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芯壳就位压力容器的导向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5614发布日期:2019-09-29 15:2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堆芯壳就位压力容器的导向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堆芯壳安装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芯壳就位压力容器的导向组件。



背景技术:

在核电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金属堆内构件堆芯壳吊装就位于压力容器内,并且目前主要是借助吊装设备直接将堆芯壳吊装至压力容器内。

然而,由于堆芯壳的高度达到了20060mm,因此在吊装过程中堆芯壳必然会出现一定的摆动,同时由于在压力容器的内壁吸收球提升管管夹与堆芯壳外壁之间仅有14mm的间隙,在堆芯壳的热气导管管嘴与压力容器的内壁之间仅有24mm的间隙,所以在吊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吊装速度,以降低堆芯壳的摆动幅度,因此吊装效率的大幅度下降,但是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吊装过程的安全,同样存在着堆芯壳与压力容器发生摆动碰撞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将堆芯壳吊装就位于压力容器的效率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堆芯壳就位压力容器的导向组件。该导向组件,包括侧向导向单元和中心导向单元;所述侧向导向单元为长杆结构,一端与堆芯壳的底部外环筋板连接,另一端设有导向轮并且沿直径方向指向压力容器的内壁;所述中心导向装置的一端与压力容器内部屏蔽块的上端销孔连接,另一端作为导向端沿竖直方向设置,用于对就位过程的堆芯壳进行导向定位。

优选的,所述侧向导向单元,包括固定件、连接杆和导向轮;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导向轮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并且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可调。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由两根空心管相互套设连接组成,并且借助径向螺栓固定相对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匚形结构,并且设有锁紧螺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轮选用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中心导向单元,包括环形底座、至少两个导向杆以及至少两个夹紧杆;所述导向杆沿竖直固定在所述环形底座的上表面并且沿圆周方向均布,同时所述导向杆组成的圆周外径尺寸与堆芯壳的底部中心孔内径尺寸相对应;所述夹紧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环形底座的外圆周面并且沿圆周方向均布,同时所述夹紧杆组成的圆周内径尺寸与压力容器内部屏蔽块的上端销孔外径尺寸相对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紧杆通过水平连杆与所述环形底座连接,并且所述夹紧杆可以沿径向进行移动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为向内倾斜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环形底座采用螺栓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组件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进行就位过程的辅助调整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借助本实用新型导向组件中的侧向导向单元对堆芯壳与压力容器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从而将堆芯壳吊装过程产生的摆动幅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避免了堆芯壳与压力容器之间的摆动磕碰。同时,借助导向轮的支撑导向作用,大大提高了吊装就位的速度,避免了吊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卡死现象,提高了对吊装效率。

2、借助本实用新型导向组件中的中心导向单元对堆芯壳中心孔与压力容器内部屏蔽块的上端销孔之间的导向定位,实现了对堆芯壳快速吊装过程的精准、快速定位操作,从而保证了对堆芯壳吊装就位过程的就位精度,提高了吊装就位操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侧向导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中心导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堆芯壳就位压力容器的导向组件与堆芯壳和压力容器连接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堆芯壳就位压力容器的导向组件,包括侧向导向单元1和中心导向单元2。

结合图1所示,侧向导向单元1为长杆结构,包括固定件11、连接杆12和导向轮13。其中,固定件11和导向轮13分别位于连接杆12的两端,并且连接杆12采用长度可调式结构。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中心导向单元2,包括环形底座21、四个导向杆22以及四个夹紧杆23。其中,导向杆22沿竖直方向垂直固定在环形底座21的上表面并且沿圆周方向均布,同时四个导向杆22组成的圆周外径尺寸与堆芯壳3的底部中心孔内径尺寸相对应。夹紧杆23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环形底座21的外圆周面并且沿圆周方向均布,同时四个夹紧杆23组成的圆周内径尺寸与压力容器4中内部屏蔽块的上端销孔42的外径尺寸相对应。

结合图3所示,采用本实施例的导向组件对堆芯壳吊装就位于压力容器进行辅助操作的过程为:

