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4786发布日期:2020-05-08 17:4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主要应用于不锈钢材质表面,常规的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多为玻璃搪瓷技术,其可以有效抑制不锈钢的氯离子点蚀和晶间腐蚀敏感性问题,从而大幅提高不锈钢反应釜的耐蚀性;但是这类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价格多十分高昂。

同时,常规的搪瓷釉搪瓷粉的生产缺乏合理有效的产线布局,其通常为人工上料、搅拌和烧结,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结合,且各个工艺步骤之间配合不佳,从而不但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且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的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包含有主料和辅料,辅料的重量占比为10%-45%;

其中:辅料为铁铝合金粉,铁铝合金粉中的铝含量的质量比为5%-65%,铁铝合金的相组成必须包含fe3al、feal、fe2al5和feal3中的至少一种;铁铝合金粉的颗粒大小为0.1-50μm;

构成主料的各个成分所占主料总重量的配比为:石英砂36~50,长石13.15~18.15,纯碱9.5~11.5,硼砂10.22~12.25,冰晶1~1.6,锆英砂1.8~2.5,钛白粉5~8,氧化钴0.65~0.8,氧化锰0.3~0.35,氧化铁0.56~0.8,碳酸锂2.2~5,碳酸钙1.2~2.6,碳酸镁1~1.6,氧化锌0.8~1.2;

所述工艺步骤为:

步骤1、喂料:各个料斗通过喂料称重传感器和喂料电控阀投入不同种类和重量的物料至传输皮带上,传输皮带将物料投入混料斗内进行混合;

步骤2、搅拌:混料斗内初步混合的物料进入搅拌机构内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3、输送:搅拌机构内搅拌好的物料装入输送小车,输送小车随轨道进入提升机构后提升至平台架上;

步骤4、烧结:输送小车在平台架上移动至烧结炉旁后将物料倒入烧结炉内进行烧结;

步骤5、压片:烧结炉内的物料烧结好后,打开炉门,坩埚在连动杆的带动下滑动至炉腔的敞口端处,利用拉杆拉动坩埚翻转倾斜后使得熔融的物料下落,并经由挤压机构挤压成片材后,通过溜槽在冷却的同时下滑;

步骤6、粉碎:片材在溜槽的底部通过粉碎机粉碎后掉落至转移小车内;

步骤7、干燥:转移小车沿着导轨进入烘箱进行烘干作业;

步骤8、研磨:烘干后的粉碎料进入球磨机进行研磨出料;

步骤9、打包:研磨后的粉料打包出货;

上述工艺基于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含有喂料机构、搅拌机构、输送机构、提升机构、平台架、烧结炉、挤压机构、溜槽、粉碎机、转移小车、烘箱和球磨机;

所述喂料机构包含有位于传输皮带上方的多个料斗,每个料斗的底部出料口正对传输皮带,且料斗的底部出料口上安装有喂料称重传感器和喂料电控阀,所述传输皮带的下料端位于混料斗进料口的上方,所述混料斗的底部出料口安装有下料称重传感器和下料电控阀;

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混料斗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机构为一卧式滚筒机;输送机构包含有输送轨道、以及行走于输送轨道上的输送小车,所述输送轨道一端延伸至搅拌机构的下方,另一端延伸至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安装于平台架旁,且平台架上安装有烧结炉,挤压机构位于烧结炉的出料口的正下方,该挤压机构包含有两个反向旋转的挤压辊,两个挤压辊之间为一挤压狭缝;且烧结炉的出料口位于两个挤压辊中间的挤压狭缝的正上方,溜槽的顶部位于挤压机构的两个挤压辊中间的挤压狭缝的正下方,溜槽的底部斜向下,且粉碎机安装于溜槽的底部出料口处,转移小车位于溜槽的底部出料口的正下方,转移小车行走于导轨上,且该导轨穿过烘箱后位于球磨机旁;

