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鳞板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4954发布日期:2019-04-05 21:4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鳞板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型机械、通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鳞板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有一种情况是物料从输送机出料口脱离后必须落在指定的长度范围内,基本呈均匀堆放状态,当然这些均匀堆放的物料是会被连续不断地平行移走的。这就需要输送机具备边卸料边行走的功能,而不是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

比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炉排,是有一定宽度的,可能有数米宽,炉排可以自动按某一设定的运动状态承载垃圾,同时又使堆放的炉排上的生活垃圾连续不断地进入炉膛燃烧。垃圾通过鳞板输送机进入炉膛前是置放在炉排的承接位置上,要求垃圾尽可能均匀铺开而不是一堆一堆的,这就需要鳞板输送机能在一定长度范围往复移动卸料。故此需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鳞板输送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鳞板输送机,包括鳞板输送机和行走机构,所述鳞板输送机包括壳体、平行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链条、垂直设置于两所述链条之间的鳞板以及设置于两所述链条两端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链轮轴和从动链轮轴,所述主动链轮轴和从动链轮轴分别设置于两所述链条的两端,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并传动连接于所述主动链轮轴,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导轨和与两所述导轨对应设置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主动滚轮轴和从动滚轮轴,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壳体顶部,并传动连接于所述主动滚轮轴,所述主动滚轮轴和从动滚轮轴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的两端,并自由转动设置于两所述导轨之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移动式鳞板输送机中,所述主动滚轮轴和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同一侧的上下两端,所述主动滚轮轴包括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固定于所述壳体底部一端的主动轴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动轴两端的第一滚轮,两所述第一滚轮分别滚动设置于两所述导轨之上,所述主动轴靠近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突出于对应所述第一滚轮,并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

优选的,在上述的移动式鳞板输送机中,所述从动滚轮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背离所述第一滚轮轴的一端,所述从动滚轮轴包括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固定于所述壳体底部的从动轴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从动轴两端的第二滚轮,两所述第二滚轮分别滚动设置于两所述导轨之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移动式鳞板输送机中,两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滚轮对应设置的第一撞块和与第二滚轮对应设置的第二撞块。

优选的,在上述的移动式鳞板输送机中,所述第一撞块靠近所述第一滚轮的一侧端面为弧面结构,所述第一撞块的侧面设有第一换向开关,所述第一滚轮靠近所述第一撞块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换向开关对应设置的第一拨杆,所述第一拨杆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优选的,在上述的移动式鳞板输送机中,所述第二撞块靠近所述第二滚轮的一侧端面为弧面结构,所述第二撞块的侧面设有第二换向开关,所述第二滚轮靠近所述第二撞块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换向开关对应设置的第二拨杆,所述第二拨杆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式鳞板输送机结构简单,不用改变现有鳞板输送机的基本结构,通过增加行走机构,扩展了鳞板输送机的安装方式,不仅仅是固定的安装形式,鳞板输送机本体在运动情况下,也能做到保持其基本功能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移动式鳞板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移动式鳞板输送机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移动式鳞板输送机的截面图。

图4所示为图1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中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1中I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式鳞板输送机,包括鳞板输送机100和行走机构200,鳞板输送机100包括壳体110、平行转动设置于壳体110内的链条120、垂直设置于两链条120之间的鳞板130以及设置于两链条120两端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40、主动链轮轴150和从动链轮轴160,主动链轮轴150和从动链轮轴160分别设置于两链条120的两端,第一电机140设置于壳体110顶部,并传动连接于主动链轮轴150,行走机构200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导轨210和与两导轨210对应设置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220、主动滚轮轴230和从动滚轮轴240,第二电机220固定于壳体110顶部,并传动连接于主动滚轮轴230,主动滚轮轴230和从动滚轮轴240分别设置于壳体110底部的两端,并自由转动设置于两导轨210之上。

该技术方案中,外部还包括由PLC、遥控手柄等组成的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同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可以实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自动或手动运行,鳞板输送机选用现有技术中规格合适的即可,导轨通过外部支架1或直接固定于垃圾炉的投料口2,第二驱动装置控制鳞板输送机在导轨上往复移动,鳞板输送机在往复移动的同时将垃圾均匀卸料到垃圾炉的炉排之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式鳞板输送机结构简单,不用改变现有鳞板输送机的基本结构,通过增加行走机构,扩展了鳞板输送机的安装方式,不仅仅是固定的安装形式,鳞板输送机本体在运动情况下,也能做到保持其基本功能不受影响。

进一步地,主动滚轮轴230和第二电机220设置于壳体110同一侧的上下两端,主动滚轮轴230包括通过第一轴承座231转动固定于壳体110底部一端的主动轴232以及分别设置于主动轴两端的第一滚轮233,两第一滚轮233分别滚动设置于两导轨210之上,主动轴232靠近第二电机220的一端突出于对应第一滚轮233,并传动连接于第二电机220。

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电机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于主动轴的一端,外部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主动滚轮轴转动,实现鳞板输送机的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从动滚轮轴240设置于壳体110底部背离第一滚轮轴230的一端,从动滚轮轴240包括通过第二轴承座241转动固定于壳体110底部的从动轴242以及分别设置于从动轴两端的第二滚轮243,两第二滚轮分别滚动设置于两导轨210之上。

该技术方案中,从动滚轮轴和主动滚轮轴配合,保证鳞板输送机的平衡,从而保证鳞板输送机可以在导轨上平稳的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两导轨2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滚轮对应设置的第一撞块250和与第二滚轮对应设置的第二撞块260。

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撞块和第二撞块限制鳞板输送机移动的极限位置,第一撞块和第二撞块之间的距离根据垃圾炉和鳞板输送机的长度设置,第一撞块和第二撞块保证鳞板输送的卸料始终处于垃圾炉的投料口的范围内,即第一撞块和第二撞块之间的距离小于鳞板输送机和垃圾炉投料口的长度之和。

进一步地,第一撞块250靠近第一滚轮233的一侧端面为弧面结构,第一撞块的侧面设有第一换向开关270,第一滚轮233靠近第一撞块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换向开关对应设置的第一拨杆271,第一拨杆271固定于壳体110的底部。

进一步地,第二撞块靠近第二滚轮的一侧端面为弧面结构,第二撞块的侧面设有第二换向开关280,第二滚轮靠近第二撞块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换向开关对应设置的第二拨杆281,第二拨杆固定于壳体110的底部。

上述两技术方案中,第一撞块和第二撞块作为鳞板输送机移动的硬限位,第一撞块和第二撞块靠近鳞板输送的一侧端面分别为弧面结构,避免鳞板输送机与第一撞块或第二撞块发生碰撞时发生剧烈撞击,鳞板输送机在移动过程中,当发生第一换向开关感应到第一拨杆或第二换向开关感应到第二拨杆的情况时,外部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电机反向转动,换向开关和拨杆可选用插拔式开关或金属感应器配合金属拨杆等多种方式实现,同时第一换向开关感应到第一拨杆或第二换向开关感应到第二拨杆的情况发生在鳞板输送机与第一撞块或第二撞块碰撞之前,如此重复循环实现鳞板输送机的往复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式鳞板输送机结构简单,不用改变现有鳞板输送机的基本结构,通过增加行走机构,扩展了鳞板输送机的安装方式,不仅仅是固定的安装形式,鳞板输送机本体在运动情况下,也能做到保持其基本功能不受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