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检测及剔废生产线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8307发布日期:2020-05-12 16:4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袋检测及剔废生产线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编织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编织袋检测及剔废生产线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编织袋在经过各种程序加工之后,最终生产出的成品,需要生产检验合格之后进行打包运输。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打包的方式进行打包处理,但是人工打包的力量较小,打包编织袋的压力不够,以致于打包完成后编织袋很蓬松,同时通过人工打包的方式既浪费人力时间,还存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有的地方采用简易压板压缩,不仅压缩效果差,而且上料和下料不便。

在申请号为cn201710675476.9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塑料编织袋打包机,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底座和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柱,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的上端内壁设有若干个长型凹槽,所述底板的上方两侧对称设有夹紧板,且夹紧板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杆,且两个l型支杆之间螺纹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中部套接有第一传动轮,且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顶板的中部插接有液压杆,且液压杆通过油管连接有液压工作站,液压工作站固定于顶板的上端一侧,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板。

上述机构存在许多不足,如在底板两侧设置夹紧板,依靠夹紧板对编织袋的夹紧并配合向下移动的液压杆将编织袋进行向下铺设打包,但在夹紧板对编织袋的夹紧向下移动过程中编织袋易出现褶皱,影响打包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织袋检测及剔废生产线,其通过转动盘的转动使得接取机构接取编织袋后,在由进料工位向打包工位转移的过程中通过联动组件使得两侧的固定板来回运动,对成堆的编织袋的两侧进行理顺,再由打包机构对打包件的对编织袋进行打包,使得打包件完成对编织袋的捆扎,解决了传统编织袋通过人工打包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编织袋的自动打包,降低了人工劳动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袋检测及剔废生产线,其包括输送机构、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方的检测装置和剔除机构、以及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于设置输送机构前方的打包机构,所述打包机构包括:

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

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中部;

接取组件,所述接取组件沿所述转动盘的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转动盘上,所述接取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挡板和打包件,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平行设置,该固定板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且其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其位于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转动盘圆心的一侧,打包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该连接块沿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方向可滑动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和第一挡板组合形成容纳编织袋的容纳空间;

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沿所述圆形凹槽的轨迹方向运动,其带动所述固定板沿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

理顺组件,所述理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侧,其对所述编织袋的长度方向进行理顺;以及

打包组件,所述打包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该打包组件对应所述接取组件的位置为打包工位,其将所述打包件压紧至所述编织袋表面对所述编织袋进行打包。

作为改进,所述接取组件有组,其沿所述转动盘的转动方向依次对应进料工位、打包工位、出料工位和放置工位。

作为改进,所述打包件包括:

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与所述转动盘可抵触设置,其呈l形设置;

压缩部,所述压缩部与所述承载部连接设置,其位于所述承载部的上方;以及

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压缩部连接设置,其位于所述压缩部的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压缩部包括:

第一压缩板,所述第一压缩板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其连接所述承载部,该第一压缩板上开设有第一贯通槽;

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板连接设置;以及

第二压缩板,所述第二压缩板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该第二压缩板与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设置,该第二压缩板指向所述第一压缩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卡合杆,该卡合杆与所述第一贯通槽一一对应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贯通槽可卡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部包括: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压缩板连接设置,其位于所述第二压缩板的上方;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设置,该第二连杆两侧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以及

卡合盖,所述卡合盖包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处,该卡合盖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上,其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设置,且其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设置;该卡合盖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凸块,该第一凸块通过第三弹簧弹性设置于所述卡合盖上,且其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打包组件包括:

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其位于打包工位的上方;

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由所述第二气缸推动,该第一压板上设置有抵触板,该抵触板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顶部可抵触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二连杆一一对应设置;

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第一压板的下方,其通过第四弹簧与所述第一压板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压板上开设有第二贯通槽,该第二贯通槽与所述抵触板一一对应设置,其容纳所述抵触板和所述转动部穿过,该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压缩板可抵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垂直设置于所述转动盘上,其跟随所述转动盘同步转动,该转动轴位于所述连接块内;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连接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且其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设置;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其位于所述圆形凹槽内;以及

