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轿厢平衡的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7303发布日期:2019-01-02 21:2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轿厢平衡的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轿厢平衡的配重装置。



背景技术:

曳引驱动乘客电梯的驱动主机的两侧用曳引绳分别挂载轿厢和对重,利用两侧的重力将曳引绳压在主机的驱动轮上。当曳引力不足时采取增加两侧的重量分布或调整其他设计参数来调整。

调整轿厢侧的重量最常用的方式是在轿底增加配重块。配重块需要在轿底平衡挂载,否则会造成轿厢偏载影响性能。安装时通常需要拆除轿厢导靴后一边调整静平衡一边确定挂载位置,且配重块单块质量固定,重量调整不连续,调整轿厢平衡困难。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5739959 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轿厢平衡的托架,该专利采用横梁与左托梁和右托梁固定连接的方式,平衡调节仅采用增减横梁上的配重块来实现,由于其平衡调节范围有限,且调节最小精度为单块配重块质量,调节精度低,故调节效果不明显。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2729528 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电梯轿厢平衡调节装置,该专利采用可围绕转轴转动的摆杆以及可在摆杆上直线运动的配重块实现,由于其配重块在轿厢底部为非平衡挂载,容易造成轿厢偏载,且其配重块数量单一,使得在调节平衡时调节力过于集中,造成调节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轿厢平衡的配重装置,通过调节可调配重块的位置以及悬梁的角度两个自由度,实现具有连续性、方向任意性的平衡调节,且调节精度高、效果好。

一种便于调节轿厢平衡的配重装置,包括连接在轿厢底部的悬梁,以及连接在悬梁上的可调配重块,所述悬梁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转动安装在轿厢底部,所述悬梁为筒状结构,所述可调配重块可滑动的定位安装在筒状结构内部。

悬梁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为以悬梁中心点为起始点向悬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所述中部区域的长度范围可以占悬梁总长度的1/3。以悬梁的中部区域作为安装位进行安装,使悬梁在旋转中心两侧均具有配重效果,以弥补单侧调节配重难以找到轿厢平衡点的缺陷。

可调配重块采用布置于筒状结构内部,而并非悬挂于筒状结构表面,是为了避免在电梯运行时因可调配重块晃动而导致轿厢不平衡的情况。

不仅如此,本装置在调节平衡时可从调节可调配重块在悬梁内部的位置以及悬梁的旋转角度两个自由度调整轿厢的平衡,平衡调节过程具有连续性,且可调节平面内任意方向的平衡问题,以调整可调配重块在悬梁上的相对位置实现平衡调节,其调节精度高,平衡调节方便且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悬梁的任一端部具有随悬梁转动的周向路径,各周向路径处在轿厢底部的竖直投影区域内,且邻近竖直投影区域的内边缘。

悬梁的布置方式使悬梁在轿厢正常工作的允许范围内具有最大的平衡调节涉及范围,以提高悬梁的调节效果,加速平衡调节速度,并避免转动时与其他部件干涉。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配重块分为两组,分别处在悬梁旋转中心的两侧。

悬梁旋转中心两侧均布置有可调配重块,可进一步弥补单侧调节配重难以找到轿厢平衡点的缺陷,还可在电梯轿厢自身处于平衡状态时,调节两侧的可调配重块,使配重装置自身处于平衡挂载状态,对电梯性能无影响。

作为优选,轿厢底部设有与悬梁端部相连、用于限制悬梁转动角度的限位件。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上设有条形孔,在轿厢底部与悬梁端部设有与所述条形孔相配合的限位锁紧螺栓。

限位件用于平衡调节完成后加强对悬梁的位置限定,条形孔延长了限位件的可固定范围,以更好地配合悬梁的任意旋转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悬梁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为开放结构,作为可调配重块的安装入口,且在安装入口部位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封头。

