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及其坯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7662发布日期:2019-04-20 03:3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包装箱及其坯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箱及其坯料。



背景技术:

随着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用于包装运输货物的包装箱的使用越来越多,包装箱通常利用坯料形成。传统的包装箱的两侧均设有开口,两处开口均利用胶带进行封口,快递单通常会粘贴于其中一个封口处。但是传统的包装箱可从未粘贴有快递单的封口处打开,导致货物存在被换包的风险,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包装箱及其坯料,以防止货物被换包。

一种包装箱,包括:

箱体,形成有相对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

第一箱盖,包括第一封口板及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封口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封口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翻折以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封口板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封口板翻折以层叠于所述箱体的外部;及

第二箱盖,包括第二封口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封口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二封口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翻折以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封口板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封口板翻折以层叠于所述箱体的外部;

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层叠于所述箱体的外部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同一侧。

上述包装箱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打包时,使第一封口板的一侧相对于箱体翻折以封闭第一开口,第一连接板相对于第一封口板翻折以层叠于箱体的外部,使第二封口板相对于箱体翻折以封闭第二开口,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二封口板翻折以层叠于箱体的外部。由于当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封口板均层叠于箱体的外部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封口板位于箱体的同一侧,故可将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封合,然后可将快递单等元件设置于封合处,一方面便于从外部得知货物信息,另一方面可防止封合处被打开。由于第一开口被第一封口板封闭,第二开口被第二封口板封闭,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被封合,若想打开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必须先使封合处解封,由于封合处设置有快递单等元件,故解封时就需先将快递单等元件揭开或破坏。因此,该包装箱可有效防止货物被换包,安全性较高。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连接魔术贴,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连接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连接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板背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当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层叠于所述箱体的外部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层叠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魔术贴包裹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的端部,所述第二魔术贴包裹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侧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时,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魔术贴相匹配的第四魔术贴;或者

当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时,所述第一魔术贴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三魔术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呈梯形或三角形,所述第二连接板呈梯形或三角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三挡板及所述第四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且并排设置。

一种包装箱的坯料,包括第一箱盖、第二箱盖与依次连接且可相对翻折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一箱盖包括第一封口板及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封口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封口板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二箱盖包括第二封口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封口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封口板的另一侧上。

上述包装箱的坯料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形成包装箱时,使第一侧板远离第二侧板的一侧与第四侧板远离第三侧板的一侧连接,以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围成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相互连通的开口的箱体。由于第一封口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侧板的一侧上,故第一封口板能够相对于第二侧板翻折以封闭其中一个开口,由于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一封口板的另一侧上,故第一连接板能够相对于第一封口板翻折以层叠于箱体的外部;由于第二封口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侧板的另一侧上,故第二封口板能够相对于第二侧板翻折以封闭另一个开口,由于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封口板的另一侧上,故第二连接板能够相对于第二封口板翻折以层叠于箱体的外部,以便于形成包装箱。利用该包装箱的坯料形成的包装箱可有效防止货物被换包,安全性较高。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四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侧板可拆卸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侧板的外表面上设有连接魔术贴,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包装箱在打包完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包装箱在未进行打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包装箱的坯料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包装箱10,用于包装货物,以便于对货物进行存储或运输,此外,该包装箱10的安全性较高,可防止货物被换包。具体地,包装箱10包括箱体100与设置于箱体100上的第一箱盖200及第二箱盖300,箱体100上形成有开口,第一箱盖200及第二箱盖300用于封闭箱体100上的开口。可选地,箱体100、第一箱盖200及第二箱盖300可为一体式结构,利用同一块材料加工成型。

