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检测元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7991发布日期:2019-04-30 18:4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理检测元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检测元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电阻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电阻元件生产出来后会进行检测,检测时需人工利用检测仪器对传送带上的电阻元件进行单独检测,现有的输送装置并不能对零散的元件进行有效排序和整理,这就会导致元件混乱,不利于检测的进行。

中国专利201720399338.8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电子元件料生产输送装置包括电动机、输送机架和输送带,所述输送机架表面设有防护罩,所述电动机固定安装于输送机架底部,所述电动机左侧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于输送机加侧面,所述电动机输出端装有皮带轮,所述输送机架表面设有输送轮,所述输送轮与输送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输送轮沿输送机架均匀排列,所述输送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输送轮彼此间通过橡胶带转动连接,所述输送轮表面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侧边缘向上卷起,所述输送带与输送轮通过齿轮啮合连接;通过将输送带的侧边缘向上卷起,可以防止体积较小的电子元件从传送带边缘掉落,导致输送轮卡死,影响输送带的正常运行。但是该装置在送料过程中无法实现单个元件的分离输送,同时在输送过程中无法实现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物理检测元件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理检测元件输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控制装置,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堆料箱,所述堆料箱的内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套设有倒钩传送带,堆料箱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输送管,底座的内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套设有卡齿传送带,所述控制装置的一侧安装有收纳箱,卡齿传送带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内部设有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转杆、连接块和挂钩。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数控装置、PLC控制器,且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和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延伸至卡齿传送带的表面,且第一输送管的内部一侧焊接有导板,所述导板的末端胶黏有软毛刷,所述软毛刷的一端与卡齿传送带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收纳箱的顶端设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延伸至检测装置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的顶部内侧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侧胶黏有两个挂钩,所述挂钩的表面套设有电阻元件。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万用表和正负极检测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底座的顶端安装堆料箱,并在堆料箱的内部安装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转轴带动倒钩传送带转动,利用倒钩将堆料箱内杂乱堆放的电阻元件单独勾起并传送至第一输送管内,第一输送管的顶端一侧开设有凹槽,不会影响倒钩的通过,同时在第一输送管的底端安装导板,并在导板的末端设置软毛刷,可以保证每个电阻元件落入卡齿传送带时都能第一时间被传送走,不易造成堵塞,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2、通过在底座的一侧安装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利用数控编程或PLC程序实现对检测装置进行控制,利用万用表导线的两端接触电阻元件两侧,对其进行电阻合格检测,若是检测结果不合格,控制装置则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从而使得焊接在转杆表面的挂钩转动一圈,将不合格的电阻元件从卡齿传送带的内部钩出,并投入一侧的第二输送管进入收纳箱中,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减少了人力,加快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检测元件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检测元件输送装置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检测元件输送装置的筛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板、3第一转轴、4卡齿传送带、5筛选装置、6第二转轴、7收纳箱、8倒钩传送带、9第一输送管、10导板、11软毛刷、12控制装置、13堆料箱、14检测装置、15第二输送管、16电阻元件、51连接块、52伺服电机、53转杆、54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物理检测元件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装置12,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堆料箱13,用于堆放刚生产出的电阻元件16,堆料箱13的内部设有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的外侧套设有倒钩传送带8,通过倒钩传送带8传送单个电阻元件16,堆料箱1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输送管9,底座1的内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外侧套设有卡齿传送带4,通过卡齿传送带4输送第一输送管9内的电阻元件16,控制装置12的一侧安装有收纳箱7,用于放置检测不合格的电阻元件16,卡齿传送带4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检测装置14,检测装置14内部设有筛选装置5,筛选装置5包括伺服电机52、转杆53、连接块51和挂钩54,控制装置12包括数控装置、PLC控制器,通过数控装置或PLC控制器编程实现对检测装置14和筛选装置5的控制,且控制装置12与检测装置14和伺服电机52电性连接,第一输送管9的一端延伸至卡齿传送带4的表面,且第一输送管9的内部一侧焊接有导板10,导板10的末端胶黏有软毛刷11,利用软毛刷11使得单个电阻元件16能够被快速扫入卡齿传送带4内输送走,防止堵塞,软毛刷11的一端与卡齿传送带4的表面接触,收纳箱7的顶端设有第二输送管15,第二输送管15的一端延伸至检测装置14的内部,检测装置14的顶部内侧焊接有连接块51,连接块51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52,伺服电机52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53,通过伺服电机52带动转杆53转动,转杆53的一侧胶黏有两个挂钩54,利用挂钩54钩出卡齿传送带4内的电阻元件16,挂钩54的表面套设有电阻元件16,检测装置14包括万用表和正负极检测导线,用于测试电阻元件16是否合格。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座1的顶端安装堆料箱13,并在堆料箱13的内部安装第二转轴6,通过第二转轴6带动倒钩传送带8转动,利用倒钩将堆料箱13内杂乱堆放的电阻元件16单独勾起并传送至第一输送管9内,第一输送管9的顶端一侧开设有凹槽,不会影响倒钩的通过,同时在第一输送管9的底端安装导板10,并在导板10的末端设置软毛刷11,可以保证每个电阻元件16落入卡齿传送带4时都能第一时间被传送走,不易造成堵塞,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座1的一侧安装控制装置12,通过控制装置12利用数控编程或PLC程序实现对检测装置14进行控制,利用万用表导线的两端接触电阻元件16两侧,对其进行电阻合格检测,若是检测结果不合格,控制装置12则控制伺服电机52转动,从而使得焊接在转杆53表面的挂钩54转动一圈,将不合格的电阻元件16从卡齿传送带4的内部钩出,并投入一侧的第二输送管15进入收纳箱7中,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减少了人力,加快了检测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