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实现被吊重物旋转的组合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1480发布日期:2019-01-22 21:37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实现被吊重物旋转的组合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领域吊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实现被吊重物在起吊后旋转到所需位置状态的组合吊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设备制造过程中,一套机械设备会有很多的部件组成,其中有些部件的外形尺寸和重量很大,单纯依靠人力是不能移动的,因此,就需要吊运设备协助完成大型部件的运输和装配。在机械的装配过程中,在很多的情况下,这些部件的原始摆放的位置状态与机械设备上该部件安装位置的状态并不相符,这就需要将该部件进行位置状态的改变,比如该部件需要旋转一定的角度,以便与安装位置状态一致,与其它部件保持正确的相互关系。一般的吊运设备和吊具是不能改变部件的原始摆放状态的,只能在部件保持原始状态下完成在空间上的移动,如果需要改变部件的原始状态,还需要其他的设备设施辅助或进行多次吊装,这样操作不仅会给部件带来损伤的隐患,同时也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在目前所使用的吊具多为专业吊具,对应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制造相应的吊梁、组合吊具等,在吊具的配置上采用电机实现吊点位置的调整,以适应物体的几何尺寸,在吊具的主体结构上采用多吊点设计,确保吊索垂直受力,该种类型吊具中,吊索垂直受力,受力比较均匀,起重吊运平稳。但这些吊具都不能改变被吊物体的位置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被吊物在起吊后不能实现旋转,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被吊物旋转,安全可靠的组合吊具。

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实现被吊重物旋转的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主体框架、吊耳、起重小车和环形吊带,两根U型开口相对的U型主梁的两端固定有端板,端板将两根U型主梁连接成整体,构成吊具主体框架,每根U型主梁的下端皆固定有主梁加强筋,在吊具主体框架上部中间位置固定有吊耳,在吊耳的两侧各有一个起重小车,每个起重小车设有4个行走轮,行走轮通过前后两个轮轴连接在小车主体框架的两侧,行走轮位于两根U型主梁的U型槽内,能够在U型槽内前后滑动,小车主体框架内固定有电机,电机的一侧连接有卷筒,卷筒的两侧位于小车主体框架上固定有压辊,卷筒上套有环形吊带,环形吊带为封闭式扁平状。

所述吊耳的下端结构位于两根U型主梁的U型槽内,上端结构与U型主梁焊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吊耳的下端结构位于两根U型主梁的U型槽内的两侧焊接有吊耳主梁内加强筋,吊耳的两侧还焊接有吊耳加强板。

所述卷筒与环形吊带配合处的周圈设有防滚凸起。

所述防滚凸起为上窄下宽似梯形状并带有圆角的凸起。

所述卷筒于电机的另一侧探出有卷筒外伸轴,电机安装有减速器,减速器与卷筒外伸轴直联。

优点及效果

通过安装在起重小车上的电机及卷筒、压辊和环形吊带,能够实现被吊物体的平稳的旋转,在起吊过程中实现被吊物的翻转或旋转,改变现有吊具功能单一的缺憾,对利用机械装配或物料传送过程中需要改变物体状态、物料状态的作业,可以一次吊装就能达到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吊具整体三维结构图;

图2为起重小车主体三维结构卷筒侧视图;

图3为起重小车主体三维结构卷筒外伸轴侧视图;

图4为卷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卷筒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A处放大视图;

图7为吊具吊有被吊物旋转前的状态图;

图8为吊具吊有被吊物旋转后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U型主梁、2.主梁加强筋、3.起重小车、4.吊耳、5.端板、6.环形吊带、7.吊耳主梁内加强筋、8.吊耳加强板、9.小车主体框架、10.轮轴、11.行走轮、12.电机、13.压辊、14.卷筒、15.减速器、16.卷筒外伸轴、17.防滚凸起、18.被吊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能够实现被吊重物旋转的组合吊具,包括吊具主体框架、吊耳4、起重小车3和环形吊带6,两根U型开口相对的U型主梁1的两端螺栓固定有端板5,端板5将两根U型主梁1连接成整体,构成吊具主体框架,每根U型主梁1的下端皆焊接有主梁加强筋2,主梁加强筋2能够防止U型主梁1发生挠度变形,在吊具主体框架上部中间位置固定有方便吊钩操作的吊耳4,吊耳4的下端结构位于两根U型主梁1的U型槽内,上端结构与U型主梁1焊接固定在一起,吊耳4的下端结构位于两根U型主梁1的U型槽内的两侧焊接有吊耳主梁内加强筋7,使得吊耳4与U型主梁1的连接更加牢固,吊耳4的两侧还焊接有吊耳加强板8,使得吊耳4不易发生折裂。在吊耳4的两侧各有一个起重小车3,每个起重小车3设有4个行走轮11,行走轮11通过前后两个轮轴10连接在小车主体框架9的两侧,行走轮11位于两根U型主梁1的U型槽内,能够在U型槽内前后滑动,小车主体框架9内螺丝固定有电机12,电机12的一侧连接有卷筒14,卷筒14是悬挂环形吊带6的部件,也是实现被吊物旋转的主要部件,卷筒14与环形吊带6配合处的周圈有防滚凸起17,防滚凸起17为上窄下宽似梯形状并带有圆角的凸起。卷筒14的两侧位于小车主体框架9上螺栓固定有压辊13,以确保环形吊带6在卷筒14上旋转时能够形成足够大的包角,卷筒14上套有环形吊带6,环形吊带6为封闭式扁平状。卷筒14于电机12的另一侧探出有卷筒外伸轴16,电机12安装有减速器15,减速器15与卷筒外伸轴16直联,确保卷筒部分具有足够的转矩和刚度。

组合吊具通过起重小车3上电机12的旋转带动卷筒14上环形扁平的环形吊带6的旋转,被吊物18与卷筒14两侧环形吊带6的压辊13形成了足够大的包角,进而形成了足够的摩擦力,环形吊带6与卷筒14没有滑动。同时由于被吊物18的重量因素,环形吊带6与被吊物18也没有相对滑动,这样环形吊带6就带动被吊物18实现了旋转。起重小车3成对使用,两个起重小车3共同作用,电机12同步旋转,确保被吊物18稳定的旋转,实现所需的物体状态,如图7和图8所示被吊物18的旋转。

本组合吊具也可以按照一般吊具使用,由于是两吊点设计,在物体转运和传送过程中更加平稳安全,尤其是对细长的物体。起重小车电机电源由起重设备提供,采用航空插头方便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