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裁片及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7665发布日期:2019-04-20 03:3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裁片及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箱包装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裁片及以此裁片制成的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



背景技术:

纸箱是常见的包装物,其中以长方体的四角纸箱最常见。这种纸箱的轮廓等长等宽等高,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在人工堆叠的时候,位于纸箱下方的手指容易被夹在上下纸箱之间,而在人工搬运的时候,纸箱的下方完整的紧贴在另一个纸箱的上方,导致手指无处着力,往往需要横向逐渐移动纸箱,将纸箱底部的两个相对的搬运着力点移至下方纸箱的顶面之外,才能从容搬运。中国专利文献CN206914846U于2018年1月23日公开了“酒水专用包装纸箱的裁片及其制成的纸箱”,设有顶板F和底板C,顶板的宽度小于底板,还包括前上侧板A、前下侧板B、后下侧板D、后上侧板E;前上侧板A、前下侧板B、底板C、后下侧板D、后上侧板E、顶板F均为等长的矩形,并在宽度方向上依次连接成箱体外壁主体;后下侧板D与前下侧板B等宽,且与酒瓶的下半部圆筒形部分的高度相等;后上侧板E与前上侧板A等宽,且与酒瓶的上半部喇叭形部分的高度适配。使用这种纸箱,虽然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解决纸箱的搬运问题,但是当纸箱的内容物不是酒瓶,而是一些需要防压的物品时,该纸箱就难以适用。理由是,该方案提供的一种八角纸箱,八个连续合围的侧壁并非都是纸箱的纵向侧壁,因此难以满足提高纸箱纵向受力强度的要求。还是以前述常见的四角纸箱为例进行解释,当上方受力时,纸箱的四个纵向侧壁就会慢慢发生弯曲,外在表现就是纵向侧壁出现鼓箱。当纵向侧壁纸板弯曲的程度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的时候,纸板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折痕线,纸箱严重变形,抗压能量大幅降低,基本丧失使用价值。从力学角度分析,在周长相等、厚度一致的前提下,处在受力方向上的侧壁的合围形状的边数越多、越趋向于圆形,受力强度就越好。受到包装储运的限制,纸箱如果将其受力方向上的侧壁做成圆筒形,在成本、承装效果以及空间占用上都不理想。如果能在现有四角纸箱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借鉴前述酒水专用包装纸箱,形成更多个连续的纵向侧壁,不但可以合围之后就能够大幅提高纸箱的纵向受力效果,而且可以保留方便搬运的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四角纸箱纵向受力效果不佳,从而提供一种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裁片,及由该裁片制成的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可以大幅提升纸箱的纵向受力效果。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裁片,设有顺序连接的前侧板、底板、后侧板、顶板,前侧板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前侧板右摇盖和前侧板左摇盖,后侧板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后侧板右摇盖和后侧板左摇盖,前侧板和前侧板右摇盖之间连接有前侧板右连接片,前侧板和前侧板左摇盖之间连接有前侧板左连接片;后侧板和后侧板右摇盖之间连接有后侧板右连接片,后侧板和后侧板左摇盖之间连接有后侧板左连接片;前侧板的自由端一侧连接有前斜板,顶板和后侧板之间连接有后斜板;底板的宽度大于顶板的宽度;前侧板右摇盖、前侧板左摇盖、前侧板右连接片、前侧板左连接片、后侧板右摇盖、后侧板左摇盖、后侧板右连接片、后侧板左连接片等高;前侧板与后侧板等高;前侧板高度与前斜板宽度之和大于前侧板右摇盖的高度,前侧板右摇盖的高度大于前侧板高度;前侧板右摇盖与后侧板右摇盖共面设置后形成右侧壁,前侧板左摇盖与后侧板左摇盖共面设置后形成左侧壁;前侧板、前侧板左连接片、左侧壁、后侧板左连接片、后侧板、后侧板右连接片、右侧壁、前侧板右连接片合围后的形状与底板的形状适配;前斜板、前侧板左连接片、左侧壁、后侧板左连接片、后斜板、后侧板右连接片、右侧壁、前侧板右连接片合围后的形状与顶板的形状适配。