啮齿区间,所述啮齿区间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其位于所述圆形凹槽的两侧,该啮齿区间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理顺组件包括:

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指向所述打包工位;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以及

推板,所述推板由所述第一气缸推动,其理顺所述编织袋的长度方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编织袋检测及剔废生产线工艺,其通过一次理顺工序和二次理顺工序将编织袋的两端及两侧理顺后进行打包,实现了编织袋的自动上下料及打包,无需人工进行打包,减轻了人工劳动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袋检测及剔废生产线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放置工序,通过外部机械手将打包件放置于第一凹槽内;

步骤二,进料工序,转动盘转动,使得放置好打包件的接取组件位于进料工位上,输送机构将编织袋输送给接取组件;

步骤三,一次理顺工序,转动盘转动,在编织袋从进料工位向打包工位转移过程中,固定板通过联动组件理顺编织袋的两侧;

步骤四,二次理顺工序,转动盘转动,使得编织袋位于打包工位上时,通过理顺组件理顺编织袋的两端部;

步骤五,打包工序,通过第二压板将编织袋压紧的同时由第一压板与转动部的配合将编织袋打包;

步骤六,出料工序,转动盘转动,打包好的编织袋转动至出料工位上时,通过叉车将编织袋叉起并运送至编织袋放置区。

作为改进,在一次理顺工序中,通过第二齿轮与啮齿区间中间断设置的啮齿条相互配合,使得固定板实现往复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转动盘的转动使得接取机构接取编织袋后,在由进料工位向打包工位转移的过程中通过联动组件使得两侧的固定板来回运动,对成堆的编织袋的两侧进行理顺,再由打包机构对打包件的对编织袋进行打包,使得打包件完成对编织袋的捆扎,实现了编织袋的自动打包,降低了人工劳动力;

(2)本发明通过第一压板先将编织袋压紧到一定程度,在通过第二压板将与打包件的抵触设置,使得打包件的转动部转动至卡合状态,形成卡扣,将编织袋卡紧,实现编织袋的压紧打包,降低了人工打包劳动力,同时由于打包件存在一定硬度,防止编织袋边缘位置形成褶皱,增加了编织袋的美观程度;

(3)本发明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轮与啮齿区间的配合,使得两侧的固定板来回的运动,对编织袋的两侧形成拍打理顺的作用,对编织袋的两侧进行整理,减少了打包难度,增加了打包后的美观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降低人工劳动力、降低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接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打包件压缩部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打包件转动部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打包件转动部具体结构侧明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打包件转动部第一凸块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联动组件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齿轮与啮齿区间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理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打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编织袋检测及剔废生产线,其包括输送机构1、沿所述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1上方的检测装置2和剔除机构3、以及沿所述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于设置输送机构1前方的打包机构4,所述打包机构4包括:

第一底座41,所述第一底座41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411;

转动盘42,所述转动盘4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41中部;

接取组件43,所述接取组件43沿所述转动盘42的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转动盘42上,所述接取组件43包括固定板431、第一挡板432和打包件433,两个所述固定板431对称平行设置,该固定板431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4311,所述第一挡板432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431之间,且其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431,其位于所述固定板431靠近所述转动盘42圆心的一侧,打包件433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4311内;所述固定板431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4312,该连接块4312沿所述第一挡板432的宽度方向可滑动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431和第一挡板432组合形成容纳编织袋10的容纳空间9;

联动组件44,所述联动组件44沿所述圆形凹槽411的轨迹方向运动,其带动所述固定板431沿所述第一挡板432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

理顺组件45,所述理顺组件45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41的一侧,其对所述编织袋10的长度方向进行理顺;以及

