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扶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9908发布日期:2018-12-18 21:3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扶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扶电梯。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手扶电梯运用的非常广泛,比如商场、超市等。为方便维修,在电梯的顶部会设置踏脚板,走离输送带后将踏入踏脚板,现有的手扶电梯的踏脚板一般都通过螺钉固定,容易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扶电梯,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扶电梯,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开口;

踏脚板,所述踏脚板位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踏脚板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踏脚板相对所述机架转动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倾斜布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输送带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踏脚板;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运动;

两个扶手,所述扶手设于所述机架上,两个所述扶手位于所述输送带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

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链轮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链轮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通过所述链条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通过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之间,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所述输送带顶部的边缘限定所述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踏脚板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为矩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踏脚板与所述机架间设有锁紧机构;

当所述踏脚板关闭所述开口时,所述锁紧机构能够将所述踏脚板与所述机架锁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卡紧件和活动件;

所述卡紧件固定于所述踏脚板,所述卡紧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条形槽和与所述条形槽连通的圆弧槽,所述圆弧槽的轴线与所述踏脚板相对所述机架转动的轴线重合;

所述活动件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机架;

所述踏脚板相对所述机架转动能够使所述活动件卡入所述圆弧槽内,当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圆弧槽与所述条形槽的交汇处时,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机架滑动能够使所述活动件卡于所述条形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卡紧件为板状结构,所述限位槽的宽度与所述卡紧件的厚度相等;

当所述踏脚板关闭所述开口时,所述卡紧件卡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具有相对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槽壁上设有第二滑槽;

所述活动件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扶电梯,驱动装置工作可带动输送带运动,输送带运动便可将低处的人员送入高处,在运输过程中,使用者可握持扶手,以保证使用者的平稳性。由于位于机架顶部的踏脚板与机架转动连接,可方便的打开或关闭机架顶部的开口,以便于对设备进行维修。此外,这种结构的手扶电梯,踏脚板不易从机架上脱落,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手扶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手扶电梯中的机架、输送带和驱动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手扶电梯的局部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V-V剖视图。

图标:100-手扶电梯;10-机架;11-立架;111-第一连杆;112- 第二连杆;113-第三连杆;114-开口;12-斜架;13-第一转轴;14- 第二转轴;15-限位槽;151-第一槽壁;152-第二槽壁;153-第一滑槽;154-第二滑槽;20-输送带;30-驱动装置;31-电机;32-第一链轮;33-第二链轮;34-链条;40-扶手;50-踏脚板;60-卡紧件;61- 卡槽;611-条形槽;612-圆弧槽;70-活动件;71-拉杆;8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扶电梯100,包括机架10、输送带20、驱动装置30(图1未示出)和两个扶手40和踏脚板50,踏脚板50、输送带20和扶手40均设于机架10上,驱动装置30用于驱动输送带20运动。

其中,如图2所示,机架10包括等高的立架11和斜架12,立架11为矩形的框架结构,斜架12为三棱锥形的框架结构,斜架12 固定于立架11的一侧。

其中,斜架12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第一转轴13平行于第二转轴14,第一转轴13靠近于斜架12的顶部,第二转轴14靠近于斜架12的底部。

立架11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三个连杆,三个连杆分别为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和第三连杆113,第一连杆11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11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11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13 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111与第三连杆113平行,第一连杆111与第二连杆112垂直。

输送带20同时套设于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的外侧,第一转轴13与第二转轴14通过输送带20传动连接,当第一转动时,输送带20将运动,同时带动第二转轴14转动。输送带20设于机架10 的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上后,输送带20处于倾斜状态,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第三连杆113和输送带20顶部的边缘共同限定机架10顶部的开口114,开口114即为检修口。本实施例中,开口114为矩形。

驱动装置30的作用是用于驱动输送带20运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30包括电机31、第一链轮32、第二链轮33和链条34。电机31固定于机架10的立架11上,第一链轮32设于第一转轴13上,第二链轮33设于电机31的输出轴上,第一链轮32 和第二链轮33通过链条34传动连接。当电机31工作时,在第一链轮32、第二链轮33和链条34的共同作用下,第一转轴13将相对机架10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20运动。这种结构的驱动装置30结构简单,维修、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

