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的纸张用校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0387发布日期:2019-09-03 20:2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的纸张用校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机的纸张用校平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也就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

中国专利CN202642767U公开了一种用于印刷机上料的输送机,该输送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输送辊,机架旁设有电机,电机与输送辊传动相连,第一个输送辊与第二个输送辊之间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电机相连。

上述输送机在使用时,利用叉车将纸张放置于输送辊上,再利用传感器控制电机工作,使得电机带动输送辊转动,将纸张传送到印刷机内进行印刷。但是传统的纸张在传送前,需要先将整摞纸张放置于托板上,再利用人工敲击拍打纸张的两侧,对纸张进行校平后,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纸张的印刷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的纸张用校平装置,具有方便校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印刷机的纸张用校平装置,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的载物台,所述滑轨的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相垂直;该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壁滑动连接有一对滑套,所述滑动杆上设有驱动所述滑套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滑套的下端外壁竖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滑块,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水平设置有一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用于抵触纸张两侧的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装置时,将装置固定于印刷机的进料端,使得载物台正对印刷机的进料端。然后将整摞纸张放置于载物台上,并使得纸张以及载物台朝向印刷机的一端侧壁相平齐。然后驱动载物台带动纸张朝向印刷机方向运动,直至纸张运动至一对压板之间后,启动驱动装置,利用驱动装置驱动一对滑套相互靠近,滑套带动一对支撑板相互靠近,支撑板带动支撑杆,以及一对压板相互靠近。然后利用一对压板挤压纸张的两侧,对纸张的两侧进行自动校平。与传统的人工敲击拍打整平方式相比,通过利用一对压板实现纸张两侧的自动校平,提高了纸张两侧的平整度,大幅度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纸张的校平速度,达到了方便校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相互靠近的下端侧壁均竖直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竖直滑动连接有限位板,并且所述限位板的侧壁与所述压板的侧壁相平齐;所述压板的外壁竖直设置有连通所述限位槽的条形孔,所述限位板的侧壁设置有穿设过所述条形孔后位于所述压板外部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所述压板侧壁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整摞纸张进行校平时,先旋松螺母,然后推动限位块沿着限位槽内壁向上或向下滑动,直至限位板的下端面与载物台的上端面相平齐后,再旋紧螺母,实现限位板的固定。进而利用限位板对纸张的下端侧壁进行校平,保证所有纸张均可以被校平,提高了纸张的整齐程度,提高纸张的校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套上端外壁的安装块,一对所述安装块的侧壁贯穿有相互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双向螺杆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一对滑套相互靠近或远离时,启动电机,利用电机驱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驱动一对滑套同步运动,使得一对滑套可以同时靠近或同时远离,并且滑套滑移的距离完全相等,使得纸张在校平的同时,实现纸张的对中,即使得纸张可以对准印刷机的进料端的中部,进而使得后期运输纸张的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一对供所述滑套侧壁抵触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外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所述滑动杆外壁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块,使得当一对滑套的侧壁分别抵触一对定位块相互背离的一侧侧壁时,一对压板侧壁间的距离与纸张两侧间的距离相等。进而限制了滑套以及压板的最大位移距离,避免压板运动过度而对纸张造成损坏。同时设置可调节间距的定位块,使得定位块可以适配于不同规格大小的纸张,提高了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供所述定位块外侧壁指示的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刻度线,可以根据纸张的大小实现定位块的精准调节以及快速调节,进而使得定位块的调节过程更加轻松方便,同时提高了定位块的调节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包括供所述支撑杆固定的板体、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端面的杆体、设置于所述滑套下端外壁且供所述杆体插接滑移的管体,所述管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杆体的锁定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根据不同高度规格大小的印刷机调整支撑板的长度时,先将锁定部解除,然后拉动滑套带动管体向上或向下运动,管体沿着杆体的外壁向上或向下运动。直至支撑板的高度符合印刷机的高度时,利用锁定部对杆体进行固定,实现板体以及管体的锁定限位。使得整个装置可以适配于不同高度规格的印刷机,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部包括多个周向设置于所述管体下端面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杆体外壁的弹性块,所述弹性片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管,且所述套管滑动连接于所述管体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紧锁定部时,旋动套管向下运动,套管压动弹性片的下端靠近杆体,弹性片带动弹性块逐渐压紧杆体外壁,直至套管运动至弹性片下端位置时,弹性块压紧杆体外壁,实现杆体的固定,即可实现锁定部的锁紧。当需要解除锁定部时,旋动套管向上运动,此时弹性片的下端逐渐张开并远离杆体外壁,同时弹性片带动弹性块逐渐远离杆体外壁,直至弹性块完全脱离杆体外壁时,即可实现锁定部的解除。锁定部的结构简单,并且锁定与解除过程方便快捷,使得支撑板的调节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的外壁设置有多圈供所述弹性块嵌入的卡槽,多圈所述卡槽沿所述杆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槽供弹性块嵌入,增大弹性块与杆体外壁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锁定部出现松动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一对压板实现纸张两侧的自动校平,完美的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敲击拍打,进而提高了纸张两侧的平整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纸张的校平速度,达到了方便校平的效果;