打包组件46,所述打包组件46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41上,该打包组件46对应所述接取组件43的位置为打包工位,其将所述打包件433压紧至所述编织袋10表面对所述编织袋10进行打包。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固定板之间的宽度略大于编织袋的宽度,使得编织袋能够落入容纳空间的同时,在宽度方向上能够整齐进入容纳空间内;第一底座由驱动件驱动主转动。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检测装置通过红外检测的形式检测不合格的编织袋,同时与剔除机构采用信号连接,当检测装置检测到补个的编织袋时,剔除机构中的吸盘将不合格的编织袋吸起,由中轴带动转动至收集框的上方,吸盘断气,编织袋下落至收集框内,再回复原位。

其中,所述接取组件43有4组,其沿所述转动盘42的转动方向依次对应进料工位、打包工位、出料工位和放置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打包件433包括:

承载部4331,所述承载部4331与所述转动盘42可抵触设置,其呈l形设置;

压缩部4332,所述压缩部4332与所述承载部4331连接设置,其位于所述承载部4331的上方;以及

转动部4333,所述转动部4333与所述压缩部4332连接设置,其位于所述压缩部4332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压缩部整个可滑动设置于第一凹槽内,该第一凹槽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压缩部4332包括:

第一压缩板43321,所述第一压缩板43321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4311内,其连接所述承载部4331,该第一压缩板43321上开设有第一贯通槽43322;

压缩弹簧43323,所述压缩弹簧433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板43321连接设置;以及

第二压缩板43324,所述第二压缩板43324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4311内,该第二压缩板43324与所述压缩弹簧43323的另一端连接设置,该第二压缩板43324指向所述第一压缩板43321的一面上设置有卡合杆43325,该卡合杆43325与所述第一贯通槽43322一一对应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贯通槽43322可卡合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4、5和6所示,所述转动部4333包括:

第一连杆43331,所述第一连杆43331与所述第二压缩板43324连接设置,其位于所述第二压缩板43324的上方;

第二连杆43332,所述第二连杆43332与所述第一连杆43331铰接设置,该第二连杆43332两侧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43333;以及

卡合盖43334,所述卡合盖43334包覆所述第一连杆43331与所述第二连杆43332的铰接处,该卡合盖43334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43331上,其通过第一弹簧43335与所述第一连杆43331连接设置,且其通过第二弹簧43336与所述第二连杆43332连接设置;该卡合盖43334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凸块43337,该第一凸块43337通过第三弹簧43338弹性设置于所述卡合盖43334上,且其与所述第二凹槽43333配合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缩板和第二压缩板的外形与第一凹槽的外形相适配,使得打包件放入至第一凹槽内后,打包件不会产生晃动。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第二连杆转动,当第一凸块与第二凹槽配合设置时,第二连杆位置被限制,完成编织袋的打包,当需要拆卸时,拉动卡合盖,使得第二凹槽与第一凸块脱离卡合,第二连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反弹至原始位置;同时,卡合杆43231与第一贯通槽43322可脱离卡合。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打包组件46包括:

第二气缸461,所述第二气缸461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41上,其位于打包工位的上方;

第一压板462,所述第一压板462由所述第二气缸461推动,该第一压板462上设置有抵触板4621,该抵触板4621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杆43332的顶部可抵触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二连杆43332一一对应设置;

第二压板463,所述第二压板463位于所述第一压板462的下方,其通过第四弹簧464与所述第一压板462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压板463上开设有第二贯通槽4631,该第二贯通槽4631与所述抵触板4621一一对应设置,其容纳所述抵触板4621和所述转动部4333穿过,该第二压板463与所述第二压缩板43324可抵触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7和8所示,所述联动组件44包括:

转动轴441,所述转动轴441垂直设置于所述转动盘42上,其跟随所述转动盘42同步转动,该转动轴441位于所述连接块4312内;

第一齿条442,所述第一齿条442沿所述连接块431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块4312上;

第一齿轮443,所述第一齿轮443设置于所述转动轴441的一端,且其与所述第一齿条442啮合设置;