本技术方案除了设计有前侧板、底板、后侧板、顶板、前侧板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前侧板右摇盖和前侧板左摇盖,后侧板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后侧板右摇盖和后侧板左摇盖,还在前侧板与前侧板右摇盖之间以前侧板右连接片连接,前侧板与前侧板左摇盖之间以前侧板左连接片连接,同样的,后侧板与后侧板右摇盖之间以后侧板右连接片连接,后侧板与后侧板左摇盖之间以后侧板左连接片连接。这样就在裁片的纵向合围部分形成了10个侧壁结构,前方以前侧板为中心,左右分别连接两个侧壁,后方以后侧板为中心,也是左右分别连接两个侧壁。前方和后方在左右同一侧的最外端的两个摇盖在折叠后固定在垂直于底板的同一面上,形成一个独立的左侧板或右侧板,这样就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了前后侧板、左右侧板、前后左连接片、前后右连接片共8个侧面。在此基础上,将侧壁与顶板底板固定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八角纸箱。由于8个侧面都是等高的,因此可以共同承担来自纵向的受力。进一步从力学角度分析,将纸箱由四个侧壁变成八个侧壁之后,因为弯矩的变短,纸箱的抗压性显著提高。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长度变化影响成型后纸箱的长度;前后侧板右摇盖、前后侧板左摇盖的长度变换影响成型后纸箱的宽度;前后左连接片、前后右连接片的长度变化影响成型后纸箱截面八角形的两对斜边的斜度。如需获得最佳纵向抗压效果,只要将8个侧壁的长度设计为一致即可,此时的纸箱截面形状是一个正八边形。此外,本技术方案中限定底板的宽度大于顶板,在前侧板的自由端一侧连接有前斜板,顶板和后侧板之间连接有后斜板,当纸箱成型后,前斜板形成从前下向后上的倾斜面,后斜板形成从后下向前上的倾斜面。这样成型后的纸箱,底板与下方纸箱的顶板相比有宽度差,这个宽度差足以容纳搬运纸箱时手指握住的位置,无论搬起还是放下都很便捷,也减少了因搬运不便造成的意外。八角纸箱还带来了其它意想不到的优势,由于增加了4个侧壁和前后两个斜板,因此提供了更多的展示面,可供设计者进行平面设计,可向消费者展示更多的信息。

作为优选,前斜板的另一侧还连接有可与顶板共面粘接的前粘贴板。前粘贴板用来固定顶板和前斜板,使纸箱形成封闭的空间体,满足置物的基本需求。理论上,前粘贴板也可以连接在顶板的自由端。

作为优选,底板和/或顶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摇盖,右侧设有可与前侧板右摇盖及后侧板右摇盖同时固定的底板右摇盖和/或顶板右摇盖,左侧设有可与前侧板左摇盖及后侧板左摇盖同时固定的底板左摇盖和/或顶板左摇盖。底板右摇盖和顶板右摇盖、底板左摇盖和顶板左摇盖一般成对出现,位于下方的翻折后与前后侧板右摇盖、前后侧板左摇盖粘贴,形成左右侧方的牢固固定,位于上方的一般不做固定要求,以便和顶板一起开合。也可以仅保留底板右摇盖和底板左摇盖,同样可以与前后侧板右摇盖、前后侧板左摇盖粘接固定,但是在上方顶板的左右两侧边会留有间隙。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二,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由前述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裁片制成,纸箱的顶板与底板平行,前侧板、前侧板右连接片、前侧板右摇盖、后侧板右摇盖、后侧板右连接片、后侧板、后侧板左连接片、后侧板左摇盖、前侧板左摇盖、前侧板左连接片在水平向合围成八角形,与底板形状适配;前斜板、前侧板右连接片、前侧板右摇盖、后侧板右摇盖、后侧板右连接片、后斜板、后侧板左连接片、后侧板左摇盖、前侧板左摇盖、前侧板左连接片合围成八角形,与顶板形状适配。

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了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裁片,形成了8个侧壁,合围后形成了八角形截面。同时设计底板宽度大于顶板宽度,并设计了前斜板和后斜板,形成了八角纸箱,而且该八角纸箱在前、后两个方向的侧板上方设有斜面,当两个本纸箱上下对齐堆放时,该斜面形成一个内凹位置,正好可以使手指可以进入,以便快速搬起纸箱,反之放下时也一样。而且,本方案的八角纸箱不仅在纵向受力上远远优于传统的四角纸箱,而且拥有更多的侧壁和两个斜面可供设计人员进行平面创作,可以向消费者展示更多的信息。

作为优选,顶板的自由端一侧还连接有前粘贴板,前粘贴板与顶板共面粘接。前粘贴板用来固定顶板和前斜板,使纸箱形成封闭的空间体,满足置物的基本需求。理论上,前粘贴板也可以连接在底板的自由端。

作为优选,底板和/或顶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摇盖,右侧设有与前侧板右摇盖及后侧板右摇盖同时固定的底板右摇盖和/或顶板右摇盖,左侧设有与前侧板左摇盖及后侧板左摇盖同时固定的底板左摇盖和/或顶板左摇盖。底板右摇盖和顶板右摇盖、底板左摇盖和顶板左摇盖一般成对出现,位于下方的翻折后与前后侧板右摇盖、前后侧板左摇盖粘贴,形成左右侧方的牢固固定,位于上方的一般不做固定要求,以便和顶板一起开合。也可以仅保留底板右摇盖和底板左摇盖,同样可以与前后侧板右摇盖、前后侧板左摇盖粘接固定,但是在上方顶板的左右两侧边会留有间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但可以大幅提升纸箱的纵向受力效果,还能方便搬运,显著提升人工搬运时的效率,消除因搬运困难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裁片示意图及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折叠步骤1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折叠步骤2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折叠步骤3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折叠步骤4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折叠步骤5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折叠步骤6示意图。

