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效果好的塑料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6660发布日期:2019-04-30 18:4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效果好的塑料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包装袋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装饰效果好的塑料包装袋。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料包装袋的袋面上通常都是采用图案和文字的搭配来对通过塑料包装袋包装好的产品进行推广销售。而由于市场上的塑料包装袋采用图案和文字对塑料包装袋的外表面进行装饰时,装饰的效果不够美观。并且在对塑料包装袋内的产品进行拿取后,由于剩余的产品无法填满塑料包装袋的内部容腔,因此在携带过程中,剩余产品易在塑料包装袋内晃动,从而使得产品在塑料包装袋内的摆放不规则,而不规则摆放的杂乱无章的产品让使用者拿取不方便且易使得产品受折而损坏产品。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效果好的塑料包装袋,其具有装饰效果好,易吸引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装饰效果好的塑料包装袋,其中,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由塑料包装膜折叠后再对两侧边进行封边后形成前袋面、后袋面以及由前袋面和后袋面围形成具有袋口的袋体容腔,所述袋体的横截面为由外至内的拉丝CPE膜层、油墨层以及PE膜层。

进一步,所述袋体容腔内设有第一条形金属、第二条形金属、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条形金属和第二条形金属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分别设在袋体容腔内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条形金属的一端与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条形金属的另一端为自由收卷端,所述第二条形金属的一端与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条形金属的另一端为自由收卷端。

进一步,所述前袋面上设有压痕线,所述压痕线位于前袋面的中部且由袋口垂直向下延伸至袋体的底部,所述压痕线包括若干个第一压痕点、若干个第二压痕点和若干个第三压痕点,所述第一压痕点的压痕深度大于第二压痕点的压痕深度,所述第二压痕点的压痕深度大于第三压痕点的压痕深度,所述第一压痕点、第二压痕点和第三压痕点依次连续设置形成压痕组,而若干个第一压痕点、第二压痕点和第三压痕点构成若干个压痕组,每一压痕组的长度等于一个产品的厚度,若干个压痕组依次连续设置形成压痕线,所述前袋面上还设有便于产品取出的点断线。

进一步,所述后袋面上设有沿袋口设置的磁条,所述磁条与第一条形金属和第二条形金属吸附连接并用于撕开的压痕线的密封。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装饰效果好的塑料包装袋,其整个袋体采用拉丝CPE膜层、油墨层和PE膜层,通过拉丝CPE膜层的设置整个袋体的袋面具有闪光效果,光泽感更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塑料包装袋的整体装饰效果和塑料包装袋的档次,进而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不同档次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袋面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后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后袋面上的磁条翻至前袋面并与第一条形金属和第二条形金属吸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后袋面翻折过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条形金属和第二条形金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袋体的剖视图。

图中:

袋体-1;前袋面-11;后袋面-12;

袋口-13;袋体容腔-14;拉丝CPE膜层-2;

油墨层-3;PE膜层-4;第一条形金属-51;

第二条形金属-52;第一底板-53;第二底板-54;

压痕线-6;第一压痕点-61;第二压痕点-62;

第三压痕点-63;磁条-7;点断线-8;产品-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图中坐标X、Y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其中坐标X指向右方向,坐标Y指向上方向。

如图1-7所示,一种装饰效果好的塑料包装袋,其中,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由塑料包装膜折叠后再对两侧边进行封边后形成前袋面11、后袋面12以及由前袋面11和后袋面12围形成具有袋口13的袋体容腔14,所述袋体1的横截面为由外至内的拉丝CPE膜层2、油墨层3以及PE膜层4。通过拉丝CPE膜层2的设置整个袋体1的袋面具有闪光效果,光泽感更强。提高了塑料包装袋的整体装饰效果和塑料包装袋的档次,进而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不同档次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拉丝CPE膜层2是CPE膜经拉丝工艺处理而成,此处理工艺是现有的公知技术,而拉丝CPE膜层2也是现有产品,本新型只是对拉丝CPE膜的应用,而不是改进或创新。

