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间距取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0727发布日期:2019-07-31 20:22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等间距取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标自动化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等间距取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产品生产只能依靠人工一个个摆放进料盘,费时费力,员工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品质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等间距匀速自动取料的等间距取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等间距取料机构,包括底架、送料机构和取料机构;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撑架、传送驱动机构、传送架和第一传送带;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传送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传送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传送带转动设置在所述传送架上;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传送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传动连接;

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二传送带、左右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和若干取料器;所述安装架沿垂直于所述传送架的方向横向固定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二传送带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左右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架的一端;所述左右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前后驱动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前后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上下驱动机构与所述前后驱动机构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上下驱动机构与所述前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取料器等间距设置在所述上下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采用皮带。

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输出端一侧的所述传送架上设置有感应光纤。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同步带轮;所述第二传送带转动设置在所述同步带轮上;所述同步带轮与所述左右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前后驱动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以使所述前后驱动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上下驱动机构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使所述上下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取料器的数目为十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传送机构远距离转移产品,然后通过左右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和取料器配合,将传送来的产品一件一件均匀快速取下,因而可以做到减少员工劳动强度高,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取料器等间距设置可以使产品摆放快速整齐,使后续生产的产品品质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等间距取料机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等间距取料机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等间距取料机构俯视图。

标识说明:1-底架,21-支撑架,22-传送驱动机构,23-传送架,24-第一传送带,241-过道开口,31-安装架,311-第一滑轨,32-第二传送带,33-左右驱动机构,34-前后驱动机构,341-第一滑块,342-第二滑轨,35-上下驱动机构,351-第二滑块,36-取料器,37-同步带轮,4-感应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等间距取料机构,包括底架1、送料机构和取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支撑架21、传送驱动机构22、传送架23和第一传送带24;支撑架21固定在底架1上;传送驱动机构22设置在支撑架21的一侧;传送架23固定在支撑架21上;第一传送带24转动设置在传送架上;第一传送带24与传送驱动机构22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取料机构包括安装架31、第二传送带32、左右驱动机构33、前后驱动机构34、上下驱动机构35和十个取料器36;安装架31沿垂直于传送架23的方向横向固定在底架1上;第二传送带32转动设置在安装架31的一侧;左右驱动机构33固定在安装架31的一端;左右驱动机构33与第二传送带32传动连接;前后驱动机构34滑动设置在安装架31上;前后驱动机构34与第二传送带32固定连接;上下驱动机构35与前后驱动机构34的两侧滑动连接;上下驱动机构35与前后驱动机构3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十个取料器36等间距设置在上下驱动机构35的驱动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24采用皮带。皮带有良好的弹性,在工作中能缓和冲击和振动,运动平稳无噪音;载荷过大时皮带在轮上打滑,因而可以防止其他零件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皮带是中间零件。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需要来选定长度,以适应中心距要求较大的工作条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和维修方便,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位于第一传送带24输出端一侧的传送架23上设置有感应光纤4,用以感应第一传送带24输出端位置是否有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二传送带32采用同步带,安装架3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同步带配合使用的同步带轮37;同步带转动设置在同步带轮37上;同步带轮37与左右驱动机构33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同步带是以钢丝绳或玻璃纤维为强力层、外覆以聚氨酯或氯丁橡胶的环形带,带的内周制成齿状,使其与齿形带轮啮合。同步带传动时,传动比准确,对轴作用力小,结构紧凑,耐油,耐磨性好,抗老化性能好,对于要求同步的传动也可用于低速传动。同步带综合了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各自的优点,转动时,通过带齿与轮的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传输用同步带传动具有准确的传动比,无滑差,可获得恒定的速比,传动平稳,能吸振,噪音小,传动比范围大,一般可达一比十。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安装架3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311;前后驱动机构3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341;第一滑块34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311上,以使前后驱动机构34滑动设置在安装架31上。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滑块34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滑轨342;上下驱动机构35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块351;第二滑块35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342上,使上下驱动机构35与第一滑块341的两侧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传送驱动机构22和左右驱动机构33采用电机,前后驱动机构34和上下驱动机构35采用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具体的优选实施例中,由于要运输的产品上下两端设置有棒状凸起结构,为此,第一传送带24上开设有过道开口241,方便棒状凸起结构穿过,产品主体摆置在第一传送带24上保持稳定;同时,取料器36设置呈棒状结构,内部设置有与棒状凸起结构对应的腔体,方便取料器36从下向上将产品底部的棒状凸起结构套住,直接取下产品。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产品结构的不同亦会相应调整第一传送带24的结构和取料器36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1、工作前先通过左右驱动构33驱动第二传送带32拖动前后移动机构34移动,使十个取料器36中排列在首端的取料器36移动到第一传送带24的输出端的正下方;

2、然后传送驱动机构22驱动第一传送带24将产品往输出端方向移动,当感应光纤4感应到产品时,上下驱动机构35驱动取料器36上移抓取产品,然后前后驱动机构34驱动上下驱动机构35往一侧移动将产品带离第一传送带24,然后上下驱动机构35驱动取料器36下移复位,前后驱动机构34驱动上下驱动机构35复位;

3、之后左右移动机构33通过第二传送带32拖动前后移动机构34移动,移动距离为两个驱动器36之间间隔的距离,使邻近首端取料器36的取料器36移动到输出端的正下方,然后重复步骤2直到十个取料器36上均抓取有产品;

4、最后将取料器36上的产品转移摆放好后,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所有产品被取完,完成产品的等间距自动取料。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到产品的等间距自动化取料,减少了员工劳动强度高、降低了成本以及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可以确保后续产品的品质。

以上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公开的具体结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其他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实用新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