子对容器进行密封,从而避免硅胶暴露在空气中而凝固。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打开盖子,而有时难以一次性的把容器中的硅胶使用完毕,由于盖子打开后,即使再将盖子盖合在容器上,盖子对容器的密封效果也会变差,外界的空气进入容器中,使容器中剩余的硅胶凝固。

后来在包装时采用容积较小的管状容器,容器中的硅胶较少,基本能够一次性使用完毕,从而避免剩余的硅胶凝固,一般采用管道向管状容器中注入硅胶,但是在完成所有硅胶的注胶后,管道中仍残留有一段硅胶,硅胶凝固后会完全堵塞管道,使管道无法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用于注入硅胶的管道堵塞的硅胶分装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胶分装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进料筒,进料筒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活塞并竖向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端贯穿活塞并与活塞滑动连接;所述进料筒下部固定有位于活塞下侧的弹性管,所述弹性管下端固定有出料块,所述出料块上竖向设有滑动通道,所述连杆下端伸入滑动通道内,所述滑动通道侧壁固定有防止连杆下端完全脱出的限位件,所述连杆下端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在连杆向下滑动时被滑动通道封闭。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注胶完成后,连杆带动弹性管下端向上运动,弹性管受到挤压,弹性管内残留的硅胶减少,弹性管中不会残留大量硅胶,避免残留的大量硅胶凝固后完全堵塞弹性管。

(二)活塞向上滑出进料筒后,可以从上方将待分装的硅胶加入进料筒内,活塞沿进料筒向下滑动时,使硅胶向下进入弹性管内。而弹性管可以伸入保存硅胶的圆柱状的容器的底部,直接将硅胶加入容器底部,容器底部不会残留空气,保证硅胶可以充满容器。

(三)在连杆向上滑动时,保持活塞的静止,连杆相对于出料块向上滑动,出料通道打开,在限位件的作用下,连杆带动出料块向上滑动,弹性管内的容积减小,弹性管中的硅胶从出料通道落出。而在出料的过程中,弹性管下端在连杆的作用下相对于容器向上移动,硅胶先落至容器的底部,然后在弹性管下端向上移动过程中逐渐填满容器,不需要移动容器,从而避免移动距离过大时导致容器的开口处移动至弹性管下方,避免硅胶直接从容器开口处进入容器,保证容器内的空气可以排出。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弹性管上端与活塞之间设有环形的刮板,所述刮板中部设有供连杆通过的开孔,所述进料筒侧壁设有可封闭的回收孔,所述回收孔位于弹性管上端与活塞之间;出料块位于弹性管内。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当完成所有硅胶的分装后,使连杆向上滑动,从而带动出料块和弹性管的下端向上滑动,由于出料块位于弹性管内,故当出料块在连杆的带动下不断向上运动时,弹性管发生内外翻转,弹性管的内壁翻转至外侧,随后弹性管与出料管固定的一端向上经过开孔,弹性管内壁上附着的硅胶被刮板刮下,最后从回收孔流出,弹性管内不再残留有硅胶,避免在长时间不分装时,弹性管中的硅胶凝固堵塞弹性管。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改进,刮板底壁为靠近连杆一侧高于另一侧的斜面。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硅胶呈乳状,从弹性管内壁上被刮下的硅胶沿刮板向刮板靠近进料筒一侧流动,而刮板倾斜更有利于硅胶的流动,使硅胶快速从回收孔流出。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改进,弹性管上端内径大于下端内径。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弹性管发生内外翻转时,弹性管上端包覆在弹性管下端和出料块外侧,本方案的弹性管上端内径大于下端,有效避免弹性管上端在翻转时破裂。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改进,进料筒上部设有进料口。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活塞滑至进料口上方即可从进料口向进料筒内加入硅胶,本方案中不需要活塞滑至进料筒上方,活塞不需要完全脱出进料筒,进料筒上端的侧壁仍可以对活塞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避免活塞发生歪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硅胶落入容器中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刮板刮除弹性管中的硅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进料筒1、进料口11、回收孔12、活塞13、刮板14、开孔15、连杆2、出料通道21、导向槽22、弹性管3、出料块31、限位块32、滑动通道33、容器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一种硅胶分装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进料筒1,进料筒1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活塞13并竖向设置有连杆2,所述连杆2贯穿活塞13并与活塞13滑动连接。进料筒1上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11,活塞13向上滑动时可滑至进料口11上方;下部侧壁上设有回收孔12和回收孔盖,回收孔12与回收孔盖螺纹配合,通过回收孔盖可封闭回收孔12。

