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电梯主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5956发布日期:2019-08-27 20:15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的电梯主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的电梯主机支架。



背景技术:

电梯主机支架用于安装电梯主机及导轮,现有的电梯主机支架,支架与导轮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电梯主机支架及导轮为一体式设计,保证了导轮及电梯主机安装位置能承受导轮及主机转动时产生的载荷,采用这种固定方式,当电梯的导轮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难以对导轮更换维修,只能在电梯的机房内对导轮维修,增加了电梯的停机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方便对电梯主机维修的一种可拆卸的电梯主机支架。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拆卸的电梯主机支架,包括两条承重梁、侧梁、主机安装架、导轮轴及导轮;

两条所述承重梁平行设置,所述侧梁分别设在所述承重梁的两端,所述承重梁与所述侧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导轮轴与所述承重梁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导轮套设在所述导轮轴上,且所述导轮位于两所述承重梁之间,所述主机安装架设在任一所述承重梁与所述侧梁的连接处的上方。

主机安装在主机安装架上,当导轮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可拆开靠近外侧的承重梁与侧梁连接的螺栓,即可对电梯主机及导轮维护,结构简单,无需将整个主机支架拆出即可拆出导轮,便于维修人员对导轮维修,承重梁、侧梁及主机安装架均通过螺栓连接,主机支架整体可拆卸,便于维修。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L形板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承重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与所述侧梁通过螺栓连接。

在组装时,先将连接件的一侧与承重梁通过螺栓连接,连接件的另一侧用于对侧梁定位,保证侧梁与承重梁垂直设置,连接件用于将侧梁及承重梁固定连接,且在组装时,对侧梁定位,结构简单,便于侧梁与承重梁组装,保证支架的结构稳定。

优选的,所述所述导轮轴与所述承重梁的底部通过U形螺栓连接。

U形螺栓用于将导轮轴固定在承重梁的底部,结构简单,装卸方便,U形螺栓的内侧与导轮轴过盈配合,由此,U形螺栓的内侧与承重梁的底部共同固定导轮轴,避免在电梯工作时,导轮轴跟随导轮转动,导致主机的曳引失效,降低主机效率。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架梁,所述安装架梁平行设置在安装有所述主机安装架的承重梁的一侧,所述安装架梁的两端均与所述侧梁连接,所述主机安装架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架梁连接。

安装架梁与相邻的承重梁用于固定主机安装架,并承托主机安装架及主机的重量,保证主机安装架的结构稳定。

优选的,所述主机安装架包括主机垫板,所述主机垫板设在所述承重梁及所述安装架梁的上方。

主机垫板用于安装主机,增大电梯主机与主机支架的接触面积,便于安装主机,保证主机安装架的结构稳定。主机垫板的厚度为~mm,设置主机垫板的厚度较大,保证主机垫板的中部能承受主机的载荷,避免主机垫板因受到的载荷过大而造成变形,保证主机安装架的结构稳定。

优选的,所述主机安装架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主机垫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立柱的底端与所述安装架梁及与所述安装架梁相邻的所述承重梁连接。

主机安装架还包括立柱,在主机垫板的底部设置立柱,使主机安装位置高于导轮设置的位置,便于通过主机的钢丝绳与导轮缠绕,从而便于改变电梯曳引钢丝绳的绕线方向,保证主机在运行时机架结构稳定,电梯运行稳定。

优选的,所述承重梁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导轮轴的上方。

承重梁的底部安装有导轮轴及导轮,由此,在导轮轴的上方焊接有第一加强筋,增强承重梁与导轮轴安装位置的强度和刚性。

优选的,所述立柱上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立柱的顶部及底部连接。

主机垫板上安装有主机,由此,在立柱上焊接有第二加强筋,增强立柱的强度和刚性。

优选的,所述导轮的径向中心线与两所述侧梁的中点连线重合。

导轮的径向中心线设在两侧梁的中点连线上,使导轮左右两侧的距离一致,便于减小导轮轴的轴长,使导轮的受力平衡,避免因导轮左右两侧受力不均出现震动等现象。

优选的,所述承重梁、安装架梁和侧梁均为槽钢制成。

槽钢的制造成本低,结构稳定,采用C型槽钢,其C型槽钢的开口均朝外设置,避免与导轮配合的钢索与槽钢的开口接触,造成对钢索的磨损,由于承重梁、安装架梁、侧梁及立柱用作支撑作用,因此可采取公差较大的槽钢,保证承重梁、安装架梁、侧梁及立柱强度,避免发生塑性变形,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承重梁、安装架梁、侧梁及立柱均通过螺栓连接,主机支架整体可拆卸,便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主机安装在主机安装架上,当导轮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可拆开靠近外侧的承重梁与侧梁连接的螺栓,即可对电梯主机及导轮维护,结构简单,无需将整个主机支架拆出即可拆出导轮,便于维修人员对导轮维修,承重梁、侧梁及主机安装架均通过螺栓连接,主机支架整体可拆卸,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承重梁11、侧梁12、主机安装架2、导轮轴31、导轮32、连接件13、U形螺栓33、安装架梁14、主机垫板21、立柱22、第一加强筋111、第二加强筋2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拆卸的电梯主机支架,包括两条承重梁11、侧梁12、主机安装架2、导轮轴31及导轮32;

