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井下用整芯阻燃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1581发布日期:2018-11-07 19:5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型井下用整芯阻燃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型井下用整芯阻燃输送带。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用输送带适宜于长距离、大运量的作业场所,常用于大型的煤矿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煤炭的重量大输送带的抗拉强度下降的状况,并且大块煤炭运输过程中一旦掉落会对运输设备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煤炭在输送带上堆积会导致输送带局部的磨损严重和影响寿命,因此需要一种适合于运输煤炭的输送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型井下用整芯阻燃输送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输送带在运输煤炭的过程中能防止煤炭的掉落和局部堆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型井下用整芯阻燃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带和基带两侧的挡边,所述基带包括上覆盖胶层、下覆盖胶层以及设置在上覆盖胶层和下覆盖胶层中间的整体带芯,所述整体带芯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骨架层、钢丝网层和下骨架层,所述上覆盖胶层上等距设有若干个挡条,相邻两个所述挡条内的基带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上覆盖胶层截面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滑纹为菱形、波浪形或V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边为波浪形。

优选的,所述上骨架层为纬线和经线交织而成的陶瓷纤维层,且经线强度大于纬线强度,所述经线和纬线交织呈网格状,所述网格边长为0.4-0.8mm。

优选的,所述钢丝网层为环状钢丝相互套锁而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骨架层、下骨架层和中间位置设置的钢丝网层此结构增强了输送带的抗疲劳强度,抗撕裂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基带两侧设置有的挡边,上覆盖胶层上等距设有的若干个挡条和挡条内基带上设有的防滑纹结构,防止了物料在输送过程中打滑造成的物料堆积和掉落,物料均匀的放置在相邻的挡条之间能使物料的受力更加均匀,保护输送带局部承重过重受损,并且上覆盖胶层截面呈弧形结构,防止物料在运行过程中跑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挡边-1,上覆盖胶层-2,下覆盖胶层-3,上骨架层-4,钢丝网层-5,下骨架层-6,挡条-7,防滑纹-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型井下用整芯阻燃输送带,包括基带和基带两侧防止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坠落进行挡料的波浪形挡边1,其中基带包括上覆盖胶层2、下覆盖胶层3以及设置在上覆盖胶层2和下覆盖胶层3中间的整体带芯,整体带芯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骨架层4、钢丝网层5和下骨架层6,上覆盖胶层2上等距设有若干个挡条7,挡条7优选为V型结构,挡条7高度不能高于挡边1高度,相邻两个挡条7内放入适量的物料,避免物料堆积导致输送带局部超重受损影响使用寿命,相邻两个挡条7内的基带上设有防滑纹8,防止物料打滑对接跌落。

进一步优化方案,上覆盖胶层2截面呈弧形结构,能防止物料运行过程中跑偏撞击挡边1。

进一步优化方案,防滑纹8为菱形、波浪形或V形结构,防止物料打滑,在输送过程中磨损输送带,使运行更加平稳。

进一步优化方案,上骨架层4为纬线和经线交织而成的陶瓷纤维层,且经线强度大于纬线强度,经线和纬线交织呈网格状,网格边长为0.4-0.8mm;钢丝网层5为环状钢丝相互套锁而成,增加输送带的抗拉性能和抗撕裂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