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集装箱的组合式装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3634发布日期:2019-05-21 20:3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用于集装箱的组合式装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的组合式装车架。



背景技术:

运输轿车时,大多是将轿车平放在集装箱内,这就导致了集装箱的上部存在较大的未进行利用的空间,采用此种运输方式会出现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较低的情况,故采用装车架进行转运,目前集装箱装运轿车所使用的装车架,大多都是手工架,组合架,定型架,现有的组合车架体积大回收成本高,不能实用于多种车型。同时需要应用叉车将装车架搬运至集装箱内,叉车与装车架之间的连接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的组合式装车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的组合式装车架,包括:

用于第二层车辆放置的上架盘;

用于第一层车辆放置的下架盘;

用于调节上架盘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下架盘之间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

可选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一组第一支架和一组第二支架,一组第一支架和一组第二支架于上架盘和下架盘之间前后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采用长度可调式结构。

可选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包括前支杆和后支杆,前支杆和后支杆均采用长度可调式结构,前支杆的第一端和后支杆的第一端均与下架盘主梁铰接,前支杆的第二端和后支杆的第二端均铰接于上架盘横梁上,前支杆和后支杆均调整到长度最短时置于下架盘主梁内。

可选地,上架盘形成为框架式结构,上架盘内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汽车的过桥,过桥包括过板,过板可拆卸地连接在过桥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

可选地,过桥还包括前轮卡、后轮卡和前轮槽,过桥前端部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卡孔,前轮卡和后轮卡上均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插入卡孔固定前轮卡和后轮卡的位置,前轮槽设置于过桥的后端部,装车时,汽车的前轮置于前轮槽内,汽车的后轮置于前轮卡和后轮卡之间。

可选地,下架盘均形成为框架式结构,下架盘内侧安装有下架地盘,下架地盘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前轮位和后轮位,下架地盘两侧的主梁均采用伸缩杆结构。

可选地,组合式装车架还包括叉车盘,叉车盘设置于下架盘,叉车盘两侧设置有插销,插销位于下架盘主梁内,叉车盘中部设置有叉车套,用于配合叉车叉架的叉车套形成为空腔结构,叉车套内铰接有定位部件,下架盘主梁上设置有叉车盘定位孔,定位部件与叉车盘定位孔配合,叉车叉架插入叉车套使定位部件垂直于下架盘主梁向外移动,定位部件定位于叉车盘定位孔。

可选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销、弹簧和压板,压板铰接于叉车套内,定位销设置于叉车盘内,定位销垂直于下架盘主梁,弹簧设置在定位销上,定位销的第一端通过滚轴与压板连接,叉车叉架挤压压板使定位销垂直于下架盘主梁向外移动,弹簧压缩,定位销的第二端插入叉车盘定位孔中。

可选地,下架盘两侧主梁的外侧均设置有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对前支杆和后支杆的长度调节,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高度得以调节,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其长度最短的时候可放置于下架盘的主梁,使装车架的占有空间大量缩小,在同等空间内放置的装车架数量更多,便于收纳运输。

2、前轮卡和后轮卡可前后调节,适应于不同车型的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轮距,过桥的过板可拆卸,使上架盘下侧的空间更大,适应不同车型的车高。

3、设置有叉车盘,叉车盘与下架盘可拆卸连接,且与叉车叉架配合,便于移动装车架,使叉车将装车架抬起放入集装箱这一过程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车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架盘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架地盘安装于下架盘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叉车盘的俯视图;

图5是上架盘装车过程中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架盘,2-上架盘主梁,3-下架盘,4-下架盘主梁,5-下架地盘,6-过板,7-后轮卡,8-前轮卡,9-前轮槽,10-前支杆,11-后支杆,12-后轮位,13-前轮位,14-挡块,15-叉车盘定位孔,16-导向轮,17-插销,18-定位销,19-弹簧,20-滚轴,21-压板,22-叉车套,23-汽车,24-上架盘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进行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所示的图面方向并结合相应零部件在其他附图中的位置关系。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用于集装箱的组合式装车架,包括用于第二层车辆放置的上架盘1、用于第一层车辆放置的下架盘3、用于调节上架盘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下架盘3之间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和用于与叉车配合的叉车盘。一个装车架可放置两辆汽车23,一辆放置于上架盘1,一辆放置于下架盘3,通过设置高度调节装置,改变上架盘1和下架盘3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使装车架适应于不同车型,增大装车架的适用范围。

