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带机及其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1416发布日期:2018-10-31 00:0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送带机及其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服装的制作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用到带料,例如,裤腰处的橡筋带等。通常利用送带机来导入带料,送带机包括主动轮、压轮及离合机构,通过主动轮的转动带动压轮转动,使带料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从主动轮与压轮之间通过,以实现带料导入的目的。

当带料导入时,需要先利用离合机构使压轮相对于主动轮移动,使压轮与主动轮之间的间距增大,以便于使带料顺利从压轮与主动轮之间通过。然而,传统送带机的离合机构的成本高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送带机的离合机构的成本高且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送带机及其离合机构。

一种离合机构,包括:

摆动臂,形成有第一贯通孔;

转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贯通孔中,所述摆动臂能以所述转动轴为轴心摆动;

扭转弹簧,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摆动臂的一侧,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摆动臂相连;及

弹性件,与所述扭转弹簧位于所述摆动臂的同一侧,所述弹性件具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能够与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相抵靠或与所述摆动臂相抵靠以限位所述摆动臂。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还具有固定部及拨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拨动部相连,所述限位头向靠近所述摆动臂的方向翘起以凸出所述拨动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还具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通过所述拨动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所述按压部远离所述拨动部的一端翘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还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按压部相连,且远离所述按压部翘起的一端,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头之间存在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还具有形变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形变部与所述拨动部相连,所述形变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动臂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中。

一种送带机,包括:

安装板;

如上述所述的离合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摆动臂还形成有第二贯通孔;

压轮,包括压轮轴及套筒,所述套筒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压轮轴上,所述压轮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贯通孔中;

主动轮,与所述压轮间隔相对设置;及

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动力源之间。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固定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拉力感应杆,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呈弧形的第一贯穿孔,所述拉力感应杆从所述第一贯穿孔中伸出,所述拉力感应杆用于测试带料的拉力。

上述送带机及其离合机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当压轮与主动轮之间的距离需要增大时,对压轮施加第一外力,使摆动臂以转动轴为轴心摆动一定的角度,限位头与扭转弹簧的一端相抵靠或与摆动臂相抵靠,使得当第一外力撤去后,摆动臂不会摆回至初始位置,从而使压轮与主动轮之间的间距增大,带料可方便地从该间隔中通过。当压轮需要回到初始位置时,对弹性件施加第二外力,使限位头远离摆动臂,摆动臂失去限位头的抵靠后,在重力及扭转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

由于离合机构所需的零部件较少,故该离合机构的结构简单。因为弹性件取材容易,制造成本低,故能有效降低送带机及其离合机构的成本。此外,由于压轮与主动轮的离合操作简单,故该送带机及其离合机构的操作便利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送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送带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摆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送带机10,包括离合机构20、安装板30、压轮40、主动轮50及动力源60,该送带机10具有成本低且结构简单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该送带机10可用于输送橡筋带等具有弹性的带料。

离合机构20包括摆动臂100、转动轴200、扭转弹簧300及弹性件400,该离合机构20可使压轮40与主动轮50较容易地离合,该离合机构20具有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及成本低的特点。

请一并参阅图3,摆动臂100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11,转动轴200穿设于第一贯通孔111中,摆动臂100能以转动轴200为轴心摆动,通过摆动臂100的摆动可使压轮40与主动轮50之间的间距增大,当压轮40需要回复至初始位置时,需使摆动臂100朝相反方向摆回。

具体地,摆动臂10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20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30,第二表面120与第一表面110相邻,第一表面110及第二表面120均与第一端面130相邻,第一贯通孔111贯穿相对两个第一表面110。

摆动臂100上还开设有第一紧固孔121及第一调节口131,第一紧固孔121贯穿相对两个第二表面120,第一调节口131开设于靠近第一紧固孔121的第一端面130上,第一调节口131将第一贯通孔111与第一紧固孔121连通。可将螺栓等紧固件穿设于第一紧固孔121中,以将摆动臂100固定在转动轴200上。

