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14359发布日期:2020-03-17 19:3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梯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办公楼或小区住宅中更是不可缺少。传统的电梯系统通常在轿厢上设置一组反绳轮,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后分别连接绳头与主机组件。但随着电梯载重能力的增大和电梯的楼层高度不断增加,限制轿厢运行轨道的导轨长度越长,加上轿厢越宽,乘客、随行物出现重量分布不均的机会越多,将造成轿厢受力不平衡,导靴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影响到电梯运行的平稳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它能够有利于提高导靴受力效果及保证轿厢的平衡度,运行平稳性较好。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系统,包括:轿厢;两个第一导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分别设于所述轿厢的两个相对侧面,所述第一导轨位于所述轿厢的侧面的中部部位;第一反绳轮组与第二反绳轮组,所述第一反绳轮组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的中心线的连线形成的平面的两侧;主机组件,所述主机组件包括电机、支撑座与两个曳引轮,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设置于井道壁上,两个所述曳引轮分别位于所述电机的两侧,且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曳引轮转动,两个所述曳引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反绳轮组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对应设置;及两个曳引绳,两个曳引绳分别与所述第一反绳轮组、所述第二反绳轮组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曳引绳还分别对应绕设于两个所述曳引轮上。

上述的电梯系统,主机组件工作时,两个曳引绳共同作用驱动第一反绳轮组与第二反绳轮组来带动轿厢进行升降动作,同时第一反绳轮组与第二反绳轮组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的中心线的连线形成的平面的两侧,从而能避免轿厢升降过程中发生倾斜的不良现象,有利于提高导靴受力效果及保证轿厢的平衡度,运行平稳性较好,舒适度得以提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轿厢的重心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的中心线的连线形成的平面上;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的重心与所述轿厢的重心相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绳轮组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关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的中心线的连线形成的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反绳轮组为两个以上,其中一个所述曳引绳绕设于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反绳轮组上;所述第二反绳轮组为两个以上,另一个所述曳引绳绕设于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反绳轮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梯系统还包括配重、第三反绳轮组、第四反绳轮组与两个第二导轨;所述第三反绳轮组与所述第四反绳轮组设置于所述配重上,所述第三反绳轮组、所述第四反绳轮组还分别与两个所述曳引绳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分别设于所述配重的两个相对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关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的中心线的连线形成的平面对称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梯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井道壁的第一绳头座与第二绳头座,所述曳引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绳头座、所述第二绳头座相连,其中一个所述曳引绳依次绕所述第一反绳轮座、其中一个所述曳引轮以及所述第三反绳轮座设置,另一个所述曳引绳依次绕所述第二反绳轮座、另一个所述曳引轮以及第四反绳轮座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绳轮组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均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底面或顶面;所述轿厢的底面的边梁上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装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安全钳;所述轿厢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上导靴,所述轿厢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下导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反绳轮组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均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底面上时,所述安全钳的底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反绳轮组件的反绳轮支架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件的反绳轮支架的底面更加靠近于所述轿厢的底面,所述上导靴设置于所述轿厢的顶面上的两个横梁之间,且所述上导靴的顶面不高于所述横梁的顶面;

当所述第一反绳轮组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均设置于所述轿厢的顶面上时,所述上导靴的顶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反绳轮组件的反绳轮支架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件的反绳轮支架的顶面更加靠近于所述轿厢的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制动器,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的转轴,所述制动器用于制动所述转轴,所述曳引轮设置于所述转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与所述制动器位于两个所述曳引轮之间;或者,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撑座为一体化结构;或者,所述制动器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曳引轮背向所述电机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梯系统的其中一视角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梯系统的另一视角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梯系统的又一视角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梯系统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梯系统中第一反绳轮组与第二反绳轮组布置于轿厢的底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梯系统中上导靴与轿厢的顶面的横梁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梯系统中第一反绳轮组与第二反绳轮组布置于轿厢的顶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梯系统中主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轿厢;11、边梁;12、横梁;20、第一导轨;30、第一反绳轮组;31、反绳轮支架;40、第二反绳轮组;50、主机组件;51、电机;52、支撑座;521、底板;522、支撑板;53、曳引轮;54、制动器;55、转轴;60、曳引绳;70、配重;71、第三反绳轮组;72、第四反绳轮组;73、第二导轨;81、第一绳头座;82、第二绳头座;91、第一立柱;92、安全钳;93、上导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电梯系统,包括轿厢10、两个第一导轨20、第一反绳轮组30、第二反绳轮组40、主机组件50及两个曳引绳60。

两个所述第一导轨20分别设于所述轿厢10的两个相对侧面,所述第一导轨20位于所述轿厢10的侧面的中部部位。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20的中心线的连线形成的平面的两侧。所述主机组件50包括电机51、支撑座52与两个曳引轮53。所述电机51设置于所述支撑座52上。所述支撑座52设置于井道壁上。两个所述曳引轮53分别位于所述电机51的两侧,且所述电机51用于驱动所述曳引轮53转动,两个所述曳引轮53分别与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对应设置。两个曳引绳60分别与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曳引绳60还分别对应绕设于两个所述曳引轮53上。

