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261发布日期:2018-12-05 19:3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质量的越来越差,呼吸系统疾病也越来越多,因为空气中的病菌、粉尘、废气等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佩戴口罩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

折叠口罩是一种用于保护呼吸系统的卫生用品,使人体免受空气中的病菌、粉尘、废气等侵害。折叠口罩主要由无纺布、鼻线和耳带构成,具有手感柔软丰满,高效过滤,防低毒,除异味,透气舒适,卫生方便,安全美观的特点。

现有技术中,折叠口罩的生产多为半自动方式,针对折叠口罩的生产中的放料、定型、对折、焊接、冲切和输出等工序均需要配置一个作业人员并辅助相应的设备完成操作,精度低,费时费力的同时导致工作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也不利于产品的批量生产。目前市场上也有自动生产折叠口罩的设备,但此设备生产的折叠口罩是杯状型口罩、蝶形口罩和C型口罩,但是对于生产鱼型折叠口罩自动生产设备没有,如图1所示的呈鱼型状的口罩的生产,对于生产该鱼型折叠口罩的自动生产设备目前没有,而生产鱼型折叠口罩还是采用作业人员并辅助相应的设备进行机械生产的,费时费力并且工作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也不利于鱼型折叠口罩产品的批量生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该设备实现了自动生产鱼型折叠口罩,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鱼型折叠口罩生产方式中的精度低、人工成本高、工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在一机架本体上按流水生产线依次设置有鱼型口罩成型结构、一拖二分配结构和耳带上带结构;一口罩面料和一鼻线输送至所述鱼型口罩成型结构,所述鱼型口罩成型结构将所述口罩面料折叠成鱼型状口罩后输送至所述一拖二分配结构将鱼型状口罩分给两个所述耳带上带结构中给鱼型状口罩进行上耳带,一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鱼型口罩成型结构、所述一拖二分配结构和所述耳带上带结构连接;

所述鱼型口罩成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上鼻线装置第一熔接装置、裁切装置、布料输送装置、废料收卷装置、对折装置、第二熔接装置、外形切除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裁切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两侧切除装置和呼吸阀切孔装置;所述布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布料输送装置和第二布料输送装置;所述对折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第一对折装置和第二对折装置;

所述一拖二分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第一输送道、分拣装置和至少两条输出道;所述第一输送道位于所述分拣装置的右端,两个所述输出道分别位于所述分拣装置的前后两端;

所述耳带上带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本体上的口罩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口罩输送装置两侧的所述耳带输送带装置、耳带裁切装置、耳带夹取装置和耳带上带装置,所述耳带上带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本体上的下料装置。

优选地,所述上鼻线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底层口罩面料输送辊、顶层口罩面料输送辊、鼻线传送轮组和鼻线与口罩面料啮合的压辊,所述底层口罩面料输送辊和所述顶层口罩面料输送辊分别设置在所述鼻线传送轮组的左右两端,所述压辊设置在所述顶层口罩面料输送辊的正下方;所述鼻线传送轮组上设置有输送鼻线的至少三个鼻线传送轮和鼻线输送块,左端的所述鼻线传送轮上设置有切断鼻线的切刀,所述鼻线输送块上开设有输送鼻线的槽孔;所述压辊上设置有与鼻线相匹配宽度和厚度的压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熔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两端的第一焊接支架和焊接压块,以及卡接在两端所述第一焊接支架上的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上安装有面罩轮廓焊接辊轴,所述焊接压块设置在所述面罩轮廓焊接辊轴的下方,所述焊接压块与一焊接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焊接气缸驱动带动所述焊接压块向上升让所述焊接压块顶起所述口罩面料与所述面罩轮廓焊接辊轴的圆周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裁切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两端的裁切支架,以及卡接在两端所述裁切支架上的裁切滑块和输送口罩面料的切割下压辊轴,两个所述裁切滑块上安装有切割刀垫轴和切割切刀轴,所述切割切刀轴设置在所述切割刀垫轴上方。

优选地,所述布料输送装置的第一布料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两端的布料输送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布料输送支架上的布料输送下辊轴以及布料输送上辊轴,位于所述布料输送支架的左端的成型口罩顶起架,所述布料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冂字型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冂字型支架上的布料输送换向辊轴。

优选地,所述废料收卷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冂字型支架上的至少三个废料收卷滚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一端的废料收卷换向组件,所述废料收卷换向组件包括第一废料收卷换向轴和第二废料收卷换向轴。