摆动臂100上还开设有第二贯通孔112、第二紧固孔122及第二调节口132,第二贯通孔112贯穿相对两个第一表面110,且远离第一贯通孔111开设,第二紧固孔122贯穿相对两个第二表面120,第二调节口132开设于靠近第二紧固孔122的第一端面130上,第二调节口132将第二贯通孔112与第二紧固孔122连通。可将螺栓等紧固件穿设于第二紧固孔122中,以实现压轮40与摆动臂100的连接。

摆动臂100上还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23,且第一固定孔123开设于第一表面110上。当然,第一固定孔123的数量可为两个,摆动臂100可呈轴对称状,例如第一贯通孔111与第二贯通孔112对称,提高了摆动臂100的使用方便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孔123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四个。

请参阅图2及图3,扭转弹簧300套设于转动轴200上,且位于摆动臂100的一侧,扭转弹簧300的一端与摆动臂100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扭转弹簧300的一端插入第一固定孔123中,扭转弹簧300与摆动臂100的连接方式简单、连接成本低。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在摆动臂100上开设容置槽,使得扭转弹簧300与容置槽的槽壁相抵。

请参阅图2及图4,弹性件400与扭转弹簧300位于摆动臂100的同一侧,弹性件400具有限位头410,限位头410能够与扭转弹簧300的一端相抵靠或与摆动臂100相抵靠以限位摆动臂100。当限位头410与扭转弹簧300的一端或者摆动臂100相抵靠时,发生移动的压轮不会回到初始位置,压轮40与主动轮50之间保持较大的间距,以方便带料从该间距顺畅地通过。当限位头410与摆动臂100之间的距离增大后,限位头410不再继续抵靠摆动臂100,压轮40回复至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头410通过抵靠扭转弹簧300的一端来间接抵靠摆动臂100。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在摆动臂100上开设一凹槽,限位头410通过抵靠凹槽的槽壁来直接抵靠摆动臂100。

弹性件400还具有固定部420及拨动部430,固定部420与拨动部430相连,限位头410向靠近摆动臂100的方向翘起以凸出拨动部430。固定部420用于实现弹性件400和其他元件的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2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21,可在其他元件上开设与第一通孔42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将螺栓等紧固件穿设于第一通孔421与第二通孔中,以实现弹性件400和其他元件的固定,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421的个数为两个,以便于弹性件400更好地固定在安装板3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20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其他元件上。可以理解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421的个数还可以为一个或三个。

拨动部430具有第一拨动片431及第二拨动片432,第一拨动片431及第二拨动片432间隔设置,限位头410位于第一拨动片431与第二拨动片432之间。制作时,可先在弹性件400上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一拨动片431、第二拨动片432及限位头410的雏形,然后对限位头410进行弯折,或者对第一拨动片431及第二拨动片432进行弯折,或者对限位头410、第一拨动片431及第二拨动片432均进行弯折,以形成第一拨动片431、第二拨动片432及限位头410,制造容易,且生产成本低。限位头410位于第一拨动片431与第二拨动片432之间的设计使得限位头410的耐用度高,不容易损坏。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头410可不位于第一拨动片431与第二拨动片432之间,拨动部430也可不同时具有第一拨动片431与第二拨动片432两部分,拨动部430能带动限位头410远离摆动臂100即可。

拨动部430还具有连接片433,限位头410、第一拨动片431及第二拨动片432均与连接片433相连,且连接片433位于限位头410与固定部420之间。连接片433用于增加固定部420与限位头410之间的距离,以便于限位头410抵靠扭转弹簧300的一端或者摆动臂100。

弹性件400还具有按压部440,按压部440通过拨动部430与固定部420相连,按压部440远离拨动部430的一端翘起。可朝远离摆动臂100的方向按压按压部440,以使拨动部430与按压部440相连的一端远离摆动臂100,从而带动限位头410远离摆动臂100。

弹性件400还具有限位部450,限位部450与按压部440相连,且远离按压部440翘起的一端,限位部450与限位头410之间存在间距。限位部450的存在既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压轮40相对主动轮50被过度移动,又保证了扭转弹簧300的一端或摆动臂100可较方便地被限位头410抵靠。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部450位于第一拨动片431与第二拨动片432之间,且与按压部440相连。限位部450及限位头410均可通过先切割再弯折的方式形成,制作简单,且节约材料。