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和两个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于上架盘1和下架盘3之间前后设置,两个第一支架于上架盘1下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支架于上架盘1下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包括前支杆10和后支杆11,前支杆10和后支杆11的第一端均与下架盘主梁4铰接,前支杆10和后支杆11的第二端均铰接于上架盘横梁24上。前支杆10、后支杆11与下架盘主梁4形成三角形状。下架盘主梁4和上架盘主梁2上均设置有固定座,前支杆10和后支杆11两端均设置有销孔,转轴插入销孔和固定座中将前支杆10和后支杆11与上架盘主梁2和下架盘主梁4铰接。

在具体实施例中,前支杆10和后支杆11均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上均设置有多个销孔,内管套入外管内通过销钉通入销孔固定,前支杆10和后支杆11完全收缩时放置于下架盘主梁4内。通过改变销钉插入的销孔的位置可改变内、外管重合的长度,从而改变前支杆10和后支杆11的长度。下架盘主梁4上设置有凹槽,当将销钉从销孔取出,前支杆10和后支杆11在上架盘1的压力下完全收缩,并收缩落入凹槽内。

上架盘1形成为框架式结构,上架盘1内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汽车23的过桥,过桥包括前轮卡8、后轮卡7、前轮槽9和过板6。

过桥前端部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卡孔,前轮卡8和后轮卡7上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插入卡孔固定前轮卡8和后轮卡7的位置,前轮槽9设置于过桥的后端部,装车时,汽车23的前轮置于前轮槽9内,汽车23的后轮置于前轮卡8和后轮卡7之间。同时移动前轮卡8和后轮卡7,可改变前轮卡8和后轮卡7与前轮槽9之间的距离,可适应于不同车型前后轮的轮距。

过板6可拆卸地连接在过桥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过板6拆卸之后上架盘1和下架盘3之间的空间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增加空间的利用率。

下架盘3形成为框架式结构,下架盘3上设置有4块挡块14、叉车盘定位孔15和导向轮16。4块挡块14成对分别设置在下架盘3的前部和中部的上侧面上。

通过改变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高度,使上架盘1相对于下架盘3的高度和角度变小,具体实施的高度和角度如图5所示意的,汽车23驶上上架盘1,汽车23通过前轮卡8、后轮卡7和前轮槽9固定在上架盘1上。然后需要将此时的装车架装入集装箱中,要用到叉车盘。

叉车盘安装于下架盘3内侧,叉车盘两侧设置的插销17插入下架盘主梁4内,叉车盘中部设置有叉车套22,用于配合叉车叉架的叉车套22形成为空腔结构,压板21通过连接件铰接于叉车套22内,定位销18设置于叉车盘内部且垂直于下架盘主梁4,定位销18的第一端通过滚轴20与压板21连接,弹簧19设置在定位销18上,叉车叉架插入叉车套22,叉车叉架挤压压板21使定位销18垂直于下架盘主梁4向外移动,弹簧19压缩,定位销18的第二端插入叉车盘定位孔15中固定。

叉车叉架与叉车盘固定完成,叉车盘与装车架固定,位于下架盘3中部的挡块14位于叉车盘的上侧,对叉车盘的上方进行限位,下架盘3叉车将装车架抬起,上升至集装箱的高度,驱使叉车向前推进,将装车架运输至集装箱内部,下架盘3上的导向轮16使装车架能够在叉车的驱动下保持直线运动。然后叉车后退,叉车叉架从叉车套22中退出,由于之前叉车叉架挤压压板21使定位销18向外移动,弹簧19处于挤压状态,此时叉车叉架对压板21不再挤压,定位销18在弹簧19的弹力下往回收,于是定位销18与叉车盘定位孔15脱离。最后将插销17从下架盘主梁4内脱离,可取下叉车盘。

取下叉车盘后的下架盘3安装下架地盘5,下架地盘5安装在下架盘3内侧,位于下架盘3前部的挡块14位于下架地盘5的上侧,对下架地盘5的上方进行限位,下架地盘5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前轮位13和后轮位12。下架地盘5两侧的主梁采用伸缩杆结构。汽车23放置在下架地盘5上时,汽车23的前轮放置在前轮位13上,汽车23的后轮放置在后轮位12上。下架地盘5的两侧主梁可伸长和缩短,适应于不同车型的车长。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