请一并参阅图2,开口包括第一开口101及第二开口102,第一开口101及第二开口102相对设置且相互连通,可经由第一开口101或第二开口102将货物放置到箱体100内部,具有较高的便利性。箱体100的材质可为纸质,工艺成熟且成本较低。或者箱体100的材质可为塑胶,坚固耐用且可便于实现循环利用(如增多循环利用的次数等)。箱体100包括多个侧板,多个侧板首尾依次相连,多个侧板围出第一开口101及第二开口102,相邻的两个侧板能够相对合拢或张开。在未打包状态下,由于相邻的两个侧板能够相对合拢或张开,故可对箱体100施加外力,使得箱体100被压成扁平状,以便于存放、节省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板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第三侧板130及第四侧板140。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侧板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进一步地,箱体100还包括设置于箱体上的第一挡板150、第二挡板160、第三挡板170及第四挡板180,第一挡板150及第二挡板160位于第一开口101处且并排设置,第三挡板170及第四挡板180均位于第二开口102处且并排设置。具体地,第一挡板150的一侧设置于侧板上,第二挡板160的一侧设置于侧板上,第三挡板170的一侧设置于侧板上,第四挡板180的一侧设置于侧板上。可以理解地,第一挡板150及第二挡板160的存在一方面可对第一开口101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可防止第一箱盖200未能完全封闭第一开口101时,导致箱体100内部直接与外界连通,另一方面可对第一箱盖200起到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此外,利用第一挡板150及第二挡板160共同密封第一开口101,相比于利用一整块挡板密封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一挡板150或第二挡板160在自身的重力下下沉。同理,第三挡板170与第四挡板180的作用类似于第一挡板150与第二挡板160,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箱盖200包括第一封口板210及第一连接板220,第一封口板21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箱体100上,第一封口板210能够相对于箱体100翻折以封闭第一开口101。第一连接板22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一封口板210的另一侧上,第一连接板220能够相对于第一封口板210翻折以层叠于箱体100的外部。第二箱盖300包括第二封口板310及第二连接板320,第二封口板31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箱体100上,第二封口板310能够相对于箱体100翻折以封闭第二开口102。第二连接板32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封口板310的另一侧上,第二连接板320能够相对于第二封口板310翻折以层叠于箱体100的外部。具体到本实施中,第一封口板21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侧板120的一侧上,第一连接板220能够相对于第一封口板210翻折以层叠于第四侧板140上。第二封口板31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侧板120的另一侧上,第二连接板320能够相对于第二封口板310翻折以层叠于第四侧板140上。

当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均层叠于箱体100的外部时,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位于箱体100的同一侧,故可将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封合,然后可将快递单等元件设置于封合处,一方面便于从外部得知货物信息,另一方面可防止封合处被打开。由于第一开口101被第一封口板210封闭,第二开口102被第二封口板310封闭,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被封合,若想打开第一开口101和/或第二开口102,必须先使封合处解封,由于封合处设置有快递单等元件,故解封时就需先将快递单等元件揭开或破坏。因此,该包装箱10可有效防止货物被换包,安全性较高。

可选地,第一连接板220呈梯形或三角形,第二连接板320呈梯形或三角形,以便于减轻包装箱10的重量、节省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均呈梯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连接板220呈梯形时,第二连接板320可呈三角形;当第一连接板220呈三角形时,第二连接板320可呈梯形或三角形。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220与箱体100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320与箱体100可拆卸连接。打包时,可将第一连接板220及第二连接板320均与箱体100连接;拆包时,可将第一连接板220或第二连接板320与箱体100拆卸,或者将第一连接板220及第二连接板320均与箱体100拆卸。或者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可拆卸连接。打包时,可将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连接;拆包时,可将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拆卸。上述设计可使得包装箱实现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可选地,箱体100的外表面上设有连接魔术贴,第一连接板220朝向箱体100的一侧设有与连接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一魔术贴,第二连接板320朝向箱体的一侧设有与连接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连接魔术贴可起到连接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朝向箱体的一侧指封闭开口时朝向箱体的一侧。魔术贴的设置可以采用胶粘或缝制等方式。第一魔术贴可为魔术贴的钩状部或绒毛部,第二魔术贴可为魔术贴的钩状部或绒毛部,第三魔术贴为魔术贴的绒毛部或钩状部。魔术贴取材容易且成本较低。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及连接魔术贴均可省去,第一连接板220上设有第一吸合体,第二连接板320上设有第二吸合体,箱体100上设有第三吸合体,以实现第一连接板220与箱体100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320与箱体110可拆卸连接。第一吸合体可以为第一铁片,第二吸合体可以为第二铁片,第三吸合体可以为磁铁。或者,第一连接板220上形成有第一插舌,第二连接板320上形成有第二插舌,箱体100上开设有与第一插舌相对应的第一插口及与第二插舌相对应的第二插口,第一插舌能够插设于第一插口中,第二插舌能够插设于第二插口中。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220背向箱体100的一侧设有第一魔术贴,第二连接板320朝向箱体100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400,当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均层叠于箱体100的外部时,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层叠设置,以便于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400较牢固的配合。需要说明的是,背向箱体的一侧指封闭开口时背向箱体的一侧。魔术贴的设置可以采用胶粘或缝制等方式。第一魔术贴可为魔术贴的钩状部或绒毛部,第二魔术贴400为魔术贴的绒毛部或钩状部。魔术贴取材容易且成本较低。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魔术贴及第二魔术贴400均可省去,第一连接板220上设有第一吸合体,第二连接板320上设有第二吸合体,以实现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可拆卸连接。第一吸合体可以为铁片,第二吸合体可以为磁铁。或者,第一连接板220上形成有第一插舌,第二连接板320上开设有与第一插舌相对应的第一插口,第一插舌能够插设于第一插口中。