弹性件400还具有形变部460,固定部420通过形变部460与拨动部430相连,形变部460相对于固定部420倾斜设置,从而使限位头410可以沿远离摆动臂100的方向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没有形变部460,可在弹性件400的固定元件上开设一容纳槽,以使弹性件400可在该容纳槽内摆动,从而实现限位头410远离摆动臂100的目的。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安装板30用于设置弹性件400、主动轮50及动力源60。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板3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1,可将螺栓等紧固件穿设于第一通孔421与第二通孔31中,以实现弹性件400的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400的按压部440伸出安装板30的端面,作业人员可以较方便地接触到按压部440,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安装板30上还开设有第二固定孔32,扭转弹簧300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固定孔32中,扭转弹簧300与安装板30的连接方式简单、连接成本低。

压轮40包括压轮轴及套筒,套筒可转动地套设于压轮轴上,压轮轴穿设于第二贯通孔112中。转动轴200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板30上,摆动臂100可随转动轴200的转动而摆动。主动轮50与压轮40间隔相对设置,动力源60用于驱动主动轮50转动,安装板30位于主动轮50与动力源6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源60为马达。

送带作业时,带料处于压轮40与主动轮50之间,且压轮40及主动轮50的外侧壁分别与带料相接触,主动轮50在马达的驱动作用下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压轮40朝与主动轮50相反的转动方向转动,带料从压轮40与主动轮50之间穿过。特别地,压轮40与主动轮50可呈1度左右的角度交叉设置,以使带料更好的被压在压轮40与主动轮50之间。

请再次参阅图1,送带机10还包括拉力感应杆71,安装板30上开设有呈弧形的第一贯穿孔,拉力感应杆71从第一贯穿孔中伸出,拉力感应杆71用于测试带料的拉力。送带作业时,带料与拉力感应杆71的外侧壁相接触,在带料的作用下拉力感应杆71在第一贯穿孔中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可通过分析拉力感应杆71在第一贯穿孔中的位置计算出带料上的拉力,以便在后续的带料的裁剪时,准确确定带料被裁剪的长度。

进一步地,送带机10还包括限位板71a,限位板71a上开设有与第一贯穿孔相对应的第二贯穿孔,拉力感应杆71从第二贯穿孔中伸出,限位板71a的存在可防止拉力感应杆71远离安装板30的一端下沉。可以理解地,第二贯穿孔也呈弧形,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均呈弧形的设置可以更好地与拉力感应杆71的工作轨迹相匹配。

送带机10还包括连接件72,连接件72与安装板30相连,连接件72上形成有容纳孔,可使工作平台上的连接柱穿设于容纳孔中,以实现送带机10与工作平台的固定。

送带机10还包括固定式限位架73,固定式限位架7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杆,带料可位于两根限位杆之间。固定式限位架73的存在一方面可起到便于带料从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之间通过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带料缠到其他元件上。

送带机10还包括可动式限位架74,可动式限位架74通过连接轴设置于安装板30上,且连接轴可相对于安装板30转动。可动式限位架74的存在可有效避免带料打结。

送带机10还包括压杆75与限位柱76,压杆75与限位柱76间隔相对设置,压杆75用于将带料压在限位柱76上,避免被输送的带料晃动。

上述送带机10及其离合机构2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当压轮40与主动轮50之间的距离需要增大时,对压轮40施加第一外力,使摆动臂100以转动轴200为轴心摆动一定的角度,限位头410间接或直接抵靠摆动后的摆动臂100,使得当第一外力撤去后,摆动臂100不会摆回至初始位置,从而使压轮40与主动轮50之间的间距增大,带料可方便地从该间隔中通过。

当压轮40需要回到初始位置时,朝向远离摆动臂100的方向对按压部440施加第二外力,形变部460的倾斜程度减少,从而使拨动部430远离摆动臂100,限位头410随拨动部430远离摆动臂100,摆动臂100失去限位头410的抵靠后,在重力及扭转弹簧300的弹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

由于该离合机构20所需的零部件较少,故该离合机构20的结构简单。因为弹性件400取材容易,制造成本低,故能有效降低送带机10及其离合机构20的成本。此外,由于压轮40与主动轮50的离合操作简单,故该送带机10及其离合机构20操作便利性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