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0656发布日期:2019-06-29 00:0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是涉及到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由于使用的电缆线以及回收的电缆线不利于搬运,因此会通过绕线装置将需要搬运的电缆线进行收卷捆扎,在后续的搬运以及装载工作中便于统一操作,目前市面上的绕线装置也在不断的优化,从最早的手动轮到通过电机驱动来进行驱动的绕线轮组,受到了电力工程行业的广泛普及。市面上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

现技术在使用时,由于施工环境的影响,缆线上会带有泥土、水渍等污垢,不仅在绕线过程中对绕线装置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且导致缆线不能保持干燥的状态,久而久之造成了缆线以及绕线装置使用寿命的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以解决现技术在使用时,由于施工环境的影响,缆线上会带有泥土、水渍等污垢,不仅在绕线过程中对绕线装置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且导致缆线不能保持干燥的状态,久而久之造成了缆线以及绕线装置使用寿命的缩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其结构包括驱动电机、链条、定位支架、导线器、绕线轮组、绕线主轴,驱动电机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定位支架左前端,定位支架左侧设有链条,链条一端与驱动电机相啮合,绕线主轴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定位支架顶端中部,链条一端与绕线主轴左端啮合,绕线轮组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绕线主轴中部,导线器通过嵌合方式安装于定位支架前端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导线器包括双轨线仓、组装插片、缆线、检修封板,检修封板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双轨线仓上表面两端,双轨线仓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组装插片,组装插片与定位支架相连接,缆线贯穿连接于双轨线仓内部两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双轨线仓包括外壳、自转器、除湿架,自转器设有两个,且分布于外壳内部两端,除湿架通过扣合方式分别与自转器上端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自转器包括套筒、过渡轴、去垢器、滑珠、动力拨片,过渡轴为圆筒形结构,且贯穿设于套筒内部,套筒内部表面均匀等距设有动力拨片,动力拨片设有两个以上,且与缆线表面相贴合,去垢器为圆形结构,且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过渡轴左侧,过渡轴左端均匀等距设有两个以上滑珠。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去垢器包括固化刷轮、吸水棉圈、配动脚仔,固化刷轮为环形结构,且外壁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去垢器内部下端,去垢器内部上端设有去垢器,配动脚仔设有两个,且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去垢器顶部两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除湿架包括微型轴心、风轮、整动架、推柱,除湿架为u形结构,且两侧垂直处均匀等距设有微型轴心,整动架通过嵌合方式安装于除湿架内部,推柱设有两个,且安装于整动架底部两端,风轮与微型轴心末端套合连接,微型轴心与整动架相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动力拨片为倾斜设计,且中部设有轮轴,在缆线导入时,通过与其表面接触带来的压力进行侧向转化,从而能够带动套筒整体进行旋转。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配动脚仔上端为坡面结构设计,且与推柱贴合,就能够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推柱底部进行循环推动,实现了对整动架的往复控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推柱底部设有滑动滚珠,能够在与配动脚仔联动的过程中减少摩擦阻力,提高联动效率。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链条与绕线主轴啮合,并将缆线一端固定在绕线轮组上,此时绕线主轴带动绕线轮组转动,实现对缆线的收卷,缆线在进入绕线轮组时,需要通过导线器进行导向,且导线器能够对缆线表面进行净化处理,当缆线进入双轨线仓内的自转器时,通过移动摩擦带动自转器旋转,进而进行去垢,而后由除湿架一端导出,从而进行干燥处理,在经过套筒内部时,缆线与动力拨片贴合摩擦,通过与其表面接触带来的压力进行侧向转化,此时套筒与过渡轴同步旋转,并带动去垢器,滑珠用于增加过渡轴的滑动性,避免因摩擦力受阻,去垢器转动后通过固化刷轮对缆线表面进行泥土去垢处理,再由吸水棉圈将其表面的水渍擦拭,配动脚仔跟随去垢器转动进行移动,推柱与配动脚仔的坡面结构配合,并带动整动架往复移动,进而啮合微型轴心旋转,使微型轴心末端能够带动风轮产生一定的风力,并对缆线表面进行干燥处理。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导线器在缆线与绕线轮组配合时,对缆线进行预先除垢,缆线进入其内部的自转器时,通过横向摩擦带来的滑动性,驱动自转器主体旋转,并通过去垢器对缆线表面进行除垢处理,而后控制除湿架将缆线表面进行干燥处理,整体使用起来,不仅实现了缆线表面的干净处理,且确保缆线保持干燥状态进入绕线装置,避免因污染造成腐蚀破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的导线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的导线器俯视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的自转器俯视结构透视图。

图5为本发明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的去垢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的除湿架俯视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的整动架与微型轴心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驱动电机-1、链条-2、定位支架-3、导线器-4、绕线轮组-5、绕线主轴-6、双轨线仓-401、组装插片-402、缆线-403、检修封板-404、外壳-4011、自转器-4012、除湿架-4013、套筒-40121、过渡轴-40122、去垢器-40123、滑珠-40124、动力拨片-40125、固化刷轮-401231、吸水棉圈-401232、配动脚仔-401233、微型轴心-40131、风轮-40132、整动架-40133、推柱-401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在本发明中所提到的上下、里外、前后以及左右均以图1中的方位为基准。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采用横向自转原理的导向稳定性好的电缆干燥绕线装置,其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链条2、定位支架3、导线器4、绕线轮组5、绕线主轴6,所述驱动电机1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定位支架3左前端,所述定位支架3左侧设有链条2,所述链条2一端与驱动电机1相啮合,所述绕线主轴6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定位支架3顶端中部,所述链条2一端与绕线主轴6左端啮合,所述绕线轮组5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绕线主轴6中部,所述导线器4通过嵌合方式安装于定位支架3前端中部,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带动链条2与绕线主轴6啮合,将缆线403一端固定在绕线轮组5上,此时绕线主轴6带动绕线轮组5转动,实现对缆线403的收卷。

