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4222发布日期:2019-02-19 19:47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或者配电专用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



背景技术:

在供电、配电设备领域,由于箱式变电站体积较大,重量较大,对于箱式变电站的安装、搬运一直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困难。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用于吊起搬运箱式变电站的设备。为了实现搬运过程,技术人员通常通过钢丝绳吊起箱式变电站,实现箱式变电站的吊起和搬运。但是,简单的采用钢丝绳,容易造成钢丝绳损坏箱式变电站,影响箱式变电站的使用。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箱式变电站安装设备不能满足现有技术的使用,影响技术人员对箱式变电站的安装和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总体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安装,通过拆卸储存运输,到现场快速安装使用,进一步方便了工人的使用的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包括上支撑梁和提升绳;所述提升绳的上端连接提升装置,所述提升绳下端连接有下支撑梁或变电站底座,所述上支撑梁两端支撑提升绳使所述提升绳跨设在变电站两侧。

所述上支撑梁两端开设上限位槽口,所述提升绳穿过所述上限位槽口中,使所述提升绳受到所述上限位槽口侧壁的限位。

所述下支撑梁两端开设下限位槽口,所述提升绳穿过所述下限位槽口中,使所述提升绳受到所述下限位槽口侧壁的限位。

上限位槽口和/或下限位槽口开口方向背离上支撑梁和/或下支撑梁中部。

上限位槽口和/或下限位槽口设置限位杆,使所述提升绳限位在所述上限位槽口和/或下限位槽口中。

所述限位杆外围套设有旋转环。

还包括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包括固定扣本体和固定环,所述固定扣本体开设贯穿孔,所述固定环呈U型结构,所述固定环的U型两端部穿过所述贯穿孔,并在贯穿孔的另一侧固定。

所述固定扣本体设置固定环的一侧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呈圆锥形结构,所述导向凸起下端与贯穿孔边缘光滑过渡;所述贯穿孔两侧分别设置导向凸起。

所述上支撑梁和/或下支撑梁外壁设有缓冲层。

所述提升装置为天车或者龙门吊或者吊车。

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通过提升装置吊动提升绳,并通过上支撑梁撑开提升绳,提升绳下端连接下支撑梁或者变电站底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专门用于提升变电站的吊装支架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或者现场工人直接通过钢丝绳提升变电站,导致容易损坏箱式变电站的缺陷。该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安装,通过拆卸储存运输,到现场快速安装使用,进一步方便了工人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的上支撑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的固定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固定扣的固定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固定扣的固定本体的俯视图;

图6是图3所示固定扣的固定本体的仰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上支撑梁,11、上限位槽口,12、缓冲层;

2、提升绳,21、固定环,22、提升环;

3、下支撑梁,4、限位杆;

5、固定扣,51、固定扣本体,52、固定环,53、贯穿孔,54、导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包括:上支撑梁1和提升绳2,提升绳2上端连接提升装置(优选的,在提升绳2的中间位置设置提升环,通过提升环与提升装置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为提升装置的挂钩勾在提升环内部,实现提升装置与提升绳2之间的连接)。提升绳2下端连接下支撑梁 3或者变电站底座;部分箱式变电站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在变电站底部固定超出变电站的结构部件,可以通过提升绳与该结构部件可拆卸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下支撑梁3来实现对箱式变电站的支撑,对于没有伸出变电站本体部件的变电站,直接通过下支撑梁3支撑,为了增加强度,也可以通过下支撑梁3辅助变电站本体提起箱式变电站,保证使用的安全。在提升绳2的端部通过固定环21对提升绳2端部打折,形成提升环22,直接套接在下支撑梁3或者变电站底座两侧,方便使用。上支撑梁1两端支撑提升绳2,使提升绳2跨开在变电站两侧。避免了在提升过程中,提升绳2损伤变电站的缺陷。该箱式变电站吊装支架,总体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安装,通过拆卸储存运输,到现场快速安装使用,进一步方便了工人的使用。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保证该吊装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上支撑梁1可以对提升绳2更好的支撑作用,在上支撑梁1两端开设上限位槽口11,提升绳2穿过上限位槽口11中,使提升绳2受到上限位槽口11侧壁的限位。进一步保证了吊装支架的使用安全。

同样的,为了保证下支撑梁3的支撑效果,在下支撑梁3两端开设下限位槽口,提升绳2穿过下限位槽口中,使提升绳2受到下限位槽口侧壁的限位。

为了避免提升绳2在上支撑梁1和/或下支撑梁端部滑落,将上限位槽口 11和/或下限位槽口开口方向设计为背离上支撑梁1和/或下支撑梁3中部。

为了进一步限制提升绳2,进一步保证吊装支架的使用安全,在上限位槽口11和/或下限位槽口设置限位杆4,使提升绳2限位在上限位槽口11和 /或下限位槽口中。限位杆4可以为螺栓,通过采用标准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为了方便提升绳2在上限位槽口11和/或下限位槽口伸缩滑动,在限位杆4外围套设有旋转环41。降低提升绳2与限位杆4之间的摩擦。

如图1~图6所示,为了提高吊装支架的的固定效果,以及上支撑梁1 的支撑效果,该吊装支架还包括固定扣5,固定扣5包括固定扣本体51和固定环52,固定扣本体51开设贯穿孔53,固定环52呈U型结构,固定环52 的U型两端部穿过贯穿孔53,并在贯穿孔53的另一侧固定。通过固定环52 将固定扣5固定在提升绳2外部,并通过固定扣5支撑上支撑梁1的位置,保证上支撑梁1不沿着提升绳2下滑,保证吊装支架的使用安全。

为了方便固定环52插入固定扣本体51,在固定扣本体51设置固定环 52的一侧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导向凸起54,导向凸起54呈圆锥形结构,导向凸起54下端与贯穿孔53边缘光滑过渡。优选的,贯穿孔53两侧分别设置导向凸起54。

为了方便工人对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的搬运,以及避免支撑梁与变电站之间碰撞时,损坏变电站,在上支撑梁1和/或下支撑梁外壁设有缓冲层12。

优选的,提升装置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为天车或者龙门吊或者吊车,或者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