优选地,所述对折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对折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对折支架上的对折输送压紧辊筒、对折板、对折压紧装置和对折输送换向辊轴;所述对折板包括矩形板和设置在所述矩形板上方的三角形板,所述三角形板与所述矩形板形成一个折叠入口。

优选地,所述布料输送装置的第二布料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两端的布料输送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布料输送支架上的布料输送上下压紧辊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布料输送上下压紧辊轴左侧的调位辊轴。

优选地,所述第二熔接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熔接装置的结构相似;所述第二熔接装置的结构中的面罩轮廓焊接辊轴上设置的花纹与图形与所述第一熔接装置的面罩轮廓焊接辊轴上设置的花纹与图形不一致,所述第二熔接装置上的面罩轮廓焊接辊轴上不仅设置有鱼型状的花纹与图形,还设置有熔接口罩两端耳带孔的熔接柱。

优选地,所述外形切除装置与所述裁切装置的两侧切除装置的结构相似。

优选地,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出料支架和安装在所述出料支架上的出料输送辊轴。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道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的输送道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输送道支架上的至少四条输送滚轴,所述输送滚轴上套接有下压成品的鱼型状口罩的压带,所述输送滚轴设置在输送成品的鱼型状口罩输送道的上方;一输送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的框架上,所述输送电机通过一输送传动皮带将所述输送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输送滚轴连接;所述第一输送道上设置有输送翻转组件,所述输送翻转组件包括输送翻转轴件、输送翻转电机和位于所述输送翻转轴件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向上推所述输送翻转轴件的上推气缸,所述输送翻转轴件卡接安装在所述输送道支架上,所述输送翻转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输送翻转轴件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翻转轴件上设置有装置十二条输送翻转条,所述上推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推板。

优选地,所述分拣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至少三个分拣底座和两个翻转组件,两个所述翻转组件分别位于中间的所述分拣底座前后两侧,所述翻转组件包括旋转滚轴和安装在所述旋转滚轴上的至少八条翻转条以及带动所述旋转滚轴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旋转滚轴套接一传动翻转带连接;所述分拣底座上开设有至少两道孔道;所述分拣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推送气缸和与所述推送气缸活塞杆连接的推板。

优选地,所述输出道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的输出道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输出道支架上下两端的至少三条输出输送滚轴,位于所述输出道支架上端的所述输出输送滚轴上套接有下压成品的鱼型状口罩的输出压带,位于所述输出道支架下端的所述输出输送滚轴上套接有输送成品的鱼型状口罩的输出输送带,所述输出输送带与一传动轴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与一输出输送电机的转轴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输出道支架上还设置有输出压紧滚轴,所述输出压紧滚轴设置在其中两条输出输送滚轴之间,所述输出输送滚轴和所述输出压紧滚轴设置在输送成品的鱼型状口罩输送道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口罩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传动电机和至少四条口罩输送转轴,每条所述口罩输送转轴上设置有双排链轮,其中一条所述口罩输送转轴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传动电机的转轴连接的滚轮,所述传动电机的转轴通过一皮带与所述滚轮连接,所述双排链轮套接有一传送口罩的链条,位于所述机架本体的工作台面上的所述链条设置在一口罩输送工作区上,所述链条上设置有数个放置口罩的料盘。为了将放置在所述料盘上的口罩与所述料盘水平放置,所述口罩输送工作区的两侧设置有调整口罩的调整条和压轮。

优选地,所述耳带输送带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的支撑架上的耳带输送安装板,所述耳带输送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耳带物料架,所述耳带物料架上放置有耳带;所述耳带输送安装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输送耳带的至少四个耳带传送轮;另一侧面的所述耳带输送安装板上设置有耳带输送电机;四个所述耳带传送轮分别为左上角耳带传送轮、中下耳带传送轮、右上角耳带传送轮和右下角耳带传送轮,所述左上角耳带传送轮与所述耳带输送电机转轴连接的滚轮抵接;耳带依次从所述左上角耳带传送轮绕过套接在所述中下耳带传送轮上,再套接绕过所述右上角耳带传送轮绕道所述右下角耳带传送轮输送至下一工序的所述耳带裁切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耳带裁切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口罩输送装置一侧的机架本体工作台底板上的耳带裁切输送组件和耳带切断组件,所述耳带裁切输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耳带裁切输送底座,所述耳带裁切输送底座的L型支柱上设置有耳带输送轮,所述耳带裁切输送底座的立板上设有耳带输送块和固定耳带的耳带固定气缸,所述耳带固定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一固定块;所述耳带输送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匹配的凹槽,并且所述耳带裁切输送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通孔;耳带从所述耳带输送轮绕过穿入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耳带切断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工作台底板上的切断支座,所述切断支座上安装有切断气缸,所述切断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切断连接块,所述切断连接块上安装有切断耳带的耳带切刀;所述切断支座上开设有放置切断连接块的矩形槽孔。