悬梁两端的开放结构设计便于可调配重块的安装与拆卸,提高调节灵活度,封头的连接为开放结构增加了一道防护,避免可调配重块的意外滑落。

作为优选,轿厢底部设有竖直布置的枢轴,所述悬梁可转动的吊挂在该枢轴上,所述枢轴的底端伸入筒状结构内部,并在伸入部分设有膨大的防脱头。

作为优选,所述悬梁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配重槽孔,各可调配重块上设有可沿配重槽孔滑动的导向杆。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配重块朝向配重槽孔的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导向杆为贯穿配重槽孔后与相应螺纹孔配合的锁紧螺杆。

通过锁紧螺杆与可调配重块的螺纹孔的配合,可方便地实现可调配重块的滑动与固定,且锁紧螺杆具有足够的强度,可带动可调配重块产生滑动。利用锁紧螺杆的多重作用,使可调配重块在实现功能的情况下具有最简化的结构。

作为优选,悬梁内部还设有固定配重块,枢轴同侧的所有配重块中,固定配重块邻近枢轴布置,可调配重块远离枢轴布置。

固定配重块提高了悬梁中心线区域的局部强度,避免在悬梁两端设置过多可调配重块时悬梁发生断裂。

作为优选,固定配重块在朝向枢轴一侧设有与枢轴相配合的避让缺口。

避让缺口的设置使得固定配重块在悬梁长度方向上可延伸至悬梁的旋转中心线,且在悬梁高度方向上可延伸至悬梁内部的上下底面,从而使固定配重块在有限空间内具有最大的体积,进一步提高固定配重块在悬梁内部的支撑、加强作用。

本实用新型从可调配重块的位置和悬梁的角度两个自由度来调节轿厢的平衡,调节过程具有连续性,且可实现任意方向的调节,调节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重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重装置的截面图;

图3为悬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配重装置与托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悬梁;101、配重槽孔;102、操作孔;103、挡孔;104、锁孔;105、限位孔;2、固定配重块;3、可调配重块;4、封头;5、锁板;6、中心螺栓;7、垫片;8、螺母;9、开口销;10、基座;11、缓冲板;12、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4所示,一种便于调节轿厢平衡的配重装置,包括连接在轿厢底部的悬梁1,以及连接在悬梁1上的可调配重块3,所述悬梁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转动安装在轿厢底部,所述悬梁1为筒状结构,所述可调配重块3可滑动的定位安装在筒状结构内部。

所述悬梁1的任一端部具有随悬梁1转动的周向路径,各周向路径处在轿厢底部的竖直投影区域内,且邻近竖直投影区域的内边缘。

本实施例中,轿厢底部设有有托架12,本实用新型的配重装置安装在托架12上,托架12的竖直投影区为矩形,悬梁1的长度略小于该矩形的宽度。

如图1所示,所述可调配重块3分为两组,分别处在悬梁1旋转中心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每组可调配重块3设有两块,在其他实施应用中,可调配重3的数量需根据电梯轿厢平衡调节的实际设计需求而定。

如图1、4所示,轿厢底部设有与悬梁1端部相连、用于限制悬梁1转动角度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设有条形孔,在轿厢底部与悬梁1端部设有与所述条形孔相配合的限位锁紧螺栓。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采用带有条形孔的长条形锁板5,锁板5通过条形孔与锁紧螺栓的配合以连接悬梁1与托架12。

如图2、3所示,所述悬梁1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为开放结构,作为可调配重块的安装入口;悬梁1的下表面中心设有操作孔102,便于安装操作人员方便对悬梁1内部部件进行操作;悬梁1的下表面两侧对称设有配重槽孔101,用于安装可调配重块3;悬梁1的上表面端部设有锁孔104,用于安装锁板5;悬梁1的两侧面靠近中心位置设有限位孔105,用于对固定配重块2进行固定;悬梁1的两侧面端部设有挡孔103,用于连接封头4。