优选的,为了让塑料包装袋内的产品9放置得更加规整,避免因拿出部分产品9后而使得剩余的产品9无法得到有效固定而在塑料包装袋内散乱的摆放。因此,所述袋体容腔14内设有第一条形金属51、第二条形金属52、第一底板53和第二底板54,所述第一条形金属51和第二条形金属5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第一底板53和第二底板54分别设在袋体容腔14内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条形金属51的一端与第一底板53连接,所述第一条形金属51的另一端为自由收卷端,所述第二条形金属52的一端与第二底板54连接,所述第二条形金属52的另一端为自由收卷端。通过第一条形金属51和第二条形金属52上的自由收卷端的设置使得第一条形金属51和第二条形金属52的自由收卷端由自身的收卷力实时压住处于其下方的产品9,从而保证了产品9被稳稳的固定,方便了产品9的拿取。

优选的,为了让产品9从塑料包装袋内取出能更加方便,且避免传统方式取出产品9时,手指要挤压塑料包装袋造成塑料包装袋变形以及手指疼痛。于是,所述前袋面11上设有压痕线6,所述压痕线6位于前袋面11的中部且由袋口13垂直向下延伸至袋体1的底部,所述压痕线6包括若干个第一压痕点61、若干个第二压痕点62和若干个第三压痕点63,所述第一压痕点61的压痕深度大于第二压痕点62的压痕深度,所述第二压痕点62的压痕深度大于第三压痕点63的压痕深度,所述第一压痕点61、第二压痕点62和第三压痕点63依次连续设置形成压痕组,而若干个第一压痕点61、第二压痕点62和第三压痕点63构成若干个压痕组,每一压痕组的长度等于一个产品9的厚度,若干个压痕组依次连续设置形成压痕线6,所述前袋面11上还设有便于产品9取出的点断线8。采用上述的压痕线6以及点断线8,使得拿取产品9的方式从传统的塑料包装袋的上方拿出产品9变成从塑料包装袋的侧面抽出产品9,产品9的取出更加方便。

产品9从侧面抽取的过程为:先把压痕线6上端的第一压痕点61、第二压痕点62和第三压痕点63撕开,接着再撕开相应的点断线8,由于第一压痕点61、第二压痕点62以及第三压痕点63组成的压痕组的长度相当于一个产品9的厚度,因此,通过撕开相应的点断线8长度即能从前袋面11轻松的抽取产品9,产品9抽取后,第一条形金属51和第二条形金属52上自由收卷端在自身收力的作用下将会发生收卷,使得第一条形金属51和第二条形金属52的长度变小,而使得第一条形金属51和第二条形金属52的收卷端压住下一个产品9。

并且,由于第一压痕点61的压痕深度大于第二压痕点62的压痕深度,第二压痕点62的压痕深度大于第三压痕点63的压痕深度。因此,在消费者撕开压痕线6时,对第一压痕点61、第二压痕点62以及第三压痕点63施加的力不同,压痕深度越深撕开时所需的力越小,因此,通过撕开不同压痕深度的第一压痕点61、第二压痕点62以及第三压痕点63,消费者能清楚的感觉到撕开时用的力度不同,因此,可以准确的撕开所需要的长度。

优选的,由于前袋面11通过压痕线6和点断线8被撕开,而为了保持塑料包装袋内产品9的干净卫生,避免灰尘进入到塑料包装袋内污染产品9,因此,所述后袋面12上设有沿袋口13设置的磁条7,所述磁条7与第一条形金属51和第二条形金属52吸附连接并用于撕开的压痕线6的密封。通过后袋面12向前袋面11翻折,并盖住前袋面11上被撕开的压痕线6和点断线8而形成的开口,而随着塑料包装袋内的产品9被取出,开口也将越大,而后袋面12向前袋面11翻折的长度越长,因此后袋面12依旧能盖住开口,再接着通过磁条7与第一条形金属51和第二条形金属52的吸附作用,从而密封开口,避免了灰尘的进入,保持产品9卫生。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