进一步地,第一魔术贴包裹第一连接板200的另一侧的端部,第二魔术贴400包裹第二连接板320的另一侧的端部。该设计一方面可防止拆包过程中破环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另一方面可防止拆包过程中第一魔术贴脱离第一连接板220,第二魔术贴400脱离第二连接板320。可以理解地,第一连接板220呈梯形或三角形有利于第一连接板220的另一侧的端部被包裹。同理,第二连接板320呈梯形或三角形的设计有利于第二连接板320的另一侧的端部被包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包裹可以是部分包裹,可有效节约材料;或者是全部包裹,防破坏与防脱离效果更明显。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连接板320朝向箱体100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400时,箱体100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三魔术贴500,第一连接板220朝向箱体100的一侧设有与第三魔术贴500相匹配的第四魔术贴600。第三魔术贴500及第四魔术贴600的存在一方面可便于先将第一连接板220固定于箱体100上,然后再将第二魔术贴400固定于箱体100上,且在固定第二魔术贴400的时候,不用担心第一连接板220相对于箱体100产生位移,另一方面可使包装箱10被封合的更牢固。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魔术贴500设置于第四侧板14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魔术贴500与第四魔术贴600均可省去。可利用磁铁吸合、或者插舌插设于插口的方式实现将第一连接板220固定于箱体100上。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连接板320朝向箱体100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400时,第一魔术贴延伸至第一连接板220朝向箱体100的一侧,箱体100的外表面上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三魔术贴。同理,第三魔术贴的存在一方面可便于先将第一连接板220固定于箱体100上,然后再将第二连接板320固定于箱体100上,且在固定第二连接板320的时候,不用担心第一连接板220相对于箱体100产生位移,另一方面可使包装箱10被封合的更牢固。当第一魔术贴为魔术贴的钩状部或绒毛部时,同一钩状部或绒毛部可绕过第一连接板220的其中一侧的端部以同时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20相对的两个表面上,以使第一魔术贴既能与第二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又能与第三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用磁铁等吸合件代替第一魔术贴,用铁片等代替第二魔术贴400与第三魔术贴500。

上述包装箱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打包时,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封口板210的一侧相对于箱体100翻折以封闭第一开口101,第一连接板220相对于第一封口板210翻折以层叠于箱体100的外部,第三连接件500与第四连接件600相配合,以将第一连接板220固定于箱体100上。此时,第三连接件500与第四连接件600相配合,以防止第一连接板220相对于箱体产生位移。货物可在此时经由第二开口102放入箱体100内,或者在第一开口101未封闭时,经由第一开口101放入箱体100内。然后使第二封口板310相对于箱体100翻折以封闭第二开口102,第二连接板320相对于第二封口板310翻折以层叠于箱体100的外部,且层叠于第一连接板220的上方。此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400相配合,以将第二连接板320固定于第一连接板220上,从而实现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的封合。接着可将快递单等元件设置于封合处,以防止货物被换包,故该包装箱10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拆包时,先将快递单等元件揭开或破坏,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400拆卸开。使第二封口板310相对于箱体100朝相反方向翻折以露出第二开口102,可从第二开口102将货物取出。当然,还可进一步地将第三连接件500与第四连接件600拆卸开,使第一封口板210相对于箱体100朝相反方向翻折以露出第一开口101,以便于从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取出货物。