优选地,所述耳带夹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工作台底板上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上卡接有夹取耳带组件,所述夹取耳带组件与一滑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夹取耳带组件包括与所述滑动导轨卡接的滑动滑座,所述滑动滑座的立板上安装有夹取气缸,所述夹取气缸的夹爪连接有夹块。

优选地,所述耳带上带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的支撑架上的耳带上带下压组件和上带组件,所述耳带上带下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下压气缸和与所述下压气缸活塞杆连接的下压连接板,所述下压连接板上设置有压柱口罩的压板和至少四条将耳带压接在口罩四周耳带孔的压柱;所述上带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上带升降气缸,所述上带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上带连接框架,所述上带连接框架上设置有两个上带机械手组件,所述上带机械手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带连接框架底板上的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带齿轮的滑块,所述滑块卡接安装在所述上带连接框架底板的导轨上,所述上带机械手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带连接框架底板上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端与一机械手连接,一驱动气缸与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的带齿轮轴套。

优选地,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下料框架,所述下料框架上安装有下料输送组件和下料下推组件;所述下料输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下料框架上的至少六条下料输送轴,其中两条所述下料输送轴与一下料输送电机连接,所述下料输送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转轮,所述转轮上套接有下料传送带;所述下料下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下料框架上的下推气缸,所述下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下料推板。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的一侧,所述控制装置为控制箱,所述控制装置内含有电源控制装置和PLC控制装置控制,以实现整个自动化生产的运行,也让每个步骤协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所述鱼型口罩成型结构、所述一拖二分配结构和所述耳带上带结构上还设有若干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通过在一机架本体上按流水生产线依次设置有鱼型口罩成型结构、一拖二分配结构和耳带上带结构;一口罩面料和一鼻线输送至所述鱼型口罩成型结构,鱼型口罩成型结构将鼻线设置在口罩面料并将口罩面料折叠成鱼型状口罩后输送至一拖二分配结构将鱼型状口罩分给两个耳带上带结构中给鱼型状口罩进行上耳带,提高生产效率;又采用一控制装置分别与鱼型口罩成型结构、一拖二分配结构和耳带上带结构连接,实现了自动生产鱼型折叠口罩,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鱼型折叠口罩生产方式中的精度低、人工成本高、工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鱼型口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鱼型口罩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上鼻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第一熔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裁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布料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对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一拖二分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第一输送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分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输出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耳带上带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耳带输送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耳带裁切装置和耳带夹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另一角度的耳带裁切装置和耳带夹取装置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耳带上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上带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的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鱼型口罩一拖二自动折叠机是一套自动化生产鱼型口罩的流水生产线,在一机架本体100上按流水生产线依次设置有鱼型口罩成型结构200、一拖二分配结构300和耳带上带结构400;一口罩面料和一鼻线输送至所述鱼型口罩成型结构200,所述鱼型口罩成型结构200将所述口罩面料折叠成鱼型状口罩后输送至所述一拖二分配结构300将鱼型状口罩分给两个所述耳带上带结构400中给鱼型状口罩进行上耳带,这些结构通过一控制装置101中的电源控制装置和PLC控制装置控制,以实现整个流水线自动化生产,也让每个步骤协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所述控制装置101 分别与所述鱼型口罩成型结构200、所述一拖二分配结构300和所述耳带上带结构400连接。所述鱼型口罩成型结构200、所述一拖二分配结构300和所述耳带上带结构400上还设有若干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装置101的控制电路系统连接。

参照3,所述鱼型口罩成型结构20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 上的上鼻线装置210、第一熔接装置220、裁切装置230、布料输送装置240、废料收卷装置250、对折装置260、第二熔接装置270、外形切除装置280和出料装置29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裁切装置230 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的两侧切除装置和呼吸阀切孔装置;所述布料输送装置240包括第一布料输送装置和第二布料输送装置;所述对折装置26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的第一对折装置和第二对折装置。

