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8300发布日期:2019-03-02 01:32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真空辊,具体涉及用于保持、转送、卷绕或以其他方式处理卷材的真空辊。



背景技术:

在对卷材进行保持、转送,卷绕等领域经常会用到驱动辊,但是,现有的驱动辊一般都是通过像夹松辊或s型辊那样通过挤压来实现的,在传送卷材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接触卷材的两面,同时,普通驱动辊在传送卷材时,纯粹依靠摩擦力来实现入料端和出料端张力差,当包角过小时,由于提供的张力差过小可能失去驱动功能,并且入料端和出料端的张力差也是不可调的,使完全依赖于卷材张力差工作的辊体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辊,用以实现卷材的单面运输,同时,使卷材的入料端和出料端在张力差很小的时候依然能够工作,并且使入料端和出料端的张力差可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真空辊,包括同轴的外辊筒和内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辊筒上设置有气孔,所述外辊筒内壁和内辊筒外壁之间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的一端沿内辊筒的轴向方向、间隔的分别与内辊筒的外壁连接,两个隔板的另一端与外辊筒的内壁连接,两个隔板与内辊筒侧壁构成一个v型区,且两个隔板之间的内辊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部,该通气部将v型区与内辊筒内部通气相连起来,内辊筒内部还连接有抽气部件。

进一步地,构成v型区的两个隔板的真空角小于180度。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外辊筒和内辊筒的两端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部为设置在内辊筒侧壁上的若干个通孔。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通孔呈一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部为设置在内辊筒侧壁上的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外辊筒上的气孔为蜂窝式排布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部件包括一气管,所述气管一端与内辊筒连接,另一端连接抽气源。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上还设置有气压测量仪和气压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外辊筒和内辊筒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端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此真空辊的v型区可以使真空辊入料侧和出料侧承受较大的张力差,张力差还可以通过调节抽气量、真空度调整大小;

此真空辊传送卷材时即便使用很小的包角也能达到需要的张力差;

此真空辊可不依赖于卷材原有的张力进行工作,可处理极小的张力;

此真空辊传送卷材时,可以使真空辊只接触卷材的同一侧,实现单面接触卷材,不影响卷材的实际效果;

此真空辊即便在高速运转时也能够消除卷材和滚筒之间接触界面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真空辊,包括同轴的外辊筒1和内辊筒2,所述外辊筒1上设置有气孔,本实施例的所述外辊筒上的气孔为蜂窝式排布气孔。所述外辊筒1内壁和内辊筒2外壁之间设置有两个隔板3,两个隔板3的一端沿内辊筒的轴向方向、间隔的分别与内辊筒的外壁连接,两个隔板3的另一端与外辊筒的内壁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两个隔板3通过设置在内辊筒外周的固定夹6夹持在外辊筒和内辊筒之间,这只是一种比较优的实施方式,当然,也可以有别的实施方式,只要将隔板3固定在外辊筒1和内辊筒2之间就可以,比如,可以将隔板3焊接在内辊筒外壁上,隔板的另一侧直接接触外辊筒内壁或者也以焊接、粘接、胶接等各种方式连接,两个隔板与内辊筒侧壁构成一个v型区4,且两个隔板之间的内辊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部5,该通气部5将v型区4与内辊筒2内部通气相连起来。

本实施例通气部5的一种实施方式是为设置在内辊筒侧壁上的若干个通孔,通孔具有任何合适的布置形式、数量、形状或尺寸,本实施例优选方式是若干个通孔为大小相同的圆形孔,且呈一列设置。

本实施例通气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通气部为设置在内辊筒侧壁上的通槽,通槽的布置形式、数量、形状或尺寸也不受限制。

构成v型区的两个隔板的真空角小于180度。当卷材的包角大于45度时,包角比真空角大10度左右,当包角小于或等于45度时,包角比真空角大5度左右。

两个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外辊筒和内辊筒的两端齐平。内辊筒一端还连接有抽气部件。所述抽气部件包括一气管,所述气管一端与内辊筒连接,另一端连接抽气源。抽气源可采用鼓风机或真空泵。

在外辊筒和内辊筒两端的除抽气部件的其余部位设置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不仅将内辊筒内部隔离出来,还将内辊筒和外辊筒之间也隔离出来。

真空辊的工作原理大致为利用鼓风机或真空泵连续不断地从中心管向外抽气,在v型真空区保持稳定的、可调节的负压,使外界大气压在v型真空区外的卷材上产生一个大小可调节的压力,使卷材和外滚筒之间产生一个大小可调节的摩擦力,而实现在真空辊上卷材入料端和出料端的张力差之大小可调节。

张力差=thigh-tlow=卷材在外辊筒上的压力*卷材和外辊筒之间的摩擦系数。卷材在外辊筒上的压力有两部分组成:

来源于thigh和tlow在外辊筒上的作用力;

大气压在真空区外的压力。

所述气管上还设置有气压测量仪,通过气压测量仪,可以随时查看内辊筒内部的气压,气管上还设置有气压调节阀,若需要调节卷材入料端和出料端的张力差,可以通过抽气源抽气曾大张力差,通过旋转气压调节阀的方式排气,减小张力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真空辊入料端和出料端张力差是通过真空吸附而不是像夹松辊或s型辊那样通过挤压来实现的,所以真空辊可以始终只接触卷材的同一侧、单面接触卷材。另外相比于纯粹依靠摩擦力来实现入料端和出料端张力差的普通驱动辊,包角过小时,因能提供的张力差过小而失去功能;但真空辊可以使用更小的包角。再者,普通驱动辊入料端和出料端张力差是不可调的;真空辊入料侧和出料侧可承受较大的张力差,张力差可以通过调节抽气量、真空度调整大小。特别的,真空辊可不依赖于卷材的张力进行工作,可处理极小的张力(相对于普通驱动辊)。如果对于薄膜涂布机生产线上的应用,烘干机入口端和出口端各放一个真空辊,可以实现烘干机中的张力区与入烘干机之前和出烘干机之后不同张力的隔离。

以上所属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集中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辊,包括同轴的外辊筒和内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辊筒上设置有气孔,所述外辊筒内壁和内辊筒外壁之间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的一端沿内辊筒的轴向方向、间隔的分别与内辊筒的外壁连接,两个隔板的另一端与外辊筒的内壁连接,两个隔板与内辊筒侧壁构成一个V型区,且两个隔板之间的内辊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部,该通气部将V型区与内辊筒内部通气相连起来,内辊筒内部还连接有抽气部件。本发明真空辊的V型区可以使真空辊入料侧和出料侧承受较大的张力差,张力差还可以通过调节抽气量、真空度调整大小。

技术研发人员:杨奕能;秦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塞斯(珠海)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5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