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0652发布日期:2018-12-11 19:47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包装纸箱。



背景技术:

纸箱是应用最广泛的包装制品,安装用料不同,有瓦楞纸箱,单层纸板箱等,有各种规格和型号,通常用用作商品的包裹物或物品保护外层使用物,纸箱在运输过程中会占用很大空间,增加运输成本,所以通常运输时将纸箱拆开运输,但是组装纸箱时,通常需要用胶带或者铆钉封装,给组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纸箱,可折叠运输,减少运输空间,降低运输成本,组装时无需胶带或者铆钉,组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纸箱,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顶盖、顶盖插板、底板、底盖、底盖插板、第一折痕、挡板、第二折痕、插缝、拉环、拉环槽和拉环口,第一侧壁为长方形,第一侧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侧壁平行设置,第二侧壁为长方形,第二侧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侧壁平行设置,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垂直设置,两个第一侧壁与两个第二侧壁组成一个上底面和下底面均开口的空心长方体,两个第一侧壁和两个第二侧壁组成的空心长方体的四个内侧壁靠近下底面处设有底板,底板的四条边分别粘贴在两个第一侧壁和两个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两个第一侧壁和两个第二侧壁组成的长方体的下底面设有底盖,底盖位于底板下方,底盖一端与一个第一侧壁下端相连,底盖其余端均未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底盖可绕着与第一侧壁相连的一端翻折,底盖远离与第一侧壁相连的一边设有底盖插板,底盖插板与底盖一体成型,底盖插板可绕着其所在的底盖该边翻折,底盖插板为梯形,底盖插板的下底边与底盖连接,底板与底盖设有底盖插板的同侧边上设有插缝,插缝的长度小于其所在的底板边的长度,底盖插板可插入第一侧壁内表面,底盖插板插入第一侧壁内表面后底盖插板的下底边与第一侧壁下端平齐,底盖插板的上底边从插缝中插入底板上方,底板靠近底盖的一面上靠近四角处粘贴有拉环,拉环为长方体,拉环侧壁上设有拉环口,拉环口贯通拉环,底板中部设有第二折痕,第二折痕平行于第一侧壁,第二折痕的长度等于底板与第一侧壁相连的边长,拉环均布于第二折痕两侧,底盖上靠近底板的面上对应四个拉环的位置上粘贴拉环槽,拉环槽为上表面开口的空心长方体,拉环槽的大小与拉环相匹配,拉环可安装于拉环槽内,第二侧壁中部设有第一折痕,第一折痕的一端与第二折痕的一端相连,第一折痕垂直于第二折痕,第一折痕的高度等于第二侧壁的高度,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组成的长方形的上表面处设有四个挡板,四个挡板大小形状均相同,挡板为梯形,两个挡板与一个第二侧壁连接,另两个挡板与另一个第二侧壁连接,挡板可绕着第二侧壁翻折,挡板的下底边与第二侧壁相连,挡板的下底边等于与其相连的第二侧壁边长的一半,挡板的高度小于第一侧壁的长度的一半,紧贴挡板上表面处设有顶盖,顶盖的大小和形状等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组成的长方体的上表面的大小和形状,顶盖的一端与第一侧壁相连,顶盖可绕着第一侧壁翻折,顶盖其余边未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顶盖远离与第一侧壁相连的一边连接顶盖插板,顶盖插板与顶盖一体成型,顶盖插板可绕着顶盖翻折,顶盖插板为梯形,顶盖插板的下底边与顶盖相连,顶盖插板下底边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顶盖的边长,顶盖插板可插入第一侧壁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包装纸箱,底板和两个第二侧壁可分别沿着第二折痕和第一折痕折叠,减少包装纸箱的占用空间,组装时只需展开纸箱,将拉环插入拉环槽内,插好顶盖插板和底盖插板即可,无需借助其他物品组装,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盖打开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盖打开时底盖和底板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环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拉环中部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顶盖,4.