参照图3和图4,所述上鼻线装置21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 100上的底层口罩面料输送辊211、顶层口罩面料输送辊212、鼻线传送轮组213和鼻线与口罩面料啮合的压辊214,所述底层口罩面料输送辊211和所述顶层口罩面料输送辊212分别设置在所述鼻线传送轮组213的左右两端,所述压辊214设置在所述顶层口罩面料输送辊 212的正下方;为了使输送一鼻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所述鼻线传送轮组213上设置有输送鼻线的至少三个鼻线传送轮215和鼻线输送块 216,所述鼻线输送块216上开设有输送鼻线的槽孔217,为了输送一定长度规格的鼻线,左端的所述鼻线传送轮215上设置有切断鼻线的切刀218(图中未标注),所述切刀218裁切一定长度的鼻线;为了将鼻线设置在所述口罩面料上,所述压辊214上设置有与鼻线相匹配宽度和厚度的压槽219。其中,所述压辊214上设置有上、下两个辊轴抵接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底层所述口罩面料从所述底层口罩面料输送辊211上输送至所述鼻线传送轮组213的下方,鼻线从所述鼻线输送块216通过所述鼻线传送轮215输送至底层所述口罩面料的上端面,顶层所述口罩面料从所述顶层口罩面料输送辊212输送至所述压辊214的前端与含有鼻线的底层所述口罩面料一起输送至压辊214 上并通过所述压槽219将鼻线设置在所述口罩面料中再输送至所述第一熔接装置220。

参照图3和图5,所述第一熔接装置22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两端的第一焊接支架221和焊接压块222,以及卡接在两端所述第一焊接支架221上的第一滑块223,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23上安装有面罩轮廓焊接辊轴224,所述焊接压块222设置在所述面罩轮廓焊接辊轴224的下方,所述焊接压块222与一焊接气缸225的活塞杆连接。其中,所述焊接气缸225驱动带动所述焊接压块222向上升让所述焊接压块222顶起所述口罩面料与所述面罩轮廓焊接辊轴224 的圆周面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将已上鼻线的所述口罩面料输送至所述第一熔接装置220的面罩轮廓焊接辊轴224的下方和所述焊接压块 222的上方,所述面罩轮廓焊接辊轴224转动将设置在述面罩轮廓焊接辊轴224的面罩外形轮廓形状焊接在所述口罩面料上,再输送至所述两侧切除组件上。为了增加口罩的美观,还可以在所述面罩轮廓焊接辊轴224上加上一些花纹或图形。

参照图3和图6,所述裁切装置23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 上两端的裁切支架231,以及卡接在两端所述裁切支架231上的裁切滑块232和输送口罩面料的切割下压辊轴233,两个所述裁切滑块232 上安装有切割刀垫轴234和切割切刀轴235,所述切割切刀轴235设置在所述切割刀垫轴234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已焊接有外形轮廓的所述口罩面料依次经过所述两侧切除装置和所述呼吸阀切孔装置的切割刀垫轴234和切割切刀轴235一起将所述口罩面料裁切口罩轮廓以及在所述口罩面料上切呼吸孔,之后将已裁切轮廓的所述口罩面料输送至所述布料输送装置240中。

参照图3和图7,所述布料输送装置240的第一布料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两端的布料输送支架241和设置在所述布料输送支架241上的布料输送下辊轴242以及布料输送上辊轴243,位于所述布料输送支架241的左端的成型口罩顶起架244,所述布料输送装置24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的冂字型支架245和设置在所述冂字型支架245上的布料输送换向辊轴246。在本实施例中,已裁切轮廓的所述口罩面料从所述布料输送下辊轴242和所述布料输送上辊轴243输出,所述成型口罩顶起架244将已裁切轮廓的所述口罩面料顶起从所述成型口罩顶起架244的上方输送到所述布料输送换向辊轴246的上方后输出至所述对折装置260中,所述口罩面料的边料从所述成型口罩顶起架244两侧输送至所述布料输送换向辊轴246的下方输出至所述废料收卷装置250。

参照图3,所述废料收卷装置250包括设置在所述冂字型支架245 上的至少三个废料收卷滚轴25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一端的废料收卷换向组件252,所述废料收卷换向组件252包括第一废料收卷换向轴253和第二废料收卷换向轴254。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成型口罩顶起架244两侧的所述口罩面料的边料分别输至所述废料收卷滚轴251上后经所述第一废料收卷换向轴253换向输送到所述第二废料收卷换向轴254将所述口罩面料的边料输出。