进料筒1下端设有弹性管3,弹性管3上端的外径与进料筒1内径相等,弹性管3上部的外壁与进料筒1内壁固定,即弹性管3内腔与进料筒1内腔连通,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管3为乳胶管,且弹性管3上端的内径大于下端的内径。弹性管3下端固定有出料块31,出料块31位于弹性管3内。出料块31上设有竖向的滑动通道33,连杆2下端伸入滑动通道33内,连杆2下端的侧壁设有导向槽22,滑动通道33上端焊接有限位块32,限位块32位于导向槽22内并可相对导向槽22滑动,通过导向槽22和限位块32的配合,避免连杆2下端从滑动通道33下端伸出,以及避免连杆2下端从滑动通道33上端滑出,保证连杆2可以带动出料块31滑动。连杆2下端设有倒l形的出料通道21,连杆2相对于出料块31向下滑动后,出料通道21被滑动通道33封闭。

弹性管3上方与活塞13之间设有环状的刮板14,刮板14中部设有供连杆2穿过的开孔15,本实施例中的出料块31为圆柱体,开孔15的孔径大于出料块31的直径,刮板14远离开孔15一侧的侧壁与进料筒1内壁固定,且刮板14底壁为靠近连杆2的一侧高于远离开孔15一侧的斜面,刮板14远离开孔15一侧高于回收孔12。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先人工使活塞13向上滑至进料口11上侧,从进料口11将硅胶放入进料筒1内,然后使活塞13向下滑动。活塞13向下滑动时使进料筒1内的硅胶和气体向下滑动,同时人工从外部向内挤压弹性管3,使弹性管3内的体积减小,弹性管3和进料筒1中的气体从回收孔12排出,然后盖合回收孔盖,并将从回收孔12中漏出的硅胶进行回收。然后人工使连杆2和活塞13向下滑动,连杆2先相对于出料块31向下滑动,而限位块32相对于连杆2向上滑动,限位块滑至导向槽22上端时,连杆2通过限位块32和导向槽22的配合,带动出料块31向下滑动,弹性管3恢复原长,弹性管3中的空间增大,被活塞13向下推动的硅胶从开孔15处落入弹性管3内,活塞13向下滑动至与刮板14相抵的位置,活塞13封闭开孔15。

人工把用于储存硅胶的容器4放至弹性管3下方,并使弹性管3下端伸至容器4底部,然后保持活塞13的位置,使连杆2向上滑动,连杆2先相对于出料块31向上滑动,出料通道21与弹性管3连通,连杆2再带动出料块31和弹性管3下端向上运动,弹性管3缩短,弹性管3内的硅胶受到弹性管3侧壁的挤压,又由于活塞13封闭开孔15,弹性管3中的硅胶无法从开孔15流出,只能从出料通道21落出,直接落至容器4的底部。连杆2在不断向上滑动过程中,出料块31和弹性管3下端不断向上滑动,硅胶从下至上逐渐装满容器4,容器4底部不会出现气体残留。

完成所有硅胶的分装后,先人工打开回收孔12并使活塞13向上滑至进料筒1上部,再使连杆2向上滑动,连杆2带动出料块31向上运动过程中,弹性管3被翻转,即弹性管3内壁翻转至外侧。连杆2带动弹性管3与出料块31固定的一端先经过开孔15,从而使弹性管3内壁与刮板14接触,弹性管3内壁附着的硅胶被刮板14刮下,沿刮板14底壁流动,最后从回收孔12流出被收集,避免硅胶残留在弹性管3内,凝固后堵塞弹性管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