上述的电梯系统,主机组件50工作时,两个曳引绳60共同作用驱动第一反绳轮组30与第二反绳轮组40来带动轿厢10进行升降动作,同时第一反绳轮组30与第二反绳轮组40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20的中心线的连线形成的平面的两侧,从而能避免轿厢10升降过程中发生倾斜的不良现象,有利于提高导靴受力效果及保证轿厢10的平衡度,运行平稳性较好,舒适度得以提高。此外,主机组件50的结构紧凑,能增加井道利用率,在能满足电梯基本运行特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缩小井道尺寸,满足使用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曳引绳60可以是钢丝绳、钢带、钢链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制。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轿厢10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曳引绳60例如采用两个钢带,通过两个钢带共同绕设于曳引轮53,及第一反绳轮组30或第二反绳轮组40上,这样能避免轿厢10升降过程中发生倾斜的不良现象,有利于提高导靴受力效果及保证轿厢10的平衡度,运行平稳性较好,舒适度得以提高。

进一步地,请再参阅图1至图5,所述轿厢10的重心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20的中心线的连线形成的平面上。具体而言,两个所述第一导轨20的重心与所述轿厢10的重心相重合。如此,有利于提高升降过程中的轿厢10的平衡度,轿厢10运行平稳性较好,舒适度得以提高。

进一步地,请再参阅图1至图5,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关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20的中心线的连线形成的平面对称设置。如此,能实现各个曳引绳60作用于轿厢10上的合力的方向经过轿厢10的重心,从而有利于提高升降过程中的轿厢10的平衡度,轿厢10运行平稳性较好,舒适度得以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为两个以上,其中一个所述曳引绳60绕设于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上。此外,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为两个以上,另一个所述曳引绳60绕设于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上。如此,有利于平稳地提升轿厢10,避免轿厢10升降过程中发生倾斜。具体而言,第一反绳轮组30为两个,两个第一反绳轮组30分别布置于轿厢10的两个相对侧边上。同样地,第二反绳轮组40为两个,两个第二反绳轮组40分别布置于轿厢10的两个相对侧边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1至图5,所述的电梯系统还包括配重70、第三反绳轮组71、第四反绳轮组72与两个第二导轨73。所述第三反绳轮组71与所述第四反绳轮组72设置于所述配重70上,所述第三反绳轮组71、所述第四反绳轮组72还分别与两个所述曳引绳60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轨73分别设于所述配重70的两个相对侧面。如此,电梯系统的各个部件布置紧凑,能增加井道利用率,在能满足电梯基本运行特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缩小井道尺寸,满足使用要求。

进一步地,请再参阅图1至图4,两个所述第二导轨73关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20的中心线的连线形成的平面对称布置。如此,一方面,结构布置紧凑,能增加井道利用率,在能满足电梯基本运行特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缩小井道尺寸,满足使用要求。另一方面,对称式设计,使得吊挂的重心与轿厢10的重心相重合,能较好地避免轿厢10升降过程中发生倾斜的不良现象,有利于提高导靴受力效果及保证轿厢10的平衡度,运行平稳性较好,舒适度得以提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1至图4,所述的电梯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井道壁的第一绳头座81与第二绳头座82。所述曳引绳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绳头座81、所述第二绳头座82相连,其中一个所述曳引绳60依次绕所述第一反绳轮座、其中一个所述曳引轮53以及所述第三反绳轮座设置,另一个所述曳引绳60依次绕所述第二反绳轮座、另一个所述曳引轮53以及第四反绳轮座设置。如此,所述的电梯系统所实现的曳引比为2:1。当然,所述的电梯系统的曳引比也不限于为2:1,还可以是根据需要将曳引比设置为4:1,8:1,或者16:1,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6,图1至图7示意出的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均设置于所述轿厢10的底面,图9示意出的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均设置于所述轿厢10的顶面。所述轿厢10的底面的边梁11上设置有第一立柱91,所述第一立柱91上装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安全钳92。所述轿厢10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上导靴93,所述轿厢10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下导靴。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1、图7与图8,当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均设置于所述轿厢10的底面上时,所述安全钳92的底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件的反绳轮支架31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件的反绳轮支架31的底面更加靠近于所述轿厢10的底面,所述上导靴93设置于所述轿厢10的顶面上的两个横梁12之间,且所述上导靴93的顶面不高于所述横梁12的顶面。如此,能相应降低底坑的深度,一定程度地缩小井道尺寸;此外,结构布置紧凑,增加井道利用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当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均设置于所述轿厢10的顶面上时,所述上导靴93的顶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反绳轮组30件的反绳轮支架31与所述第二反绳轮组40件的反绳轮支架31的顶面更加靠近于所述轿厢10的顶面。如此,能相应降低顶层高度,一定程度地缩小井道尺寸;此外,结构布置紧凑,增加井道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10,所述主机组件5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52上的制动器54。所述支撑座52上设有与所述电机5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的转轴55,所述制动器54用于制动所述转轴55,所述曳引轮53设置于所述转轴55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51与所述制动器54位于两个所述曳引轮53之间;或者,所述电机51与所述支撑座52为一体化结构;或者,所述制动器54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曳引轮53背向所述电机51的一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10,支撑座52包括底板521及间隔地设置于底板521上的两个支撑板522。转轴55可转动地装设于支撑板522上,电机51装设于底板521上。底板521设置于井道壁上。主机组件50的布置方式可以是,制动器54-支撑板522-曳引轮53-电机51-曳引轮53-支撑板522,还可以是,曳引轮53-支撑板522-电机51-制动器54-支撑板522-曳引轮53,又可以是,支撑板522-曳引轮53-制动器54-电机51-曳引轮53。此外,当电机51与支撑座52为一体化结构时,主机组件50的布置方式则为,曳引轮53-电机51及支撑座52-制动器54-曳引轮53。如此可见,电梯系统的各个部件布置紧凑,能增加井道利用率,在能满足电梯基本运行特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缩小井道尺寸,满足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