2.通过设置可伸缩的限位板,并利用限位板对纸张的下端侧壁进行校平,保证所有纸张均可以被校平,提高了纸张的整齐程度,提高纸张的校平效果;

3. 通过设置定位块实现滑套的限位,限制了滑套以及压板的最大位移距离,避免压板运动过度而对纸张造成损坏,提高了纸张的校平效果;

4.通过设置可调节长度且方便调节的支撑板,使得整个装置可以适配于不同高度规格的印刷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锁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滑轨;2、载物台;3、滑槽;4、滑动杆;41、滑套;42、定位块;43、刻度线;44、螺栓;45、电机;5、驱动装置;51、安装块;52、螺纹孔;53、双向螺杆;6、支撑板;61、滑块;62、支撑杆;63、板体;64、杆体;65、管体;66、卡槽;7、压板;71、限位槽;72、限位板;73、条形孔;74、螺杆;75、螺母;8、锁定部;81、弹性片;82、弹性块;83、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机的纸张用校平装置,包括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滑轨1、滑动连接于滑轨1的载物台2。滑轨1的一端还水平设置有滑槽3,并且滑槽3的长度方向与滑轨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如图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于滑槽3上方的滑动杆4,滑动杆4外壁滑动连接有一对滑套41,滑动杆4上设有驱动滑套41滑动的驱动装置5。滑套41的下端外壁竖直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下端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槽3的滑块61,支撑板6侧壁设置有一对支撑杆62,支撑杆62相互靠近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用于抵触纸张两侧的压板7。

当使用上述装置时,先将装置固定于印刷机的进料端,并使得载物台2正对印刷机的进料端。然后将整摞纸张平整的放置于载物台2上,并使得纸张以及载物台2朝向印刷机的一端侧壁相平齐。然后推动载物台2带动纸张朝向印刷机方向运动,直至纸张运动至一对压板7之间后,停止推动载物台2运动。

启动驱动装置5,利用驱动装置5驱动一对滑套41相互靠近,此时滑套41带动一对支撑板6相互靠近,一对支撑板6带动支撑杆62运动,支撑杆62带动压板7相互靠近。此时利用一对压板7挤压纸张的两侧,对纸张的两侧进行自动校平。

然后再利用驱动装置5反向工作,此时滑套41反向运动,滑套41带动支撑板6以及压板7相互远离,然后再推动载物台2以及纸张运输至印刷机内,利用印刷机内的提升装置将载物台2以及纸张提升至印刷机内后,即可对整平后的纸张进行印刷。

如图1所示,滑动杆4上滑动连接有一对供滑套41侧壁抵触的定位块42,滑动杆4的外壁还设置有供定位块42外侧壁指示的刻度线43,并且定位块42外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滑动杆4外壁的螺栓44。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刻度线43表示一对压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之间的距离,即纸张两侧侧壁间的距离。因此当一对滑套41的侧壁分别抵触一对定位块42外壁时,一对压板7之间的距离与纸张两侧间的距离相等。