轿厢底部设有竖直布置的枢轴,所述悬梁1可转动的吊挂在该枢轴上,所述枢轴的底端伸入筒状结构内部,并在伸入部分设有膨大的防脱头。

本实施例中,枢轴采用多个连接部件组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由上至下依次采用:螺母8、螺母8、垫片7、基座10、垫片7以及中心螺栓6,中心螺栓6位于悬梁1内部且穿过悬梁1表面与基座10固定,其中,在基座10的上下两面分别垫入垫片7用于增加悬梁1与基座10之间的间隙,避免悬梁1在旋转时与基座10表面过度摩擦;垫入两片垫片7还可减少基座10上轴孔边缘的应力集中现象。且中心螺栓6的端部设有销孔,在两片螺母8安装完成后进一步用开口销9加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悬梁1与连接部件连接后的状态如图2所示,然后通过连接部件中的基座10与托架12连接,基座10侧面设置有焊接螺母,进行连接时可直接将基座10嵌入托架12下梁中心位置,再从外部用螺栓进行固定,实现配重装置与托架12的连接,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

如图2所示,各可调配重块3上设有可沿配重槽孔101滑动的导向杆。所述可调配重块3朝向配重槽孔101的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导向杆为贯穿配重槽孔101后与相应螺纹孔配合的锁紧螺杆。

悬梁1内部还设有固定配重块2,枢轴同侧的所有配重块中,固定配重块2邻近枢轴布置,可调配重块3远离枢轴布置。

如图1所示,悬梁1的下表面在设有操作孔102处连接有缓冲板11,缓冲板11通过螺栓固定在悬梁1表面,缓冲板11可在轿厢下落后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外力作用在固定配重块2上,还可将操作孔102覆盖,提升装置完整性。

本实施例配重装置的一种安装方式为:将中心螺栓6通过操作孔102放入悬梁1内部,并将中心螺栓6穿过悬梁1表面的固定孔,固定孔为圆形且圆心穿过悬梁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在中心螺栓6伸出悬梁1的一端依次套入垫片7、基座10、垫片7以及两片螺母8,将螺母8旋紧后在螺母8与中心螺栓6连接处采用开口销9加固;将两个固定配重块2嵌入悬梁1的腔体内且对称设置在中心螺栓6的两侧,固定配重块2通过悬梁1两侧面的限位孔105进行固定,将四个可调配重块3分为两组从悬梁1的左右两侧嵌入悬梁1的腔体内,取四颗锁紧螺杆穿过悬梁1的配重槽孔101后旋入对应的可调配重块3底部的螺纹孔内进行可调配重块3的固定;取缓冲板11固定在对应设有操作孔102的悬梁1表面,用于覆盖操作孔102,取两块封头4分别安装在悬梁1左右两端的挡孔103处,用于放置可调配重块3意外滑落,取两块锁板5分别安装在悬梁左右两端的锁孔104处;将拼接好的配重装置通过基座10嵌入托架12下梁中心位置,通过外部用螺栓进行固定,再通过悬梁1左右两侧的锁板5将配重装置完全固定。

基于上述安装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需要进行轿厢平衡调节时,先取下悬梁1左右两端的锁板5,使悬梁1可围绕中心螺栓6转动;再松开悬梁1下部的与可调配重块3连接的锁紧螺杆(锁紧螺杆松开即可,为安全起见,不可取下锁紧螺杆),使可调配重块3处于可滑动状态;通过调整悬梁1绕转中心螺栓6的转动不断调整悬梁1的角度,同时借助可调配重块3连接的锁紧螺杆的着力作用拖动可调配重块3在悬梁1的腔体内滑动;通过悬梁1的角度和可调配重块3这两个自由度来调节轿厢的重量分布,找到最终的平衡状态;平衡调节完毕后,将悬梁1与托架采用锁板5固定位置,拧紧可调配重块3下端的螺栓使其在悬梁1上的位置固定,完成所有调节操作。

平衡调节中,轿厢平衡状态的反馈为:在电梯的导靴处设有力检测装置,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梯导靴处的受力情况,导靴处的受力情况反映出轿厢的受力情况,电梯的控制系统采集轿厢的受力情况并显示,在本配重装置进行轿厢平衡调节时,根据电梯的控制系统显示的轿厢控制情况进行调节,直至显示轿厢受力平衡时,完成平衡调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