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加热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9321发布日期:2019-06-14 22:3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自加热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加热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加热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速饮品消费快速增长,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快速饮品,很多快速食品需要加热后才能保持口感,比如汤、粥和茶,如果在野外、火车上以及出门旅游等情况下,如果喝到一杯热乎乎的茶水,无疑会让人更加心旷神怡、身心舒畅。但是在野外、火车上以及出门旅游等情况都缺乏加热设施,也不能使用明火加热,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可以不使用明火又可以不使用电便可方便、快速加热的设施,在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加热饮品。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其存在诸多缺陷;其1:外罐体3的顶部设有金属加强环9,金属加强环9内设凹槽91,金属内罐2的顶部设有外伸的凸环21,金属内罐2放置在外罐体3内凹槽91支撑凸环21从而支撑金属内罐2的重量。其设计无法将内罐2固定,使用时,用力拉拉绳,很容易将金属内罐2拉出,而且没有经过固定的内罐2在食用食物时内罐2会摇摆不定,影响使用效果(如:本公司在2015年申请了专利一种自加热罐,专利号CN201520785589),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此缺陷。其2:加热包5与水反应的时候温度很高,外罐体3的材质为纸筒或塑料等导热性差的材料,但是罐底4是金属材质,所以罐底4在使用时温度很高,极易造成烫伤事故(如:本公司在2016年申请了专利一种金属罐装饮食品的自加热装置,专利号CN201621123037),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此缺陷。其3:加热包采用编织物包装,然而在实际使用当中,当易撕水袋6中的水瞬间流出时,加热包无法完全吸收,会有大部分水流入罐底4与加热包5的空隙部分,无法进行化学反应,造成原料浪费,使得加热缓慢、加热不充分(如:本公司在2017年申请了专利一种加热型饮食品罐装装置,专利号CN201720953154),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此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自加热罐装置,可对多种饮品进行加热,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改进,更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适合广泛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自加热罐装置,包括外罐(1)、内罐(2)、固定架(3)、易撕水袋(4)、加热包(5)、拉绳(6)、塑料板(10)和卡扣(13),固定架(3)包括上固定凸块(31)、上环(32)、固定条(33)、下环(34)和下固定凸块(35);外罐(1)内设有内罐(2),内罐(2)的下部设有易撕水袋(4),易撕水袋(4)的下部设有塑料板(10),塑料板(10)的下部设有加热包(5),所述易撕水袋(4)和塑料板(10)通过卡扣(13)连接,易撕水袋(4)中间设有撕裂口,拉绳(6)一端和撕裂口通过卡扣(13)连接,其特征在于:外罐(1)内设有固定架(3),固定架(3)内设有内罐(2),所述外罐(1)底部设有中空隔热层(14),所述固定架(3)上端设有上环(32),上环(32)内表面均匀设有四个上固定凸块(31),所述上环(32)和下环(34)通过四条固定条(33)连接,每条固定条(33)下端均设有下固定凸块(35),所述加热包(5)采用覆盖吸水棉的编织物包装。

进一步地,所述内罐顶部设有内罐凸缘,内罐凸缘的内部设有内拉环盖,所述内罐的上部通过内罐凸缘与上固定凸块的配合进行固定,所述内罐的下部通过内罐的底部、固定条和下固定凸块之间的配合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易撕水袋和塑料板通过卡扣连接,塑料板一侧设有通孔;所述易撕水袋的中间设有加强条,加强条端部为撕裂口,拉绳沿着加强条穿过通孔到达外罐内壁,进而从外罐上端口引出。

进一步地,所述外罐为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外罐的顶部设有金属加强环,金属加强环的内部设有外拉环盖,上部设有塑料盖。

进一步地,所述外罐的内径和上环的外径相同,所述外罐的底盖和金属加强环采用金属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固定架的设置,内罐的上部通过内罐凸缘与上固定凸块的配合进行固定,内罐的下部通过内罐的底部、固定条和下固定凸块之间的配合进行固定,固定架通过固定架外形尺寸与外罐内形尺寸的配合固定,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在使用时,用力拉拉绳,很容易将金属内罐拉出,而且没有经过固定的内罐在食用食物时会摇摆不定,影响使用效果的缺陷;其二,由于外罐的底盖采用金属材料,导热性能良好,本装置通过设置中空隔热层,有效的隔离了外罐底的热量,解决了背景技术中