参照图3和图8,所述对折装置26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 上的对折支架261以及设置在所述对折支架261上的对折输送压紧辊筒262、对折板263、对折压紧装置264和对折输送换向辊轴265。其中,所述对折板263包括矩形板267和设置在所述矩形板267上方的三角形板268,所述三角形板268与所述矩形板267形成一个折叠入口266。在本实施例中,已熔接有外形轮廓的所述口罩面料输送至所述第一对折装置对所述口罩面料一侧进行对折后再输送至所述第二对折装置中,所述第二对折装置对另一侧的所述口罩面料进行对折后输送到下一工位。具体地,已熔接有外形轮廓的所述口罩面料从所述输送压紧辊筒262底端输送至所述折叠入口266进入,所述对折板 263将所述口罩面料的一侧对折后的面罩并经过所述对折压紧装置 264将面罩进行压紧,这样,口罩形状基本成型,再经所述对折输送换向辊轴265将口罩输送到下一工位,利于后续焊接加工。

参照图3,所述布料输送装置240的第二布料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两端的布料输送支架247和设置在所述布料输送支架247上的布料输送上下压紧辊轴248以及设置在所述布料输送上下压紧辊轴248左侧的调位辊轴249。在本实施例中,已对折的所述口罩面料从所述布料输送上下压紧辊轴248压紧输送至所述调位辊轴249使得滚压后所述口罩面料顺利输送至下一工序,利于后续焊接加工。所述布料输送上下压紧辊轴248的上辊轴外套有海绵,避免所述布料输送上下压紧辊轴248滚压过程对所述口罩面料的损坏。

参照图3,所述第二熔接装置27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熔接装置270 的结构相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熔接装置270的结构中的面罩轮廓焊接辊轴上设置的花纹与图形与所述第一熔接装置220的面罩轮廓焊接辊轴224上设置的花纹与图形不一致,所述第二熔接装置 270上的面罩轮廓焊接辊轴上不仅设置有鱼型状的花纹与图形,还设置有熔接口罩两端耳带孔的熔接柱,所述第二熔接装置270将已成轮廓的所述口罩面料通过该装置上的面罩轮廓焊接辊轴焊接成鱼型口罩形状后输送至下一工序的所述外形切除装置280。

参照图3,所述外形切除装置280与所述裁切装置230的两侧切除装置的结构相似,所述外形切除装置280用于将呈鱼型状所述口罩面料外多余的边料外进行切除后,呈鱼型状口罩成品输送至所述出料装置290,而多余边料由与所述废料收卷装置250相同结构的边料收卷装置回收。

参照图3,所述出料装置29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的出料支架291和安装在所述出料支架291上的出料输送辊轴292。在本实施例中,呈成品的鱼型状口罩从所述出料装置290上输送至所述一拖二分配结构300中。

参照图9,所述一拖二分配结构30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 上第一输送道310、分拣装置320和至少两条输出道330;所述第一输送道310位于所述分拣装置320的右端,两个所述输出道330分别位于所述分拣装置320的前后两端。在本实施例中,成品的鱼型状口罩从所述第一输送道310上输送至所述分拣装置320,所述分拣装置 320将成品的鱼型状口罩分别分配到前后两端的所述输出道330上,所述输出道330将成品的鱼型状口罩输送至所述耳带上带结构400 中。

