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料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2205发布日期:2019-06-11 23:5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料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辅助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料盘。



背景技术:

底料盘(或者称为托盘)作为承载工装被频繁用于工件热处理领域,现有的底料盘的本体为矩形网状结构,其包括矩形的边框及设置在边框内的纵横交错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的连接处的应力释放效果差。底料盘在高温环境下承载加热工件时,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的连接处容易受压崩裂。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底料盘的把手因高温发生热胀冷缩,加热完成后直接推拉把手极容易造成把手从本体上断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底料盘进行改进,以提升其抗压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底料盘,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底料盘,其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封闭的矩形边框,所述矩形边框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的连接处设有圆形的隔框;

把手,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其中一条矩形边上,所述把手包括长条形的抓握部,所述抓握部的上侧及下侧分别连接有梯形的加强筋,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形成有抓握空间,所述加强筋上均形成有应力释放凹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矩形边框的四条矩形边、四个边角处均设有应力释放环。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矩形边框的其中两条相对的矩形边上设有“u”形的应力释放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释放凹槽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应力释放凹槽内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加强筋的应力释放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底料盘,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其本体内的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的交叉处均设有隔框,从而快速释放加强筋相交处的应力,提升本体内部各区域的抗压能力。2、其把手的加强筋上设置有应力释放结构,从而提升了把手的抗压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述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包括本体10、矩形边框101、纵向加强筋102、横向加强筋103、隔框104、应力释放环105、应力释放口106、把手20、抓握部201、加强筋202、抓握空间203、应力释放凹槽2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性、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其次,本发明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隔盘结构的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底料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底料盘包括本体10及连接在所述本体10的其中一条矩形边上的把手20。其中:

所述本体10包括封闭的矩形边框101,所述矩形边框101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纵向加强筋102和横向加强筋103,所述纵向加强筋102和所述横向加强筋103的连接处均设有圆形的隔框104。所述隔框104能够释放加两条加强筋的相交处的应力,从而提升所述矩形边框内部各区域的抗压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0的矩形边框的四条矩形边、四个边角处均设有应力释放环105。所述应力释放环105能够释放矩形边框的矩形边及边角处的应力,从而提升所述本体10的矩形边框的抗压能力。进一步的,所述矩形边框的其中两条相对的矩形边上均设有“u”形的应力释放口106,所述应力释放口106能进一步适当矩形边框的矩形边上的应力。

所述把手20包括长条形的抓握部201,所述抓握部201的上侧及下侧分别连接有梯形的加强筋202,两个所述加强筋202之间形成有抓握空间203,所述加强筋202上均形成有应力释放凹槽204。所述应力释放凹槽204用于释放所述加强筋202上的应力,防止所述加强筋202在高温冲击下断裂。所述应力释放凹槽204最好为对称结构,如圆形、矩形等。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释放凹槽204为矩形,所述应力释放凹槽204的中心位置及四个边角处均设有贯穿所述加强筋202的应力释放孔,所述应力释放孔能够进一步释放所述加强筋202上的应力。

为了更好的理解,需解释的是,应力会造成:

1:开裂。因为应力的存在,在受到外界作用后(如本发明中的工件在处理过程中,底料盘经受高温及低温聚变),会诱使应力释放而在应力残余位置开裂。开裂主要集中在浇口处或过度填充处。2.产生翘曲或者变形:因为残留应力存在,因此产品在室温时会有较时间内的内应力释放或者高温时出现短时间内残余应力释放的过程,同时产品局部存在位置强度差,产品就会在应力残留位置产生翘曲或者变形问题。

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料盘,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封闭的矩形边框,所述矩形边框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的连接处设有圆形的隔框;把手,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其中一条矩形边上,所述把手包括长条形的抓握部,所述抓握部的上侧及下侧分别连接有梯形的加强筋,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形成有抓握空间,所述加强筋上均形成有应力释放凹槽。本发明提供的底料盘,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其本体内的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的交叉处均设有隔框,从而快速释放加强筋相交处的应力,提升本体内部各区域的抗压能力。2、其把手的加强筋上设置有应力释放结构,从而提升了把手的抗压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成;陈玉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远大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19.06.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