存放时,施加外力使箱体100被压成扁平状,以节省空间。此外,至少两个被压成扁平状的包装箱10可堆叠放置,统一搬运。

请参阅图3,一实施方式中的包装箱的坯料10’可用于加工形成上述包装箱10。具体地,坯料10’包括第一箱盖200、第二箱盖300与依次连接且可相对翻折的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第三侧板130及第四侧板140。可选地,坯料10’可为一体式结构,利用同一块材料加工成型。

第一箱盖200包括第一封口板210及第一连接板220,第一封口板21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侧板120的一侧上,第一连接板22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一封口板210的另一侧上。第二箱盖300包括第二封口板310及第二连接板320,第二封口板31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侧板120的另一侧上,第二连接板32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封口板310的另一侧上。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形成包装箱10时,使第一侧板110远离第二侧板120的一侧与第四侧板140远离第三侧板130的一侧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钉接、胶水粘接或胶带贴接等),以使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第三侧板130及第四侧板140围成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相互连通的开口的箱体100。进一步地,坯料10’还包括第五侧板111,第五侧板111由第一侧板110远离第二侧板120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五侧板111可相对于第一侧板110翻折。可将第五侧板111层叠于第四侧板140上,利用胶水或金属钉等将第五侧板111设置于第四侧板140上,以使第一侧板110远离第二侧板120的一侧与第四侧板140远离第三侧板130的一侧连接。可以理解地,第五侧板111主要起连接作用,且第五侧板111的面积可相对小于第一侧板110的面积。

由于第一封口板21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侧板120的一侧上,故第一封口板210能够相对于第二侧板120翻折以封闭其中一个开口,由于第一连接板22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一封口板210的另一侧上,故第一连接板220相对于第一封口板210翻折以层叠于箱体100的外部;由于第二封口板31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侧板120的另一侧上,故第二封口板310能够相对于第二侧板120翻折以封闭另一个开口,由于第二连接板320的一侧可翻折地设置于第二封口板310的另一侧上,故第二连接板320能够相对于第二封口板310翻折以层叠于箱体100的外部,以便于形成包装箱10。利用该包装箱的坯料10’制造形成的包装箱10可有效防止货物被换包,安全性较高。

进一步地,坯料10’还包括第一挡板150、第二挡板160、第三挡板170及第四挡板180。第一挡板150与第二挡板160并列设置,第一挡板150的一侧设置于第一侧板110的一侧上,另一侧悬空,第二挡板160的一侧设置于第三侧板130的一侧上,另一侧悬空。第三挡板170与第四挡板180并列设置,第三挡板170的一侧设置于第一侧板110的另一侧上,另一侧悬空,第四挡板180的一侧设置于第四侧板140的另一侧上,另一侧悬空。第一挡板150及第二挡板160的存在一方面可对其中一个开口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另一方面可对第一箱盖200起到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此外,利用第一挡板150及第二挡板160共同密封其中一个开口,相比于利用一整块挡板密封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一挡板150或第二挡板160在自身的重力下下沉。同理,第三挡板170与第四挡板180的作用类似于第一挡板150与第二挡板160,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150及第二挡板160均与第一封口板210间隔设置,以便于第一挡板150及第二挡板160相对于第一封口板210活动。同理,第三挡板170及第四挡板180均与第二封口板310间隔设置,以便于第三挡板170及第四挡板180相对于第二封口板310活动。

可选地,第一连接板220呈梯形或三角形,第二连接板320呈梯形或三角形,以便于减轻坯料10’的重量、节省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均呈梯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连接板220呈梯形时,第二连接板320可呈三角形;当第一连接板220呈三角形时,第二连接板320可呈梯形或三角形。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220与第四侧板140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320与第四侧板140可拆卸连接。打包时,可将第一连接板220及第二连接板320均与第四侧板140连接;拆包时,可将第一连接板220与第四侧板140拆卸,或者将第一连接板220及第二连接板320均与第四侧板140拆卸。或者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可拆卸连接。打包时,可将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连接;拆包时,可将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拆卸。上述设计可使得包装箱实现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可选地,第四侧板140的外表面上设有连接魔术贴,第一连接板220的内表面上设有与连接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一魔术贴,第二连接板320的内表面上设有与连接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连接魔术贴可起到连接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的作用。魔术贴的设置可以采用胶粘或缝制等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第四侧板140的外表面指形成箱体100后属于箱体100的外表面的表面,第一连接板220的内表面指形成箱体100后朝向箱体100的表面,第二连接板320的内表面指形成箱体100后朝向箱体100的表面。