加热包与水反应的时候温度很高,外罐体的材质为纸筒或塑料等导热性差的材料,但是罐底是金属材质,所以罐底在使用时温度很高,极易造成烫伤事故的问题;其三,本装置通过加热包采用覆盖吸水棉的编织物包装加热包代替原有的采用编织物包装,有效的将淤积在外罐底部的水吸入加热包,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在实际使用当中,当易撕水袋中的水瞬间流出时,加热包无法完全吸收,会有大部分水流入罐底与加热包的空隙部分,无法进行化学反应,造成原料浪费,使得加热缓慢、加热不充分的问题,更加方便使用者使用,安全性高、节约了有限的资源,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模块示意图;

图中:1、外罐;2、内罐;3、固定架;31、上固定凸块;32、上环;33、固定条;34、下环;35、下固定凸块;4、易拉水袋;5、加热包;6、拉绳;7、内拉环盖;8、外拉环盖;9、内罐凸缘;10、塑料板;11、通孔;12、加强条;13卡扣;14、隔热层;15、金属加强环;16、塑料盖;17、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多功能自加热罐装置,包括外罐1、内罐2、固定架3、易撕水袋4、加热包5、拉绳6、塑料板10和卡扣13,固定架3包括上固定凸块31、上环32、固定条33、下环34和下固定凸块35;外罐1内设有内罐2,内罐2的下部设有易撕水袋4,易撕水袋4的下部设有塑料板10,塑料板10的下部设有加热包5,所述易撕水袋4和塑料板10通过卡扣13连接,易撕水袋4中间设有撕裂口,拉绳6一端和撕裂口通过卡扣13连接,其特征在于:外罐1内设有固定架3,固定架3内设有内罐2,所述外罐1底部设有中空隔热层14,所述固定架3上端设有上环32,上环32内表面均匀设有四个上固定凸块31,所述上环32和下环34通过四条固定条33连接,每条固定条33下端均设有下固定凸块35,所述加热包5采用覆盖吸水棉的编织物包装。

其中,所述内罐2顶部设有内罐凸缘9,内罐凸缘9的内部设有内拉环盖7,所述内罐2的上部通过内罐凸缘9与上固定凸块的配合进行固定,所述内罐2的下部通过内罐2的底部、固定条33和下固定凸块35之间的配合进行固定,所述上环32、下环34和固定条33组成的并不是标准内空圆柱状物体,而是上环32的直径略大于下环34的直径。通过固定架紧紧的将内罐进行了固定,而固定架的下环紧紧的与外罐底部贴合从而达到整体固定的作用,更方便储藏和运输。

其中,所述易撕水袋4和塑料板10通过卡扣连接,塑料板10一侧设有通孔11;所述易撕水袋4的中间设有加强条12,加强条12端部为撕裂口,拉绳6沿着加强条穿过通孔11到达外罐1内壁,沿着外罐1内壁从上端口引出。本装置只需拉动拉绳6即可撕裂易撕水袋4,通过加强条12的设置以及塑料板10、通孔11和拉绳6之间的配合,保证能够撕裂水袋,放出水袋里的水。

其中,所述外罐1为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外罐1的顶部设有金属加强环15,金属加强环15的内部设有外拉环盖8,上部设有塑料盖16,塑料盖16与金属加强环15配合,使塑料盖16不会掉落,当装置进行加热时,塑料盖16可封闭装置,使得加热更加充分,塑料盖16还起到美观、遮挡灰尘的作用;所述外罐1的内径和上环32的外径相同,保证了固定架的固定作用,所述外罐1底部设有中空隔热层14,隔热层14可以是空心圆柱形纸筒,能达到隔热效果的材料均可,所述外罐1底部采用金属材料,增加其强度,侧部采用塑料或是硬纸板材料,抗压及隔热效果好。

其中,所述加热包5采用带吸水棉的编织物包装,能够充分吸收外罐底部残留的水,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使得化学反应更加充分,加热更加快速、持续节约了有限的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自加热罐装置,使用时,打开外罐顶部的塑料盖,能够看到外罐顶部的外拉环盖,拉开外拉环盖,能够看到拉绳的一端,拉绳此端部设有卡扣,可以防止拉绳在运输时调入外罐底部,拉动拉绳,即可撕裂易撕水袋,易撕水袋中流出的水与加热包发生化学反应,对内罐中的饮品进行加热,进而盖上外罐顶部的塑料盖防止热量散失,拉开内罐顶部的内拉环盖,加热好的饮品即可食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