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施工多功能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9041发布日期:2018-08-17 20:0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运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施工多功能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在施工时需要专门的运送装置来对沥青进行运送,便于输送,但现有技术:使用后不易清洗,并且桶体表面温度高容易烫伤使用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施工多功能运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后不易清洗,并且桶体表面温度高容易烫伤使用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沥青施工多功能运送装置,包括底板、滚轮、万向轮、推杆、把手、沥青桶、出料口、主板、指示灯、控制器、顶盖、太阳能电池板、出水管、水泵、水管、螺旋喷嘴和保温隔热装置,所述底板底部左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板底部右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左侧与推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推杆顶部与把手进行焊接,所述底板顶端中部设置有沥青桶,所述沥青桶正表面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顶部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正表面右端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左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沥青桶顶部左端与顶盖进行铰链连接,所述顶盖顶端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沥青桶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并出水管底部贯穿底板底部,所述沥青桶左侧上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沥青桶内上端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底部设置有螺旋喷嘴,所述沥青桶内左右两侧设置有保温隔热装置,所述保温隔热装置由板体、真空板、石棉层和特氟龙涂层组成,所述板体内左右两端设置有真空板,所述真空板内侧与石棉层进粘接,所述板体内右侧表面设置有特氟龙涂层,所述板体左侧与沥青桶进行连接,所述水泵、指示灯均与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与出水管内径表面均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密封盖进行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左侧设置有进水管,并且进水管内径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与外接水管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水泵右侧上端设置有排水管,并且排水管贯穿沥青桶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为环型水管,并且左侧设置有注水管,注水管右侧与水管内相互贯通,所述水管左侧通过注水管与水泵右侧排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喷嘴均设置有八个,并且均与分部于水管底部,所述螺旋喷嘴顶部与水管底部相互贯通,所述水管右侧设置有螺栓,所述沥青桶内右侧上端设置有螺孔,所述水管与沥青桶通过螺栓与螺孔进行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左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凸块,所述沥青桶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凹槽,所述板体与沥青桶通过凹槽与凸块进行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喷嘴采用LZ-1型号。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采用25KQF-8型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沥青施工多功能运送装置,通过设置水泵于沥青桶左侧,连接水源到沥青桶内水管内,水管底部螺旋喷嘴喷出螺旋水柱对沥青桶内进行喷洒,实现快速清洁,解决了现有技术使用后不易清洗的问题,再设置保温隔热装置于沥青桶内左右两测,内置有真空板、石棉层和特氟龙涂层,真空板、石棉层有效的对桶内沥青进行保温隔热,并且特氟龙涂层防止沥青粘黏在桶内,解决了桶体表面温度高容易烫伤使用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温隔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滚轮-2、万向轮-3、推杆-4、把手-5、沥青桶-6、出料口-7、主板-8、指示灯-9、控制器-10、顶盖-11、太阳能电池板-12、出水管-13、水泵-14、水管-15、螺旋喷嘴-16、保温隔热装置-17、板体-171、真空板-172、石棉层-173、特氟龙涂层-17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沥青施工多功能运送装置,包括底板1、滚轮2、万向轮3、推杆4、把手5、沥青桶6、出料口7、主板8、指示灯9、控制器10、顶盖11、太阳能电池板12、出水管13、水泵14、水管15、螺旋喷嘴16和保温隔热装置17,底板1底部左端设置有滚轮2,底板1底部右端设置有万向轮3,底板1左侧与推杆4进行螺栓连接,推杆4顶部与把手5进行焊接,底板1顶端中部设置有沥青桶6,沥青桶6正表面下端设置有出料口7,出料口7顶部设置有主板8,主板8正表面右端设置有指示灯9,指示灯9左侧设置有控制器10,沥青桶6顶部左端与顶盖11进行铰链连接,顶盖11顶端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2,沥青桶6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3,并出水管13底部贯穿底板1底部,沥青桶6左侧上端设置有水泵14,沥青桶6内上端设置有水管15,水管15底部设置有螺旋喷嘴16,沥青桶6内左右两侧设置有保温隔热装置17,保温隔热装置17由板体171、真空板172、石棉层173和特氟龙涂层174组成,板体171内左右两端设置有真空板172,真空板172内侧与石棉层173进粘接,板体171内右侧表面设置有特氟龙涂层174,板体171左侧与沥青桶6进行连接,水泵14、指示灯9均与控制器10、太阳能电池板12电连接,控制器10与太阳能电池板12电连接。