如图1所示,两个扶手40均固定于机架10上,两个扶手40位于输送带2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踏脚板50为矩形板。踏脚板50位于机架10的立架11的顶部,踏脚板50位于驱动装置30的电机31的上方,踏脚板50与第二连杆 112通过铰链转动连接。踏脚板50相对机架10转动能够打开或关闭机架10顶部的开口114。踏脚板50将开口114关闭时,踏脚板50 的底部将与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和第二连杆112接触,在此状态上,输送带20的顶端延伸至踏脚板50的底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扶电梯100,驱动装置30工作可带动输送带 20运动,输送带20运动便可将低处的人员送入高处,在运输过程中,使用者可握持扶手40,以保证使用者的平稳性。由于位于机架10顶部的踏脚板50与机架10转动连接,可方便的打开或关闭机架10顶部的开口114,以便于对设备进行维修。此外,这种结构的手扶电梯 100,踏脚板50不易从机架10上脱落,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机架10顶部的开口114为矩形结构,踏脚板50 可方便的对开口114进行遮盖。本实施例中,踏脚板50与立架11 的第二连杆112转动连接,便于踏脚板50的打开或关闭。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踏脚板50与机架10间设有锁紧机构。当踏脚板50关闭机架10顶部的开口114时,锁紧机构用于将踏脚板 50与机架10锁紧。

锁紧机构包括卡紧件60和活动件70。其中,卡紧件60固定于踏脚板50的下表面,卡紧件60为矩形板状结构,卡紧件60上设有卡槽61。卡槽61包括条形槽611和圆弧槽612,圆弧槽612的一端与条形槽611连通,圆弧槽612的另一端贯通活动件70的下边缘。其中,条形槽611平行于踏脚板50,圆弧槽612的轴线与踏脚板50 相对机架10转动的轴线重合。

活动件70可滑动的设置于机架10上,活动件70能够沿机架10 的第一连杆111的延伸方向滑动。

具体地,机架10的第一连杆111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为长条形,限位槽15沿第一连杆111的延伸方向布置,限位槽 15的宽度与卡紧件60的厚度相等。如图5所示,限位槽15具有相对的第一槽壁151和第二槽壁152,第一槽壁151上设有第一滑槽 153,第二槽壁152上设有第二滑槽154,第一滑槽153与第二滑槽 154相对设置,第一滑槽153与第二滑槽154均沿第一连杆111的延伸方向布置。

本实施例中,活动件70为圆形杆,活动件70的直径与第一滑槽 153和第二滑槽154的宽度一致。活动件70的一端可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153内,活动件70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槽154内,从而实现活动件70与机架10的滑动连接。

活动件70滑动至与踏脚板50相对机架10转动的轴线的距离等于圆弧槽612的半径时,踏脚板50相对机架10转动能够使活动件 70卡于圆弧槽612内,当活动件70位于圆弧槽612与条形槽611的交汇处时,在外力作用下,活动件70相对机架10沿第一连杆111 的延伸方向滑动后,活动件70将卡入条形槽611内,此时踏脚板50 将机架10顶部的开口114关闭,踏脚板50与机架10锁紧。

踏脚板50将机架10顶部的开口114关闭时,踏脚板50底部的卡紧件60将卡于第一连杆111上的限位槽15内并形成配合,可对踏脚板50起到定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活动件70与机架10间设有弹性件80,弹性件80 为弹簧。当活动件70位于圆弧槽612与条形槽611的交汇处时,在弹性件80的作用下,活动件70相对机架10沿第一连杆111的延伸方向滑动后,以使活动件70自动卡入条形槽611内。

此外,本实施例中,活动件70上设有拉杆71,拉杆71与活动件70垂直,拉杆71远离活动件7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连杆111的外侧。通过拉动拉杆71便可带动活动件70相对第一连杆111滑动,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扶电梯100,踏脚板50与机架10间设有锁紧机构,踏脚板50关闭机架10顶部的开口114时,锁紧机构可将踏脚板50与机架10锁紧,使得踏脚板50不会所以被打开,同时使得踏脚板50更不容易从机架10上脱落。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