所述烧结炉包含有加热炉体,所述加热炉体的炉腔内设置有安装于坩埚架上的坩埚,所述加热炉体的炉腔的敞口处铰接有炉门,所述炉腔的两侧内壁中部对称设置有坩埚滑轨,坩埚架的两侧滑动水平设置于坩埚滑轨上,且坩埚的外壁两侧均安装有转动轴,该转动轴上套装的轴承座安装于坩埚架上;上述坩埚架前端靠近炉门横向设置有一滑杆,该滑杆上活动套装有一滑环,水平设置的连动杆的一端与滑环相铰接,另一端与炉门的内壁相铰接;所述炉腔的两侧内壁下部对称设置有料盘滑轨,水平设置的集料盘的两侧滑动设置于料盘滑轨上,且集料盘位于坩埚的下方;所述坩埚的外壁远离炉门的一端安装有一挂杆,该挂杆为一倒置的“l”形结构,该“l”形结构的挂杆由横杆和竖杆构成,且构成挂杆的横杆的末端与坩埚的外壁焊接相连,构成挂杆的竖杆的末端抵靠于集料盘的外壁上;坩埚架上设置有一横档,该横档位于挂杆的正上方;或者坩埚架上设置有一横档,且横档上设置有供挂杆穿过的豁口,且炉腔的顶部内壁靠近炉门处竖向向下安装有一挡板,坩埚翻转90°时,挂杆抵靠在挡板上。

本发明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生产线,插置于混料斗内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螺旋形搅拌叶片。

本发明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生产线,所述烘箱为隧道式烘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普通不锈钢用低成本玻璃搪瓷粉内添加铁铝合金粉,利用铁铝合金高热膨胀系数和高活性的特性,解决了普通玻璃搪瓷与不锈钢热匹配和界面相容性差而脱落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同时,本发明将整个釉搪瓷粉生产工艺中所涉及的各个生产设备有机结合,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且通过喂料机构等进行机械化、自动化喂料,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各个物料投料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产品性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本发明对应的烧结炉中增加联动装置后,在炉门开启的同时,即可将坩埚一同滑出,且坩埚可方便的用拉杆拉动翻转出料,极大的提高了出料的效率;最后,在加热烧结的过程中,外溢的物料滴落在集料盘内进行收集,并在在出锅的同时在挂杆的协同作用下一同移出,此时可方便的夹取出集料盘进行清洁作用,待坩埚出料完毕后,插入新的集料盘,在炉门的推动作用下随着坩埚一同进入炉腔内烧结下一炉物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生产线的局部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生产线的喂料机构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生产线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生产线中的烧结炉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生产线中的烧结炉的局部俯视图。

其中:

喂料机构1、搅拌机构2、输送机构3、提升机构4、平台架5、烧结炉6、挤压机构7、溜槽8、粉碎机9、转移小车10、烘箱11、球磨机12;

料斗1.1、喂料称重传感器1.2、喂料电控阀1.3、传输皮带1.4、混料斗1.5、下料称重传感器1.6、下料电控阀1.7;

输送轨道3.1、输送小车3.2;

加热炉体101、炉腔102、炉门103;

坩埚滑轨201、坩埚架202、滑杆203;

坩埚301、转动轴302;

滑环401、连动杆402;

料盘滑轨501、集料盘502;

挂杆60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包含有主料和辅料,辅料的重量占比为10%-45%;

其中:辅料为铁铝合金粉,铁铝合金粉中的铝含量的质量比为5%-65%,铁铝合金的相组成必须包含fe3al、feal、fe2al5和feal3中的至少一种;铁铝合金粉的颗粒大小为0.1-50μm。

构成主料的各个成分所占主料总重量的配比为:石英砂36~50,长石13.15~18.15,纯碱9.5~11.5,硼砂10.22~12.25,冰晶1~1.6,锆英砂1.8~2.5,钛白粉5~8,氧化钴0.65~0.8,氧化锰0.3~0.35,氧化铁0.56~0.8,碳酸锂2.2~5,碳酸钙1.2~2.6,碳酸镁1~1.6,氧化锌0.8~1.2。

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的制备工艺,所述工艺步骤为:步骤1、喂料:各个料斗1.1通过喂料称重传感器1.2和喂料电控阀1.3投入不同种类和重量的物料至传输皮带1.4上,传输皮带1.4将物料投入混料斗1.5内进行混合;

步骤2、搅拌:混料斗1.5内初步混合的物料进入搅拌机构2内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3、输送:搅拌机构2内搅拌好的物料装入输送小车3.2,输送小车3.2随轨道进入提升机构4后提升至平台架5上;

步骤4、烧结:输送小车3.2在平台架5上移动至烧结炉6旁后将物料倒入烧结炉6内进行烧结;

步骤5、压片:烧结炉6内的物料烧结好后,打开炉门103,坩埚301在连动杆402的带动下滑动至炉腔102的敞口端处,利用拉杆拉动坩埚301翻转倾斜后使得熔融的物料下落,并经由挤压机构7挤压成片材后,通过溜槽8在冷却的同时下滑;且挤压机构的挤压辊通过旋转接头导入冷却水,从而可方便的在挤压成片的同时进行冷却;

