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型吊卡及其组成的吊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479发布日期:2019-01-13 17:3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梯型吊卡及其组成的吊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梯型吊卡及其组成的吊装组件。



背景技术:

海堤护面结构的设置主要能起到破浪消能,降低波浪爬高的作用,确保海堤能在安全保证期内正常运行;海堤护面结构由护堤块吊装安装组成,现采用绳索捆绑护堤块,费时费力,且人工成本较高;采用现有绳索捆绑护堤块安装的方式,需要先将绳索捆绑在护堤块上,然后将绳索连接在吊装设备上起吊到对应位置进行安装,现有方式增加了吊装施工难度,难以高精度的将护堤块运送至安装位置。

随着城市的新兴发展,市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建设中新型的小型构件,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缺的基建,随着新型构件作为新材料的的出现,代替了传统的部分材料,吊装精度、要求不断的提高,传统的绳索捆绑吊装施工方法已不能满足和适应新型的构件吊装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型吊卡及其组成的吊装组件,以解决现采用绳索捆绑护堤块,费时费力,人工成本较高,增加了吊装施工难度及不能满足和适用新型构件吊装要求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梯型吊卡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部、连接部和吊顶部;支撑部、连接部、吊顶部的长度依次递减;支撑部、连接部、吊顶部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具体地,支撑部的长度:连接部的长度为2.5-3:1。

具体地,吊顶部上设有吊孔。

具体地,位于连接部端部侧的支撑部的形状为扇形体、长方体、正方体、实心三角体中任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位于连接部端部侧的支撑部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和多个凹坑,形成增加摩擦力的凹凸不平的接触面。

具体地,支撑部、连接部、吊顶部一体化制造成型。

一种梯型吊卡及其组成的吊装组件包括吊钩和三个依次相互接触设置的梯型吊卡,梯型吊卡的吊孔上连接有钢绳;钢绳的自由端与吊钩连接;所有钢绳和所有梯型吊卡组成等腰三角形平衡受力体系。

具体地,吊钩内设有凹槽,钢绳分别与吊钩上的凹槽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梯型吊卡放入护堤块预留洞内,然后通过连接吊顶部吊起护堤块,相对人工捆绑式更加省时省力,降低了人工需要,进而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吊顶部起吊更加容易控制吊装施工的精度,减少了施工难度,能适应新型构件的吊装要求。

(2)本实用新型中吊装组件由三根钢绳连接梯型吊卡组成,吊装作业中与生态块形成同一平面内的等腰三角形平衡受力体系,三角形的受力稳定性能提高吊装施工效率。吊装组件既能满足吊车的吊装能力,同时保证的吊装的效率和生态护堤块不因吊装超限被损坏。

(3)本实用新型中吊装组件简便,施工效率高,节省劳动力,节省成本且组装简便,操作简单;吊装作业安全稳定性高。

(4)本实用新型中梯型吊卡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机动灵活;梯型吊卡使用改装简单,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受力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支撑部,2-连接部,3-吊顶部,4-吊孔,5-凸起,6-凹坑,7-吊钩,8-钢绳,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梯型吊卡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部1、连接部2和吊顶部3;支撑部1、连接部2、吊顶部3的长度依次递减;支撑部1、连接部2、吊顶部3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使用时将梯型吊卡放入护堤块预留洞内,然后通过连接吊顶部3吊起护堤块,相对人工捆绑式更加省时省力,降低了人工需要,进而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吊顶部3起吊更加容易控制吊装施工的精度,减少了施工难度,能适应新型构件的吊装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部1的长度:连接部2的长度为2.5-3:1;支撑部1比连接部2长的那部分,吊装时会位于护堤块的预留洞内,长度的限定保证了能伸入预留洞的部分,保证了吊装的稳定和梯型吊卡的承载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吊顶部3上设有吊孔4;吊孔4用于连接钢绳8或与钢绳8连接的挂扣或卡扣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位于连接部2端部侧的支撑部1的形状为扇形体、长方体、正方体、实心三角体中任一种或多种;其也可为其他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具体确定,位于连接部2端部侧的支撑部1的形状使其与预留洞内接触的接触面积更大,使本实用新型能承受的重力更大,能适用于更广重力范围的护堤块的吊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位于连接部2端部侧的支撑部1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5和多个凹坑6,形成增加摩擦力的凹凸不平的接触面;凹凸不平的表面增大了其与预留洞内的摩擦力,使其防滑能力更好,吊装过程更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部1、连接部2、吊顶部3一体化制造成型。

一种梯型吊卡及其组成的吊装组件包括吊钩7和三个依次相互接触设置的梯型吊卡,梯型吊卡的吊孔4上连接有钢绳8;钢绳8的自由端与吊钩7连接;所有钢绳8和所有梯型吊卡组成等腰三角形平衡受力体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吊钩7内设有凹槽9,钢绳8分别与吊钩7上的凹槽9连接;使钢绳8与吊钩7连接问稳定,吊装过程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时间和劳动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步伐,符合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顺应国家未来发展的规划。本实用新型在草海西岸尾水及面源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新、老运粮河前置库水体净化生态工程一期和新、老运粮河前置库水体净化生态工程二期工程中得以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中梯型吊卡具有以下特点:

1、梯型吊卡构造简单、制作投资小、加工制作简便、轻巧灵活、使用方便、效率较高。

2、梯型吊卡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机动灵活。

3、梯型吊卡使用改装简单,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吊装组件具有以下特点:

1、吊装组件简便,施工效率高,节省劳动力,节省成本且组装简便,操作简单。

2、吊装作业安全稳定性高。

3、对吊装成品损坏小。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两端留置预留洞的空心预制构件;本实用新型原理如下:

通过对传统绳索吊装工具的改进,分别将三根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起吊机吊钩7上,钢丝绳另一端设置梯型吊卡,梯型吊卡与钢绳8采用U型扣辅助于绳卡连接组成吊装组件。

吊装作业时将梯型吊卡放入生态护堤块预留洞内,可将3个吊卡分别放入生态护堤块内进行同时吊装,在起吊过程中钢绳8受力形成由钢丝绳和生态护堤块共同组成的同平面等腰三角形平衡受力吊装体系,吊装体系在同一平面的两侧边钢绳8长度相等,中间设一根中垂线钢绳8组成,以实现快速、高效吊装。

梯型吊卡制作材质可就地取材,采用Q345,厚度不得小于2.5cm,采用氧气乙炔切割成型,采用钢板制作主要考虑其具有较高的刚度及强度,在吊装时避免因受力而变形及提高吊装作业的安全稳定性。

吊装组件由三根钢绳8连接梯型吊卡组成,吊装作业中与生态块形成同一平面内的等腰三角形平衡受力体系,三角形的受力稳定性能提高吊装施工效率。吊装组件既能满足吊车的吊装能力,同时保证的吊装的效率和生态护堤块不因吊装超限被损坏。

如图2所示,生态护堤块宽度B是已知长度,L1=L2,夹角α取值范围30°-90°。

则α取30°时,α1=α2=15°:tanα1=B/H H=B/0.268

Sinα1=B/L1 L1=L2=B/0.259

则α取90°时,α1=α2=45°:tanα1=B/H H=B

Sinα1=B/L1 L1=L2=B/0.707

由此可得L1=L2的长度取值范围为:B/0.707—B/0.259

H的取值范围为:B—B/0.707

梯型吊卡加工完成后,采用钢绳8连接,钢绳8直径为8—12mm,在钢绳8与吊卡连接处采用不锈钢U型扣连接,U型扣大小根据被吊装物的大小选用,钢绳8端头采用绳卡连接,绳卡连接数量不得少于3个。从安全角度考虑,为防止钢绳8端头钢丝伤人,端头可采用棉布或其他物品进行简单的包裹处理;钢绳8与吊车吊钩7连接可购买成品吊绳或采用绳卡自制,绳卡不得少于3个,通过一个U型扣将三组吊卡与吊车吊钩7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带动和促进昆明市以及云南省吊装工程施工的进步。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绳索捆绑吊装工程相比,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安全、吊装的稳定性及施工效率;传统的绳索捆绑吊装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工及时间且施工效率较低特别是针对小型的构筑物,通过本工法可以节约大量劳动力,节省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吊装组件的应用,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吊装施工中形成三角形状,稳定性高,避免或减少被吊装物在空中旋转或相互碰撞而造成的损坏。传统的吊装多数以单个数吊装特别是部分小型构筑物,施工效率低,机械有效利用率低,时间浪费较大,通过本工法的改进,提高了效率,较少了劳动力的投入,同时大大提高施工速度同时也降低了工程成本。

相同工程量下传统绳索捆绑吊装生态护堤块与新型吊钩7吊装生态护堤块经济效益对比表;

因此,从上表分析对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相同的工程量中,相同机械设备,采用新型吊装组件吊装生态护堤块,人工费可以节约600元,施工耗时可以节约4小时,机械台班费可以节约400元,共计节约1000元。

草海西岸尾水及面源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导流带全长2.9km,导流带两侧堰体顶生态护堤块安装,生态护堤块规格尺寸为700*630*550,共8925块。

新、老运粮河前置库水体净化生态工程一期全长1080m,导流带两侧堰体顶生态护堤块安装,生态护堤块规格尺寸为700*630*550,共3325块。

新、老运粮河前置库水体净化生态工程二期全长1675m,导流带两侧堰体顶生态护堤块安装,生态护堤块规格尺寸为700*630*550,共5155块。

在我公司已施工完成的多个生态护堤块新型吊装施工中,其质量、安全、环境、进度、成本等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未发生施工质量事故和大的施工质量问题。分项、分部工程均一次性验收合格。

2、未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包括施工现场内与现场外和与施工有关的施工安全事故,未发生施工机械设备事故。

3、未发生施工环境污染事件,无环保投诉及政府处罚。

4、施工期间,保证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没有扰民投诉。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