所述导线器4包括双轨线仓401、组装插片402、缆线403、检修封板404,所述检修封板404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双轨线仓401上表面两端,所述双轨线仓401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组装插片402,所述组装插片402与定位支架3相连接,所述缆线403贯穿连接于双轨线仓401内部两端,缆线403在进入绕线轮组5时,需要通过导线器4进行导向,且导线器4能够对缆线403表面进行净化处理。

所述双轨线仓401包括外壳4011、自转器4012、除湿架4013,所述自转器4012设有两个,且分布于外壳4011内部两端,所述除湿架4013通过扣合方式分别与自转器4012上端相连接,当缆线403进入双轨线仓401内的自转器4012时,通过移动摩擦带动自转器4012旋转,进而进行去垢,而后由除湿架4013一端导出,从而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自转器4012包括套筒40121、过渡轴40122、去垢器40123、滑珠40124、动力拨片40125,所述过渡轴40122为圆筒形结构,且贯穿设于套筒40121内部,所述套筒40121内部表面均匀等距设有动力拨片40125,所述动力拨片40125设有两个以上,且与缆线403表面相贴合,所述去垢器40123为圆形结构,且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过渡轴40122左侧,所述过渡轴40122左端均匀等距设有两个以上滑珠40124,在经过套筒40121内部时,缆线403与动力拨片40125贴合摩擦,通过与其表面接触带来的压力进行侧向转化,此时套筒40121与过渡轴40122同步旋转,并带动去垢器40123,滑珠40124用于增加过渡轴40122的滑动性,避免因摩擦力受阻。

所述去垢器40123包括固化刷轮401231、吸水棉圈401232、配动脚仔401233,所述固化刷轮401231为环形结构,且外壁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去垢器40123内部下端,所述去垢器40123内部上端设有去垢器40123,所述配动脚仔401233设有两个,且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去垢器40123顶部两端,去垢器40123转动后通过固化刷轮401231对缆线403表面进行泥土去垢处理,再由吸水棉圈401232将其表面的水渍擦拭,配动脚仔401233跟随去垢器40123转动进行移动。

所述除湿架4013包括微型轴心40131、风轮40132、整动架40133、推柱40134,所述除湿架4013为u形结构,且两侧垂直处均匀等距设有微型轴心40131,所述整动架40133通过嵌合方式安装于除湿架4013内部,所述推柱40134设有两个,且安装于整动架40133底部两端,所述风轮40132与微型轴心40131末端套合连接,所述微型轴心40131与整动架40133相啮合,推柱40134与配动脚仔401233的坡面结构配合,并带动整动架40133往复移动,进而啮合微型轴心40131旋转,使微型轴心40131末端能够带动风轮40132产生一定的风力,并对缆线403表面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动力拨片40125为倾斜设计,且中部设有轮轴,在缆线403导入时,通过与其表面接触带来的压力进行侧向转化,从而能够带动套筒40121整体进行旋转。

所述配动脚仔401233上端为坡面结构设计,且与推柱40134贴合,就能够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推柱40134底部进行循环推动,实现了对整动架40133的往复控制。

所述推柱40134底部设有滑动滚珠,能够在与配动脚仔401233联动的过程中减少摩擦阻力,提高联动效率。

本发明的原理: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带动链条2与绕线主轴6啮合,并将缆线403一端固定在绕线轮组5上,此时绕线主轴6带动绕线轮组5转动,实现对缆线403的收卷,缆线403在进入绕线轮组5时,需要通过导线器4进行导向,且导线器4能够对缆线403表面进行净化处理,当缆线403进入双轨线仓401内的自转器4012时,通过移动摩擦带动自转器4012旋转,进而进行去垢,而后由除湿架4013一端导出,从而进行干燥处理,在经过套筒40121内部时,缆线403与动力拨片40125贴合摩擦,通过与其表面接触带来的压力进行侧向转化,此时套筒40121与过渡轴40122同步旋转,并带动去垢器40123,滑珠40124用于增加过渡轴40122的滑动性,避免因摩擦力受阻,去垢器40123转动后通过固化刷轮401231对缆线403表面进行泥土去垢处理,再由吸水棉圈401232将其表面的水渍擦拭,配动脚仔401233跟随去垢器40123转动进行移动,推柱40134与配动脚仔401233的坡面结构配合,并带动整动架40133往复移动,进而啮合微型轴心40131旋转,使微型轴心40131末端能够带动风轮40132产生一定的风力,并对缆线403表面进行干燥处理。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技术在使用时,由于施工环境的影响,缆线上会带有泥土、水渍等污垢,不仅在绕线过程中对绕线装置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且导致缆线不能保持干燥的状态,久而久之造成了缆线以及绕线装置使用寿命的缩短,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整体使用起来,不仅实现了缆线表面的干净处理,且确保缆线保持干燥状态进入绕线装置,避免因污染造成腐蚀破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