两条所述承重梁11平行设置,所述侧梁12分别设在所述承重梁11的两端,所述承重梁11与所述侧梁1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导轮轴31与所述承重梁1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导轮32套设在所述导轮轴31上,且所述导轮位于两所述承重梁11之间,所述主机安装架2设在任一所述承重梁11与所述侧梁12的连接处的上方。

主机安装在主机安装架2上,当导轮32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可拆开靠近外侧的承重梁11与侧梁12连接的螺栓,即可对电梯主机及导轮32维护,结构简单,无需将整个主机支架拆出即可拆出导轮32,便于维修人员对导轮32维修,承重梁11、侧梁12及主机安装架2均通过螺栓连接,主机支架整体可拆卸,便于维修。

还包括连接件13,所述连接件13为L形板件,所述连接件13的一侧与所述承重梁1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件13的另一侧与所述侧梁12通过螺栓连接。

在组装时,先将连接件13的一侧与承重梁11通过螺栓连接,连接件13的另一侧用于对侧梁12定位,保证侧梁12与承重梁11垂直设置,连接件13用于将侧梁12及承重梁11固定连接,且在组装时,对侧梁12定位,结构简单,便于侧梁12与承重梁11组装,保证支架的结构稳定。

所述所述导轮轴31与所述承重梁11的底部通过U形螺栓33连接。

U形螺栓33用于将导轮轴31固定在承重梁11的底部,结构简单,装卸方便,U形螺栓33的内侧与导轮32轴过盈配合,由此,U形螺栓33的内侧与承重梁11的底部共同固定导轮轴31,避免在电梯工作时,导轮轴31跟随导轮32转动,导致主机的曳引失效,降低主机效率。

承重梁11的底部设有螺纹孔,U形螺栓33的两螺纹端与螺纹孔配合,再用螺母与U形螺栓的两螺纹端配合,将导轮轴31固定,结构简单,在对导轮32维修时,只需拆开U形螺栓33,即可拆开导轮轴31,方便维修。

导轮轴31为阶梯轴,轴的中部为轴颈,轴的两端为轴身,轴颈的直径大于轴身,便于对与它配合的导轮32定位,设有轴承与导轮轴31配合,导轮32套设在轴承的外侧,轴承用于将导轮固定在导轮轴31上,减少导轮32与导轮轴3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回转精度,轴承采用滚珠轴承,降低摩擦温度,提高机械传递效率,同时降低机械性损伤。

还包括安装架梁14,所述安装架梁14平行设置在安装有所述主机安装架2的承重梁11的一侧,所述安装架梁14的两端均与所述侧梁12连接,所述主机安装架2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架梁14连接。

安装架梁14与相邻的承重梁11用于固定主机安装架2,并承托主机安装架2及主机的重量,保证主机安装架2的结构稳定。

所述主机安装架2包括主机垫板21,所述主机垫板21设在所述承重梁11及所述安装架梁14的上方。

主机垫板21用于安装主机,增大电梯主机与主机支架的接触面积,便于安装主机,保证主机安装架2的结构稳定。主机垫板21的厚度为100~150mm,设置主机垫板21的厚度较大,保证主机垫板21的中部能承受主机的载荷,避免主机垫板因受到的载荷过大而造成变形,保证主机安装架2的结构稳定。

主机垫板21的表面铺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用于减小主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降低主机对主机垫板的冲击,避免产生过大噪音。

所述主机安装架2还包括立柱22,所述立柱22的顶端与所述主机垫板21的底部连接,所述立柱22的底端与所述安装架梁14及与所述安装架梁14相邻的所述承重梁11连接。

主机安装架2还包括立柱22,在主机垫板21的底部设置立柱22,使主机安装位置高于导轮32设置的位置,便于通过主机的钢丝绳与导轮缠绕,从而便于改变电梯曳引钢丝绳的绕线方向,保证主机在运行时机架结构稳定,电梯运行稳定。

所述承重梁11上设有第一加强筋111,所述第一加强筋111位于所述导轮轴31的上方。

承重梁11的底部安装有导轮轴31及导轮32,由此,在导轮轴31的上方焊接有第一加强筋111,增强承重梁11与导轮轴31安装位置的强度和刚性。

所述立柱22上设有第二加强筋221,所述第二加强筋221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立柱22的顶部及底部连接。

主机垫板21上安装有主机,由此,在立柱22上焊接有第二加强筋221,增强立柱22的强度和刚性。

所述导轮32的径向中心线与两所述侧梁12的中点连线重合。

导轮32的径向中心线设在两侧梁12的中点连线上,使导轮32左右两侧的距离一致,便于减小导轮轴31的轴长,使导轮32的受力平衡,避免因导轮32左右两侧受力不均出现震动等现象。

所述承重梁11、安装架梁14和侧梁12均为槽钢制成。

槽钢的制造成本低,结构稳定,采用C型槽钢,其C型槽钢的开口均朝外设置,避免与导轮32配合的钢索与槽钢的开口接触,造成对钢索的磨损,由于承重梁11、安装架梁14、侧梁12及立柱22用作支撑作用,因此可采取公差较大的槽钢,保证承重梁11、安装架梁14、侧梁12及立柱22强度,避免发生塑性变形,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承重梁11、安装架梁14、侧梁12及立柱22均通过螺栓连接,主机支架整体可拆卸,便于维修。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