第一魔术贴可为魔术贴的钩状部或绒毛部,第二魔术贴可为魔术贴的钩状部或绒毛部,连接魔术贴为魔术贴的绒毛部或钩状部。魔术贴取材容易且成本较低。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及连接魔术贴均可省去,第一连接板220上设有第一吸合体,第二连接板320上设有第二吸合体,第四侧板140上设有第三吸合体,以实现第一连接板220与第四侧板140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320与第四侧板140可拆卸连接。第一吸合体可以为第一铁片,第二吸合体可以为第二铁片,第三吸合体可以为磁铁。或者,第一连接板220上形成有第一插舌,第二连接板320上形成有第二插舌,第四侧板140上开设有与第一插舌相对应的第一插口及与第二插舌相对应的第二插口,第一插舌能够插设于第一插口中,第二插舌能够插设于第二插口中。

可选地,第一连接板220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第二连接板320的内表面上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400,当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均层叠于箱体100的外部时,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层叠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板220的外表面指形成箱体100后背向箱体100的表面。

第一连接板220上设有第一魔术贴,第二连接板320上设有与第一魔术贴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魔术贴400,当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400均层叠于第四侧板140上时,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层叠设置,以便于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400较牢固地配合。魔术贴的设置可以采用胶粘或缝制等方式。第一魔术贴可为魔术贴的钩状部或绒毛部,第二魔术贴400为魔术贴的绒毛部或钩状部。魔术贴取材容易且成本较低。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魔术贴及第二魔术贴400均可省去,第一连接板220上设有第一吸合体,第二连接板320上设有第二吸合体,以实现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可拆卸连接。第一吸合体可以为铁片,第二吸合体可以为磁铁。或者,第一连接板220上形成有第一插舌,第二连接板320上开设有与第一插舌相对应的第一插口,第一插舌能够插设于第一插口中。

进一步地,第一魔术贴包裹第一连接板200的另一侧的端部,第二魔术贴400包裹第二连接板320的另一侧的端部。该设计一方面可防止拆包过程中破环第一连接板220与第二连接板320,另一方面可防止拆包过程中第一魔术贴脱离第一连接板220,第二魔术贴400脱离第二连接板320。可以理解地,第一连接板220呈梯形或三角形有利于第一连接板220的另一侧的端部被包裹。同理,第二连接板320呈梯形或三角形的设计有利于第二连接板320的另一侧的端部被包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包裹可以是部分包裹,可有效节约材料;或者是全部包裹,防破坏与防脱离效果更明显。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连接板320的内表面上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400时,第四侧板140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三魔术贴500,第一连接板220的内表面上设有与第三魔术贴500相匹配的第四魔术贴600。第三魔术贴500及第四魔术贴600的存在一方面可便于先将第一连接板220固定于第四侧板140上,然后再将第二魔术贴400固定于第四侧板140上,且在固定第二魔术贴400的时候,不用担心第一连接板220相对于第四侧板140产生位移,另一方面可使包装箱10被封合的更牢固。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魔术贴500与第四魔术贴600均可省去。可利用磁铁吸合、或者插舌插设于插口的方式实现将第一连接板220固定于第四侧板140上。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连接板320的内表面上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400时,第一魔术贴延伸至第一连接板的内表面,第四侧板140的外表面上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三魔术贴。同理,第三魔术贴的存在一方面可便于先将第一连接板220固定于第四侧板140上,然后再将第二连接板320固定于第四侧板140上,且在固定第二连接板320的时候,不用担心第一连接板220相对于第四侧板140产生位移,另一方面可使包装箱10被封合的更牢固。当第一魔术贴为魔术贴的钩状部或绒毛部时,同一钩状部或绒毛部可绕过第一连接板220的其中一侧的端部以同时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20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用磁铁等吸合件代替第一魔术贴,用铁片等代替第二魔术贴400与第三魔术贴50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