参照图9和图10,所述第一输送道310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的的输送道支架311和设置在所述输送道支架311上的至少四条输送滚轴312,所述输送滚轴312上套接有下压成品的鱼型状口罩的压带313,所述输送滚轴312设置在输送成品的鱼型状口罩输送道的上方;为了带动所述输送滚轴312的运转,一输送电机314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100的框架上,所述输送电机314通过一输送传动皮带将所述输送电机314的转轴与所述输送滚轴312连接。其中,所述压带313为橡皮筋、皮带。为了提高所述第一输送道310的输送效率,所述第一输送道310上设置有输送翻转组件315,所述输送翻转组件 315包括输送翻转轴件316、输送翻转电机317和位于所述输送翻转轴件316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向上推所述输送翻转轴件316的上推气缸 318,所述输送翻转轴件316卡接安装在所述输送道支架311上,所述输送翻转电机317的转轴与所述输送翻转轴件316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上推气缸318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推板,为了便于翻转,所述输送翻转轴件316上设置有装置十二条输送翻转条319。其中,根据客户的需求,在所述第一输送道310上不需要翻转,则所述上推气缸318 驱动带动其活塞杆向上升带动推板顶起所述输送翻转轴件316,使得所述输送翻转轴件316脱离所述输送道支架311。在本实施例中,四条所述输送滚轴312上分别为第一输送滚轴、第二输送滚轴、第三输送滚轴和第四输送滚轴,所述第一输送滚轴和第二输送滚轴上套接有至少两条所述压带313,所述第三输送滚轴和第四输送滚轴上套接有至少两条所述压带313,所述第一输送滚轴和第四输送滚轴上还套接有至少两条所述压带313。成品的鱼型状口罩在所述第一输送道310 的输送道上,所述输送电机314驱动带动所述输送滚轴312转动将成品的鱼型状口罩一起输送至位于所述所述输送翻转轴件316右端的输送翻转条319上,所述输送翻转电机317驱动带动所述输送翻转轴件316的输送翻转条319以及所述输送翻转条319上的成品的鱼型状口罩翻转再输送至下一工序的所述分拣装置320中。所述压带313防止成品的鱼型状口罩弹起偏离所述第一输送道310,所述压带313还可以用于下压成品的鱼型状口罩,避免成品的鱼型状口罩的口罩本体泛起造成不良的成品的鱼型状口罩的产生。

参照图9和图11,所述分拣装置32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 100上的至少三个分拣底座321和两个翻转组件322,两个所述翻转组件322分别位于中间的所述分拣底座321前后两侧,所述翻转组件 322包括旋转滚轴323和安装在所述旋转滚轴323上的至少八条翻转条324以及带动所述旋转滚轴323转动的旋转电机329,所述旋转电机329的转轴与所述旋转滚轴323套接一传动翻转带连接;为了放置所述翻转条324,所述分拣底座321上开设有至少两道孔道325;为了将翻转后的成品的鱼型状口罩输送至下一工序的所述输出道330 上,所述分拣装置3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的推送组件 326,所述推送组件326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的推送气缸 327和与所述推送气缸327活塞杆连接的推板328。其中,三个所述分拣底座321分别为前侧分拣底座、中间分拣底座和后侧分拣底座。在本实施例中,成品的鱼型状口罩输送至所述中间分拣底座上,所述旋转电机329驱动带动所述旋转滚轴323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翻转条 324以及所述翻转条324条上的成品的鱼型状口罩一起旋转至所述前侧分拣底座或所述后侧分拣底座上,此时成品的鱼型状口罩翻转了 180度;之后所述推送气缸327驱动其活塞杆带动所述推板328推动成品的鱼型状口罩输送至下一工位的所述输出道330上。

参照图9和图12,所述输出道330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100 上的的输出道支架331和设置在所述输出道支架331上下两端的至少三条输出输送滚轴332,位于所述输出道支架331上端的所述输出输送滚轴332上套接有下压成品的鱼型状口罩的输出压带333,位于所述输出道支架331下端的所述输出输送滚轴332上套接有输送成品的鱼型状口罩的输出输送带335,所述输出输送带335与一传动轴336 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336与一输出输送电机337的转轴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输出道支架331上还设置有输出压紧滚轴334,所述输出压紧滚轴334设置在其中两条输出输送滚轴332之间,所述输出输送滚轴332和所述输出压紧滚轴334设置在输送成品的鱼型状口罩输送道的上方。其中,所述输出压带333为橡皮筋、皮带。在本实施例中,三条所述输出输送滚轴332上分别为第一输出输送滚轴、第二输出输送滚轴和第三输出输送滚轴,所述第一输出输送滚轴和第二输出输送滚轴上套接有至少两条所述输出压带333,所述第二输出输送滚轴和第三输出输送滚轴上套接有至少四条所述输出压带333,所述输出压紧滚轴334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输送滚轴和第二输出输送滚轴之间并且将其之间连接的所述输出压带333压紧在下方,所述输出压带333防止成品的鱼型状口罩弹起偏离所述输出道330。已翻转的成品的鱼型状口罩输送至所述输出输送带335上,所述输出输送电机 337驱动带动所述输出输送带335运转从而将成品的鱼型状口罩输送至下一工序的所述耳带上带结构400中。

