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高空作业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3572发布日期:2018-11-02 20:3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高空作业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高空作业斗,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承重大,限定作业高度,产品被广泛用于电力、路灯、市政、园林、通信、机场、造船、交通、广告、摄影等高空作业领域。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061294.3的一种用于高空作业车的新型工作斗。所述新型工作斗包括框架和底板,在框架的侧面设有斗门和用于与臂架总成连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是由多根金属管交错焊接而成的网格状结构,在支架上设有用于嵌入臂架总成的竖向安装槽,在安装槽内横向设有第一销轴,在安装槽的两侧板上对称设有倒置的U型槽和第一销轴孔,所述臂架总成上对应设有与倒置的U型槽相适配的第二销轴和与第一销轴孔同心的第二销轴孔,所述臂架总成与工作斗连接端对应嵌入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锁紧。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减小作业车的收藏尺寸,提高作业车的整车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外形美观等特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工作斗方向调节幅度大且容易晃动,左右方向的调节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高空作业斗,以解决工作斗方向调节幅度大且容易晃动,左右方向的调节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高空作业斗,其结构包括传感器、站立板、斗体、固定板、调节器、操作台、控制器、电控箱、支撑架,所述斗体由多根钢管与竖立杆体焊接构成,其竖立杆体为L式杆体结构,所述斗体上部与中部及下部钢管长度相等,其中上部钢管加装一体成型的辅助钢管,所述斗体底部焊接固定连接站立板,所述电控箱采用装配方式设在斗体中部钢管上,所述斗体钢管开口端与两侧支撑架外壁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架两侧之间设有固定板,两者连接高度不同,所述电控箱与操作台位置采用上下安装结构,所述操作台安装在斗体上部钢管上,所述固定板外壁上设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由插板、支撑臂、转动器、轮轴、铰接臂、安装件、传动器组成,所述插板通过支撑臂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外壁凹槽内,所述转动器安装在铰接臂与支撑臂之间,采用转动摩擦方式相连,所述轮轴通过铰接臂与转动器相连,所述安装件对应设在铰接臂外壳上,所述铰接臂内腔中设有传动器,传动器采用啮合活动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通过接线与操作台通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采用通信方式与电控箱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站立板右侧上方位置设有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下侧垂直连接在站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站立板靠近边角处设有对应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器作左右方向的转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插板为实心钢材材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高空作业斗,使用者站在站立板上,对操作台表面按键进行操作,通电连接调节器,调节器由支撑臂与铰接臂通过转动器构成主要部件,安装件与插板作为辅助配件,转动器表面上设有轮轴,采用转动摩擦方式相连,传动器转动啮合时与转动器内齿相互啮合,带动支撑臂作左右方向的旋转,同时带动斗体左右移动,移动平稳且角度调整幅度精确,有效提高作业斗的活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高空作业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台外壳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轴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传感器-1、站立板-2、斗体-3、固定板-4、调节器-5、插板-501、支撑臂-502、转动器-503、轮轴-504、铰接臂-505、安装件-506、传动器-507、操作台-6、控制器-7、电控箱-8、支撑架-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高空作业斗,其结构包括传感器1、站立板2、斗体3、固定板4、调节器5、操作台6、控制器7、电控箱8、支撑架9,所述斗体3由多根钢管与竖立杆体焊接构成,其竖立杆体为L式杆体结构,所述斗体3上部与中部及下部钢管长度相等,其中上部钢管加装一体成型的辅助钢管,所述斗体3底部焊接固定连接站立板2,所述电控箱8采用装配方式设在斗体3中部钢管上,所述斗体3钢管开口端与两侧支撑架9外壁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架9两侧之间设有固定板4,两者连接高度不同,所述电控箱8与操作台6位置采用上下安装结构,所述操作台6安装在斗体3上部钢管上,所述固定板4外壁上设有调节器5;所述调节器5由插板501、支撑臂502、转动器503、轮轴504、铰接臂505、安装件506、传动器507组成,所述插板501通过支撑臂502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外壁凹槽内,所述转动器503安装在铰接臂505与支撑臂502之间,采用转动摩擦方式相连,所述轮轴504通过铰接臂505与转动器503相连,所述安装件506对应设在铰接臂505外壳上,所述铰接臂505内腔中设有传动器507,传动器507采用啮合活动方式,所述控制器7通过接线与操作台6通电连接,所述传感器1采用通信方式与电控箱8相连,所述站立板2右侧上方位置设有控制器7,所述固定板4下侧垂直连接在站立板2上,所述站立板2靠近边角处设有对应传感器1。

本专利所说的支撑臂502是一种为实现目标物体姿态稳定控制的装置,换言之,就是使物体可以在运动中保持其姿态的静止。设有伺服电机,负责左右方向的旋转。

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站在站立板2上,对操作台6表面按键进行操作,通电连接调节器5,调节器5由支撑臂502与铰接臂505通过转动器503构成主要部件,安装件506与插板501作为辅助配件,转动器503表面上设有轮轴504,采用转动摩擦方式相连,传动器507转动啮合时与转动器503内齿相互啮合,带动支撑臂502作左右方向的旋转,同时带动斗体3左右移动,移动平稳且角度调整幅度精确,有效提高作业斗的活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工作斗方向调节幅度大且容易晃动,左右方向的调节性较差,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移动平稳且角度调整幅度精确,有效提高作业斗的活动性,具体如下所述:

插板501通过支撑臂502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外壁凹槽内,所述转动器503安装在铰接臂505与支撑臂502之间,采用转动摩擦方式相连,所述轮轴504通过铰接臂505与转动器503相连,所述安装件506对应设在铰接臂505外壳上,所述铰接臂505内腔中设有传动器507,传动器507采用啮合活动方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