第一步,将侧向导向单元1安装固定在堆芯壳3的外圆周上。通过固定件11与堆芯壳3的底部外环筋板进行连接,完成侧向导向单元1与堆芯壳3的连接固定,并且将导向轮13沿直径方向延伸至压力容器的内壁41处。

优选的,结合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1采用匚形钢板结构,并且在固定件11上设有锁紧螺栓14。这样,通过将固定件11沿水平方向卡套在堆芯壳3的底部外环筋板上并且借助锁紧螺栓14的锁紧固定,从而开始完成侧向导向单元1与堆芯壳3的连接。

优选的,结合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2为长度可调式结构,由两个空心管相同套设组成,并且在外部空心管上设有贯穿管壁的径向螺栓121。此时,通过对两个空心管的抽拉以及径向螺栓对两个空心管之间位置的固定,即可完成对连接杆的长度调整。这样,不仅可以在安装时将连接杆调整至最小尺寸,从而便于连接杆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而且通过调节连接杆的长度可以自由控制导向轮与压力容器内壁之间的距离,提高吊装过程的导向精度。同样,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杆12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进行长度的调整,例如直接选用气缸作为连接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连接杆的长度将导向轮与压力容器内壁保持间隙设置,并且该间隙尺寸在堆芯壳摆动允许范围内。这样,不仅可以控制堆芯壳吊装过程的最大摆动范围,保证吊装过程的安全性,而且可以提高对堆芯壳的吊装速度,避免导向轮始终与压力容器内壁保持接触时可能发生的卡死现象,从而提高吊装的效率。

此外,导向轮13优选为万向轮,从而保证导向轮13与压力容器内壁41接触时的导向灵活性。

第二步,将中心导向单元2安装固定在压力容器内部屏蔽块的上端销孔42上。借助四个夹紧杆23与上端销孔42的夹持固定,将环形底座21水平安装固定在上端销孔42的上表面,并且将四个导向杆22沿竖直垂直固定在环形底座21的上表面。

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夹紧杆23通过水平连杆24与环形底座21连接,并且夹紧杆23与水平连杆2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例如在夹紧杆23上设有通孔并且在水平连杆24的端部设有外螺纹,从而借助螺母固定夹紧杆23在水平连杆24上的位置。这样,在拆装过程中就可以调整四个夹紧杆23形成圆周的内径尺寸,从而提高拆装速度以及施工效率。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导向杆22的外表面设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板25,用作与堆芯壳接触时的保护层,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对堆芯壳的外表面造成划伤,提高对堆芯壳的保护。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将导向杆22的上端设置为了向内倾斜的结构,从而使四个导向杆22的上端形成一个锥形结构,以便于堆芯壳的底部快速顺利的插套在四个导向杆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22与环形底座21之间的连接以及环形底座21与水平连杆24之间的连接均采用拆卸式连接,例如螺纹或螺栓连接,并且环形底座21采用分体式结构,由多个圆弧环依次拼接组成。这样,不仅便于对中心导向单元2的加工制造以及携带存储,而且长时间使用造成磨损后可以针对磨损零件进行快速拆装更换,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保证设备使用的精度。

另外,结合图2所示,在四个导向杆22之间的不同高度位置还设有稳定杆26,用于稳定导向杆2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提高整个中心导向单元的结构强度,保证使用过程中四个导向杆对堆芯壳进行导向定位的稳定性。

第三步,对堆芯壳进行竖直方向的吊装就位。借助吊装设备将堆芯壳吊装至压力容器内,并且在四个侧向导向单元对其摆动幅度的控制作用下进行快速吊装,直至将堆芯壳的中心孔套设在中心导向单元的四个导向杆上并且吊装至就位。

第四步,将侧向导向单元和中心导向单元拆除。在侧向导向单元和中心导向单元的辅助作用下,继续对堆芯壳进行吊装下放直至就位,然后将侧向导向单元和中心导向单元拆除,从而完成将堆芯壳吊装就位于压力容器的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