步骤6、粉碎:片材在溜槽8的底部通过粉碎机9粉碎后掉落至转移小车10内;

步骤7、干燥:转移小车10沿着导轨进入烘箱11进行烘干作业;

步骤8、研磨:烘干后的粉碎料进入球磨机12进行研磨出料;

步骤9、打包:研磨后的粉料打包出货。

上述工艺基于一种耐腐蚀耐磨型搪瓷釉搪瓷粉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含有喂料机构1、搅拌机构2、输送机构3、提升机构4、平台架5、烧结炉6、挤压机构7、溜槽8、粉碎机9、转移小车10、烘箱11和球磨机12;

所述喂料机构1包含有位于传输皮带1.4上方的多个料斗1.1,每个料斗1.1的底部出料口正对传输皮带1.4,且料斗1.1的底部出料口上安装有喂料称重传感器1.2和喂料电控阀1.3,所述传输皮带1.4的下料端位于混料斗1.5进料口的上方,所述混料斗1.5的底部出料口安装有下料称重传感器1.6和下料电控阀1.7;

所述搅拌机构2位于混料斗1.5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机构2为一卧式滚筒机;输送机构3包含有输送轨道3.1、以及行走于输送轨道3.1上的输送小车3.2,所述输送轨道3.1一端延伸至搅拌机构2的下方,另一端延伸至提升机构4;提升机构4安装于平台架5旁,且平台架5上安装有烧结炉6,挤压机构7位于烧结炉6的出料口的正下方,该挤压机构7包含有两个反向旋转的挤压辊,两个挤压辊之间为一挤压狭缝;且烧结炉6的出料口位于两个挤压辊中间的挤压狭缝的正上方,溜槽8的顶部位于挤压机构7的两个挤压辊中间的挤压狭缝的正下方,溜槽8的底部斜向下,且粉碎机9安装于溜槽8的底部出料口处,转移小车10位于溜槽8的底部出料口的正下方,转移小车10行走于导轨上,且该导轨穿过烘箱11后位于球磨机12旁;

进一步的,插置于混料斗1.5内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螺旋形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烘箱11为隧道式烘箱;从而实现了连续式干燥;

进一步的,所述烧结炉6包含有加热炉体101,所述加热炉体101的炉腔102内设置有安装于坩埚架202上的坩埚301,所述加热炉体101的炉腔102的敞口处铰接有炉门103,所述炉腔102的两侧内壁中部对称设置有坩埚滑轨201,坩埚架202的两侧滑动水平设置于坩埚滑轨201上,且坩埚301的外壁两侧均安装有转动轴302,该转动轴302上套装的轴承座安装于坩埚架202上;上述坩埚架202前端靠近炉门103的地方横向设置有一滑杆203,该滑杆203上活动套装有一滑环401,水平设置的连动杆402的一端与滑环401相铰接,另一端与炉门103的内壁相铰接;

使用时,当炉门103打开,坩埚架202带动坩埚301在连动杆402的带动下向外滑动至炉腔102的敞口处,此时操作人员利用拉杆可方便的翻转坩埚301,从而使得坩埚301倾斜下料,极大的提高了出料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炉腔102的两侧内壁下部对称设置有料盘滑轨501,水平设置的集料盘502的两侧滑动设置于料盘滑轨501上,且集料盘502位于坩埚301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坩埚301的外壁远离炉门103的一端安装有一挂杆601,该挂杆601为一倒置的“l”形结构,该“l”形结构的挂杆601由横杆和竖杆构成,且构成挂杆601的横杆的末端与坩埚301的外壁焊接相连,构成挂杆601的竖杆的末端抵靠于集料盘502的外壁上;从而利用挂杆601既可以起到对坩埚301的辅助支撑作用,防止其晃动;又可以起到联动作用,在坩埚301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集料盘502一同移动;且在坩埚301翻转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翻转过渡;

优选的,此时坩埚架202上设置有一横档,该横档位于挂杆601的正上方,从而通过横档使得坩埚301只能翻转0~60°的角度,用于需要坩埚301内持续保有物料的情况下;

优选的,坩埚架202上设置有一横档,且横档上设置有供挂杆601穿过的豁口,且炉腔102的顶部内壁靠近炉门103处竖向向下安装有一挡板,坩埚301翻转90°时,挂杆601抵靠在挡板在,此时用于可将坩埚301内物料全部倾倒的情况;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