参照图13,所述耳带上带结构400包括设置在机架本体100上的口罩输送装置410以及设置在口罩输送装置410两侧的所述耳带输送带装置420、耳带裁切装置430、耳带夹取装置440和耳带上带装置450,所述耳带上带结构400还包括设置在机架本体100上的下料装置460。

所述口罩输送装置41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的传动电机411和至少四条口罩输送转轴412,每条所述口罩输送转轴412上设置有双排链轮413,其中一条所述口罩输送转轴41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传动电机411的转轴连接的滚轮414,所述传动电机411的转轴通过一皮带与所述滚轮414连接,所述双排链轮413套接有一传送口罩的链条415,位于所述机架本体100的工作台面上的所述链条415 设置在一口罩输送工作区417上,所述链条415上设置有数个放置口罩的料盘416。为了将放置在所述料盘416上的口罩与所述料盘416 水平放置,所述口罩输送工作区417的两侧设置有调整口罩的调整条 418和压轮4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电机411驱动带动所述滚轮141转动而带动所述口罩输送转轴41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双排链轮 413上的所述链条415以及所述链条415上的料盘416一起绕着所述双排链轮413循环运转。

参照图13和图14,所述耳带输送带装置420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100的支撑架110上的耳带输送安装板421,所述耳带输送安装板421的顶端安装有耳带物料架422,所述耳带输送安装板42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输送耳带的至少四个耳带传送轮423,为了输送耳带,另一侧的所述耳带输送安装板421上设置有耳带输送电机424。其中,所述耳带物料架422用于放置耳带;四个所述耳带传送轮423分别为左上角耳带传送轮425、中下耳带传送轮426、右上角耳带传送轮427 和右下角耳带传送轮428,所述左上角耳带传送轮与425所述耳带输送电机424转轴连接的滚轮429抵接;耳带依次从所述左上角耳带传送轮425绕过套接在所述中下耳带传送轮426上,再套接绕过所述右上角耳带传送轮427绕道所述右下角耳带传送轮428输送至下一工序的所述耳带裁切装置43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带输送电机424 驱动转动带动左上角耳带传送轮425转动从而下拉所述耳带物料架 422上耳带。

参照图13、图15和图16,所述耳带裁切装置430包括安装在所述口罩输送装置410一侧的机架本体100工作台底板上的耳带裁切输送组件431和耳带切断组件432,所述耳带裁切输送组件431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100上的耳带裁切输送底座433,所述耳带裁切输送底座433的L型支柱上设置有耳带输送轮434,所述耳带裁切输送底座433的立板上设有耳带输送块435和固定耳带的耳带固定气缸 436,所述耳带固定气缸436的活塞杆连接一固定块;所述耳带输送块435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匹配的凹槽,并且所述耳带裁切输送底座433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通孔。其中,耳带从所述耳带输送轮434绕过穿入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参照图13、图15和图16,所述耳带切断组件432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100工作台底板上的切断支座437,所述切断支座437上安装有切断气缸438,所述切断气缸438的活塞杆连接有切断连接块,所述切断连接块上安装有切断耳带的耳带切刀439。其中,为了限制所述耳带切断组件432切断连接块的运行距离,所述切断支座437上开设有放置切断连接块的矩形槽孔。

参照图13、图15和图16,所述耳带夹取装置44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100工作台底板上滑动导轨441,所述滑动导轨441上卡接有夹取耳带组件442,所述夹取耳带组件442与一滑动气缸44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夹取耳带组件442包括与所述滑动导轨441卡接的滑动滑座444,所述滑动滑座444的立板上安装有夹取气缸445,所述夹取气缸445的夹爪连接有夹块446。其中,所述夹取气缸445为气功手指,为了限制所述夹取耳带组件442在所述滑动导轨441上滑动的行程,位于所述耳带切断组件432的滑动导轨441右端设置有限位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当耳带经所述耳带裁切装置430输送在所述凹槽中,所述滑动气缸445驱动其活塞杆推动所述夹取耳带组件 442在所述滑动导轨441上滑动直至与所述限位传感器抵接,所述夹取气缸445驱动带动所述夹块446夹取耳带的一端返回初始位置,同时,所述耳带固定气缸436驱动其活塞杆带动所述固定块下压将耳带固定放置在凹槽中,所述切断气缸438驱动其活塞杆带动所述切断连接块以及所述切断439向前运行并通过所述耳带切刀439切断耳带,则另一端的耳带由所述耳带上带装置450夹取。