其中:A前侧板,A1前侧板右摇盖,A2前侧板左摇盖,A3前侧板右连接片,A4前侧板左连接片,B底板,B1底板右摇盖,B2底板左摇盖,C后侧板,C1后侧板右摇盖,C2后侧板左摇盖,C3后侧板右连接片,C4后侧板左连接片,D顶板,D1顶板右摇盖,D2顶板左摇盖,E前粘贴板;X前斜板,Y后斜板;图1中虚线为折痕线,实线为切断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为一种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裁片。本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裁片,从下至上顺序连接的设有前侧板A、底板B、后侧板C和顶板D。

前侧板的右侧连接有前侧板右连接片A3,前侧板右连接片右侧连接有前侧板右摇盖A1;前侧板的左侧连接有前侧板左连接片A4,前侧板左连接片左侧连接有前侧板左摇盖A2;前侧板的自由端一侧还连接有前粘贴板E。

底板的右侧连接有底板右摇盖B1;底板的左侧连接有底板左摇盖B2。

后侧板的右侧连接有后侧板右连接片C3,后侧板右连接片右侧连接有后侧板右摇盖C1;后侧板的左侧连接有后侧板左连接片C4,后侧板左连接片左侧连接有后侧板左摇盖C2。

顶板的右侧连接有顶板右摇盖D1;底板的左侧连接有顶板左摇盖D2。

前侧板与前粘贴板之间设有前斜板X。

后侧板与后粘贴板之间设有后斜板Y。

底板的宽度Lb大于顶板的宽度Ld。

前侧板右摇盖、前侧板左摇盖、前侧板右连接片、前侧板左连接片、后侧板右摇盖、后侧板左摇盖、后侧板右连接片、后侧板左连接片等高;前侧板与后侧板等高;前侧板高度与前斜板宽度之和大于前侧板右摇盖的高度,前侧板右摇盖的高度大于前侧板高度;前侧板右摇盖与后侧板右摇盖共面设置后形成右侧壁,前侧板左摇盖与后侧板左摇盖共面设置后形成左侧壁;前侧板、前侧板左连接片、左侧壁、后侧板左连接片、后侧板、后侧板右连接片、右侧壁、前侧板右连接片合围后的形状与底板的形状适配;前斜板、前侧板左连接片、左侧壁、后侧板左连接片、后斜板、后侧板右连接片、右侧壁、前侧板右连接片合围后的形状与顶板的形状适配。

底板右摇盖可同时与前侧板右摇盖及后侧板右摇盖粘接,形成纸箱的右侧壁;底板左摇盖可同时与前侧板左摇盖及后侧板左摇盖粘接,形成纸箱的左侧壁。

顶板可与前粘贴板通过连接副连接,构成纸箱可开合的上盖。顶板右摇盖和顶板左摇盖可以随顶板一起开合。

实施例2

实施例2为一种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使用了如实施例1中的裁片制成,其制作步骤依次如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

如图2所示,先将实施例1中的裁片沿折痕线弯折前侧板A和后侧板C。

如图3所示,沿折痕线弯折前侧板右摇盖A1、前侧板左摇盖A2、前侧板右连接片A3、前侧板左连接片A4,和后侧板右摇盖C1、后侧板左摇盖C2、后侧板右连接片C3、后侧板左连接片C4,并使前侧板右摇盖与后侧板右摇盖共面、前侧板左摇盖与后侧板左摇盖共面。

如图4所示,沿折痕线弯折底板右摇盖B1,并同时与前侧板右摇盖、后侧板右摇盖粘接固定;沿折痕线弯折底板左摇盖B2,并同时与前侧板左摇盖、后侧板左摇盖粘接固定。

如图5所示,沿折痕线弯折前斜板X、前粘贴板E和后斜板Y。

如图6所示,沿折痕线弯折顶板D,使顶板的其它侧边分别与后侧板左连接片、后侧板左摇盖、前侧板左摇盖、前侧板左连接片、前斜板、前侧板右连接片、前侧板右摇盖、后侧板右摇盖、后侧板右连接片的上边接触。此时可以将前粘贴板与顶板共面粘接。

如图7所示,最后沿折痕线弯折顶板右摇盖D1,并同时与前侧板右摇盖、后侧板右摇盖粘接固定;沿折痕线弯折顶板左摇盖D2,并同时与前侧板左摇盖、后侧板左摇盖粘接固定即可。

成型后的本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在水平视角的轮廓上为前后对称、左右对称的八边形,在左视图或右视图上为前后对称的六边形。

如有必要,可以将本纸箱设计为左右其中一侧开口,而封闭其它面。

本例的方便搬运的八角纸箱,成型后在顶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相对底板宽度尺寸内凹的区间,可供徒手搬运时手指握在该区间,从而使纸箱的搬运效率显著提高。也消除了因为搬运不便造成的隐患。纸箱在纵向设计有两两平行且等长的8个侧壁,显著提高了纸箱的纵向抗压能量,再加上前后两个斜面,可以为平面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面,向消费者传递更多的信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