第二齿轮444,所述第二齿轮444设置于所述转动轴441的另一端,其位于所述圆形凹槽411内;以及

啮齿区间445,所述啮齿区间445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41上,其位于所述圆形凹槽411的两侧,该啮齿区间445与所述第二齿轮444啮合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啮齿区间由多个间断设置在圆形凹槽两侧的啮齿条组合形成,使得第二齿轮能够间断正反转,从而使得固定板实现往复运动,从而对编织袋进行两侧的整理。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理顺组件45包括:

第二底座451,所述第二底座451指向所述打包工位;

第一气缸452,所述第一气缸452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451上;以及

推板453,所述推板453由所述第一气缸452推动,其理顺所述编织袋10的长度方向。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在转动盘底部还可以开设滑槽,在出料工位处,可以通过叉取的方式将插板伸入到滑槽内,然后沿着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将打包好的编织袋叉起,然后再统一进行堆放。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1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编织袋检测及剔废生产线工艺。

一种编织袋检测及剔废生产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放置工序,通过外部机械手将打包件433放置于第一凹槽4311内;

步骤二,进料工序,转动盘42转动,使得放置好打包件433的接取组件43位于进料工位上,输送机构1将编织袋10输送给接取组件43;

步骤三,一次理顺工序,转动盘42转动,在编织袋10从进料工位向打包工位转移过程中,固定板431通过联动组件44理顺编织袋10的两侧;

步骤四,二次理顺工序,转动盘42转动,使得编织袋10位于打包工位上时,通过理顺组件45理顺编织袋10的两端部;

步骤五,打包工序,通过第二压板463将编织袋10压紧的同时由第一压板461与转动部4333的配合将编织袋10打包;

步骤六,出料工序,转动盘42转动,打包好的编织袋10转动至出料工位上时,通过叉车将编织袋10叉起并运送至编织袋放置区。

进一步地,在一次理顺工序中,通过第二齿轮444与啮齿区间10中间断设置的啮齿条相互配合,使得固定板431实现往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放置工序防止打包件,再通过进料工序、一次理顺工序、二次理顺工序、打包工序和出料工序实现编织袋的自动打包出料,实现连续式自动化生产,减轻了人工劳动力,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作过程:

在放置工位处,通过人工或者抓手将打包件433放入第一凹槽4311内,使得承载部4331与转动盘42底部抵触设置,转动盘42转动,使得接取组件43位于进料工位处,输送机构1输送编织袋10,编织袋10在容纳空间9内逐一叠加至一定数量后,输送机构1停止输送编织袋10,转动盘42转动,接取满编织袋10的接取组件43转动至打包工位,在编织袋10从进料工位往打包工位转移过程中,第二齿轮444与啮齿区间445啮合设置,从而使得第二齿轮444正反转,从而带动转动轴441正反转,第一齿轮443同步正反转,由于第一齿轮443与第一齿条442啮合设置,从而实现固定板431来回往复运动,实现对编织袋10两侧的间断理顺;当编织袋10到达打包工位时,第二气缸461动作,第二压板463接触编织袋10上表面,将编织袋10向下压紧,同时,第二压板463与第二压缩板43324抵触,将第二压缩板43324向下压紧,压缩弹簧43323压缩,同时,第二压缩板43324上的卡合杆43325与第一贯通槽43322卡合,当压紧到一定程度后,第四弹簧464的弹性力不足以限制第一压板462移动,第一压板462向下移动,抵触板4621穿过第二贯穿槽4631与第二连杆43332抵触设置,第二连杆43332转动,使得第二凹槽43333与第一凸块43337卡合设置,限制第二连杆43332转动,使得打包件43将编织袋10打包完全,打包完成后,下一个接取组件43正好将编织袋10完成接取,转动盘42转动,打包完成的编织袋10转动至出料工位进行出料,下一个接取组件43转动至打包工位进行打包,依次循环;当打包好的编织袋10需要使用时,只需要拉动卡合盖4333,使得第二凹槽43333与第一凸块43337脱离卡合,第二连杆43332在第二弹簧4335的弹性作用下回复至原始位置,同时将卡合杆43231与第一贯通槽43322脱离卡合,打包件43即可在此使用,降低了打包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