其中,所述出料口7与出水管13内径表面均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密封盖进行螺纹连接,在运送过程中防止内沥青的泄漏。

其中,所述水泵14左侧设置有进水管,并且进水管内径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与外接水管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水泵14右侧上端设置有排水管,并且排水管贯穿沥青桶6右侧,进水管连接外接水管提供水源通过水泵到排水管排出。

其中,所述水管15为环型水管,并且左侧设置有注水管,注水管右侧与水管15内相互贯通,所述水管15左侧通过注水管与水泵14右侧排水管相连接,连接排水管为螺旋喷嘴16工作提供所需的水源。

其中,所述螺旋喷嘴16均设置有八个,并且均与分部于水管15底部,所述螺旋喷嘴16顶部与水管15底部相互贯通,所述水管15右侧设置有螺栓,所述沥青桶6内右侧上端设置有螺孔,所述水管15与沥青桶6通过螺栓与螺孔进行螺栓连接,喷洒均匀,并且清洗效果好,相对省水。

其中,所述板体171左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凸块,所述沥青桶6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凹槽,所述板体171与沥青桶6通过凹槽与凸块进行插接,能稳定均匀的进行隔热,并且能拆卸对其进行清洗更换。

其中,所述螺旋喷嘴16采用LZ-1型号,喷洒均匀,效率高。

其中,所述水泵14采用25KQF-8型号,耐久性强,噪声小。

本专利所述的:螺旋喷嘴16在工作时将螺旋中的液体射入到一个螺旋金属突出外孔口内,这打破了传统的流体进入相对精细的许多同心圆环会形成完整的锥形喷雾形状的喷雾模式;水泵14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

工作原理:首先将顶盖11打开,将加热后的沥青倒入进行沥青桶6内,接着关上顶盖11,手握把手5施加力,使得底板1底部万向轮3与滚轮2进行滚动,使得设备开始进行移动,移动到需要进行工作的地方,将出料口7连接外部设备将桶内沥青进行抽取,顶盖11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主板8上的指示灯9能显示出电量,接着通过控制器10对设备进行控制,通过设置水泵14于沥青桶6左侧,水泵14左侧设置有进水管,并且进水管内径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与外接水管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水泵14右侧上端设置有排水管,并且排水管贯穿沥青桶6右侧,进水管连接外接水管提供水源通过水泵到排水管排出,水管15为环型水管,并且左侧设置有注水管,注水管右侧与水管15内相互贯通,所述水管15左侧通过注水管与水泵14右侧排水管相连接,连接排水管为螺旋喷嘴16工作提供所需的水源,连接水源到沥青桶6内水管内,水管15底部螺旋喷嘴16喷出螺旋水柱对沥青桶6内进行喷洒,实现快速清洁,污水则由底部出水管13排出,出料口7与出水管13内径表面均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密封盖进行螺纹连接,在运送过程中防止内沥青的泄漏,解决了现有技术使用后不易清洗的问题,螺旋喷嘴16均设置有八个,并且均与分部于水管15底部,所述螺旋喷嘴16顶部与水管15底部相互贯通,所述水管15右侧设置有螺栓,所述沥青桶6内右侧上端设置有螺孔,所述水管15与沥青桶6通过螺栓与螺孔进行螺栓连接,喷洒均匀,并且清洗效果好,相对省水,再设置保温隔热装置17于沥青桶6内左右两测,内置有真空板172、石棉层173和特氟龙涂层174,真空板172、石棉层173有效的对桶内沥青进行保温隔热,并且特氟龙涂层174防止沥青粘黏在桶内,解决了桶体表面温度高容易烫伤使用者的问题,板体171左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凸块,所述沥青桶6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凹槽,所述板体171与沥青桶6通过凹槽与凸块进行插接,能稳定均匀的进行隔热,并且能拆卸对其进行清洗更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