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柱吊装安全脱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7445发布日期:2019-01-02 21:2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柱吊装安全脱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钢结构柱吊装安全脱钩器。



背景技术:

钢结构厂房吊装技术,在建筑钢结构安装工程中,大型复杂形状钢构件吊装都采用双机抬吊或多机抬吊方法进行施工,吊装时既需要两台或多台相应起重能力的大型吊机及其他小型辅助起重机,同时又要求施工现场具备开阔的施工场地。而随着城市建筑逐步向高度密集化发展,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现场一般不具备双机抬吊或多机抬吊的作业条件,此时利用单机吊装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钢结构柱是建筑钢结构件中使用量最大,且吊装难度最大的一种钢结构件,目前,在吊装钢结构柱的吊装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缺陷:1、在吊装的过程中,钢结构柱的垂直度难以保证;2、在吊装完成之后,钢结构柱从吊装工具上脱钩的安全性差;因此,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应该提出一种钢结构柱吊装安全脱钩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结构柱吊装安全脱钩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起吊过程中,利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将钢结构柱夹紧,能够保证钢结构柱起吊的垂直度,只需要操作人员拉动麻绳,由麻绳带动插销向上移动,直至插销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脱出,使钢结构柱的两个耳板分别从第一卡装孔和第二卡装孔内脱出,实现了钢结构柱脱钩,脱钩方便,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柱吊装安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板、安装在吊板下方的夹持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上的脱钩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对称布设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以及安装在第一夹持臂下端的第一夹持板和安装在第二夹持臂下端的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中部和第二夹持臂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均通过钢丝绳与吊板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的顶端与第二夹持臂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拉力弹簧,所述第二夹持臂的顶端与第一夹持臂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拉力弹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对布设,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卡装孔,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卡装孔,所述脱钩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夹持臂上的第一连接板、安装在第二夹持臂上的第二连接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插销,所述插销的顶端连接有麻绳,所述吊板上设置有供麻绳绕过的定滑轮。

上述的一种钢结构柱吊装安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位于插销的正上方。

上述的一种钢结构柱吊装安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麻绳滑动轨迹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限位销分别位于定滑轮的顶端和定滑轮的两侧。

上述的一种钢结构柱吊装安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装孔和第二卡装孔均为矩形孔,所述第一卡装孔和第二卡装孔相对布设。

上述的一种钢结构柱吊装安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上设置有多个供麻绳缠绕的固定柱。

上述的一种钢结构柱吊装安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臂的外侧面和第二夹持臂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板的下方设置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以及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且第一夹持臂的中部和第二夹持臂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均能够绕着销轴转动,钢结构柱的两侧均设置有吊耳,只需要将两个吊耳分别卡装在第一卡装孔和第二卡装孔内,再利用插销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即能够实现对钢结构柱的夹持。

2、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均通过钢丝绳与吊板连接,当起吊吊板时,吊板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臂的顶端和第二夹持臂的顶端之间、第一夹持臂的底端和第二夹持臂的底端之间均相互靠近,从而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相互靠近,此时,第一拉力弹簧和第二拉力弹簧均被拉伸,直至钢结构柱被起吊至脱离地面;在钢结构柱的重力作用下,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分别紧贴在钢结构柱的两个侧面上,能够将钢结构柱夹紧,在起吊过程中,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钢结构柱起吊的垂直度,使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持机构上设置脱钩机构,所述脱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插销,且在插销的顶端连接有麻绳,在吊板上设置有供麻绳绕过的定滑轮,当钢结构柱已经被吊装至目标位置后,只需要操作人员拉动麻绳,由麻绳带动插销向上移动,直至插销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脱出,此时,第一拉力弹簧和第二拉力弹簧的同时收缩,能够带动第一夹持臂的顶端和第二夹持臂的顶端之间、第一夹持臂的底端和第二夹持臂的底端之间均相互远离,从而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相互远离,使钢结构柱的两个耳板分别从第一卡装孔和第二卡装孔内脱出,从而实现钢结构柱脱钩,脱钩方便,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板上设置限位销,限位销不仅能够防止麻绳从定滑轮上滑脱,而且,当操作人员拉动麻绳时,能够避免插销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绕过定滑轮从高空中坠落,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起吊过程中,利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将钢结构柱夹紧,能够保证钢结构柱起吊的垂直度,只需要操作人员拉动麻绳,由麻绳带动插销向上移动,直至插销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脱出,使钢结构柱的两个耳板分别从第一卡装孔和第二卡装孔内脱出,实现了钢结构柱脱钩,脱钩方便,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起吊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臂与第一夹持板或第二夹持臂与第二夹持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吊板; 2—定滑轮; 3—钢丝绳;

4-1—第一连接板; 4-2—第二连接板; 5-1—第一夹持臂;

5-2—第二夹持臂; 6-1—第一夹持板; 6-1-1—第一卡装孔;

6-2—第二夹持板; 6-2-1—第二卡装孔; 7—销轴;

8-1—第一拉力弹簧; 8-2—第二拉力弹簧; 9—固定柱;

10—限位销; 11—麻绳; 12—插销;

