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心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1162发布日期:2019-06-11 23:45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心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容器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心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液体容器如食用油瓶、酱油瓶、饮料瓶等上的瓶盖均设置有出液口,从出液口设置在瓶盖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话,现在市面上主要有同心盖和偏心盖两种。

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大都采用同心盖,即出液口的圆心和盖体的圆心位置相同,这种结构的瓶盖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所需成本较低,但是,现在市面上的同心盖存在着出液不均匀,瓶盖上有残留溶液的情况比较严重。

偏心盖,即出液口的圆心和盖体的圆心在不同的位置,这种瓶盖虽然可以有效的控制溶液残留,但是其制作工艺难度大,所需成本高,质量不稳定,且生产效率较低,无法大批量的进行生产。

并且,为了保证出液口在运输或销售过程中不漏液,厂家会在出厂的时候用封口件将出液口封死,目前各厂家普遍采用的封口件是在出液口内设置封口片,在封口片上设置一个拉环,在使用时,将瓶盖打开,拉动封口片上的拉环,将封口片撕下,取出。但是该种设计常常会出现拉环断裂现象,导致封口片无法取下,使用者只能用其他工具将封口片打开,容易使开口粗糙,不圆滑,在倾倒液体时出现挂液或散流。有的会直接将封口片碎屑剥落掉入容器中,形成容器中的异物,影响使用者的心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同心瓶盖,同时具备同心盖和偏心盖的优点,其不仅结构简单,制作难度小,所需成本低,且出液均匀,使用方便,卫生环保,无残留,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同心瓶盖,包括下盖和与其上下盖合的上盖,所述下盖上设有隔片,所述隔片上设有与所述下盖同圆心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内设有封口片和拉环,所述拉环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封口片,所述拉环的另一端为向上翘起的自由端,所述拉环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导液管的周壁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拉环自由端相对应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隔片上还设有回流凹槽,所述回流凹槽上设有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上设有锥形密封柱。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锥形密封柱相对应的回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上还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经所述螺纹盖合连接于所述下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种同心瓶盖,其包括下盖和与其上下盖合的上盖,下盖上设有隔片,隔片上设有与下盖同圆心的出液口,出液口上设有导液管,导液管内设有封口片和拉环,拉环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封口片,拉环的另一端为向上翘起的自由端,拉环的自由端伸出导液管的周壁顶面。同时具备同心盖和偏心盖的优点,其不仅结构简单,制作难度小,所需成本低,且出液均匀,使用方便,卫生环保,无残留,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截面图。

1、下盖,2、上盖,3、连接筋,31、螺纹,4、隔片,5、导液管,51、缺口,6、回流凹槽,61、出气孔,7、封口片,8、拉环,9、锥形密封柱,10、凸条,11、出液口,12、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同心瓶盖,包括下盖1和与其上下盖合的上盖2,所述下盖1上设有隔片4,所述隔片4上设有与所述下盖1同圆心的出液口11,所述出液口11上设有导液管5,所述导液管5内设有封口片7和拉环8,所述拉环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封口片7,所述拉环8的另一端为向上翘起的自由端,所述拉环8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导液管5的周壁顶面,将出液口11与下盖1同圆心设置,减小该瓶盖的制作难度,降低制作成本。

其中,所述导液管5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拉环8自由端相对应的缺口51。通过该缺口5便于手指伸入拉环8,使拉环8受力更均匀,便于将封口片7从导液管5内撕下。

其中,所述隔片4上还设有回流凹槽6,所述回流凹槽6上设有出气孔61,且在液体从导液管5的缺口51以外的位置流出并流入隔片4上,隔片4上残液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会随着凹槽6与隔片4之间的坡度流向凹槽6,进行回流,其便于残液的回流,保持瓶口的干净和卫生。

其中。所述出气孔6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锥形密封柱9相对应的回流管12。

其中,所述出气孔61上设有锥形密封柱9,其在液体生产完成后起密封作用;并在使用时扳断锥形密封柱9,使出液口11出液均匀。

其中,所述上盖2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凸条10,便于出力将上盖2从下盖1上取下。

其中,所述下盖1上还设有连接筋3,所述连接筋3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31,便于上盖2和下盖1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上盖2经所述螺纹31盖合连接于所述下盖1。

操作使用时,用力将上盖2从下盖1上的连接筋3上扭开,再用手指穿过导液管5上的缺口51夹住设于导液管5内的拉环8,用力拉拉环8,拉环8将封口片7从出液口11上撕下,再扳断锥形密封柱9,即可使用设于容器内的溶液,而从留在导液管5侧壁上的残液则通过回流凹槽6通过出气孔61的底部的回流管12流回瓶内,使用完成后将扣盖1扣合在盖体2上。

综上所述,其不仅结构简单,制作难度小,所需成本低,且出液均匀,使用方便,卫生环保,无残留,使用寿命长。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