顶盖插板,5.底板,6.底盖,7.底盖插板,8.第一折痕,9.挡板,10.第二折痕,11.插缝,12.拉环,13.拉环槽,14.拉环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包装纸箱,包括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顶盖3、顶盖插板4、底板5、底盖6、底盖插板7、第一折痕8、挡板9、第二折痕10、插缝11、拉环12、拉环槽13和拉环口14,第一侧壁1为长方形,第一侧壁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侧壁1平行设置,第二侧壁2为长方形,第二侧壁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侧壁2平行设置,第二侧壁2与第一侧壁1垂直设置,两个第一侧壁1与两个第二侧壁2组成一个上底面和下底面均开口的空心长方体,两个第一侧壁1和两个第二侧壁2组成的空心长方体的四个内侧壁靠近下底面处设有底板5,底板5的四条边分别粘贴在两个第一侧壁1和两个第二侧壁2的内表面,两个第一侧壁1和两个第二侧壁2组成的长方体的下底面设有底盖6,底盖6位于底板5下方,底盖6一端与一个第一侧壁1下端相连,底盖6其余端均未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相连,底盖6可绕着与第一侧壁1相连的一端翻折,底盖6远离与第一侧壁1相连的一边设有底盖插板7,底盖插板7与底盖6一体成型,底盖插板7可绕着其所在的底盖6该边翻折,底盖插板7为梯形,底盖插板7的下底边与底盖6连接,底板5与底盖6设有底盖插板7的同侧边上设有插缝11,插缝11的长度小于其所在的底板5边的长度,底盖插板7可插入第一侧壁1内表面,底盖插板7插入第一侧壁1内表面后底盖插板7的下底边与第一侧壁1下端平齐,底盖插板7的上底边从插缝11中插入底板5上方,底板5靠近底盖6的一面上靠近四角处粘贴有拉环12,拉环12为长方体,拉环12侧壁上设有拉环口14,拉环口14贯通拉环12,底板5中部设有第二折痕10,第二折痕10平行于第一侧壁1,第二折痕10的长度等于底板5与第一侧壁1相连的边长,拉环12均布于第二折痕10两侧,底盖6上靠近底板5的面上对应四个拉环12的位置上粘贴拉环槽13,拉环槽13为上表面开口的空心长方体,拉环槽13的大小与拉环12相匹配,拉环12可安装于拉环槽13内,第二侧壁2中部设有第一折痕8,第一折痕8的一端与第二折痕10的一端相连,第一折痕8垂直于第二折痕10,第一折痕8的高度等于第二侧壁2的高度,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组成的长方形的上表面处设有四个挡板9,四个挡板9大小形状均相同,挡板9为梯形,两个挡板9与一个第二侧壁2连接,另两个挡板9与另一个第二侧壁2连接,挡板9可绕着第二侧壁2翻折,挡板9的下底边与第二侧壁2相连,挡板9的下底边等于与其相连的第二侧壁2边长的一半,挡板9的高度小于第一侧壁1的长度的一半,紧贴挡板9上表面处设有顶盖3,顶盖3的大小和形状等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组成的长方体的上表面的大小和形状,顶盖3的一端与第一侧壁1相连,顶盖3可绕着第一侧壁1翻折,顶盖3其余边未与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相连,顶盖3远离与第一侧壁1相连的一边连接顶盖插板4,顶盖插板4与顶盖3一体成型,顶盖插板4可绕着顶盖3翻折,顶盖插板4为梯形,顶盖插板4的下底边与顶盖3相连,顶盖插板4下底边的长度等于与其连接的顶盖3的边长,顶盖插板4可插入第一侧壁1内表面,运输时,打开顶盖3和底盖6,拉环12与拉环槽13分离,将第二侧壁2和底板5沿着第一折痕8和第二折痕10折叠,减少了占用空间,打开时,将两个第二侧壁2打开,拉动拉环12,将底板5打开,将底板5上的拉环12插入拉环槽13中,将底盖插板7插好,将挡板9展平至于第一侧壁1平行,盖上顶盖3,插好顶盖插板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