参照图13、图17和图18,所述耳带上带装置450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100的支撑架110上的耳带上带下压组件451和上带组件 452,所述耳带上带下压组件451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0上的下压气缸453和与所述下压气缸453活塞杆连接的下压连接板454,所述下压连接板454上设置有压柱口罩的压板455和至少四条将耳带压接在口罩四周耳带孔的压柱456;所述上带组件452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10上的上带升降气缸4521,所述上带升降气缸4521的活塞杆连接有上带连接框架4522,所述上带连接框架4522上设置有两个上带机械手组件4523,所述上带机械手组件4523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带连接框架4522底板上的推动气缸4524,所述推动气缸4524的活塞杆连接有带齿轮的滑块4525,所述滑块4525卡接安装在所述上带连接框架4522底板的导轨上,所述上带机械手组件4523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带连接框架4522底板上的旋转轴4526,所述旋转轴4526 的底端与一机械手4527连接,为了驱动机械手4527夹取耳带,一驱动气缸4528与所述机械手4527连接,为了将所述机械手4527夹取的耳带放置在口罩的耳带孔上,所述旋转轴4526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4525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的带齿轮轴套4529。其中,四条所述压柱 456分别安装在所述下压连接板454四角;所述机械手4527包括两块夹爪,其中一块夹爪与所述驱动气缸4528的活塞杆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成品的鱼型状口罩由所述链条415输送至所述耳带上带装置450的正下方时,所述上带组件452的所述上带升降气缸4521驱动带动所述上带连接框架4522下降,所述推动气缸4524驱动带动所述滑块4525向前运行从而所述滑块4525的齿轮传动带动所述旋转轴 4526旋转使得所述机械手4527与所述耳带夹取装置440呈水平张开,两个所述上带机械手组件4523的所述驱动气缸4528驱动带动所述机械手4527分别夹取所述耳带夹取装置440上的耳带与所述耳带裁切装置430上的裁切耳带,之后所述推动气缸4524驱动带动所述滑块 4525向后运行从而所述滑块4525的齿轮传动带动所述旋转轴4526 旋转使得所述机械手4527闭合将耳带设置在口罩的耳带孔上,所述驱动气缸4528驱动带动所述机械手4527张开将耳带放置口罩的耳带孔中;同时所述耳带上带下压组件451的下压气缸453驱动带动所述压板455和所述压柱456一起下降,所述压板455将口罩压住避免上耳带的口罩晃动导致产品的不良,所述压柱456将放置在口罩耳带孔的耳带压接在口罩耳带孔上,之后将已上耳带的口罩由所述链条415 输送至下一工序的下料装置460上。

参照图13和图19,所述下料装置460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 100上的下料框架461,所述下料框架461上安装有下料输送组件462 和下料下推组件463;所述下料输送组件462包括安装在所述下料框架461上的至少六条下料输送轴464,其中两条所述下料输送轴464 与一下料输送电机465连接,所述下料输送轴46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转轮466,所述转轮466上套接有下料传送带467;所述下料下推组件463包括安装在所述下料框架461上的下推气缸468,所述下推气缸468的活塞杆连接有下料推板469。其中,六条所述下料输送轴464 分别为第一下料输送轴、第二下料输送轴、第三下料输送轴、第四下料输送轴、第五下料输送轴和第六下料输送轴,所述第三下料输送轴和所述第四下料输送轴与所述下料输送电机465连接,所述第三下料输送轴和所述第四下料输送轴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转轮466,所述第一下料输送轴与所述第三下料输送轴通过所述下料传送带467连接和所述第三下料输送轴与所述第五下料输送轴通过所述下料传送带467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下料输送轴与所述第四下料输送轴通过所述下料传送带467连接和所述第四下料输送轴与所述第六下料输送轴通过所述下料传送带467连接形成一下料输送通道102。在本实施例中,已上耳带的鱼型状口罩成品从所述链条415上的料盘416输送至所述下料输送通道102中,所述下料输送电机465驱动带动所述下料输送轴46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下料传送带467运转,所述下料传送带467运转带动已上耳带的鱼型状口罩成品从下料输送通道102上输送至下料下推组件463的下方,所述下推气缸468驱动其活塞杆带动所述下料推板469向下运行从而将已上耳带的鱼型状口罩成品放置在成品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