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除臭功能的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0882发布日期:2019-06-22 00:0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除臭功能的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除臭功能的垃圾箱。



背景技术:

小区、商场等场所都设有垃圾收集处,在垃圾收集处都设有较大型的垃圾箱用于收集垃圾,由于垃圾数量大,且含有大量的食物、餐厨物等有机垃圾,很容易产生臭气。现有垃圾臭气的处理过程,一般都是通过光氧催化或者化学处理等方式,都需要使用大型的处理设备,处理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或者会产生新的污染物,都是高成本的处理方式,适用于大型的垃圾中转站等,不适合小区、商场等垃圾收集处的垃圾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除臭功能的垃圾箱,包括有密闭的箱体,箱体内设有垃圾桶存放室、排气室,箱体上方设有敞口的集水箱,箱体的侧面设有出气口,箱体的前面板上设有用于将垃圾桶放入垃圾桶存放室的箱门、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箱门可锁紧的安装在箱体的前面板上,投放口铰接有盖板,垃圾桶存放室和排气室通过隔板隔离,排气室中设有若干间隙排列的生物填料,生物填料将排气室依次分割成若干排气通道,第一个排气通道通过位于隔板上的通气孔连通垃圾桶存放室,最后一个排气通道通过排风机连通出气口,生物填料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均匀密布的气孔,生物填料两侧的固定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生物填料的安装室,集水箱的底部设有若干水管,水管的一端连通安装室,另一端连通集水箱,水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

集水箱内设有挡板,挡板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杆固定在集水箱的底部,挡板的四周与集水箱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挡板的高度低于集水箱的深度。

排风机通过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的电池板固定在箱体侧面,电池板位于出气口上方。

第一个排气通道中设有挡板,挡板呈圆筒状且围住通气孔,挡板固定在隔板上,挡板的最高点高于出气口的最低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排风机运转,使得排气室中产生一定的负压,垃圾桶存放室中垃圾产生的臭气在负压作用下进入排气室,依次穿过排气通道中的生物填料,利用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菌处理臭气。集水箱收集自然雨水或者人工定期添加水,通过流量控制阀,使得集水箱中的水分别缓慢滴加在各个生物填料上,保持生物填料的湿润性,对臭气的润湿处理,有利于微生物菌的生长。处理后的臭气经出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箱,利用微生物菌的生物处理臭气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处理垃圾产生的臭气。适用于居民小区、商场等垃圾集中处收集垃圾,具有设备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除臭功能的垃圾箱,包括有密闭的箱体1,箱体1内设有垃圾桶存放室2、排气室,箱体1上方设有敞口的集水箱3,箱体1的侧面设有出气口4,箱体1的前面板上设有用于将垃圾桶放入垃圾桶存放室的箱门5、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6,箱门5可锁紧的安装在箱体1的前面板上,投放口6铰接有盖板,垃圾桶存放室2和排气室通过隔板7隔离,排气室中设有若干间隙排列的生物填料8,生物填料8将排气室依次分割成若干排气通道9,第一个排气通道9通过位于隔板上的通气孔10连通垃圾桶存放室2,最后一个排气通道通过排风机11连通出气口4,生物填料8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上设有均匀密布的气孔,生物填料8两侧的固定板1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生物填料8的安装室,集水箱3的底部设有若干水管13,水管13的一端连通安装室,另一端连通集水箱3,水管13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14。

集水箱3内设有挡板15,挡板15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杆16固定在集水箱3的底部,挡板15的四周与集水箱3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挡板15的高度低于集水箱3的深度。将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箱置于室外,自然降水被集水箱3收集,挡板15能够减少水的蒸发,同时减少杂物进入集水箱3。在小区等露天环境下,集水箱3无需经常加水。

排风机11通过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的电池板17固定在箱体1侧面,出气口4位于电池板17下方。排风机11为小功率排风机,无需持续保持运转,只要太阳能电池收集到一定的电能,保持排风机能够间断运行,即能保证生物填料8对臭气的处理效果。同时电池板17位于出气口4上方,也能起到防水作用,防止雨水从出气口4处进入到排气室中。

第一个排气通道中设有挡板18,挡板18呈圆筒状且围住通气孔10,挡板18固定在隔板7上,挡板18的最高点高于出气口4的最低点。通过调节流量控制阀14控制水管13滴加水的速度,以生物填料8能保持润湿效果即可。流量控制阀14流速过大时,挡板18可以防止水从通气孔10中进入垃圾桶存放室2,保证多余的水能够从出气口4处流出。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