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纱线缠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0244发布日期:2018-11-28 00:0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纺织纱线缠绕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纱线缠绕架。



背景技术:

纱线分为短纤维纱,由短纤维(天然短纤维或化纤切段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分环锭纱、自由端纺纱、自拈纱等。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包芯纱等。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拈而成。纺织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目前的纺织纱线在缠绕过程中,容易产生松散现象,造成纱线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纺织纱线缠绕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纺织纱线缠绕架,包括纱线缠绕筒体,在所述纱线缠绕筒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体,在所述纱线缠绕筒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体,在所述第一挡板体和所述第二挡板体的外端面上均设置有环向内圈体,在所述第一挡板体和所述第二挡板体的外端面上均设置有环向外圈体,所述环向内圈体位于所述环向外圈体的内侧,在所述环向内圈体和所述环向外圈体之间安装有多根幅杆,并在每根幅杆上加工有凹槽,在其中几根幅杆上安装有纱线锁件A,并在所述环向内圈体的内壁面上安装有多个纱线锁件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板体和所述第二挡板体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挡板体和所述第二挡板体的截面均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环向内圈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卡件A,在所述环向内圈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卡件B,卡件A与卡件B一一对应,且卡件A与卡件B之间形成卡槽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环向外圈体的内表面安装有多个卡件C,在所述环向外圈体的内表面安装有多个卡件D,卡件C与卡件D一一对应,且卡件C与卡件D之间形成卡槽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件A、卡件B、卡件C以及卡件D的结构相同。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使用时,将纺织纱线缠绕在纱线缠绕筒体的外部,并将纱线缠绕筒体的纱线头穿过纱线锁件A和纱线锁件B进行锁紧,通过设置有卡槽A和卡槽B,在卡槽A和卡槽B中安装有卡盘,能够利用卡盘对纱线进行压紧,防止纱线缠绕不紧的现象,防止纱线出现松散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缠绕架,包括纱线缠绕筒体1,在所述纱线缠绕筒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体2,在所述纱线缠绕筒体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体3,所述第一挡板体2和所述第二挡板体3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挡板体2和所述第二挡板体3的截面均为圆形。

在所述第一挡板体2和所述第二挡板体3的外端面上均设置有环向内圈体4,在所述第一挡板体2和所述第二挡板体3的外端面上均设置有环向外圈体5,所述环向内圈体4位于所述环向外圈体5的内侧,在所述环向内圈体4和所述环向外圈体5之间安装有多根幅杆6,并在每根幅杆6上加工有凹槽7,在其中几根幅杆6上安装有纱线锁件A8,并在所述环向内圈体4的内壁面上安装有多个纱线锁件B9。

在所述环向内圈体4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卡件A10,在所述环向内圈体4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卡件B11,卡件A10与卡件B11一一对应,且卡件A10与卡件B11之间形成卡槽A12,在所述环向外圈体5的内表面安装有多个卡件C13,在所述环向外圈体5的内表面安装有多个卡件D14,卡件C13与卡件D14一一对应,且卡件C13与卡件D14之间形成卡槽B15,所述卡件A10、卡件B11、卡件C13以及卡件D14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使用时,将纺织纱线缠绕在纱线缠绕筒体1的外部,并将纱线缠绕筒体1的纱线头穿过纱线锁件A8和纱线锁件B9进行锁紧,通过设置有卡槽A12和卡槽B15,在卡槽A12和卡槽B15中安装有卡盘,能够利用卡盘对纱线进行压紧,防止纱线缠绕不紧的现象,防止纱线出现松散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