13—钢结构柱; 13-1—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吊板1、安装在吊板1下方的夹持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上的脱钩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对称布设的第一夹持臂5-1和第二夹持臂5-2、以及安装在第一夹持臂5-1下端的第一夹持板6-1和安装在第二夹持臂5-2下端的第二夹持板6-2,所述第一夹持臂5-1的中部和第二夹持臂5-2的中部通过销轴7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臂5-1和第二夹持臂5-2均通过钢丝绳3与吊板1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5-1的顶端与第二夹持臂5-2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拉力弹簧8-1,所述第二夹持臂5-2的顶端与第一夹持臂5-1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拉力弹簧8-2,所述第一夹持板6-1和第二夹持板6-2相对布设,所述第一夹持板6-1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卡装孔6-1-1,所述第二夹持板6-2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卡装孔6-2-1,所述脱钩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夹持臂5-1上的第一连接板4-1、安装在第二夹持臂5-2上的第二连接板4-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的插销12,所述插销12的顶端连接有麻绳11,所述吊板1上设置有供麻绳11绕过的定滑轮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吊板1的下方设置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臂5-1和第二夹持臂5-2、以及第一夹持板6-1和第二夹持板6-2,且第一夹持臂5-1的中部和第二夹持臂5-2的中部通过销轴7铰接,实际使用时,第一夹持臂5-1和第二夹持臂5-2均能够绕着销轴7转动,钢结构柱13的两侧均设置有吊耳13-1,只需要将两个吊耳13-1分别卡装在第一卡装孔6-1-1和第二卡装孔6-2-1内,再利用插销12将第一连接板4-2和第二连接板4-2固定连接,即能够实现对钢结构柱13的夹持。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臂5-1和第二夹持臂5-2均通过钢丝绳3与吊板1连接,因此,当起吊吊板1时,由于第一夹持臂5-1和第二夹持臂5-2均能够绕着销轴7转动,因此,吊板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臂5-1的顶端和第二夹持臂5-2的顶端之间、第一夹持臂5-1的底端和第二夹持臂5-2的底端之间均相互靠近,从而使第一夹持板6-1和第二夹持板6-2之间相互靠近,此时,第一拉力弹簧8-1和第二拉力弹簧8-2均被拉伸,直至钢结构柱13被起吊至脱离地面;在钢结构柱13的重力作用下,第一夹持板6-1和第二夹持板6-2分别紧贴在钢结构柱13的两个侧面上,能够将钢结构柱13夹紧,在起吊过程中,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钢结构柱13起吊的垂直度,使用效果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夹持机构上设置脱钩机构,所述脱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和插销12,且在插销12的顶端连接有麻绳11,在吊板1上设置有供麻绳11绕过的定滑轮2,当钢结构柱13已经被吊装至目标位置后,只需要操作人员拉动麻绳11,由麻绳11带动插销12向上移动,直至插销12从所述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脱出,此时,第一拉力弹簧8-1和第二拉力弹簧8-2的同时收缩,能够带动第一夹持臂5-1的顶端和第二夹持臂5-2的顶端之间、第一夹持臂5-1的底端和第二夹持臂5-2的底端之间均相互远离,从而使第一夹持板6-1和第二夹持板6-2之间相互远离,使钢结构柱13的两个耳板13-1分别从第一卡装孔6-1-1和第二卡装孔6-2-1内脱出,从而实现钢结构柱13脱钩,脱钩方便,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滑轮2位于插销12的正上方,定滑轮2能够改变麻绳11拉动的方向,且定滑轮2位于插销12的正上方,便于使插销12竖直向上移动,省时省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吊板1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麻绳11滑动轨迹的限位销10,所述限位销1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限位销10分别位于定滑轮2的顶端和定滑轮2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吊板1上设置限位销10,限位销10不仅能够防止麻绳11从定滑轮2上滑脱,而且,当操作人员拉动麻绳11时,能够避免插销12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绕过定滑轮2从高空中坠落,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现象。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装孔6-1-1和第二卡装孔6-2-1均为矩形孔,所述第一卡装孔6-1-1和第二卡装孔6-2-1相对布设。

本实施例中,由于吊耳13-1的形状为矩形,因此,第一卡装孔6-1-1和第二卡装孔6-2-1均为矩形孔,实际使用时,当吊耳13-1的形状发生改变时,应该根据吊耳13-1的形状,选择与吊耳13-1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卡装孔6-1-1和第二卡装孔6-2-1。

本实施例中,所述吊板1上设置有两个供麻绳11缠绕的固定柱9。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吊板1上设置有两个供麻绳11缠绕的固定柱9,当本脱钩器存放时,将麻绳11来回缠绕在两个固定柱9上,并将麻绳11的自由端绑扎在任意一个固定柱9上,解决了在每一次存放时,需要将麻绳11和插销12拆除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臂5-1和第二夹持臂5-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臂5-1的外侧面和第二夹持臂5-2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加强板。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板6-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持臂5-1的底端,第二夹持板6-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持臂5-2的底端,连接可靠,保证夹持机构的强度和刚度。

实际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吊耳13-1分别卡装在第一卡装孔6-1-1和第二卡装孔6-2-1内,利用插销12将第一连接板4-2和第二连接板4-2固定连接,然后将起吊设备的挂钩钩挂在吊板1上,缓慢起吊,将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钢结构柱13竖立起来,并吊装至目标位置;其次,手动拉动麻绳11,使插销12向上移动,使第一连接板4-2和第二连接板4-2之间的连接断开,第一夹持板6-1和第二夹持板6-2之间相互远离,使两个吊耳13-1分别从第一卡装孔6-1-1和第二卡装孔6-2-1内脱离,实现钢结构柱13的脱钩,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

实际使用时,采用本脱钩器吊装钢结构柱时,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例如,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吊装每一根钢结构柱能够节省的吊装时间为40分钟/根,从而能够节省人工费和机械费,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