因此当对纸张进行校平时,先旋松螺栓44,然后再驱动一对定位块4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此时观察定位块42的位置,直至定位块42外侧壁与需要调节的刻度线43重合后,旋紧螺栓44对定位块42进行固定。进而利用定位块42限制了滑套41以及压板7的最大位移距离,避免压板7运动过度而对纸张造成损坏。

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5包括设置于滑套41上端外壁的安装块51,一对安装块51的侧壁贯穿有相互连通的螺纹孔52,螺纹孔52内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53,滑动杆4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双向螺杆53转动的电机45。

当需要驱动一对滑套41相互靠近或远离时,启动电机45,利用电机45驱动双向螺杆53转动,此时双向螺杆53驱动一对滑套41同步运动,使得一对滑套41可以同时靠近或同时远离,并且滑套41滑移的距离完全相等。因此可以使得压板7对纸张校平的同时,实现纸张的对中,即使得纸张可以对准印刷机的进料端的中部,进而使得后期运输纸张的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如图1、图2所示,压板7相互靠近的下端侧壁均竖直设置有限位槽71,限位槽71内竖直滑动连接有限位板72,并且限位板72的侧壁与压板7的侧壁相平齐。压板7的外壁竖直设置有连通限位槽71的条形孔73,限位板72的侧壁设置用于穿设条形孔73的螺杆74,螺杆74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压板7侧壁的螺母75。

当对整摞纸张进行校平时,先旋松螺母75,然后推动限位块沿着限位槽71内壁向上或向下滑动,限位板72带动螺杆74沿着条形孔73内壁向上或向下运动。直至限位板72的下端面与载物台2的上端面相平齐后,再旋紧螺母75,实现限位板72的固定。进而利用限位板72对纸张的下端侧壁进行校平,保证所有纸张均可以被校平,提高了纸张的整齐程度,提高纸张的校平效果。

如图1所示,支撑板6包括板体63、设置于板体63上端面的杆体64、设置于滑套41下端外壁管体65。杆体64插接滑移管体65内壁,并且管体6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杆体64的锁定部8。

当根据不同高度规格大小的印刷机调整支撑板6的总体长度时,先将锁定部8解除,然后拉动滑套41带动管体65向上或向下运动,此时管体65沿着杆体64的外壁向上或向下运动。直至板体63、杆体64以及管体65的总长度符合印刷机的高度时,利用锁定部8对杆体64进行固定,实现板体63以及管体65的锁定限位,使得整个装置可以适配于不同高度规格的印刷机。

如图1、图3所示,锁定部8包括多个周向设置于管体65下端面的弹性片81,弹性片81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块82,杆体64的外壁设置有多圈供弹性块82嵌入的卡槽66。弹性片81的外壁还螺纹连接有套管83,并且套管83滑动连接于管体65外壁。

当锁紧锁定部8时,先旋动套管83沿着弹性片81外壁向下运动,此时套管83压动弹性片81的下端相互靠近,弹性片81带动弹性块82逐渐压紧杆体64外壁。直至套管83运动至弹性片81下端位置时,弹性块82压紧杆体64外壁,进而利用弹性块82与杆体64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杆体64的固定,即可实现锁定部8的锁紧。

当解除锁定部8时,旋动套管83沿着弹性片81外壁向上运动,此时弹性片81的下端逐渐张开,并逐渐远离杆体64外壁。同时弹性片81带动弹性块82逐渐远离杆体64外壁,直至弹性块82完全脱离杆体64外壁时,解除对杆体64外壁的压紧,即可实现锁定部8的解除。

工作原理:当对纸张进行校平时,将整摞纸张放置于载物台2上,并使得纸张以及载物台2朝向印刷机的一端侧壁相平齐。然后推动载物台2带动纸张运动至一对压板7之间后,利用驱动装置5驱动一对滑套41相互靠近,滑套41带动一对支撑板6以及一对压板7相互靠近。然后利用一对压板7挤压纸张的两侧,对纸张的两侧进行自动校平。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